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测量水的温度教学反思1、 上完测量水的温度这课,自我感觉很是不好。最明显的一点表现在时间的把握上,超时大约七八分钟。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是在做两个测量水温的实验时浪费的时间多了些。其实在课堂内容的分配上,也不够明细,使得课堂上的秩序有点欠佳,似乎有点头大脚轻的感觉,最终使我的课的最后部分未能圆满完成。2、在掌握了方法后,学生测量水的温度时,学生们都能比较规范,但出现一些小组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小组合作。(桌上的四杯水每人都测一遍,不讲求效率。在连续测量水的温度时,学生测量都很认真,场面很热闹,测量记录交流。但学生们都存在一个问题,明显是错误的,但不去思考,只动手,不动脑。3、课前预设和上课
2、时学生表现不一样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科学课上,动手和动脑是并存的,而学生现在很多往往是分开的,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看到新奇的、好玩的仪器时往往管不住自己的手,一动手之后,只关注一些现象,哪怕是与生活中相违背的现象,学生们也不去思考,这样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今后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怎样在动手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在连续测量水的温度时,学生测量都很认真 ,场面很热闹,测量记录 交流.但学生们都存在一个问题,明显是错误的,但不去思考,只动手, 不动脑.测量水的温度说课稿一、教学资源分析:1、教学分析本课是前一节课学习的继续,课堂中依然是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的方法
3、,并给学生更多操作的机会,锻炼孩子的技能。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操作技能上的学习,在操作上必须注重操作的正确性,通过老师的引导,小组成员的互相的监督,使孩子养成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能准确掌握操作。另外通过测量水温,使孩子对物体变化和热量的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让孩子知道,热量的失去说明了温度的变化,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基础。2、学生分析孩子年龄的特点:三年级孩子主要以形象性思维为主,孩子的逻辑思维较差。此外,本节课的所用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本班学生的特点是比较踏实,但思想有些约束,主观能动性稍差。因此我在本节课中,所提出的问题也是由浅入深,问题的解决上尽可能让孩子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孩子的问
4、题意识,多让学生操作,并通过直接接触快速的学习知识和操作技能。3、教学方式的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是接受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教学,教学过程中以自我导向、自我监控为主,以收集整理资料、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小组交流和讨论等多种活动方式为辅助,其中记录表的多次使用,是为了培养学生记录习惯和简化教材,使学生更好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技能。二、设计理念:我在设计时,内容有浅入深,在技能的训练上,从多个方面、多种途径让学生重复的练习,加强记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正确的方法。热的传递和物质的变化的知识在本课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但这不是本节课重点,它们都是五、六年级要学习的内容,所以不能把知识强压给学生,而应注重孩子的自我认识
5、。另外书本上操作比较繁琐,不易操作,所以我在不改变教学目标的同时,对书中内容进行修改、整合、使内容简单化,利于孩子操作和对比分析。本人认为针对性强的内容更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更利于孩子学习的投入和自信心的建立。三、具体的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l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适合的温度计。2 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二)、过程与方法l 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值在 20100 )用于测量水的
6、温度。2 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四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四、教学重点:本节课,主要是以培养孩子的技能为主,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怎样正确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通过对学生在书中的学习,同学的演示,小组内的测量不断的加强孩子的熟练度,使孩子能准确的掌握使用温度计的技能和方法。五、教学难点大自然是奇妙的,我希望孩子能通过亲身经历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本节课就有很好的机会,通过两次测量水温后,可以发现水温的变化,水温越高,温度下降的越快。但这个知识点不是本节课重点,不意占用过多时间,为了让孩子容易找出规律,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我选择通过
7、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间大概控制在5分钟内。五、教学过程:(一)、 测量水温的方法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先通过辨别一杯水的温度引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着各式各样的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时应选择适合的温度计。接下来通过书本上的阅读了解测水温的基本方法,分析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加深刻记忆理解,为下面的操作打下的基础。(二)、测量水温请同学进行演示,加强其他孩子对正确操作的印象。演示的方式和前阅读分析比起来更加形象性,更直观,有利孩子的记忆的加深。接下来就是实际动手了,先后两次测量水温,每次测量都包括热水和自来水(热水来源于饮水机中,接水的先后顺序不同,水温也
8、会不同) ,这样做为了给学生更多操作机会,使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第一次测量后,我会汇总一些组的测量记录,引发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水(自来水或热水)测量的温度会不同?” 解决问题后再给孩子一次测量水温的机会,并在测量前提出问题“水温会有变化吗?” 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实验。两次测量的先后顺序不同,是下面更好做对比,感受到热的变化,和散热快慢的规律。在实验中孩子的记录十分重要,记录的时间也很重要,因此我要求孩子的两次测量,统一开始同时和结束,结束后做记录。(三)、思考延伸延伸的问题“ 水温有变化吗? ”孩子通过两次不同的测量,很容易观察到。而 “散热快慢规律”对于孩子的来说是有些难度的,不容易发
9、现,我的解决方式是,汇总各小组第二次记录情况,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温差的变化,让学生发现水温高,温度下降快,水温低,温度下降慢的规律。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计量温度的单位;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种类,会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指导学生大胆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通过预测记录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活动感受、比较物体的温度,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来测定物体的温度。教学难点:学习使用温度计,正确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 教学准备温度计模型、几种不同的温度计:水温计、体温计、气温计、地温计、电子温度计等。
10、 实验用开水、冷水、玻璃槽、空杯子等。 学生准备:材质不同的杯子、筷子、扇子等。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1创设情境:刚上完体育课,我知道大家都特别口渴,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杯热水,不过它太烫了,现在无法喝,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使它很快凉下来吗? 2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引导学生借助课本插图并回忆生活实际,提出多种方法,教师将学生所述的方法简要地板书在黑板上,并为一些想出其他方法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器材。) 3现在我们来动手试一试,请你选用方法来使杯子中的热水凉下来,5分钟以后我们来比一比各人杯子里水的温度。 学生分组实验(限时5分钟) 组内比一比,谁的水最凉? (估计学生
11、可能会出现争论的场面,都说自己的水比较凉。) 到底谁的水最凉?人的感觉有时并不精确、可靠,学习科学,我们要有科学的方法和态度。究竟谁的水最凉?谁说得对呢?这有待于我们用实践来加以检验。 你有什么办法来做一个公正的裁判吗 ?必要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科学仪器来获得比较精确的数据。 二、认识温度计,验证假设1要比较清楚地知道一杯水的温度,我们可以使用水温计。给学生提供水温计,学生分组观察温度计,汇报它由哪几部分构成。 2出示温度计模型,练习看刻度表,教学生正确读写温度。温度可以用多种温标来表示,生活中运用比较多的是摄氏温标,用符号表示。 3你们会使用温度计吗?指导学生使用温度计,教师演示,讲解注意点。
12、 温度计为玻璃制品,使用时要小心!不要打碎温度计。 测量温度时温度计应伸入水中,但不要碰到玻璃杯壁或杯底,否则会影响测量数据。 读数时温度计不要离开水面,视线应与温度计内部液面上升所达到的刻度线平行。 4学生尝试使用温度计。测量自己杯中水的温度。 5组内交流:究竟谁的水最凉?谁的猜测最正确? 6学生分组实验:测水温分别测量一杯冷水、一杯热水的温度,把测得的温度填写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猜猜把两杯水混合后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应该高于冷水温度,低于热水温度)使用温度计测量混合水的温度,检验一下自己的估计能力如何,继续做好实验记录。 简要交流实验情况,及时评价 三、丰富认识,巩固技能1测量水的温度可以
13、用水温计。测量不同的物体的温度要使用不同的温度计。出示实物并观察书上插图,认识几种不同的温度计。 2看了它们的名称,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可以用来测得哪些物体的温度吗? 3实践活动:运用不同的温度计测量周围物体的温度,比一比谁测得又快又准? 4交流实践情况 四、学习总结,扩展延伸 1今天这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什么体会?给这堂课起个题目。(学生发表意见) 2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我们也能做科学。只要大家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一定能更好地做科学的小主人。 3作业:我们知道,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可以使一杯热水很快凉下来。猜想一下热水变凉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把你的猜测记在你的科学活动手册上,并利用你所掌握的本领设计实验,自己或找同学一起来研究,检验一下你的猜测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