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Redhat linux挂载IP-SAN(iSCSI).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80675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Redhat linux挂载IP-SAN(iSCS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Redhat linux挂载IP-SAN(iSCS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Redhat linux挂载IP-SAN(iSCS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Redhat linux挂载IP-SAN(iSCS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Redhat linux挂载IP-SAN(iSCS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Redhat Linux 挂载 IP-SAN(iScsi 协议)【测试环境】:Redhat Linux 企业版 5.5、IP-SAN 磁盘阵列一台。一、Linux 安装时注意事项1、安装操作系统 RHEL5.5 时,当安装进行到以下界面时,如图所示:请勾选“网络服务器”选项,并选中“现在定制” ,点击下一步。2选中左边“服务器”选项,并将其右边的子项全部勾选再继续进行安装。2、我们连接完成了 ISCSI 设备之后 , 如果直接执行关闭计算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的操作 , 你会发现计算机会卡在关闭的过程中 , 查询原因发现 iscsi 连接在断开之前 , 系统已经把网络连接关闭而导致的 , 因此我

2、们需要修改一下 iscsi 的配置文件 , 让他提醒 Redhat 系统不要关闭网络连接,以确保计算机正常关闭 :登出节点时 , 首先需要解除挂接unmount /mnt/iscsi (该路径为实际挂载路径,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输入登出命令 :icsiadm m node T iscsi:openfiler p 192.168.1.204:3260 u如果只设置到这一步 ,每次关机之前需要手动移除 iscsi 连接 , 否则 redhat会因 umount 网络磁盘之前系统关闭了网络连接而导致无法关机 , 卡死在这一过程中, 因此我们需要配置一下 /etc/init.d/iscsid 文件

3、, 在其中添加以下几行代码 :echo -n $“Turning off network shutdown. “# we do not want iscsi or network to run during system shutdown# incase there are RAID or multipath devices using# iscsi diskschkconfig -level 06 network offrm /etc/rc0.d/*networkrm /etc/rc6.d/*network好了 ,现在可以重新启动系统 , 以验证他是否可以正常关机 , 是否开机会自动连接和挂

4、载 ISCSI 网络磁盘。3二、配置 iScsi 服务1、 首先确保服务器与磁盘阵列已经连通,可以使用 ping 命令进行测试。本例的服务器 IP地址为 192.168.0.209,使用的磁盘阵列的 iSCSI 端口的地址为 192.168.0.204。2、 将 Redhat5.5 的系统光盘插入光驱中,打开光盘目录下的 Server 文件夹,找到 iscsi-initiator-utils-6.2.0.871-0.16.el5.i386.rpm 文件,如图所示:鼠标双击进行安装点击“应用”继续安装4点击“无论如何都安装”软件安装成功,关闭窗口即可。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在菜单中选择“打开终端”

5、 ,如下图所示:5输入 # iscsiadm 命令 , 如果有下面红框的返回提示 , 则表示 iscsi 连接软件安装成功 ,如图所示:6注意:安装成功后,首先要进入/ect/iscsi 目录下修改配置文件。如图所示:cd /etc/iscsi 切换路径到/etc/iscsils 列出目录下文件gedit initiatorname.iscsi 使用 gedit 编辑 initiatorname.iscsi 文件,如图所示:将 InitiatorName 的值设为阵列中设置的正确的 LUN 启动器名称。修改完成后,进行保存并退出。重启 iscsi 服务,确保配置生效。首先要确保 iSCSI 服

6、务处于运行状态,输入命令 # service iscsi start 来启动 iSCSI 服务。如下图所示:命令#service iscsi restart (用于重启 iscsi 服务)服务启动后,可以使用命令发现网络中的存储节点。发现目标 : 默认情况下 ,iscsi 发起方和目标方之间通过端口 3260 连接 . 我们本次实验中磁盘阵列的 IP 地址是 192.168.1.204, 我们运行以下命令 :#chkconfig iscsi on ; chkconfig iscsi list ( 查看 iscsi 启动状态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

7、s p 192.168.1.1:3260此时找到拥有一个目标的 (target), 返回如下信息 :7192.168.1.204:3260,1 iscsi:openfiler 被发现的目标也叫做节点 (node)通过刚才的命令 , 我们探测 到 192.168.1.20 4 的服务器上面有一个被称为 :iscsi:openfile r 的节点正在工作 。接下来,可以登录目标节点,输入命令:#iscsiadm m node -T iscsi:openfiler p 192.168.1.204:3260 l ( 仅本次登录 ),如下图所示:如果返回 successful 提示信息标识登录成功。如果

8、要在系统启动时自动登录,可以输入以下命令:#iscsiadm m node T iscsi:openfiler p 192.168.1.204:3260 -op update n node.startup v automatic ( 注意 : 后面的 node 和 startup 中间有一个小数点 ),如下所示:登录节点后运行命令#fdisk l 来查看服务器连接的磁盘信息,如果成功,则会显示我们所登录的 iSCSI 磁盘信息,如下图所示:上图红框所标识的磁盘信息即为服务器挂载的磁盘阵列的磁盘信息。8在对磁盘进行分区操作之前,先介绍下 linux 下的两种分区表: MBR 分区表:(MBR 含

9、义:主引导记录)所支持的最大卷:2T (T; terabytes,1TB=1024GB)对分区的设限:最多 4 个主分区或 3 个主分区加一个扩展分区。 GPT 分区表:(GPT 含义:GUID 分区表)支持最大卷:18EB, (E: exabytes,1EB=1024TB)每个磁盘最多支持 128 个分区使用 parted 建立大小超过 2T 的分区如上所示,因为我们所挂载的磁盘大小已经超过 2T,所以使用默认的 MBR 分区表将不能识别挂载的磁盘,因此必须使用 GPT 分区表进行分区。要使用 GPT 方式进行分区,要使用 parted 命令行工具。输入命令#parted /dev/sdb

10、(/dev/sdb 即为上一步红框中所列出的磁盘),如下图所示:输入命令#p(或者 print) 可查看已存在的分区信息。如下图所示:上图为已划分好分区的磁盘信息,分区表为 GPT 模式,两个分区的大小分别为 3195G和 800G。 如果磁盘还未划分分区,则按以下步骤进行:1、 输入命令 mklabel gpt 设置分区为 GPT 模式,默认为 MBR 模式。( 如果磁盘容量大于 2T,不使用此命令将无法进行分区操作)2、 输入命令 mkpart primary 0% 100%primary 指分区类型为主分区, 0 是分区开始位置,100%是分区结束位置。相同的命令为:mkpart pri

11、mary 0 -1 或者是:mkpart primary 0 XXXXXX 结束的空间。也可指定磁盘中的部分容量划分为一个分区,命令如下所示:mkpart logical ext3 50G 100G 该命令标识将磁盘从 50G 开始到 100G 结束的空间划分为 ext3 格式的逻辑分区。如图所示:9当然也可以只输入 mkpart 指令而不带任何参数, parted 会一步步提示用户输入相关信息并最终完成分区创建,如图:分区操作完成后,可使用 print 命令查看分区信息是否正确。 创建文件系统10创建分区后,可以使用 mkfs 指令在分区上创建文件系统(也就是格式化) ,parted 目前只

12、支持 ext2 文件系统,还不支持 ext3,如图: 创建文件系统的第二种方法:1、 在完成第一步的分区操作后,输入命令 quit,退出 parted 分区工具。2、 回到命令行界面,输入命令 mkfs.ext3 /dev/sdb1 (使用这种方式可将文件系统格式化为 ext3)。注意:如果支持 EXT4 可选择格式化为 EXT4。Ext3 默认的 block size 的大小为4k,最大只能支持 8T 的空间。格式化时指定 block size 的大小为 8K 这样最大可以支持 16T 的空间。相应命令:mkfs.ext3 -b 8192 /dev/sdb13、文件系统创建完毕后即可挂载使用

13、。 更改分区大小使用 resize 指令可以更改指定分区的大小。需要更改大小的分区上面必须是已经创建了文件系统,否则会提示:Error:Could not detect file system.下面我以dev/sdb6 为例来缩小 22G,如图:11 删除分区使用 rm 指令可以删除指定的磁盘分区,在进行删除操作前必须先把分区卸载,例如我要删除/dev/sdb6 就是在 parted 交互模式下输入“rm“指令,然后输入要删除的分区号。如图:完成后,使用 quit 命令退出 parted 命令行工具。退回到命令行界面后,可使用 fdisk l 命令查看分区情况,如下图所示:12上图红框所示即为划分好的分区。分区的文件系统创建完毕后,即可进行挂载使用。在/mnt 下新建文件夹 netdisk,输入命令 mount /dev/sdb1 /mnt/netdisk(将磁盘分区挂载到路径/mnt/netdisk),挂载成功后,将在/mnt/netdisk 下生成 lost+found文件夹,至此,磁盘阵列分区挂载成功并可以正常使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