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纯 印法语序再版前言第一章 自带法名 因缘非浅(一)慈悲住世 解苦众生(二) “隐密”的大明咒(三)饰物“三宝”附:潘庆芬往生见闻第二章 “纯印”的真实义(一)纯印与心法(二)纯印与六度1、布施2、忍辱3、禅定(三)纯印乃禅密净总持之心宗(四)圆满之法 深信莫疑第三章 修心与证果(一)揉面与修行(二)崇性德 不废修德1、攀缘心是六道轮回的根本2、妙明真心是成佛的根本3、无攀缘显真心4、 “无为”与“清净”(三)无私则明德 无边即中道1、明德即自性2、离两边,走中道3、左右都是“坑” ,唯走中道路4、不二妙法,有无一样5、因因果果不出于心第四章 真人不露相(一)纯印首传念佛法 犟牛受益在深山(二
2、)打坐的启示(三) “犟牛”涵大乘法义第五章 止恶扬善 身带言教(一)爱惜物命 众生平等(二)他人之需 皆我所舍(三)亲而不亲 “不亲”而亲(四)心无爱憎 以德报怨(五)以奢为耻 以俭为荣第六章 心不随境转 即得大自在(一)无心即法(二)心大法大 自性本空(三)世事无常 假勿当真(四)打破烦恼 云散月明第七章 调心消业障 果报不虚传(一)财来不贪 心清如水(二)善恶之报 不差分毫(三)悟者舍珠宝 贪心招祸殃(四)为善无分别 小善有大利(五)钱财本是身外物 你争我夺总是空(六)自业自消 外因徒劳(七)信佛信心 不信神仙(八)素食蕴慈悲 体健寿亦长第八章 不平凡的“纯印”(一)净肚佛(二)心病还须
3、心药医(三)奇怪的生死论(四)大夫束手无策 病孩起死回生(五)净心生般若 无知亦全知(六)心无分别 昼夜一如(七)为纯印下跪意味着什么?(八) “大悲村”与大悲水第九章 菩提心是成佛的因(一)菩提之义(二)四智菩提(三)菩提心(四)修心要诀(五)念佛 诵经 往生附:化性篇法 语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已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矜自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
4、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印光大师法语 选自印光大师问答166页 以佛菩萨的心肠入世,世间法就是佛法,没有一法不是佛法;以凡夫心入佛法,一切佛法都是凡夫法。所以世出世间法,不在事相上,是在个人心上。心净则国土净。佛法不坏世间法,佛教化众生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只是修正他的观念,帮助他从迷信的生活回归到觉悟正信的生活。净空法师法语 选自法语要选16页 口不论是非,行不介入社会,身不沾恶缘,心不离弥陀。闻而未闻无烦恼,见而不见少是非,事事变化心无住,一心只求真智慧。犟牛居士法语 缘聚缘散,去归有因。境缘无邪正,得失在自心,理事本无碍,
5、觉心化六尘。切记切记,心勿外缘。犟牛居士法语 序为缅怀我市百岁老人史纯印往生三周年,几位善知识发心搜集老人一生言行,集结成书,为劝善止恶、启迪智慧、净化人生、创造人间净土,可谓壮举殊胜。承蒙嘱我作序,既感荣幸又极不安。虽为沙门但慧浅障深,修行不够难以命笔,唯愿随喜功德,共襄善举,勉为作序与同修共相精进。综观老人一生之所示现,恰如其自带法号“纯印” 。谆谆劝导世人应以纯净之心修纯净之性,顿成纯净之圆满智慧。体现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为世人树植德本,积累善根,示现典范。老人躬行菩提之道, “理证佛陀之教,智达空有之境” 。凡夫何能至此,亦非语言可喻说也,但愿有缘诸同修参读此书后,能有益于
6、修行,促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功德圆满蒙接引往生极乐,方不辜负众善知识之发心。纯印老人一生以大慈悲心善巧方便,应机说教,利乐有情。往生后善缘相续,情系众生实例屡现,普施菩萨万行却是理所当然。一真法界是永恒的,缘聚诸法生,缘散诸法灭,宇宙的变化、流转乃是众生业力所感,业力感应不可思议,佛门中许多殊胜的感应事迹,在科学昌盛的当代也无法论证解释。只有佛法才能阐明宇宙真谛,信此理方能行证。当愿众佛友依佛教诫, “诵大乘经典,行菩萨万行”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以“纯印”为学习楷模,一心“执持名号”发愿往生定得上品上生。此书汇编中,曾蒙净空法师于海外千里迢迢寄来法语开示;福建莆田锦亭寺大和尚果
7、诚法师多次邮寄资料、佛经,遥相激励;觉空、真如、乾光等师父及众多善知识、大德同修们鼎力相助,加速老人的性德宣流于世。诸行者虽无缘与老人睹面受教,所幸有缘阅读此书,确非少善根福德因缘所能欣逢。如能依老人修行所示,奉行修持,何愁不得解脱。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政策逐步落实,佛教也得以正常开展。经云, “末法时期”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以佛陀袈裟做掩体,进行魔道。正修的佛友们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坚信八正道,善施四摄六度,发大菩提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愿絮语能有助于佛友们修行功德百千万分河沙之一,是为至幸。阿弥陀佛!吉林省梅河口市龙泉寺释正林 于丁丑仲夏序观音殿东寮房灯下 再版
8、前言佛菩萨无有定相,随类化身;佛菩萨亦无定法,随机说法。佛菩萨慈眼视众生,度化有缘人,怎奈末法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菩萨时时示世人,世人亦不识。梅河口市自带法号的百岁老人史纯印(一九九五年往生) ,以佛菩萨的心肠入世,她老人家一生的行持,无论是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举止言谈,无时无刻不在教化众生:教化人们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修正他们的观念,启迪他们那久已迷蒙的心,使之觉悟。老人家难忍解忍、难舍能舍、难行能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无时无处不在体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老人家一生素食(胎里素) ,不仅健康而且长寿。老人家一生视钱财如粪土,只要众生需要,只要能予众生乐、拔众生苦,不但慷慨施舍,而且三轮体空
9、,心上不着一物、不留一痕。老人一生完完全全利他无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言人过,不论他非,她那种“宁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已求安乐”的菩萨精神、那种“众生界尽我愿方尽,众生道成我愿方成”的慈悲愿力,哪一样不是我们修行人的楷模!您还仅仅认为她只不过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小脚老太太吗?对照一下我们自己,我们的视野、心胸是何等浅近、狭窄,在五欲六尘中继续搞着贪、嗔、痴,即看不破又放不下,即便修行,也是带着顽固的执著心、攀缘心,离不开四相破不掉我执法执,不知向内参究,只知向外驰求,喜好名闻追求利养,如此下去怎样才能脱离苦海、何时才能跳出如牢狱的三界火宅啊。三思!几年来, 纯印一书已印行过三次(版
10、本不同) ,凡有缘接触此书的人,大都受益匪浅。但由于种种原因,老人家一生许多神异的事,没有写进书里,这次重新编写,补充了许多从没披露的事例,但远远没有写全。直至今日,老人家显化的事迹仍在继续:从辽宁省岫岩双泉寺藏经楼顺利建成,到吉林省通榆县香海寺颓废四、五十年的古寺院短时间内重建完成,乃至吉林市丰满乡大悲村(净土专修道场)的拔地而起,和一闻传纯印法即有数以千计的四众从天南地北蜂涌而至足证老人法缘之盛,叹为希有!度生感应之殊、之多、之奇罄竹难书!闻者无不如饮琼浆,饱餐法味!“纯印”老人已于一九九五年示寂了,但她明明一天也未离开过我们,她无时不在无处不显,她就在人们中间,在修道人的心里,在众生心想
11、中。普愿有缘众生,乘纯印法船,搭大白牛车直驱觉岸,证无上菩提!我等虽发心搜集整理纯印一书,但自知才轻任重,难显纯印心法之本原,故错漏难免,尚祈贤德有以指教。二千零一年二月十九 观世音圣诞日写于慈恩堂 常愚 严人 立根 编著 第一章 自带法名 因缘非浅 清朝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年) ,河北省临榆县(现抚宁县)紫草坞乡,有一史姓家族,一男曾为两榜进士,其人性情耿直刚正不阿,不愿为官在家务农,兼开一中药铺,济世救人,其医德医术远近闻名,人称“进士郎中” 。 “郎中”心地慈善,广为布施,有钱无钱均可来他家就医,德被乡里受人景仰。他除了在自家坐堂诊病外,因医术高超,经常出入总督府等官宦之家,生活较富裕
12、。“郎中”膝下已有二女,这年(一八八七年)妇人产期至,腹痛三日不生,催生药一剂剂入口,犹如石沉大海。 “郎中”不知所措,烦恼至极。这日(八月初四)正午烈日当头,他疲惫地依靠在院内一棵大银杏树下,不觉入梦:见一身着红色袈裟的高大和尚,手中托着一方金印,投入其怀,告知:“快把这颗纯印送进房中,其因缘非浅!”正当他惊异之际,忽被房内一阵婴儿的啼哭声惊醒,妇人已生下一女,起名“纯印” 。此婴没有十个月的胎狱之苦,是夺舍而生。纯印是婴儿自带的法名。旧社会女人受歧视,一般均无大名。史氏家庭亦不例外,前二女均是依季节特征起名,长女桃树,次女杏树。纯印为什么生在史姓家庭,而不生在其他姓氏之家呢?早在三、四十年
13、前,纯印老人已透露给其三子犟牛,奈他机缘未至而不解。“你外祖父,人家都称他四先生。 ”“他排行老四?” “不,他是独生子。 ”“那为啥称他四先生呢?” “因史与死谐音,逢年过节称史(死)先生不吉利,犯忌讳。 ”直到纯印老人走后,其子犟牛被度入佛门,方悟出纯印老人在姓氏上打了方便语。原来娑婆世界教主是释迦牟尼佛,纯印既来娑婆度人,她名号应为释纯印。纯乃心,纯乃净,纯乃性,纯乃体,纯乃理,纯即一真,纯即如来;印乃道,印乃法,即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及一实相印。正如纯印老人走后度犟牛时说:“纯印皆一切如来,一切如来皆纯印,勿执著史纯印老人家一个人。 ”纯即是至诚至善之心;纯即以心印心专
14、一之修学;纯即是念念利益一切众生利他无我之心;纯即是一切种智(根本智) ;纯即是诸法实相是真实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纯即是不生不灭之妙明真心。纯印即是佛以心印心、以心传心修心之法(本书内列有浅注) 。自带法名的释纯印俊美出众,长相非凡,两耳大于常人之半,双臂过膝,手指修长,肤白如玉,聪慧过人,记忆特佳。天生的胎里素,自幼性情娴淑,举止温柔,心地善良,少言寡语,喜欢布施。纯印弟弟六岁时,父亲请一位私塾先生,来家教其弟弟学习三字经 、 百家姓 、 四书五经 、 论语等,由她照顾弟弟伴读。她边绣花做针线活边听先生讲书,晚上弟弟背不下来的文章,她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所以纯印虽识字不多,但古书上的
15、典故、诗词懂得很多。她一生没说过一句脏话、恶语,从不看别人的过失,不论他人的是非,举止言谈稳重守礼,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纯印八岁时母亲病故,父亲娶了一房继母,生一傻妹妹。妹妹长到十几岁时患了骨漏(骨结核) 。为了照顾这个妹妹并尽量减轻其痛苦为父母分忧,她发誓不将妹妹侍候出头不结婚。旧社会男女都早婚,女子一般十六、七岁完婚,十八岁以上未结婚的,都属稀有的特例,尔时婚配就相当困难了。她不顾病床前各种难闻刺鼻的气味,长年累月为傻妹妹送水送饭,洗伤口、换药、接大小便,日日夜夜无微不至地照料她整整十一年之久,妹妹去世了,却影响了她自己终身大事。二十九岁才与刘振先寻婚。当时振先上有五六十岁的父母,下有一男
16、三女,最小的女孩不到一周岁,最大的男孩才九岁。振先常年在关外海龙给私人买卖吃劳金(营业员) ,每月收入相当微薄,难以养家。纯印与振先没见过面,而纯印家又很富有,况因受妹妹托累而耽误了婚期,对家庭贡献不小,对婚事自己本有选择的余地,但她却心甘情愿自找苦吃。丈夫长年在关外,老少三辈七口之家全赖她养几只鸡下蛋换些油盐米,省吃节用艰苦度日,有时将娘家陪送的金银手饰拿出变卖,以维持生活。结婚前,刘家恐她是大家闺秀不会照料孩子,公婆决定将一周岁的女孩送给婶母。婚后纯印真诚地求公婆将三女抱回,结果其当夜即将新被尿湿。此女至五、六岁时还尿床,闹人尤甚,不是让妈妈背就是让抱,从不离妈妈怀中,而纯印一点怨言都没有
17、。后来她生二男一女,在三个月子期间,没吃过一个鸡蛋,没喝过一碗小米粥。最好的饭食是将高粱米碾碎,熬稀粥喝。她对公婆极尽孝道,每餐总是设法调剂些青菜、蛋酱下饭婚后第二个春节,前房孩子见别人家都买白米、白面、猪肉、粉条等年货,妈妈不声不响整天坐在炕上为孩子们缝补旧衣服,以为妈妈忘了过年了,大女儿多次提醒,纯印好似没听见似的,自顾闷头做活。腊月二十九,二女儿见别人家孩子都穿上了新衣,跑回家向妈妈哭要丈夫因身体多病,好几个月没往家捎钱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里一分钱没有,上有老下有小年可怎么过呢?纯印并没有忘记年关来临,但她一生不会用心思动脑筋去思考,正如平时她的口头禅:车到山前必有路。一切顺自然心就
18、无忧虑无烦恼了。腊月二十九傍晚,她不声不响地在邻居家借一头小毛驴,抱着正在吃奶的儿子,回二十里地外娘家去了。邻居纷纷议论,说她扔下老少,回自己富有家过年去了,孩子听说后,回家围着爷爷痛哭:“妈妈不管我们了,家里没米、没油咋办哪!”爷爷非常自信地说:“你妈绝不是光顾自己、扔下我们不管的人,最晚明天准回来。 ”就在当天夜里,她坐着娘家的大马车回来了。带回来米、面、肉、布料等,连续劳作了两个通宵,在大年初一时让前房的四个孩子都穿上了新衣。她平时买布做衣服总是给前房子女,自己生的孩子则总是拣大孩子换下的衣服翻翻新。其子进昌四、五岁时,曾指问妈妈为什么给哥姐做新衣,自己总穿破旧衣服?她哄着说:“哥哥姐姐
19、大了,穿破衣服人家笑话,等你长大,妈妈也给你做新衣服”怎样修学大慈大悲解脱门、受持大乘菩萨道,纯印老人就是大乘佛道的领路人。沿着纯印的道路走,就是大悲行,就是菩萨道。纯印尚未降临,就点化世人,如来佛性与生具足,因缘非浅。纯印即如来,纯印即佛正法,纯印即佛性。如来法语,奥妙无穷,一言一字都有无尽的义、不尽的解。若能在一字一言中彻悟本源,定能出六趣成佛道。自带法名的释纯印,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众生本具佛性,一切具足。自家心地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何无始劫执迷不悟、轮回受苦呢?被妄想、分别、执著所蔽,认幻为有、认假为真,是“我”害了我。纯印是谁?就是我们的真心之所现,也就是诸法的真实相。纯印是
20、你、是我、也是他。诸佛众生本一心,无二亦无别。纯印又非你我他,因心纯净无分别、妄念故。正如纯印老人所讲:“只要心中有佛,不供佛像可以,不修心不行。一个人心无止境,不想法对治怎么行。修行是看住自己的心,不要在心外去求,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没有生灭,法亦无生无灭,不明这个道理在心外妄追求,没有用。 ”老人的话与达摩祖师重要开示“佛道修行在心中”一脉相承。可见纯印来娑婆示现是为学佛人点燃更具体、更实际、更准确的一盏入道的指路明灯。学佛、修行要不离自心,悟自本心,事事不用缘心用真心,随缘生活,随缘于事业,随缘作善、一切不攀缘,心才能不随境转,才不会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空却了缘心,就是佛心,纯印的作为就
21、是一切修行人的榜样。化佛送纯印,应劫百年生。纯印乃心法,菩提在自心。般若人人有,何须求外因。实性即佛性,空身是法身。(一)慈悲住世 解苦众生大慈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的共德,他们无不最大限度地给予众生乐、拔诸众生苦。纯印在侍候傻妹妹故去后自己已二十九岁了,明知刘家上有二老下有四个孩子,家境非常贫困,而且丈夫振先又常年在外,在父母给了自己选择权利的情况下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家庭。此乃考虑到刘家二老、四小家境贫寒急需舍身救拔。这是众生有苦即我苦,平等饶益一切众生的大悲心在放光,是照天照地的菩萨行!纯印不是以凡夫心看刘家二老四小是自己的负担、是火坑、是累赘而远离,而是将刘家老小之苦难,看成是自己的苦难
22、,心与刘家老小相通融。她放弃个人的幸福,心甘情愿去困境、挑重担、行苦行。当然这也是“刘老好”德性的感应。此即大乘菩萨宁愿自己入苦海,但为众生得离苦的菩萨行。纯印一个大家闺秀,为了别人减轻病苦,宁舍自己的青春年华,放弃了终身大事不顾,自找终身痛苦这不正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的大乘菩萨行吗?这是心中无我,与众生同体大悲的菩萨境界,非凡夫境界所能及。大乘菩萨为什么要修这种境界呢?是菩萨自利利他的需要,是菩萨实现转变心性的需要,菩萨亟需破除我执、法执,超越自我,于诸众生视若自己,与诸法界融为一体。信佛学佛人,常在佛像前拜求,欲想见佛,孰不知佛菩萨时时示现在世间,怎奈世间人不识。诸佛菩萨并
23、没有一时一刻舍离众生,他们常在世间,慈悲普度,为什么凡夫不知佛菩萨之所在呢?因众生无明烦恼以妄障慧,不觉不知当面错过机缘。纯印走后, “犟牛”方悟,痛悔不及。(二) “隐密”的大明咒早在三十年代,纯印四十来岁,家中断炊,无米下锅,她由邻居家借一头毛驴,让其六、七岁的儿子刘进昌到其姐桂芝家借粮,十几里的路程,要翻过一座大山,山顶荒坟遍布,橡树叶随风发出瘮人的响声,更增加了凄凉恐怖之感。进昌说什么也不去,他说:“害怕!”逼的没办法,就哭鼻子。纯印无奈,附在他耳边告诉他一个千灵万灵的咒语:“嗡嘛呢叭咪吽。 ”并威胁说:“你用心念不准出声,不准告诉任何人,若出声或告诉他人,此咒不但不灵还减你的阳寿!”
24、进昌得此咒语,骑着毛驴来回翻越大山,真的一丝害怕的感觉也没有了,从此他经常在心里默念,只是从来不敢念出声更不敢向外人讲,恐遭减寿的报应。老人往生后的第二年,他去三弟(犟牛)家,看见佛堂上方贴“嗡嘛呢叭弥吽”六字咒语,就问:“这是什么咒语?”三弟犟牛告诉他这是大明咒。他听后惊骇地问:“这个咒语,你怎敢贴出来见人!念出声要减阳寿的。 ”犟牛哈哈一笑问:“你会这个咒语吗?” “我六岁就会,是妈教给我的,她不让告诉人,也不准念出声,说念出声减寿!” “老人家这是方便语,你受骗七十多年,如今还蒙在鼓里,她老人家若露出身份,焉能住世一百多年?”六字大明咒真言,广大圆满,妙用无穷,威德无上,为密部中极重要之
25、法。密典云:“嗡”表天道, “嘛”表阿修罗道, “呢”表人道,“叭”表畜生道, “咪”表饿鬼道, “吽”表地狱道。念此六字,即能断轮回、脱三界。 “嗡”字由菩提心发生,初入十信位,由是精进;“嘛”字入住位;“呢”字入十行位;“叭”字入十回向位;“咪”字入十地位, “吽”字入金刚乘至大觉位。念此六字,即能顿超十地,成无上觉。此六字又为一切咒之心,故又称大悲心咒。六字真言,乃观世音菩萨微妙心印,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为十方诸佛所赞叹。此咒为密宗修持之法,凡持此咒,必须有喇嘛上师阿奢黎传授。今载此仅为使同修明纯印住世度人本怀也!净土法旨在一门深入,长期薰修“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圣号,万人修万
26、人去,实为“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的最殊胜最稳妥之法。佛法是“愈高深愈精要,愈简捷愈有效” 。盼同修老实念佛一心念佛,当生皆可成就。了君大事唯修净土,畅佛本怀自在往生。(三)饰物“三宝”纯印老人日常胸前总喜欢佩戴一串银质饰物,此饰物共三件。1、银葫芦。此物约四公分大小,葫芦尾部翘起,尾端有一细小的葫蒂,整个银葫芦光洁玲珑,葫芦体隐隐约约可见莲花,下坠一银铃。老人往生后其家人方悟出,此物代表“佛” 。西游记故事曾有一宝葫芦,大可装天,神密莫测。包涵宇宙者,唯心能尔,余皆不具,纯印老人讲“心就是佛,佛就是心” ,能包天的葫芦,非心何也?心佛不二。此物分明是在表佛法“愈高深愈精要、愈简捷愈有效”浓
27、缩的结果从葫芦蒂涌出的就是奇妙难信的一句“阿弥陀佛”圣号。2、法船。此物约四、五公分大小,分底仓、中层、上层,船底有莲花相托,船头、船尾各立一名艄公,用篙支撑,显得非常吃力。二层仓的一端尚有一圆形的钟表,船底银链系着一银铃。此法船代表法,三层代表三辈九品,往生极乐世界均以莲花托之。底仓往生者众(凡圣同居土) ,中仓者少(方便有余土) ,上层者更稀少了(实报庄严土) ,上层修圆满六度圆满即成佛(常寂光土) 。钟表表时间紧迫,二人用篙费力支撑表众生难度亦暗合犟牛二强牛白衣说法,耗费心力,信受甚难。3、净水壶(纯印往生前,交大儿媳潘庆芬走时戴上) 。此水壶比葫芦顶略大些(约二公分) ,做工精巧,空腹
28、犹如沏茶的小南泥壶形状,老人曾向他人介绍此壶叫净水壶,净乃僧之意,三件饰物合起乃佛、法、僧三宝,亦称觉、正、净。三即一,一即三。虽然老人将其中表僧宝之净水壶摘下送人,亦不失三宝的圆满,因觉者心必净,正者心同样是净。另外为什么纯印老人在最后二十一天中,将代表僧的净水壶摘下让潘庆芬往生时带走呢?这与末法时期僧团有关,老人深知僧团已不纯,天魔波旬的弟子,披上袈裟滥竽充数,预示将来觉正之灭,必由净灭。浅白说灭佛法者必是“僧团” 。此即世间人说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为使佛的正法久住,我们应切记释迦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千万勿被恒河沙之数的邪师说法
29、而迷惑。老人往生前非常珍重地将宝船交与三儿媳佟秀琴,让她好好保管。此物的来处已无从考究,但据其七十多岁的大儿媳潘庆芬讲,她到刘家六十来年,老人始终在胸前佩戴此物,从不离身。表心中有佛、恭敬之意。三件饰物下面都有一银铃,表警钟长鸣之意,愿众生及早醒悟速乘法船、大白牛车往生极乐。附:潘庆芬往生见闻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也就是纯印老人往生后两年,纯印老人大儿媳、七十岁的潘庆芬也往生了。在她往生前第七天的夜里,她见到有一尊二三层楼高穿红衣的大佛,对她说:“去掉疑心,一心念佛。 ”从此她放下了儿女的亲情,昼夜不停地用至诚心念佛了。念了整整七天便往生了。一夜间白发变黑,秃眉长出新眉,天空撒下米粒大小的黄色光珠
30、子,小圆镜似的光柱在身体上游动,黄光罩体,空中有美妙的乐曲。潘庆芬咽气后,曾在零下二十八度的太平间停放了两天一夜,其身体依然柔软如常人,皮肤有弹性,面相微笑。梅河口日报一九九八年三月十日(星期二)第三版刊登消息:“潘庆芬老人辞世前后长出黑眉毛”全文如下:家住新华街的潘庆芬老太太,走完了七十八年艰辛的人生路程,于去年十二月二日驾鹤归西了。可她辞世后发生的事情,给人留下难解之谜。潘庆芬老人生前患有严重的肺心症,经常打针吃药。去年十二月一日突然发病,送市中医院一检查,心衰到了极点,忙打氧气抢救。十分钟后氧气瓶“笃”的一声自然断氧,老太太的面容由紫转白,嘴唇也由紫转红。十二月二日晚十一点左右,她的亲人
31、发现老太太原来很秃的左眉梢萌生出黑色长眉毛;零点,已秃的右眉也长出一半的长黑眉毛,同时,她那原本灰白的头发也大部分转黑。其中头顶心处的头发油黑发亮。更奇者她的身体发出阵阵清香。这时潘庆芬老人已经停止呼吸,遗体却软而不僵,皮肤有弹性,手和脸有光泽,一直到火化前都是这样,吸引了许多人观看。言平 佛觉迷一心光,人生本无常。看破谁为我,苦乐任由尝。法正邪一种智,万法理无心。绝诸妄思忆,默契印真功。僧净染若不思,是非何所碍。悟得纯印理,方知举念乖。第二章 “纯印”的真实义 一百多年前,自带法名的“纯印”来到世间,广度有缘众生,其名号涵有深义。纯即心、即空、即一、即体、即理、即真、即净;印即法、即道。“纯
32、印”之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法,依纯印示现所修,即可返本还源,当生成就。纯乃真,印乃法,真法也。纯乃心,印乃法,心法也。实为心心相印,以心传心,大乘佛法也。此法离言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离文字。无字经是真经,佛菩萨为度化众生,使令早日破迷开悟,明心见性,不得已而用有相的文字、言语来引导启迪迷蒙者,由信而解,渐渐依法修持,逐步上达新阶,引迷入悟,须经五戒十善、四圣谛(苦集灭道) 、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六度万行,直驱觉境。其实妙法本来自心固有,无须外求。真佛在自心,心外本无佛。心外亦无法,心外亦无
33、道。心生万法,天地归心。空却本来我,实理自心得,真理自心修,法本无得法,无得即是空。未悟此理时须凭言说、文字之助缘,依指为引鉴,依经典为度筏,待已悟时,弃指而奔月,抛筏轻装直驱一真。此时若仍依言说文字皆成累赘。可谓超生了死是了一,然一亦应了,才是真的解脱。讲说了言语、有相的白纸黑字不是一了乃存一。一既存非纯净与心性不相应,若明理,可触类旁通。世人的博学、聪明、智慧、才能是失,是有漏之智,无知是根本智,有知是后得智,当你空却凡心为佛心时(还本来我) ,无智无得时,皆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包罗千经万论。空无之真,依外法决不可得,唯有修者、悟者自得。 “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 。“道法本无言,非言亦不
34、显” 。佛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讲经说法,乃是修行的助道之缘,如过江必用舟载。但真正讲经说法,不离身心,非术非法,应向本性下功夫,才能建立万法,法由自心生,法由自心灭,心具万法,万法尽通,一法不立,一法不染,心体本净无住法相故。佛说种种法,皆是助道之缘,因病投方,因人施教,渡人迷津。对下智劣根者,先以小乘形相喻之,导迷入悟,否则难以入教。对于中等根性者,则见机而行,深者见深,浅者见浅。对较上智者,则阐扬性理、妙理。佛传法是传心,传其固有之心,诱发自己的良知良能。此良知良能则是我未生以前带来的,良知无所不知,良能无所不能。所以道由心得,不由法得。若依法得,人云亦云,分别教相,必徒增知见,成
35、障智慧的所知障,与道、与心无益。 “不取虚空,不依佛地,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罗蜜妙理,是自性妙慧,不是世慧,是神慧,不在言语” 。 说一丈不如行一尺,天天诵经,而不行善,心仍搞贪嗔痴,等于有病不服药天天念药方,但病愈药与方即须舍掉。犹如过江后,到彼岸就弃舟登岸,再顾恋载渡之舟,即是负担,不能恢复我固有的至清至净的本来面目。纯印老人讲:“心就是佛,佛就是心。 ”心是自心,佛是自心佛,非心外所求之佛。悟道之人,自悟本性,了愿了冤,一了百了,自渡自得,并非依靠佛菩萨为我了。佛不能渡我,全赖依教奉行,以法修行,自己渡自己。只要悟得“无心” (破我相我执) 、“无法” (破法执、断无明) ,真空即是自己佛
36、性,何用他求。纯乃空。空无所不包、无所不示、无所不闻。大道无言,理本真空,性本无为。大道无形而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而运行日月,大道无名而长养万物,大道默运,昼夜运转而无声。所以谓大道无言、真佛无口,无示无听亦真示真听。说他大,真是大,宇宙万物心中纳。说他小,真是小,隐于微尘无处找。法是不学而生,道是不求而得,佛是自家本有,空却见闻觉知,真空之妙心无穷无尽。“纯印”乃“无心之心法” 。学佛人应多行无为的功德,广为国家、社会、民族谋利益,以净化心灵,依慈悲博爱为准则,以已之力造福于人,不建个人功德碑,却广行功德,不得真功则难立德。多行功德才能了愿,不为修行而行善事,不为成佛而办佛事,不为我而利他常行
37、常新,死守“无功无德”之心,方能了了前生之罪孽。此即佛之心地“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其学佛应效法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此即无我,无我则空。只有在生活中“小善广为,小恶不为” ,空却我还真我,此“我”本不贪不染、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无善无恶,此即不二之法也。如心中想成佛,必有魔来对待,因佛与魔如影随形,永远是分不开的。妄想成佛反作魔。但求无心,修不走心之法,方为真修,此乃成佛之道,纯印之法也!纯乃空,但真空含妙有,真空无为而无不为,不是“顽空” 。顽空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它不能生妙有。真空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有而非有,非有而有” ,虚空含
38、山河大地、宇宙万物,所以不空。但宇宙万物确存在是有,虽有乃是心生、缘生、幻生,本非实有,非有则空,此即真空生妙有。真空在天曰“理” ,赋人曰“性” ,蕴育天地、人生曰“道” 。人若能空却五欲六尘,无知无见、无想无念即返本还原,便是佛。凡夫欲成佛成菩萨,必须要革心、洗心、转心、变心,与世人所求、所想、所行、所为相违悖,此即纯印老人一生的示现。 “事事无心事事行,心不存事看开放下” 。心中除一声佛号外,别无一物,此即无为。道不求而得,学其不学,不学之学,为真正之学。此学真正之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此知是我身本有的良知,良知被后天尘劳所昧,必以佛号启之、洗涤,这就叫修道、悟道、行道、了道、证道。
39、证道不离身心,身外无道,心外无法,各宗教无不是我体之分相也,信仰上众生有分别、有选择,但佛性没有分别,此即“心佛众生一性也” 。此性必以无为、无贪、无着、无得而证。欲达此性,最稳妥最方便莫过于念佛法门,此即纯印来娑婆度众生之愿也。境立映心有,心无境不生。若将心系境,心境各盲盲。心境各随住,两者即恒清。悟净心无起,迷心境自非。若迷心与境,心境两茫茫。悟境心始境,知心境亦清。净心无染境,了境心无形。心空识无境,眼障耳不闻。真性涵宇宙,意净天无云。自性如虚空,真妄在其中。彻悟本来我,一通一切通。(一)纯印与心法“纯印”的法名,乃告诫世人以心修心之法。真修之人,应彻底参悟“纯印”二字,对老人所示之法,
40、要有诚心、信心、坚心,有三心则能达至真心。净土法门,专修专弘,不杂不染则为纯,佛号与本觉之心相应“以心印心” ,通过念佛号,达功夫纯正之时,此心灵灵明明,一法无存、一无所得时,心犹如镜体,物来就映,物去就了。映时有我,去时无我,此乃有无一如也。此即转识成智,当体如来。“无能行,无所行,行无行行,行行无行,虽行而不著于行” 。内而无我(镜体) ,外而无物(镜相) ,无我有我、无物有物(镜用) ,其妙真义无穷无尽。大圆镜,我之本体也。老人讲的看不见的心,即“我”之体也。此我不生不灭,入水不溺、入火不焚,贯天贯地之宇宙万物。真修之人,若不能认识此我,名为修行,实未修行。纯印老人讲:“心就是佛,佛就是
41、心。 ”我心之佛是真佛,我们众生若不本具自性真佛,何能成佛?欲觅过去佛,均已在若干年前一一示寂,我辈如不能入甚深大定则不再能得觑;欲觅他方佛,则俱在数亿佛国土之外,我们惟修出清净心方能与之感应道交;欲觅未来佛,其无上菩提尚未成就;欲到寺院求泥塑铜铸的“像菩萨” 、 “像佛” ,他乃因缘和合而成,人工塑造本无灵性;欲求出家二众,其二众乃凡夫僧,职业、工作与我有别余皆无别。所以修行人若不知修自性佛,又怎能到别处求得真佛呢?自性真佛所以不显,主要是心、意、识“三识魔”障道,只要会“舍识用根” ,真我佛性必显。我们的身体是我佛性使用的假壳而已。此理若明,哪里还会有后天我、先天我、现在我,根本无我。明此
42、理为入道人。无我相,心、意、识“三识魔”则起不到障道作用了,自性真佛自然显现。真我佛性,假我肉体,也就合一而无分别了,利用假而修真,其乐无穷!只要能由此悟之,由此行之,修道不难,成道亦不难,况且纯印老人一生已作了修行的示范,如能依她所修老实念佛,念而无念相,无念心在念,尤其用呼吸念佛方法,达功夫成片,必万人修万人去。念佛法门,目标、境界是通过佛号达一心不乱(禅宗称明心见性)。所谓一心不乱,并不是心里什么也不想,那就错了。一心不乱,是将心住于佛号,不断不动,心生口念耳听再入心。可能有人不理解,误认为心住于佛号是有念,无念是佛,有念是众生。我们何妨反问一句,如何修无念呢?有此问者,只知道从理论上说
43、,而不知道具体实修的真义。因为心只有住于一声佛号,才是真正一心、真正不乱。心若无想,叫无记法、断灭空、顽空是外道,其与木石何异?!纯印老人对家、对外,事事皆做,但做时不起心,做后默然即入定。从老人示法可悟,念就是无念,无念就是念,如果在念以外再加一个无念,那就是断灭空,入此者,诸佛不能度;如有在无念以外另有念,那是定性有,着两边非中道。制心于一声佛号,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则合中道义。一个真的学佛人,千万不要光会虚谈理论,以白纸黑字论是非毫无实义,没有一点用处。单提一声佛号,把自己的心住于佛号,以此伏妄想。妄想是知见,是取相,若佛号伏住妄想没有妄想,就不取于相了,此时就是实相无相,无相无不相。通过
44、念佛,心摄一处,无妄想了,自然会归实相无相。但归入无相之时,心中了了明明,清清楚楚,那就是实相无不相。犟牛居士提倡的呼吸念佛(即古德所云出息入息念佛法)入此境较快速。所以不必从理论上求,主要从实际修上去体会。实相无相的境界就是古德常讲的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实相无相是照而寂;实相无不相是寂而照。照就是念不断,寂就是无念、心不动。由此可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是实相。实相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外求不得。信佛容易学佛难,纯印乃是大法船。化身尘世心无住,佛法本来在世间。世人若真明其理,自性菩提即现前。纯为净心印为法,顿悟凡夫转圣贤。(二)纯印与六度世间人无不贪恋财、色、名、食、睡,孰不知来时昏昏,走时空空
45、,除所造之业(善业、恶业、无记业)储入八识田中,引发善恶的种子轮回受报苦不堪言外,一无所得。尤其是末法众生,福大、善根浅、贪心重,佛菩萨对此等众生称之为可怜悯者。纯印为唤醒末法众生来到世间,以身、口、意开化显示了六度万行和三具戒:六度:布施财物施、法施、无畏施;持戒摄心为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忍辱能忍一切难忍之人与事,能行一切难行之事;精进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禅定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心摄一境不动不摇;般若内心清明朗澈,无知无见,自照照人。三具戒:无一净戒不持,无一善法不修,无一众生不度。纯印老人为使有缘众生在修持时有所遵循,还侧重演示了六度的方便法:布施、忍辱、禅定。以简概全。1布施:老人一
46、生以平等心广行布施,从不冷眼旁观别人的苦难,总是将别人的苦难播种在自己那无垠的悲田上。为父母解忧、为妹妹解苦而舍婚龄;因刘家老小亟需照顾而离富投贫;对孤苦贫病者舍米施衣,连从娘家带来的金银手饰也舍出去让人换玉米面充饥足见其周济众生从不吝啬。老人心善手散,不把东西放在心上,伪满时她听说庄里有人家揭不开锅,全家人抱头痛哭,就从箱内翻出娘家赔送的金戒指,求邻居大嫂送给无米下炊的人家,邻居大嫂接过戒指犹豫说:“当了死当赎不回来可咋办?”她毫不在乎地说:“一个镏子不是啥好东西,没啥用!吃了它肠子会坠断,还是玉米面有用。我是给他家的,又不是借给他,死当就死当,你快给他们送去吧!别说是我给的,免得人家心里不
47、安”纯印是大家闺秀,结婚时手上、耳朵上都戴着金银饰物,庄里同龄的姑娘媳妇、老年人羡慕得不得了,她听说后拿出许多银戒指、耳环分赠给她们,有的未得着上门求要。这下可惹了麻烦,前房生的三女儿气得回家大哭大闹:“咱家有啥,别人家准有。咱们从来没见过别人家的一针一线。没亲没故,为啥要给她们?!”老人笑哈哈地抚摸着三女儿的头说:“这些身外物,没啥可希罕的,弄不好它是遭灾惹祸的根苗,你别心疼,妈还给你留一个九连环呢!能顶好多个戒指。”边说边从箱子里取出来交给三女儿,把她哄好。老人带宝石的金银耳环、戒指有二十多枚,夜间不点灯也能见到宝石的莹光。她说:“这些身外之物,没有一点用处。 ”不到几年全悄悄给那些缺衣少
48、吃无柴无米或贫病之家了。旧社会老人丈夫刘振先和长子进祥二人在海龙给私人买卖当店员,每年都往家捎棉线、轴线(当时关里人称洋线) ,远比自家纺的线光滑、耐用,老人一接到就左邻右舍各家送,所剩的自家都不够用,气得三女儿抹眼泪。凡接触她的人无不称赞她心好、人好。旧社会乞丐多,老人从不对乞讨者冷言冷语。她经常教导子女:“不要小瞧讨饭的,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好汉要过饭,看人不要看暂时,家趁万贯说穷就穷,孔圣人还有挨饿的时候呢,讨饭人中就不出圣贤啦?我们是凡夫,圣贤站在你面前你也不认识。有多多给,有少少给,不给不对。 ”后来长子与人合伙开一个小杂货铺,生活优于一般市民,老人施舍就更方便了。老人度量大,在关内住
49、时,遇到买菜不够称,三女儿要找,老人阻止说:“行啦!少吃几口算什么。 ”有个卖柴的,起先用秤称,论斤付钱。老人说为人在世太叫真不好,马虎点儿能积福。后来卖柴说多少斤就算多少斤,三女儿说不够称,他净找咱便宜,欲指对卖柴人。老人制止说:“乡里乡亲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儿伤和气,他家也很困难,砍点柴,挑这么远,很不容易,什么吃亏占便宜的?为人一生若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那才是有福呢!吃点亏心安,占便宜亏心、亏理,碗边饭吃不饱人。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损人不利己,贪心重的人到啥时候也发不了。你们要记住:世间人比赛谁也赛不过不动心机的人,谁也争不过什么都不争、什么都不求的人”老人常说三穷三富过到老。老人八九十岁时儿孙都有了工作,对她都很孝顺,经常给她买吃食、买衣物、给她零花线,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总是不声不响地送人。她的孙女们数叨她说:“年年给您添衣服,总不见您穿,也不知衣服都哪去了,您也不花钱,钱也攒不住,就会给人!”老人往生时,衣包里仍然只有补了又补、洗得干干净净的几件旧衣服。一九六三年灾荒,物质非常紧缺,儿媳托人从外地为老人买来套头鬏网、腿带、袜子等老年人的用品,她全分给邻居的老年人一样也不留,自己的腿带坏了,从中间剪开两头对折着再一缝仍然使用。鬏网坏了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