收藏 分享(赏)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专业.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7839098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专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专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专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专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专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适应现代教育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与教学论及数学学科教学论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较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语;能胜任数学教学工作,并且具有独立从事数学教育理论研究和数学教学研究的能力。3有健康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二、 研究方向1数学学习论2数学课程与教学论3竞赛数学研究三、 学习年限

2、与学分年限为 23 年,总学分 3742 学分。第 1、2 学年主要用于学位课程、专业课程学习,第 3 学年开始做毕业论文,在 1 年内完成并进行答辩。四、 课程设置(一)学位课程(24 学分)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开课学期任课教师0001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自然辩证法) 3 54 10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20003 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 6 108 1、2教育学原理 3 54 12学与教的原理 4 72 1数学学科教学论 3 54 1 陈志云梅全雄中学数学现代基础 3 54 2 陈志云聂必凯(二)指定选修课程(9 学分)以下 4 门指定选修课程必须选修

3、3 门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开课学期 任课教师数学学习论 3 54 3 梅全雄江春莲数学课程论 3 54 3陈志云梅全雄聂必凯竞赛数学研究 3 54 3陈传理梅全雄聂必凯中外数学史研究 3 54 3 郭熙汉梅全雄(三)任意选修课程(6 学分)以下 7 门任意选修课程必须选修 3 门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开课学期 任课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课件制作 2 36 4 梅全雄数学思想方法论 2 36 4 陈传理江春莲现代数学概览 2 36 4 聂必凯郭熙汉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 2 36 4 赵东方张正杰数学教育的评价与测量 2 36 4郭熙汉聂必凯江春莲数学教育比较研究

4、2 36 4陈志云梅全雄江春莲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2 36 4 聂必凯五、教学实践在第二学年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辅导工作,辅导一门课或讲授至少 83个学时的本科专业课程,初步了解和掌握本科教学各环节。成绩合格者计2 学分。六、调查研究在完成基础课之后(第一学年以后)分期安排研究生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各种暑期学术活动。了解学术动态,建立学术合作伙伴,会后要有书面报告交导师。三年级的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要有论文报告。系对有论文提交会议者优先安排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 3 篇课程论文,1 篇学年论文。其中应至少有 2 篇论文在省级或省级以上刊物公

5、开发表。2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三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工作计划。3本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学术水平的要求为:(1)选题应在国际研究的主流和前沿。(2)从结论来讲要有明显的创新和独到之处。(3)一般推广性的论文应有一定的篇幅。(4)要求论文语言流畅,推理严谨无误。(5)能在学报级以上的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八、培养方式与方法1 学位课程: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独立完成习题。结业时完成一篇课程论文。2 选修课程:教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国内外研究状况,了解最新研究动态。3 从第二学年开始组织讨论班,在教师指导下选读论文,争取在第二学年末完成

6、一篇学术论文。4 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选题,并制订研究计划和研究过程。5 三年学习期间争取参加 1-2 次大型国内学术会议。九、其它1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 3 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不计学分。2本专业硕士生必须认真阅读“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4书籍,并做好笔记。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并根据其笔记,评定成绩。3本专业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至少参加 1 次学术活动(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学术会议等) ,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 。学业结束前,由导师对其进行考评。4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

7、必须进行考核。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以及有关要求,按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考核及成绩管理的暂行规定执行。5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专业指导组组长审定后,报院、系、所和研究生处备案。6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完成与否,是审定本专业硕士生能否毕业和授予学位的基本根据。本专业硕士生必读书目序号 著作(期刊、论文)名称 作者、出版单位、时间1 数学教育学概论 曹才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2 数学教育学导论 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3 数学教育学 吴宪芳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8、、19974 数学教育学 张奠宙、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5 教育学 巴班斯基6 现代教育学基础 筑波大学7 现代教育论 黄济、王策山8 教学论稿 王策山9 教学论 田慧生、李如密10 教学论新编 吴也显11 现代教学论发展 钟启泉12 PME:数学教育心理 李士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 中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原理 M 弗利德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14 数学学习论 郑君文、张恩华、广西教育出版社15 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 莫里斯、L 比格、人民教育出版社16 课程与教学论 张华、上海教育出版社17 现代数学课程论 丁尔升、江苏教育出版社18 数学课程论 张永春、广西教育出版社1

9、9 竞赛数学教程 陈传理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 竞赛数学解题研究 陈传理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 竞赛数学研究教程 单尊、江苏教育出版社22 经典数学综合教材 格里菲思、 希尔顿,贵州人民出版社23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 F 克莱因,湖北教育出版社24 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 张奠宙、邹一心,上海教育出版社25 中学数学的现代思想 刘云章、马复,人民教育出版社26 中学数学现代基础 唐复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7 现代数学引论 杜旬,北京大学出版社28 数学概观 (瑞典)L 戈丁,科学出版社29 世纪之交话数学 齐民友,湖北教育出版社30 数学史概论 (美)H 伊夫斯,山西经济出版

10、社,31 数学史教程 李文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2 外国数学简史 编写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33 中国数学简史 编写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4 简明数学方法论 李玉琪等,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35 数学方法论选讲 徐利治,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836 数学模型 姜启源,高等教育出版社37 数学模型 陈义华,重庆大学出版社38 微分方程模型 朱煜民,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39 数学教学测量与评价 田万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40 数学教育实验与教育评价概论 孙瑞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41 国际展望:数学教育评价研究 唐瑞芬、李士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11、42 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 薛理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43 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 魏庚人,人民教育出版社44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课件制作 梅全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Authorware 5.0 实践与提高 李坚,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46 用几何画板教平面解析几何 陶维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总 学 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1开课单位:教育系 任课教师:内容概要:本课程按教育学一般原理、教育过程原理等部分,针对研究生的专业情况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即:教育学比较研究和教育学专题研究。教材

12、及主要参考书: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巴班斯基现代教育学基础筑波大学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山 教学方式:自学为主、辅以讲授、讨论,写专题论文。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与教的原理总 学 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1开课单位:教育系 任课教师: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阐述学习和教学的一般规律、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本质、特征、类型、条件和机制,了解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思想的基础上,领会以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把握现代教学理论的历史渊源、发展现7状及未来趋势,理解现代教学的实质、过程、原则、方法、模式及评价等基本知识,增进学生从事教学和研究教学的能力,逐步树立先进的教学

13、观。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教学论李秉德参考书:教学论稿王策山教学论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新编吴也显现代教学论发展钟启泉教学方式:讲授、讨论预修课程: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数学学科教学论总 学 时:54 学分: 开课学期:开课单位:数学系 任课教师:陈志云、梅全雄内容概要:研究数学教育的大系统中的期望、主体、主导、客体、反馈等子系统的特征及相互关系。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课程理论等对数学教育目标理论、数学教学过程理论、数学教学原则理论、数学教学模式、方法理论、数学教育评价理论等进行教学研究、探讨。介绍国内外数学教育发展、研究的动态及最新课题。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

14、材:数学教育学概论 曹才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参考书:数学教育学 (苏)斯托利亚尔,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数学教育学导论 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数学教育学 吴宪芳、郭熙汉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数学教育学 张奠宙,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教学方式: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写专题论文预修课程:数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学数学的现代基础8总 学 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2开课单位:数学系 任课教师:陈志云、聂必凯内容概要:以集合论为基础,以公理法为依据,逐步引入代数结构、拓扑结构、顺序结构的有关知识,用较高的观点飞行和处理中学数学的有关内

15、容,论述中学数学的语言和逻辑基础,使中学数学与近代、现代数学在语言、逻辑和风格上统一起来。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中学数学的现代基础(自编)陈志云参考书:经典数学综合教材H.B 格里菲思、P.L 希尔顿,贵州人民出版社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F 克莱因,湖北教育出版社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张奠宙、邹一心,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的现代思想刘云章、马复,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现代基础唐复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方式: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预修课程:高等几何、近世代数 、初等数论、拓扑学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数学学习论总 学 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3开课单位:数学系 任课教师:梅全雄、江春莲内容概要

16、:本课程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本质、特征、类型、条件和机制,了解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数学的特点,重点研究数学学习的心理学问题,包括数学学习与数学认知结构,数学学习的认知过程,数学学习与思维发展,数学学习与能力发展,数学学习与非智力因素等内容。教材及主要参考书:PME:数学教育心理李士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中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原理 M 弗利德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学习论郑君文、张恩华,广西教育出版社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莫里斯、L 比格,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方式: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写专题论文预修课程:学与教的原理、数学教学论9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论总

17、 学 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3开课单位:数学系 任课教师:陈志云、梅全雄、聂必凯内容概要:介绍数学课程的演变和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从中归纳出影响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阐述编制数学课程所应遵循的一些理论原则,分析中学数学课程的设计、实验、评价、审定和实施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一些有争议的或尚未处理的数学课程问题,讨论数学课程与数学教材和教学的关系。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中学数学课程导论丁尔升、唐复苏,上海教育出版社参考书:课程与教学论张华,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数学课程论丁尔升,江苏教育出版社数学课程论张永春,广西教育出版社教学方式:运用课程论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数学课程(主要是中学数学课程)进

18、行研究,并形成本门课程的的独特体系,把学习理论知识与对数学课程、教材、教学等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具体课题研究和撰写小论文,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培养科研能力。预修课程:数学分析、概率统计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竞赛数学研究总 学 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3开课单位:数学系 任课教师:陈传理、梅全雄、聂必凯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研究数学奥林匹克的发展与现状,竞赛数学的特征,竞赛数学中的专题,竞赛数学中的方法技巧,以及竞赛数学与数学教育的关系。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竞赛数学教程与竞赛数学解题研究陈传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竞赛数学研究教程单尊,江苏教育出版社教学方式:讲授、自学与讨论 10课

19、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外数学史总 学 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3开课单位:数学系 任课教师:郭熙汉、梅全雄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介绍数学史学科的基本理论以及与中学数学相关的专题,并着重从数学教育的角度,以数学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一般规律为线索,探讨数学教育与教学应遵循的一般规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数学史论约 (自编)郭熙汉数学史概论 (美)H 伊夫斯,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参考书:数学史教程李文林,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外国数学简史编写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中国数学简史编写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教学方式:讲授、讨论预修课程:现代分析、拓扑学、抽象

20、代数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课件制作总 学 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4开课单位:数学系 任课教师:梅全雄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理论和 CAI 课件的基本理论;多媒体素材的设计与制作;PowerPiont 与示教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Authorware 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几何画板与数学课件的制作;Draverwave 与网络课件的制作。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多媒体课件制作梅全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参考书:Authorware 5.0 实践与提高李坚,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用几何画板教平面解析几何陶维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1、教学方式:重点讲授、上机操作、课件设计预修课程:计算机基础及其应用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数学思想方法论11总 学 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4开课单位:数学系 任课教师:陈传理、江春莲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规律,结合数学教育着重介绍:数学中的逻辑推理方法、化归原则、等价方法、公理化方法、同构方法、关系映射反演方法、数学模型方法以及数学中的非逻辑思维方法和数学美学方法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数学方法论选论黄翔,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参考书:简明数学方法论李玉琪等,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数学方法论选讲徐利治,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8教学方式:讲授、自学、讨论预

22、修课程:数学、哲学、科学方法论、数学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现代数学概览总 学 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4开课单位:数学系 任课教师:聂必凯、郭熙汉内容概要: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数学的思想方法,包括数学结构、度量空间、拓扑空间、微分流形、非线性数学以及计算机代数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现代数学引论杜旬,北京大学出版社数学概观 (瑞典)L 戈丁,科学出版社世纪之交话数学齐民友,湖北教育出版社教学方式:讲授、自学、讨论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总 学 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4开课单位:数学系 任课教师:赵东方、张正杰内容概要:本课程注重各种数学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

23、题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应用数学理论,探讨数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工具,尽可能完满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数学模型姜启源,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模型陈义华,重庆大学出版社12微分方程模型朱煜民,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教学方式:讲授、讨论、上机预修课程:数学与应用数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数学教育的评价与测量总 学 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4开课单位:数学系 任课教师:郭熙汉、聂必凯、江春莲内容概要:本课程包括数学教育评价概论与数学教学测量两部分。前者主要介绍教育评价的内涵、本质、目的、作用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后者主要介绍数学教学测量的理论、方式、方法和手段,重点在“数学测验” 。教材及主要参考

24、书:教材:数学教育评价魏超群,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参考书:数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田万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数学教育实验与教育评价概论孙瑞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国际展望: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唐瑞芬、李士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实践预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数学教育比较研究总 学 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4开课单位:数学系 任课教师:陈志云、梅全雄、江春莲内容概要: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各国的数学教育制度、数学教育理念、数学课程设置、数学教材、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样,也是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我国数学教育的演变

25、过程,通过比较研究,从中探索数学教育发展规律,借鉴已有的经验,寻求有益的启示。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比较数学教育学马忠林,辽宁教育出版社参考书: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薛理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中学数学教育史魏庚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3数学课程标准国际比较研究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会议资料教学方式:讲授、自学、讨论预修课程:数学教学论、数学课程论、数学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数学教育研究方法总 学 时:36 学分:2 开课学期:4开课单位:数学系 任课教师:聂必凯内容概要: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学、数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数学教育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数学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及

26、方法论问题;数学教育定量与定性研究的方法;数学教育的实验设计等。本课程还结合当前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共性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困惑问题等,让学生从中撷取一些微观的、易于操作的问题进行试验性研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逐步掌握数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以及撰写数学教育研究学术论文的常规方法,为独立进行数学教育研究打好基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D.A.格劳斯,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年.参考书: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张奠宙等,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年。数学教育实验设计张君达、郭春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年。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陈向明,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年。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威廉.维尔斯曼,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年。教学方式:讲授、讨论与实践。预修课程:数学教学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