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工取火.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803795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取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工取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工取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工取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工取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工取火”教学案例浙江省杭州市朝晖中学 徐载科【案例描述】案例 1: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处理“人工取火”的方法教师问,比较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外貌、生产、生活情况。比较 外貌特征 距今时间 生活特点 用火 工具北京人 山顶洞人 人工取火 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人工取火没有更深的要求,学生知道山顶洞人开始学会就可以了。这可能完成了目标。案例 2:教师:同学们知道山顶洞人用什么方法取火?学生:人工取火。学生:钻木取火。学生:击燧取火。学生:我知道钻木取火怎么来的,一名祖先灵机一动,雷电可以点燃树木,在给石器钻孔时不也有火花吗?如果把石头换成木头不就把木头点燃了吗?教师:大家

2、对“人工取火”这件事怎么评价?学生:山顶洞人太伟大了!在那么恶劣艰苦的环境下,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迎着困难去克服它,显示了人类神奇的力量。教师:是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显得多么渺小,但是他却能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也正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工取火的意义在教师与学生的感叹中结束。案例 3:教师:孩子们,让我们来体验一次山顶洞人的生活好不好?学生:好,体验什么?学生:老师,我们打猎吗?学生:老师,我们来做贝壳项链!学生:做一件山顶洞人的皮衣服!真正的真皮衣服!教师:我们来学学山顶洞人的野外生存能力!学生:老师,山顶洞人的时候就有这么时髦的运动啊?学生:山顶洞人的海军陆战队!(大笑)教师:对,

3、我们就学“山顶洞人的海军陆战队”!这下是学生吃惊了!教师:一万八千年前的龙骨山到处郁郁葱葱,我们,“山顶洞人的海军陆战队”为了追踪一只受伤的剑齿虎,跑了一整天,夜幕降临了,队长命令就地休息,他放哨,我们都进入了梦乡。教师:偶尔从远处传来虎啸狼嚎,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队长点起了篝火。由于守夜的队长也累了,打起了瞌睡,忘记加木柴,火种熄灭了,阴冷的夜风侵袭而来教师:为了安全!全班分五个小组,以组长为队长,马上开始人工取火!教师分发木块,榉木棒,木块上已经钻了个浅洞!学生:老师,真的干啊?学生:老师教室里着火了怎么办啊?学生:放心,还真没人成功过!真着火了教室外有个灭火器!这学生还真行!外面是有个灭火

4、器,他能想到!教师:好!我去拿进来!教师:时间是 5 分钟!预备!开始!加油!加油!有 3 分钟就停的,手痛。教师:队员前仆后继接着钻!不能停!时间到!学生:老师没着火!(沮丧)学生:老师会不会山顶洞人的人工取火不是这样的?(怀疑)孩子们需要鼓励,引导了。教师:手指摸下小洞,有什么感觉?学生:小洞里很热啊!(兴奋)教师:孩子们,生火需要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空气和热量。那么你们看看,还需要些什么?学生:老师,最好给我们些引火的干柴!教师:老师没准备干柴,这样我给每个小组一根香烟吧,你们用烟丝代替!有学生在喊:吸烟有害健康!教师:对!继续!学生:老师,温度好象比刚才要高了,但还是没着!学生:肯定

5、是老师的香烟潮了!(大笑)教师:这可能是个原因!学生:用我毽子上的羽毛吧!学生:人民的智慧啊!教师:行!继续!学生:老师,我们闻到焦味了!教师:有火星吗?学生:还象有一点点烟!学生:还是没着!教师:问题出在哪里呢?学生:我们钻不动了!学生:我们力气太小了吧!而后,教师用古代木工的手动钻 子装上木棒, 继续。教师:我们就用借力的方法,试试!7 到 8 分钟后,洞中有浓烟升起!木棒头成黑色!我们成功啦!学生们非常激动!连续做了 2 次!板书:学会生存教师:如果有足够的条件,今天我们能升起火来!孩子们,请在课后寻找资料,收集“假如你在野外要取火”的方法,来帮助现代山顶洞人海军陆战队。学生:好,回去要

6、锻炼身体了。学生:老师你把木头留下!【案例反思】(一)从以上三个案例看,显然是前面的 2 个完成了历史与社会的课堂要求了,后一个案例需要时间长,甚至可能要一节课,时间安排上与目标有矛盾。但我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与德育渗透于课堂一样,要随时把应急教育寓于相宜的教学内容中。(二)历史与社会学科里,有许多应急教育,培养自救技能的内容,我们要妥善利用这些机会,让学生理解在人生的道路上,诸如火灾、溺水、触电、爆炸、性侵害等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并不少见,迫切需要让青少年从小学习安全逃生知识,掌握应急生存本领,培养自我防护意识和强烈的生存欲望。(三)在这节课里,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果没有木工的手动钻子,学生对人工取火的疑问还会继续存在。(四)尽管学生认为,祖先力量要比现代人强;我们是否可以把这问题作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五)在一节课里,我们设计怎样培养自救技能的活动是我们应该深入探究的。国外经常有一些演习安排,在实践中强化,我们能否这么做,会影响别的班级上课吗?学校统一安排有可能吗?2008-03-03 人教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