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初一期末地理质量分析一、 试卷特点分析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地理,对学科的认识还是很浅显。本着这个原则,处于试卷以课本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据,面向全部学生,立足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试卷将地理的基础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有考查了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生价值观的评价。为大部分地理老师今后的教学和出题起了指导作用。今年地理试卷有下列明显特点:1紧扣考试要求命题,试题力求体现七年级学业考试的命题要求。即难度、题型、内容等方面主要是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来命题。2紧扣课本知识点命题,学生牢固掌握
2、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阶段地理教学的基本功要求。试题主要立足于课本,考点基本上是课本知识的再现。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地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3. 试题形式多样,容量适合。知识覆盖全面,每个章节内容都涉及到,但又侧重期中考试以后所讲内容,符合出题原则。4.试题难易适中,难易搭配合理。无偏题、怪题、超标准的题,分值分配合理。题目表述规范,检验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融会贯通,是一份好的试题。试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试卷出题比较老套,与以往的出题思路一成相传,与实际生活情境联系不密切,所以,今后命题应朝这方面努力,尽量体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创设各种情境,题目考
3、查形式也应有所创新,增大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同时尝试改变地理试卷中较严肃、刻板的语言表达,换之以更富有个性、生动活泼的语言。二、 考试内容分析本试题共三个大题。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 20 试题,40 分。第二大题为双项选择题共 10 题,共 20 分。第三大题共五个大题,35 分。卷面,书写质量占 5 分。在选择题方面,分为 40 分的单选题与 20 分的双选题。在单选题方面主要从第一、二、三章进行出题,对第五章的知识也略有涉及。期中,出题点较为分散,有些题目也较为细化。但大体把握住地理在整学期的主要知识点,并按照课本的排版顺序进行出题,有利于学生的接受。例如:第一二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与东西半
4、球与方向的知识,对有些同学有些男度。第六到八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由于平常练习的比较多,得分率比较高。第三、四、十、十六、十七、十八题,主要对气候与气候类型进行考查,期中,第三,十六题是基础知识学生普遍做得较好,但是,剩余的知识需要平时的努力与积累,部分同学做题不理想。第五、十一到十四题,主要对第二章的知识进行考查,有些题目是从课本中的知识中摘出来出题,充分考查课本的基础知识。最后两个题,对第五章人口方面出题,并且与一些计算题目相结合,考查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双选题上,主要对第四章考察。期中,第二十七、二十八、三十题,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拔高,对学生的进行了很好的区分。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第三大题
5、共 5 个大题,期中,第 31、33、35 题,对课本的图形直接出题,(亚欧非的分界线、世界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的才、考查,也能检验一个学生的基本功是否扎实。第 32 题,通过另一种形式对世界气候类型出题,有一定的新颖,不过也对学生造成了难度,学生的成绩普遍不高。第 34 题,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以课外图形为载体,把课本的知识进行整合。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三、 考试结果分析本次考试与兄弟学校有着不小的差距,而在本校中两个平行教学班中,不管是优秀人数还是合格人数上一班都要比二班强一些。今后要紧抓两率。项目
6、优秀线 优秀数 优秀率 合格线 合格数 合格率 平均分四、 普遍存在的问题:1、学生太对不端正,学习不认真。2、思想松懈,遇到问题不懂得认真思考。3、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答题含糊不清。4、后劲生太多,基础不牢固,这部分同学拉分太大。五、 今后的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仔细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训练学生答题技巧。由于审题不认真不仔细或缺乏答题技巧而造成的失分是可以尽量避免的,这方面也要加以强调。2、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发展地理学习能力。联系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考查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防止学生失去对地理知识学习本身的兴趣。3、加强读图析图的专项练习,注重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上要发挥地图的作用,在地图上落实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学生读图、用图、绘图、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基础,是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用的技能。4、根据需要选编适合的练习题。教师应当根据认真研究考试要求,结合基础训练与地理科编写的适应性的模拟试卷等练习,再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精选出适合于每一节、每一单元内容的习题帮助学生进行复习。要让学生理解题目所要考察的内容,并进而梳理所学内容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而不是盲目做题讲题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