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测结果可接收性的方法 及确定最终报告结果,一、在重复性条件下所得测试结果可接收性的检查方法1.1 单一测试结果在商检中仅取一个测试结果的情形是不多见的。当仅有一个测试结果时,要立即对特定的重复性度量进行可接收性的统计检验是不可能的。若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任何疑问,都应取得第二个测试结果。下面介绍较常见的有两个测试结果的情形。,1.2两个测试结果2 个测试结果都应在重复性条件下取得,两个测试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应与重复性限 r = 2.8r 比较。1.2.1 测试费用较低的情形如果2 个测试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r ,这两个测试结果可以接收。最终报告结果为两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如果两测试结果之
2、差的绝对值大于r ,实验室应再取2 个测试结果。,此时,若4个测试结果的极差(x max x min) 等于或小于n=4时概率水平为95%的临界极差CR0.95(4),则取这4 个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报告结果。如果4 个测试结果的极差大于重复性临界极差,则取4 个测试结果的中位数作为最终报告结果。上述过程可以用图1 的流程图表示。,临界极差:式中f (n)称为临界极差系数。 表1 临界极差系数n f(n) 2.8 3.3 3.6 3.9 4.0 4.2,样本中位数将样本排列成:,1.2.2测试费用较高的情形如果两个测试测试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r ,这两个测试结果可以接收。最终报告结果
3、为两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如果两测试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大于r ,实验室应再取一个测试结果。此时,若3个测试结果的极差(x max x min )等于或小于n=3时概率水平为95%的临界极差CR0.95(3),则取3 个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报告结果。,若3 个测试结果的极差大于临界极差CR0.95(3) ,则由下面两种情形之一来确定最终报告结果。 a) 不可能取得第4个测试结果的情形:该实验室宜取中位数作为最终报告结果。此过程可用图2 的流程图表示。,b) 有可能取得第4 个测试结果的情形:该实验室应取第4个测试结果。如果4个测试结果的极差(x max x min )等于或小于临界极差CR0.
4、95(4) , 则取4个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报告结果;如果极差大于CR0.95(4) , 则取4个测试结果的中位数作为最终报告结果。此过程可用图3的流程图表示。,两个以上初始结果实际工作中常有初始结果就大于2的情形,在重复性条件下,n2时确定最终报告结果的方法与n=2时的方法相类似。 将n个结果的极差(x max x min )与按表1查得计算的临界极差CR0.95(n)比较:若极差等于或小于临界极差,则取n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报告结果。若极差大于临界极差,则由下面图4至图6表明的A,B,C三种情形之一来确定最终报告结果。,二、再现性条件下报告最终结果每个实验室只有一个测试结果
5、当每个实验室只有一个测试结果时,对两实验室结果之差的绝对值 应用再现性限来检验。如果绝对差小于或等于R,即认为结果一致,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报告结果。,解决两实验室的测试结果不一致的办法 引起两实验室的最终报告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 两实验室之间的系统差异; 测试样本的差异;确定重复性标准差和(或)再现性标准差过程中的误差。,若有可能交换所用的试样和(或)标准物料,每个实验室都应用另一实验室的试样进行测试,以判断系统误差存在与否及其程度。如无此种可能,每一实验室应使用一种共同的试样(最好是已知测量特性值的物料),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找出某个实验室或两个实验室的各自的系统误差。如果不可能用这种方法来确定系统误差,两实验室应参考第三个参考实验室的结果。当不一致可能是因测试样本的差异引起时,两实验室应联合制作共同试样或委托第三方进行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