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林特产恭城柿子柿子呈橙黄色,通常无子或有少数种子。主产于桂林恭城、阳朔、临桂、荔浦、平乐等县。其主要优点是:果型中等,外形美观,光滑、多粉; 果肉橙红,质脆味甜,肉厚汁多,含糖量达 18%。适于生食,也适于制柿饼。柿饼有润肺止咳、生津、润肠之效,蒸食可治咽喉痛、咳嗽咽干。永福罗汉果罗汉果是葫芦科多年生宿根藤本植物,是一种名贵药材,因其块根形象似佛肚而名。是桂林地区的特产,以永福县临桂县产品最为有名,约有百余年栽培历史。罗汉果是桂林的特产经济植物,为传统中药和出口商品之一,营养价值高,有清热解暑、化痰止咳、凉血舒骨、清肺润肠和生津止渴等功效; 可治急慢性气管炎、咽喉炎、哮喘、百日咳、胃热、便秘
2、、急性扁桃体炎等症,糖尿病患者亦宜服用。用其果泡制的凉茶,久负盛名。还可作为调味品用于炖品、清汤及制糕点、糖果、饼干。目前,除干果出口外,制品尚有冲剂、糖浆、果精、止咳露和浓缩果露等。荔蒲芋头荔浦芋因原出于荔浦县而得名。是桂林的特色产品之一。芋肉呈白色、肉质松软品质上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较高的钙和一定的维生素。荔浦芋的香糯、松粉、略甜口感,可与肉类煮或焖,也可切片入火锅烫食,以及做芋末丸子等。最在特色的吃法是荔浦芋扣肉、芋、肉同时入口,色、香、味、型俱佳。桂林白果白果又名银杏、公孙树、鸭掌树。在植物界现仅一科一属一种,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子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白果种核呈椭圆形
3、,卵形或长椭圆形。用其制作饮料和食品,有敛肺气、平皱、益气、平喘缩便、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经常食用,可使肌肤爽润,面部平皱,两颊红润。桂林是全国银杏著名产区之一,居全国第二位。桂林市、地各县均有分布,以灵川、兴安、全州 3 县为主产区。灵川县海洋乡有银杏 2 万多株,年产 400 吨,居全国乡级之冠,素称“银杏之乡” 。桂林桂花茶桂花茶生产历史悠久,加工工艺精细,技术要求严格。选择气味清香的烘青茶坯和优质金桂花,通过窨花拌、通花散热、复火、提花、夺堆成荫而成。形似绿叶缀金花,汤色金黄明亮,滋味甘和醇爽,茶香花香并茂,冷香清雅持久,是桂花茶一大特色。长期饮用,对口腔炎、牙周炎、皮肤干
4、裂、声音沙哑有一定疗郊。本世纪 70 年代开始销往日本和香港等国和地区,深受欢迎。桂林三花酒“桂林三宝”之首。米香型小曲白酒。酿造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清末出现专业酿酒作坊,至民国年间,作坊遍及桂林。1949 年后,国家汇集民间酒坊各路优秀酿酒师,于 1952 年建立桂林酿酒厂沿用传统工艺,继续酿造三花酒。因蒸熬三次,摇动可泛起无数泡花,质佳者,酒花细,起数层,俗称“三熬堆花酒” ,简称“三花酒” 。无色透明,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洌,回甜,饮后留香。适量饮用,可提神、活血,有益健康。1964 年被评为广西名酒,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日本、东南亚等国和地区。桂林辣椒酱 与桂林
5、三花酒、桂林腐乳一起被誉为“桂林三宝” 。 有 300 余年的生产历史。桂林辣椒酱选料十分讲究,生产工艺独特,因配料有别而品种有异。以大蒜头为配料的是蒜蓉辣椒酱。再加入豆鼓就成为豆鼓辣椒酱,通常是选用优质红辣椒、大蒜头等剁碎,拌入豆豉,加入三花酒和细盐等,密封入坛,数月之后始成。 桂林辣椒酱油润鲜辣,香醇可口,既可食用提味,还可作调味用。能健脾开胃助消化,为宴席或家庭调味佳品。以独特的风味冠压群芳,不仅走俏国内,而且畅销港澳及东南亚,深得国内外消费者钟爱。桂林豆腐乳 桂林豆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是传统特产“桂林三宝”之一。 桂林豆腐乳制做工艺细腻严谨,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
6、、霉化都有一套程序,选材也很讲究。成品腐乳为寸余见方,厚约 6 分的小块,表面呈胶状透明,色泽黄爽,奇香袭人,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们常用的食品。由于独具佳美的色、香、味、型,是旅游者最喜欢购买的一种桂林土特产。桂林南糖南糖是桂林酥糖、桂花寸金糖、桂花芝麻片、花生酥、花生糖的总称。始产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桂林著名特产之一,也是桂林人春节必备的传统年货和款待宾客的佳品。以芝麻仁、花生仁、白糖为主要原料,具有香、甜、松、酥、脆的独特风味。其中桂林酥糖是南糖中的珍品。吸收前代“城内酥” 、 “城外酥”两大派系的制作技艺,将精心配制的粉状原料压成长方形小块,四小块为一包。入口酥松易化,细腻滋润,老少皆宜。桂花寸金糖有南糖一枝花的美称。呈柱状,比小指略细,寸许长,中空酥心,外布芝麻仁,色泽似金。桂花芝麻片外形方正,薄如蝉翼; 花生糖和花生酥各具特色,令人食之不忘。桂林南糖自1985 年以来,连获广西优质食品奖、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奖。1989 年参加国家科委主办的莫斯科“中国科技日”展览获好评,1990 年获全国轻工博览会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