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 管 保 护 区 的 类 型 如 何 , 其 总 体 要 求 是 以 保 护 为 主 , 在 不 影 响 保 护 的 前 提 下 , 把 科 学 研 究 、 教 育 、生 产 和 旅 游 等 活 动 有 机 地 结 合 起 来 , 使 它 的 生 态 、 社 会 和 经 济 效 益 都 得 到 充 分 展 示 。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珍贵的、稀有的动物资源,以及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还包括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迹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在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是黄河流域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点省份,自年建立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河
2、南在湿地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拥有信阳鸡公山、伏牛山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使河南省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的典型生态系统纳入了自然保护区范围。 根据河南省政府批准的规划,今后,河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将以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为目的,坚持依法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方针,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河南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一.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称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西起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地理坐标在
3、北纬 343359“350501“,东经 1102149“1124815“之间,属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长 301 km;,跨度 50 km,总面积 68 000 hm2。该保护区横跨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四个省辖市。大天鹅是保护区三门峡段的主要保护物种二.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22780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 7973 hm2,缓冲区面积 7290 hm2,实验区面积 7517 hm2。保护区范围在东经 11413531145230,北纬 345313350621之间,包括黄河大堤以内(包括黄河滩涂、河心沙洲等陆地)以及黄河背河洼地区域。其北岸是:长垣县
4、魏庄镇(350621N,1145230E)至封丘县荆隆宫乡与原阳县交界处(345313N,1141353E)。其东岸是河南与山东省界,南岸是:开封市兰考县至封市水稻乡。调整后的保护区设 2 处核心区,分别位于保护区的东部和西部。东部核心区位于封丘县李庄乡至长垣县魏庄镇以东的黄河主河道, 西部核心区位于封丘县陈桥乡南侧的黄河河道。2目前已发现鸟类有 130 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有白鹳、白头鹤、白鹤、大鸨、天鹅、灰鹤等39 种,每年在此路过、停留、栖息、越冬和繁殖的候鸟达数万只,这在中国内陆平原人口稠密地区实属罕见。三.焦作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56600 hm2,以猕猴、
5、金钱豹等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该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北部济源、沁阳、修武和辉县四县(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02-11252,北纬 3454-3516。保护区所处的南太行山前平原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濒漳河与河北省毗邻,西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是中国第二、三阶梯过渡地带,地势基本呈现西高东低态势,由山地、丘陵、山间盆地和平原构成,生物多样,资源丰富。包括安阳、新乡、鹤壁、焦作、济源 5 个地市,总面积为 24343.1 km2。总人口为 1654.83 万人,人口密度约为 679.8 人/ km 2。太行山猕猴保护区以保护太行猕猴及其生态环境多样性为主,其中太行猕猴现有 3 群 3000 只
6、左右。猕猴属灵长目,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四.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位于伏牛山脉南麓的西峡、内乡、淅川、镇平县境内。自然保护区面积 78015 hm2。南阳恐龙蛋化石群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发现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恐龙蛋化石群。五.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部、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30-11305,北纬 3245-3400,行政上属于河南省西峡、内乡、南召、栾川、嵩县、鲁山。保护区由西峡老界岭黑烟镇、黄石庵、南召宝天曼、栾川老君山、嵩县龙池曼、鲁山石人山等 6 个保护区组成。生物资源 区内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 88,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
7、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段。区内维管束植物有 2879 种,其中有中国特有属 37 个,单属种 59 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香果树等 32 种;野生动物中兽类有 62 种,占河南省兽类总数的 86,鸟类有 213 种,占河南省鸟类总数的71,昆虫的种类则超过 3000 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钱豹、麝、大鲵等 50 多种。伏牛山还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一些支流的发源地,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36.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东经 1114711204,北纬 33203336。保护区南北长 28.5 km,东西宽 26.5 km,总面积 9304 hm2。保护区类型:属森林生
8、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以森林生态和野生动植物作为主要保护对象气候:宝天曼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景区森林覆盖率达 97.3%,汇集和保存了大量比较完整的天然原始次生植物和生物群落。区内共有植物2911 种及变种,隶属 256 科、1054 属,占河南植物总数的 73%,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8 种;大果青杄、银鹊树在河南省其他地区尚无分布,是河南省珍稀植物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生果树 110余种、野生花卉 436 种、野菜类植物 173 种、药用植物 1055 种,是河南省乃至中国动植物基因库。动物资源: 有陆生野生动物 201 种,隶属 64
9、 科。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南山地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2006 年,国家林业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通过了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面积扩大方案,扩大后的保护区管理区域由此前七个互不相连的林区整合为两大部分,面积由目前的 9304 hm2扩大至 23198 hm2。7.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植被过渡类型及珍稀野生动植物。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东经 11401-11406,北纬 3146-3152。面积:全区面积 2917 hm2,天然林面积 1817 hm2,人工林面积 1100 hm2。位于河南省信阳县境内,面积 2917 hm2。8.董寨国家级
10、自然保护区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罗山县最南端,距信阳市 32 km。总面积 4.68万 hm 2,是一个集自然保护、生态旅游、鸟类观赏、科学考察、教学实习、休闲娱乐、避署疗养于一体多功能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董寨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包括东经 11418至 11430(约 20 km),北纬 3128至 3209(约 32 km),总面积 4.68 万 hm 2。保护区内分布着高等植物 1879 种;兽类 37 种;两栖爬行类 44 种;昆虫 700 余种;鸟类 237 种,种类占河南省的 79%,全国的 20%;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 394种,列入中日候鸟类保护协定名录
11、的有 95 种。鸟类中以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冠长尾雉最为著名,其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9.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地处新县境内。总面积 10580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 4700 hm2,缓冲区面积 1520 hm2,实验区面积 4360 hm2。地理坐标:在东经 11445-11448,北纬 3136-3141之间。土壤为在花岗岩基岩上发育形成棕色森林土,厚度多在 25-30 cm 以上,肥力高,pH 值 5.56.5 之间。连康河贯穿全境,将保护区分成东西两部分,流入陡山河。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维管束植物约 2000 种,其中木本植物 75 科 159 属 300 种。现仅存黄
12、山松和马尾松与栎类的天然次生林,覆盖率达 70%,共内主要树种有麻机、桂皮烁人株、郴砾、青冈栋龙山松、马足松、油松等。十.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豫陕两省交界的灵宝市西部、小秦岭北麓,地理坐标为北纬 34233431,东经 1102311044,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长 31km,南北宽12km,总面积 15 160hm2;,森林覆盖率 81.2%。主要保护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区内各种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主要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 137 科 708 解 1958 种。占全省植物总种数的56,其中蕨类植
13、物 20 科 51 属 132 种、裸子植物有 5 科 10 属 18 种、被子植物 112 科 647 属 1808 种。十一.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淅川县境内,总面积 64027 hm2,其中陆地面积 31458 hm2,水域 32969 hm2,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以保护水生和陆栖野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次生内陆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有中国一级保护动物白鹤、朱鹮等,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鸳鸯、隼、锦鸡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香果树、杜仲、银杏等。保护区的兴建,对保护物种资源、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方面
14、将产生重要作用。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东部,卫辉市和延津县接壤的黄河故道以及封丘县境内的黄河滩涂和背河洼地。保护区总面积 24780 公顷。1988 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 年晋升为国家级,5主要保护对象为天鹅、鹤类等珍禽及内陆湿地生态系统。共有鸟类 130 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 34 种。是中原地区重要的水禽栖息越冬地,也是南北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具有潜在的科研开发及生态旅游价值。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 本区地处中国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区,其地貌特征为黄河改道后历史遗留
15、下来的背河洼地、槽形洼地和广阔的黄河滩涂,水源来自汛期的地表径流、引黄退水和地下水,是中国中原人口稠密地区难得的一块天然湿地。区内生态环境多样,物种丰富,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是南北方动植物类群交汇处及通道,也是鸟类南北迁徙的主要途径和华北水禽越冬的北界。目前已发现鸟类有 130 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有白鹳、白头鹤、白鹤、大鸨、天鹅、灰鹤等 39 种,列入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候鸟有 80 余种,每年在此路过、停留、栖息、越冬和繁殖的候鸟达数万只,这在中国内陆平原人口稠密地区实属罕见,因此,更显示出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保护区长约 50 公里,宽度 3 公里,面积 14280 公
16、顷。保护区总面积 24780 公顷。 区内水域、滩涂广阔,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是黄河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区交通发达地带遗存下来的较大的一块湿地,动植物的北方物种、南方物种和广布种十分丰富,是冬候鸟的越冬北界,共有鸟类 130 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 34 种。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和潜在的科研开发及生态旅游价值。对保护中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生物资源保护区内具有生态多样性丰富的特点,湿地环境优越,区内水域、滩涂广阔,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是黄河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区交通发达地带遗存下来的较大的一块湿地,动植物的北方物种、南方物种和广布种十分丰富,是
17、冬候鸟的越冬北界。 1、鸟类资源自然保护区内现已知鸟类 156 种,分属 16 目 43 科。在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鸟类中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鸟类有 39 种,占鸟类总数的 25%,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鸟类 10 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鸟类 29 种。“中日”、“中澳”政府签订的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 67 种。在本地繁殖的鸟类有 78 种(包括留鸟和候鸟),占本区鸟类总数的 50%,而不在.本地繁殖的鸟类有 78 种(包括留鸟和候鸟),也占 50%。在 78种繁殖鸟类中,属东洋界种有 9 种,占鸟类总数的 11.5%;属古北界种的鸟类有 33 种,占其总数的42.3%;广布种类 35 种,占鸟类总数的
18、44.1%。从上可以看出,该地区是动物地理区划上古北界和东洋界在中国秦岭东部河南地区的过渡地带,是候鸟越冬的理想场所,也是许多鸟类迁徙的通道。 2、兽类资源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兽类计 12 种,隶属 5 目 7 科。其中古北界成分有:普通刺猬、大仓鼠、黑线仓鼠、中华 fen 鼢鼠、黑线姬鼠等,约占兽类总数的 41.7%;东洋界成分有蝙蝠、黄胸鼠,约占兽类总数的16.7%;广布种有草兔、褐家鼠、小家鼠、黄鼬、豹猫,约占兽类总数的 41.7%。 3、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在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虽然较少,但数量较多,两栖、爬行动物是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 1
19、目 3 科 5 种和 9 种爬行动物。在 5 种两栖动物中,泽蛙属于东洋界的种类,花背蟾蜍和北方狭口蛙属于古北界的种类,黑班蛙与大蟾蜍为古北界和东洋界广泛分布的种类。在 9 种爬行动物中,龟、鳖、赤链蛇、红点锦蛇、虎斑游蛇是广布种,无蹼壁虎、丽斑麻晰、黄脊游蛇、白条锦蛇都属古北界的种类。 64、鱼类资源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有鱼类 7 目 10 科 32 种,在 32 种鱼类中有 30 种为纯淡水性鱼类,只有鲚和鳗鲡属回游性鱼类,现已经很稀少。鱼类中以鲤科为主,共有 25 种,占其总数的 806%,与省内各水系和华北平原地区以鲤科鱼类数量为最多是相一致的,有 20 种是富有经济意
20、义的种类。草鱼、花鲢、白鲢、鲤、ji 鲫等是传统的养殖对象,上述的鱼类中少部分隶属于东洋界,大部分为广布种,区内缺少特有种类,但是优良特产的黄河鲤鱼闻名于世,为河南重点保护鱼种之一。 5、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有 68 科 273 属 745 种。组成本区湿地水生植被的植物有 18 科 41 种,水域分布主要为眼子菜科、金鱼藻科、睡莲科和浮萍科植物;沼泽地分布则以香蒲科、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多。水生植物中有世界广布种 11 种,如芦苇、水烛、杂狐尾藻、金鱼藻和浮萍等;温带分布种 6 种,亚热带至温带分布种 12 种,如眼子菜、ci(2)茨藻、莎草等;热带至温带分布种 12 种,如莲、线
21、叶眼子菜、黑藻等。陆生植物包括分布于农田、沙丘、盐渍、荒地、湖泊周围和沿黄河大堤生长的植物。管理措施1、开展了广泛的自然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宣传教育。在保护区周边交通要道、路口建立了 16 块大幅永久性宣传牌、书写标语、张贴布告、印刷和散发保护区的宣传材料;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搞好保护区新闻报道;每年坚持搞好“爱鸟周”宣传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自然保护意识。 2、妥善解决保护区与周围地方群众的关系。保护区地处人口稠密的农业区,与周围的村落、农田、牧场、果园、林地等交错在一起,正确处理、协调当地政府和群众同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矛盾,争取地方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事业
22、的支持,是做好保护区工作的基础条件。 3、严禁在保护区核心区内进行捕猎、垦荒、放牧、滥伐林木、拉沙、打鱼塘等有害于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各种活动。 4、搞好自然保护区的水源监测,定期测量地下水位,加强水环境的监测,严防工业生产废水污染保护区。 5、定期观测鸟类资源的消长动态,掌握珍稀水禽活动规律,种群数量的变化状况,建立资源档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6、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巡护管理频次,及时发现和处理破坏保护区的违法行为。 7、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造福后代,经河南省及新乡市人民政府批准,自然保护区范围调减工作已经开始,相关文本资料已通过省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并呈
23、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新的规划对保护区的范围、面积进行了适当调整。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河南省西峡、内乡、南召、栾川、嵩县、鲁山等 6 县境内,面积 56024公顷。保护区由西峡老界岭黑烟镇、黄石庵、南召宝天曼、栾川老君山、嵩县龙池曼、鲁山石人山等 6 个保护区组成,主要保护对象为天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也是河南省境内平均海拔最高、人类活动相对稀少、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的山区。7伏牛山东西走向,是中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和中国动物区划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也是华北、华中、西南植物的镶嵌地带,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落叶混交
24、林的过渡区。区内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 88%,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加之人为干扰较小,使保护区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区内维管束植物有 2879 种,其中有中国特有属 37 个,单属种 59 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香果树等 32种;野生动物中兽类有 62 种,占河南省兽类总数的 86%,鸟类有 213 种,占河南省鸟类总数的 71%,昆虫的种类则超过 3000 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钱豹、麝、大鲵 ni(2)等 50 多种。伏牛山还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一些支流的发源地,为重要的水源涵
25、养林区。地质特征1. 复合型大陆造山带的典型性 秦岭造山带是世界范围内典型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在中国大陆形成和全球地壳演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构造发展史和复杂的组成和结构,非为已有造山带模式所能完全概括,是促进国际地学领域大陆动力学学科发展关键区段。 2.花岗岩地貌类型的完整性 伏牛山花岗岩地貌景观表现出与造山运动的亲缘关系和构造发展阶段的 专属性,尤其是以强力侵位花岗岩的“箭簇峰”“锯齿岭”地貌、陆内花岗岩的“岩盘山”地貌、俯冲型花岗岩的“五行山”景观、碰撞型花岗岩的“摞摞石”景观、壳幔混合型花岗岩的“石柱林峰”景观等,体现了伏牛山花岗岩地貌类型的系统完整性和唯一性。 3.岩溶洞穴景观补充性
26、以构造“塑性流变”图形为主体的岩溶洞穴景观是“喀斯特”地貌的新类型,代表了大陆造山带独特的地质貌,体现了伏牛山岩溶地貌景观的异质性。 4.河流侵蚀地貌类型景观的系统性 在一个面积不到 500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先成河与后置河交织、河源湖与准平原伴生、瀑布九级叠挂、河湖与瓯穴毗邻,代表了大陆造山带的运动节律,展示了伏牛山河流地貌类型的系统性。 5. 晚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的稀有性 晚白垩系红星层盆地中埋藏着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其分布之广、数量之多、保存之完美、类型之多样,堪称世界之最,伏牛山独有的西峡长圆柱状蛋和戈壁棱柱蛋化石,是世界上罕见的古生物地质遗迹奇观和自然历史宝库中的珍品。 生物资源伏牛山
27、东西走向,是我国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区线和中国动物区划古北 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也是华北、华中、西南植物的镶嵌地带,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落叶8混交林的过渡区。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内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 88%,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较完整的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条件,加之人为干扰较小,使保护区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区内维管束植物有 2879 种,其中有中国特有属 37 个,单属种 59 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香果树等 32 种;野生动物中兽类有 62 种,占河南省兽类总数的 86%,鸟类有 213 种,占河南省鸟
28、类总数的71%,昆虫的种类则超过 3000 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钱豹、麝、大鲵等 50 多种。伏牛山还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一些支流的发源地,为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秦岭东段伏牛山南坡的内乡县北 部山区。是伏牛山中部的著名山峰,属于秦岭山脉东段,海拔 1840 米,山体巍峨,雄伟壮阔,森林茂密,物种繁多。素有“守八百里伏牛山之门户,扼秦楚交通之要津” 的说法。是中国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带典型的森林生态区,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野生动物而饮誉中原,成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和河南省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被
29、誉为“天然的特种宝库” 、“植物王国”,是河南山地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地形地貌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秦岭东段伏牛山南坡的内乡县北部 山区。宝天曼保护区地质历史古老,附近有闻名于世的恐龙蛋及骨骼化石群。主要岩石是花岗岩、石灰岩和砂岩。地形特点是山麓缓长,坡势较陡,山高谷深,河谷迂回曲折。地貌以切割程度不同的中山为主,低山为辅,河曼滩及阶地只在低山地带才开始与陡峭对峙的悬崖交替出现,中山地带以上的河谷,主要为溪流湍急、坡度比较大的山涧溪谷。生物资源植物资源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段,森林类 型多,植被属暖温带落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
30、的典型代表。海拔 1200 米以下,以栓皮栎林为主;海拔 1100-1300 米以短柄枹林为主;海拔 1300-1600 米以锐齿槲栎林为主;海拔 1600-1750 米为由华山松、锐齿槲栎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海拔 1700 米以上有锐齿槲栎、坚桦组成的山顶矮曲林;在局部地段上还分布有山杨林、白桦林、红桦林、化香林、花楸林和槭类林。阔叶林在保护区内分布甚广,尤其是落叶阔叶树种,是森林植被的主要成分,广泛地分布于保护区各地的山坡或河谷处。针叶林主要是大面积的人工马尾松林、杉木林、油松林,以及小面积的华山松林、人工水杉林、日本落叶松和一些自然分布的油松林、华山松林、铁杉林等。灌丛常见的有胡枝子灌丛
31、、黄花儿柳灌丛等。大片的萱草草甸分布在坪坊、宝天曼林区海拔 1400-1700 米的溪谷边或山坡上。芦苇沼泽在坪坊、七里沟等林区的河滩或溪谷处有小片分布。 景区森林覆盖率达 97.3%,汇集和保存了大量比较完整的天然原始次生植物和生物群落。区内共有植9物 2911 种及变种,隶属 256 科、1054 属,占河南植物总数的 73%,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8 种;大果青杄、银鹊树在河南省其他地区尚无分布,是河南省珍稀植物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野生果树110 余种、野生花卉 436 种、野菜类植物 173 种、药用植物 1055 种,是河南省乃至中国动植物基因库。 动物资源有陆生野生动
32、物 201 种,隶属 64 科,其中兽类 18 科、48 种,爬行动物 8 科、26 种,两栖动物 4 科、11 种,鸟类 34 科、116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48 种,其中属国家一类重点保护的鸟类 4 种,兽类 1种,二类保护的鸟类有 32 种,兽类 11 种。金雕、金钱豹、大鲵、红腹锦鸡。香獐等 30 余种动物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此处还有昆虫 3000 余种,有蝶类 162 种,蜻蜓 58 种,蜘蛛 108 种,许多种是珍稀特有种。被誉为“天然物种宝库”、 “中州绿色明珠” 。 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南山地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珍贵、濒危鸟类有黑鹳、金雕等国家 I级保护动物
33、;鸳鸯、苍鹰、赤腹鹰、雀鹰、红隼、红腹锦鸡、雕鴞、领鸺鹠、纵纹腹小鴞、灰林鴞、长尾林鴞、长耳鴞、短耳鴞等国家 II 级保护动物。其他常见或易见的鸟类还有池鹭、 白鹭、绿翅鸭、绿头鸭、雉鸡、白腰草鹬、扇尾沙锥、岩鸽、山斑鸠、珠颈斑鸠、四声杜鹃、普通翠鸟、蓝翡翠、黑枕绿啄木鸟、凤头百灵、金腰燕、白鹡鸰、绿鹦嘴鹎、白头鹎、黑枕黄鹂、红尾伯劳、北红尾鸲、黑脸噪鹛、画眉、红头长尾山雀、大山雀、麻雀、燕雀、金翅、灰椋鸟、松鸦、喜鹊、灰喜鹊、红嘴蓝鹊、寒鸦、大嘴乌鸦、三道眉草鹀、黄喉鹀等。保护价值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内荟集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存着较为
34、完整的天然次生植被和原生植物群落,是中州植物种子资源贮存库,野生动物的庇护所。据统计,区内共有植物 2911 种,占河南省植物总数 72%以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29 种,特有珍稀植物 52 种,是河南省珍稀植物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区内共有陆栖脊椎动物 202 种,其中金钱豹、金雕等 26 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蝶类就有 180 多种,占河南省蝶类总数的 80%。由于保护区正处于我国暖温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区内,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许多在其它地区早已灭绝的孑遗物种和一些系统发育上属于原始孤立的类群被保留下来,使得该区植物区系具有原始古老、多方
35、交汇、种类繁多、地理成份联系复杂的特征,成为中原地带不可多得的资源基因库。保护区内林相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 95%以上。尤其是核心区内,依然保持着过渡带山地生态系统的原始状态,是我国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阔叶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段,森林类型多,植被属暖温带落叶林向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典型代表,同时是中国动物区划中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分界线,南北共有种过渡型成分较多,无论是水平地带性或垂直地带性的植被和物种,与当地的生态环境都相协调和适应,反映出过渡区植被的典型性。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无
36、论是在种类还是在数量上,都是一个贮量丰富的“基因库 ”。高等植物方面,既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又有被子植物,植物种类占中国植物总数的 1/10,河南省的 70%;野生动物方面鸟、兽类约占 70%,两栖爬行类占 80%,物种数量与其它过渡带保护区和亚热带保护区丝毫不逊色。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珍稀动植物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发现有一批稀有群落和新物种。调查表明,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区系组成成份过去曾发生过濒繁的交错,具有南北兼容、多方汇集过渡的特点。现存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的是起源古老的孑遗种,如水青树、连香树、延龄草等,更多的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
37、残遗种。它们不但起源古老,而且许多种类在系统发育上都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在形态演化上比较原始。单种属植物种类较多,也是植物区系组成的一个特点,有 8 种,另外还有领春木、连香树两种单属科植物,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该区系的古老性。无论从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群数量和区系性质方面,都显示出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河南省珍稀濒危物种的分布中心。保护区内珍稀群落有青檀群落、香果树群落、领春木群落、水曲柳群落等,此外这里还是河南特有植物种的原产地,如河南石斛、河南杜鹃、河南鹅耳10枥等。动物方面昆虫新种不断被发现,其中有的科、属还是空白,已发现新种 85 种,蜘蛛新种 3 种。因此,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具有原始古老的自然性、南北过度的典型性、物种丰富多样性、珍稀物种数量繁多的特点,保护好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物种,实际上就等于保护了河南省一半以上的物种资源。必将为研究过度带生物群落分布、植物区系变迁及植物、地质、地理等多方面的实验提供良好的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