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同济毛概免考论文.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796355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毛概免考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同济毛概免考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同济毛概免考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同济毛概免考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同济毛概免考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西方文化渗透下本国文化的淡化姓名:胡奇学号:1257045专业:工科试验班(机械能源类)联系方式:15721107517上课时间:星期二第 9、10、11 节课任课教师:周莉莉承诺书:我承诺:我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通过学习、研究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内容。本论文的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承诺人:胡奇1.日常生活中文化的悄然变化记得曾经和学校的一位德国留学生聊天,他告诉我他对孔子思想特别感兴趣,他希望我能给他更加具体地介绍一下孔子文化。可令人

2、尴尬的是我除了那些家喻户晓的典故之外一无所知,我突然意识到我似乎从未关注过孔子文化,回想以前,除了中学课本之外,再也没有过其它方面的了解。想想自己成长的经历,大概从初中之后,到了高中、大学,周围同学不管是看的、听的、读的、吃的、穿的、用的都开始和“外国”这两个字联系越来越紧密,正在热映的好莱坞大片和室友每晚都看的美剧,手机里存放的大量英文歌曲,经常翻阅的外国著作,人群扎堆的肯德基、麦当劳和星巴克,随处可以看见的 Nike、Adidas 品牌鞋子衣服,还有可以让人卖肾卖血追求的苹果手机。不知不觉,我也对这些事情习以为常,周围的生活也都向着这个风向标所对齐。在我来到上海读大学之前,上海在我心里是东

3、方之都,是中国人值得骄傲的一个地方,在这里有许多中国其它地方所看不到的繁华,一年多的生活下来,这一点我毫不怀疑,但是实实在在地生活在这个令全国人民骄傲的地方之后我也渐渐发觉,在这个城市似乎少了些什么。因为上个学期开学时间的缘故,2013 年的元宵节我在学校度过的,不过确实没有感觉到过年的气氛,走在大街上是热热闹闹的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最近几个端午节、中秋节是在家里过的,但是听了周围同学的感受也发现每逢中国习俗节日之时,虽然这个城市各个商场和步行街都促销打折闹腾腾的但似乎还是让人难以感觉到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深蕴与魅力。相反的是,每当遇上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这个校园这个城市显得总是那么不

4、平静。愚人节同学之间的整人恶搞,万圣节室友参加的万圣节晚会,感恩节微博空间里感恩消息和甚至超过中秋端午祝福数量的感恩短信,圣诞节更是各个角落里一片喜气洋洋的感觉。人们似乎把中国传统节日当作假期的砝码,而在无假期的西方节日之时将西方节日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巨大的反差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心结,难道中华文化就这样被西方文化所一点点遮蔽一点点取代吗?为此,我做了一份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认识调查表(见附表)在校内进行了一个小型的调查,经过统计有几个调查项目的数据值得我们注意。是 否 认 同 传 统 节 日 的 气 氛 越 来 越 淡 及 原 因23%54%14% 9%认 同 , 国 人 对 传 统 文 化 的

5、 淡 视认 同 , 现 代 化 让 国 人 缺 失 对 传 统 文 化 的 信 仰不 认 同 , 传 统 节 日 氛 围 依 旧 浓 厚不 认 同 , 有 地 方 和 区 域 的 差 异是 否 具 有 传 统 文 艺 特 长 ( 包 括 书 法 、 绘 画 、 舞 蹈 等 )23%0%57%20%有 有 , 但 是 没 有 兴 趣没 有 , 但 是 很 想 学 没 有 , 而 且 没 有 兴 趣学习西方艺术文化与传统艺术文化的倾向(如乐器)41%59%传统艺术 西方艺术通过这三项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懂得我国传统文艺特长的同学只是占了比重不大的一个部分,而且较多的同学更偏向于西方艺术文化,除此之外

6、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气氛越来越淡,其中很多人都认为现代化使得国人缺失传统文化信仰。其实当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存在一种恶性的趋势:中华文化正在逐渐被淡化,而与此同时西方文化正在以非同寻常的速度入侵。走在街头,我们随处可见美国的 KFC、 McDonald、Nike、Adidas,人满为患的苹果专卖店,甚至开在故宫门口星巴克咖啡厅,还有在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所提前装点的圣诞气氛;在电影院,国内票房在好莱坞大片面前的冷淡收场;以及在同学口中经常出现的英文口头禅。这些现象确实体现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融,可是这难道不是一种对中华文化的警示吗?就以圣诞节为例,这是美国人民最盛大的节日,就如同我们的春节一

7、样,可是现如今,圣诞节在中国似乎成为一种喜庆腾腾年轻男女都过的节日。从我们周边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可以发现,西方文化在渗入本国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地滋生了一群盲目追从西方文化而忘记本国文化的人群,这无疑是对中华文化巨大的挑战。2本国文化淡化的原因要想找出对策首先就要找出问题的根源。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拥有五千年文明灿烂辉煌的本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我们必须承认西方文化有它独特的魅力,有它值得被学习被传承的价值,但是从文化内涵来看,中华文化既有引领当时世界的“孔子”思想,又有各种浪漫情怀诗词歌赋,就连文字也经历了草书隶书楷书的不断发展,还有被誉为世界十大奇迹的“万里长城”以及陶冶情操的

8、京剧艺术。这些无疑都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况且这些都只是中华文化中的沧海一粟,难道我们伟大而富有深蕴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都不及西方文化吗?结合所调查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在 国 际 上 缺 乏 竞 争 力 的 原 因23%30%28%19%传 统 文 化 缺 乏 创 新 , 不 够 吸 引 眼 球由 于 意 识 形 态 差 别 , 西 方 对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有 所 抗 拒传 统 文 化 中 的 元 素 不 能 为 当 今 时 代 所 接 受文 艺 工 作 者 对 传 统 文 化 挖 掘 太 少 、 了 解 太 少现 代 人 对 传 统 文 化 比

9、 较 淡 漠 , 主 要 原 因18%19%24%27%12%没 有 完 善 的 教 育 体 制传 统 文 化 已 经 落 后 、 陈 旧 , 跟 不 上 时 代 潮 流 了学 习 传 统 文 化 不 能 带 来 实 际 的 利 益生 活 工 作 压 力 太 大 , 没 有 时 间 去 了 解不 感 兴 趣2.1 学习工作生活压力大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大多数把精力放在物质方面而相对较少注意文化层面,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小时候经历的是苦日子,现在物质生活都在提高,大多数那一辈人眼里想着的多是如何让日子变得更好,而且身为九零后的我们恰巧又

10、赶上竞争激烈的年代,家长从小就告诉我们这是个竞争的社会,希望我们不要输给其他同龄的孩子,于是从小督促我们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而我们从小学到以后找工作一直要应付着大大小小的考试,在许多就业岗位中都是千万个人竞争一个岗位,除此之外,对于未来不久要建立自己家庭的我们来说全国各地上涨的房价和物价都是影响很大的生活压力,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上的这种种压力,大多数的人们都是每天带着匆匆的脚步想着如何发展自己,更注重的是实际的利益,所以被视为无实际利益的中华文化自然也就被人们抛至一边,得不到大家的重视。2.2 中华文化在表现手段上的不足现在这个年代讲究的是新方式、新手段、多元化,本国文化的宣传表达形式不够吸引

11、大众眼球,就本国电影文化和好莱坞电影文化来看就显而易见。只要一遇外国大片上映,本国票房必然惨淡,这似乎像是华语电影的魔咒,记得早些年周润发、周迅主演的孔子 ,这部电影应该算是对我国部分孔子文化诠释得比较好的作品,可是与风靡大江南北的好莱坞大片比如:生化危机,变形金刚,哈利波特系列相比,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去看一部孔子 ,难道国外那些电影的内涵能够胜过我国优秀的孔子文化?而事实上很多年轻人喜欢看国外大片的原因无非就是沉醉于大片带来的非凡视觉效果,毫无过多的内涵科研。但明知如此,很多人却还是执着于价格高出华语电影近一倍的外国电影,其原因就在于国内电影与国外电影相比在视觉等效果上的落后。这不仅是对他国

12、文化的一种麻木崇拜,更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大悲哀,所以找到现代潮流的手段方式来诠释中华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我国做的好的例子也有,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一幅巨大的电子动态清明上河图吸引了国内无数人的眼球,正是因为高端的技术手段,把清明上河图中各个静态的画面呈现的活灵活现,每一个人物的动作都无比的到位。初中的语文课本中就让无数学生接触过清明上河图 ,但是教材给我们的感觉是枯燥无味的,除了完成学校里的学习任务,很少有同学会主动去对它感兴趣。可就是自从世博会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出来之后,这让我等听说过它的人都十分好奇,除了这幅画本身,有更想主动了解这幅画背后以及相关的知识文化,不仅国内的广大群众都因此

13、知道了清明上河图是我国优秀文化之一而且也让来自世界上五湖四海的朋友们都想一睹其中的底蕴。我想清明上河图在新时代中华文化表现手段方式上绝对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值得借鉴和学习。2.3 中华文化在教育上的不足对于我们来说,从小课本教材无意识地给那些时代的思想家塑造了“老学究”的形象,从小到大语文课本里面也总是参差着他们的画像,个个都是身披长袍拿着课本的严肃模样,这样会使驱使我们觉得我国古代的思想太过封建闭塞。而当下中国学生的压力本来就大,大多数青少年都把从小到大的教育视为人生发展一个纯粹的必经过程,多少次的考试也使得这群年轻的孩子无疑对那些中华优秀文化有了偏见,视它们为应付考试的工具,从而导致了一大部分

14、人开始逐渐接触青睐西方文化。2.4 本国文化媒体宣传不到位在现如今的各大网址或者网站也好,总是会出现“一个月练好口语” “三十天听懂 BBC”等一些英语学习宣传广告语言,这些并不是坏事,毕竟现在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阶段,英语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语言。问题就在于我们每天面对无数的国外文化宣传的同时,我国的文化宣传又做到了什么程度,似乎我国在各个方面对本国文化的宣传还不是很到位,导致现在时下许多年轻人或者中年人可能连有些中国字都写错甚至不会写。3.加强中华文化地位的几点建议3.1 中华文化与时代流行元素的结合我认为要想改变这种境况,促进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促进文化创新。而我所指的并不是单单指文化

15、内容,文化形式以及文化机制上的创新,更多地应该着眼于让我们的文化宣传形式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吸引力逐渐地把中国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把中国文化融入现代各种流行元素当中。就像我们的京剧艺术,作为国粹的它确实很富有中国特色,可是现在了解它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愿意欣赏它的人群也不多,可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能让它就这样淡出国人的视线,必须让它活力得到恢复,而它之所以发展缓慢的原因就是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不够流行不符合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对此我们需要对我们的京剧艺术形式做出调整,在不改变京剧艺术的本质的情况下做出若干更容易吸引大众眼球的京剧艺术。对于年轻的小朋友我们可以将京剧的历史由来或者发展做成形象生动的动画片

16、,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青少年我们将一些京剧文化的基础理论融入学校的综合素质教学当中,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除此之外,青年偶像在年轻人中的号召力影响力大,艺术工作者可以让青年人喜爱的歌手明星时不时将中华文化与流行元素结合起来,像曾经风靡一时的一些流行中国风歌曲也让无数的年轻人开始了解接触了我国悠久的泼墨山水青瓷文化。3.2 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的推进需要政府加大文化支持和鼓励力度,使得人民群众更加了解甚至推崇中华文化,例如政府组织集体学习弟子规等经典著作,极大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给文化公司优惠政策让公司做一些在旧的文化上引领当下潮流新的思想的项目方案,还可以组织一系列关于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等激励人们学

17、习中国文化。着力建设几个本国文化的文化品牌,就像孔子学院一样,建设几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从而通过宣传深入人心。3.3 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道德以及科学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就像我们的华语电影一样,我们国内不缺优秀的电影导演,但是由于在特效技术上输给欧美国家,致使票房惨淡。所以我们要断提高本国的硬实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带动文化这一软实力发展,使我国的文化更受大众青睐。从主观上来看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会对我们国民的心理产生变化,事实上,大多数人觉得西方文化优于本国文化的原因就是认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比不上西方先

18、进国家,通过综合实力的提升,从内心上增强对我国的认同度和承认度,从而更加关注本国文化,而不会盲目崇拜西方文化。4.结语每当我们谈到本国文化,我们都会想开始标榜自己五千年的文明史,标榜我们的华夏文化,侃侃而谈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可是现在看来这也许有点讽刺,如今我们应该敲响对中华文化的淡视与缺失的警钟,中华文化不能只是一点点地被西方文化所掩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应该得到每一代的传承,而这些文化的重视与传承并不是需要我们总是拿着书籍钻研考究,其实只要在生活中多一份关注多一份了解,中华文化就能一点一滴地深入到每个人的心扉之中。附表 中西方文化认识调查表(同济大学)1、您有没有传统文艺特长(包括

19、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A.有 B.没有,但是很想学 C.有,但是没有兴趣 D.没有,而且没有兴趣2、如果你要学习一门艺术,你会选择民族传统艺术还是外来的艺术呢?(如乐器) A .传统艺术 B.外国艺术 3、您是否认为西方文化比起传统文化更加具有符合人性,更具表现力?A.是 B.否4、您对下列哪一类型的传统文化最感兴趣?A.手工艺(特色手工艺品) B.饮食文化(特色小吃)C.文学(戏剧、诗歌、小说等) D.中国古代哲学(儒释道文化)5、您是否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比如您是否能说出 6 个及以上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和中国的传统节日)A.很了解 B.一般 C.不太了解6、比起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您是

20、否更喜欢西方的?A. 是的 B.不是 C.说不清7、您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A.中国传统节日 B. 西方节日 C.都行8、您是否会过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A.经常 B.偶尔 C.从不9、您是否会过西方节日?A 经常 B.偶尔 C.从不10、现在有人认为传统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您是否认同,以及您认为的原因是?A.认同,原因在于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淡视B.认同,原因在于现代化让国人缺失对传统文化的信仰C.不认同,传统节日氛围依旧浓厚D.不认同,有地方和区域的差异11、您是否有强烈的意愿希望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发扬光大?A.非常强烈 B.一般 C .无所谓 D.没有12、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

21、化与西方文化?A.我们应挖掘我国优秀文化遗产,更重视传统文化B.我们应学会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更重视西方文化C.我们应促进两种文化共同发展13、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是什么?A.传统文化缺乏创新,不够吸引眼球B.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抗拒C.传统文化中的元素不能为当今时代所接受D.文艺工作者对传统文化挖掘太少、了解太少14、 你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有哪些?A,课本知识 B、长辈讲述和过传统节日 C、各种媒体及活动 D、各类书籍 E、其他_15、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去加强继承与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A、学校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B、多开展呼吁大家去继承

22、和保护的活动,从意识上去加强C、国家应出更多这方面保护的政策D、不要太绝对专业,应在每个专业中插入一些传统文化课程E、从自身出发,多与传统文化接触,多宣传我们的精华部分16、您认为当代青年学生在继承、发扬和保护我国传统文化上应该怎样做?A.平时了解并适当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自身做起B.主要关注如何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社会并体现其价值C.有可能的话,投身传统文化事业D.都是陈旧的事物,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E.其他_17、现代人对传统文化比较淡漠,您认为主要原因是?(可多选)A.没有完善的教育体制B.传统文化已经落后、陈旧,跟不上时代潮流了C.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带来实际的利益D.生活工作压力太大,没

23、有时间去了解E.不感兴趣F.其他_18、请问是什么因素让您去学习这些民族文化技艺的?A.祖辈的传承规矩 B.自己的兴趣C.为了今后谋生 D.周围人的影响 E.其他_19、您愿意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学习或体验这些民族文化或技艺?A.向长辈学习 B.跟周围朋友学习 C.自学 D.参加专门的培训课 E.学校教育 F.其他_20、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前景,您是什么态度?A.非常担忧 B.顺其自然 C .很难说 D.会越来越好21、您认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A.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复兴传统文化B.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选择性地学习发扬传统文化C.加以变通,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

24、社会D.完全摒弃传统文化22、长远来看,您认为有无必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大力宣传传统民族文化技艺教育,开设民族文化技艺兴趣班吗?A.有必要 B.没有必要 C.不好说23、您对西方文化的感觉是?A.感觉非常好,符合自己的胃口B.感觉一般,没有态度情感投入C.只是随大流,内心不是很接受D.排斥,与自己的观念冲突24、你觉得有些文化传承得好的原因有哪些?(多选)A 它本身比较有趣,而且接近生活 C 它有着古老的历史,深厚的底蕴B 它受到很多电视节目或大师的宣传,如易中天和于丹对传统文化的探讨D 因为从小到大的教科书都涉及到 E 现在的人开始渐渐意识到其重要性,经常提及25、您是否认为传统文化的某些功能能被西方文化所取代?A.是 B 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