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略谈高中生恋爱教育途径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引起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关注与思考。2003 年至今,学校政教处处理了好几起学生违纪事件,内容都与学生恋爱有关。其中一起是某男生怀疑级里另一男生追求自己女友,争风吃醋,继而聚众大打出手。 “早恋”抬头之势,促使学校深入开展一系列的“早恋” 教育。针对这些现象,笔者组织了相关人 员开展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并引出思考与一些做法。一、调查结果与分析问卷共设计了 12 道题,分为高中生恋爱现状、学生对“ 早恋”的看法与态度、学生的人际融洽与家庭亲密度四个方面内容。其中 9 道题有三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分别是(A)一直是, (B)有时是, (C
2、)不是/ 未试过。A 、B、C 三个选项对应得分是 3、2、1 分。 调查的 329 名高中生中,有 9.12%“正在恋爱中” ;有 36.17%“过去曾尝试过 恋爱” 。学生“早恋 ”人数存在年级的差异,高一 7.6%,高二 12.3%,高三 7.8%,呈现抛物线趋势。 “尝试过 恋爱” 的学生谈述恋爱的原因,排在前五位是:真正喜欢对方、相互鼓励、想有人关心自己、摆脱孤独与压抑和好奇心。此外,笔者将“有恋爱”与“ 无恋爱” 两类学生的数据作了分析,可看出, “有恋爱” 的学生在自评的人际关系、家庭亲密度几项得分都要比“无恋爱”的学生得分低, 详见表 1。表 1:“有恋 爱” 与“无恋爱”两组
3、学生选项数据平均分 对比。类别 题干有恋爱的学生回答平均分无恋爱的学生回答平均分1. 当有人向你表白,你是否拒 绝 1.21 2.132. 遇到喜欢的人,你是否会表白 2.16 1.98看法与态度3. 你是否认为学习与恋爱是相矛盾的 1.79 2.0521. 你与同学间的关系是否融洽 1.88 2.292. 你与朋友间是否经常谈心 2.16 2.11人际融洽3. 你与老师的关系是否较好 1.87 2.571. 你是否得到家人的理解 1.92 2.072. 你是否与家人聚集在一起活动 1.56 2.39家庭亲密度3. 你是否主动向家里人谈自己的心里话 1.85 1.94二、调查引发思考思考一:学
4、生为什么容易出现“早恋” 现 象?(1)高中生正 处于青春期,人体的形态和机能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体内性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逐渐增加,容易产生对异性的爱慕。特别是现代社会大量的爱情影片如流星花园和言情小说的影响较大。(2) 从心理特征来看,这时期学生求知欲增加,自主独立意识较强,心中的那根“弦”极易达成共震,继而对异性产生好感,同时,自制能力差,冲动的特征又导致学生无法理智看待这种情感。(3) 缺乏自我成功意向。由于人生规划意识与成功目标淡薄,一些学生表现出懒散态度,学习、生活上得过且过,迷惘、苦闷情绪常影响心态,容易借助恋爱的方式宣泄自我。高一学生刚升上高中,满怀激情与斗志,
5、学习目标亦很明确,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竞争意识强烈,奋斗目标坚定明确,都能表现强大的学习动力,无瑕顾及异性情感,而高二学生熟悉环境,又处于彷徨期,易于将注意力投向异性,寻找异性的关爱与鼓励。思考二:我们针对“早恋 ”教育的方法与手段缺陷何在?反观我们现行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凸显以下几方面缺陷:(1) 学校对“早恋” 采取的措施一直都是以“ 堵”为主,强调强硬手段,忽略引导,这与学校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方法陈旧落后有关。有段时期学校曾组织过一支由多名教3师组成的“防早恋 ”小队 ,专门在休息时分巡逻校园,抓到“早恋” 类学生,便德育扣分,记过处分。 “狂风骤雨”有余, “和风细 雨” 不足,效果很差,
6、学生的叛逆心理表现较强。(2) 教育资源匮乏,渗透性弱。鉴于以往采取说教的教育方式效果不好,我们尝试了购买青春期教育的影片以及由校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开展了一些教育活动,如舞台剧、辩论赛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力度不够。(3) 忽视学生家庭功能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恋爱的原因包括了相互鼓励、想有人关心自己、摆脱孤独与压抑和好奇心。这说明一部分学生渴望鼓励、关心、理解的心理需要在家庭里得不到满足,求助于恋爱对象。三、 “早恋”教育的出路探索我们认为要做好“早恋 ”预防教育,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 “堵”与“ 导”,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堵”是一种态度。我们立场明确,抱着强硬态度,制订严格
7、的制度,不允许学校出现“ 早恋”氛围,尽可能减少幽静、独处 的场所。 “导” 是一种方法。教育学生的时候尽可能地用疏导方式,避免伤害学生自尊心,帮助学生尽早摆脱情爱的漩涡。(2) 通过师资力量的培 训, 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技巧与方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好“ 疏导” 这一步工作,离不开合乎 时代的观念和良好的方法。近两年,我们 学校坚持开展“培蓝催熟 ”工程,定期邀请校内外优秀教师专家为全校青年教师培训,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学生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的方法、 讲课技巧、教育学生的语言技巧等,效果极为显著。学校教学开放周期间,青年教师的表现可圈可点,深得兄弟学校同行交口称赞。(3)发挥 “一
8、室两 课三指导”的强大功能。 “一室”指的是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咨询,对 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学生科学有效辅导,使学生能尽早摆脱困扰,调节自我,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许多学生曾因异性情感问4题而咨询,并都得到良好的解决。 “两课”是指心理健康课和班会课。心理健康课要突出梯度性与结构化,一般以时间为轴逐次确定主题。如:新生入学适应课程、高中学习生活目标的确立、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控制、积极应对挫折、青春期教育和学习方法与策略等。通过心理健康课,渗透素质教育,让学生掌握良好的人际、自我调节技巧。班会课由班主任主持,定期开展,每次都设定一个主题,形式多样,可以是看教育片或由学生表演小品等。 “
9、两课”渗透能力强,开展的活动较多,能活跃学生思维,促进人际交往。 “三指导”是指生理卫生指导、心理卫生指导与学习方法指导。生理卫生指导可由班主任或校医务人员开展,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变化,减低学生心理压力,化解学生好奇心。心理卫生指导是开启学生心灵之窗,帮助学生解决困扰。学习方法指导亦要深入。大多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围绕的核心是学习问题。学生成绩不理想,原因之一便是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尝试过许多方法如结对子、交朋友等后,我们认为开设学习小组是有效途径。一个老师可带十几名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开展不同的辅导。还可以是由成绩较好的学生轮流作老师,定期授课、辅导
10、,学生做老师,听的同学就更有味道。(4) 重视家庭角色的功能作用。家庭是孩子躲风避雨的宁静港湾,在家里,孩子拥 有的应该是温暖与关爱。缺失家庭关爱的孩子都会感受到漂零、孤独与无助。无论是家长会,还是平常与家长的谈心,我们都建议家长们在孩子教育方式上尽量做到少点麻将,多点靓汤,少点金钱,多点时间,少点责备,多点鼓励,少点 唠叨,多点 倾听,让孩子有机会感受到关爱与支持,让孩子学会倾吐心事。(5) 开发与整合相关教育资源。教师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平台与基础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与地区特色开发青春期教育的5教材,如校园心理健康专刊, 青春期教育校本教材,或者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又或者加深教师相互间的经验交流。真正做到有理论可依,有经验引导,有方法可尝试。作者简介: 黎敏生 男 1981 年 5 月生于广东省肇庆市 2004 年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毕业 高级中学心理二级教师 现为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第一中学(省一级)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 主要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推广与实施工作 曾发表的文章有:城区一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清远日报) ,班级活动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献给学生四点爱(教书育人杂志),与他人合作的你今天身心健康 吗?(广东教育综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