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地垂直自然带和雪线解析.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780127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地垂直自然带和雪线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地垂直自然带和雪线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山 地 垂 直 自 然 带 和 雪 线 解 析随 着 海 拔 的 升 高 , 山 地 不 同 高 度 的 水 热 组 合 状 况 不 同 , 形 成 山 地 垂 直 气 候 带 , 在 不 同 的 山 地 气 候条 件 下 形 成 了 各 具 代 表 性 的 植 被 和 土 壤 , 即 山 地 垂 直 自 然 带 (見 图 1)。 当 山 地 的 高 度 达 到 夏季 气 温 在 0 以 下 时 , 山 地 积 雪 不 能 完 全 融 化 , 就 会 有 永 久 积 雪 , 可 能 形 成 高 山 积 雪 冰 川 。 雪 线是 永 久 性 积 雪 的 下 限 , 也 就 是 季 节 性 积

2、雪 和 永 久 性 积 雪 的 分 界 线 。 高 中 课 本 上 这 部 分 内 容 比 较 简略 , 同 学 们 理 解 起 来 有 一 定 的 难 度 , 而 高 考 又 从 不 同 的 角 度 考 查 , 往 往 立 意 新 颖 、 设 问 灵 活 、 陌生 度 高 , 相 关 知 识 的 隐 含 性 强 , 但 这 类 试 题 仍 然 考 查 的 是 地 理 学 科 的 基 本 知 识 和 技 能 。 一 、 影 响 山 地 垂 直 自 然 带 带 谱 和 雪 线 海 拔 高 低 的 因 素 影 响 山 地 垂 直 自 然 带 带 谱 的 因 素 有 : 地 理 位 置 、 海 拔

3、和 相 对 高 度 。 相 对 高 度 相 同 的 山 地 , 一般 纬 度 越 低 , 带 谱 越 复 杂 (多 ), 纬 度 越 高 , 带 谱 越 简 单 (少 )(見 图 2、 图 4); 离 海 洋 较 近 的迎 海 风 山 地 , 带 谱 较 复 杂 (多 ), 深 居 内 陆 或 背 海 风 的 山 地 , 带 谱 较 简 单 (少 )(見 图 3)。 同 一纬 度 地 区 , 一 般 海 拔 越 高 的 山 地 , 带 谱 越 复 杂 (多 ), 海 拔 越 低 的 山 地 , 带 谱 越 简 单 (少 )。同 一 纬 度 地 区 , 海 拔 相 同 的 山 地 , 一 般 相

4、 对 高 度 越 大 的 山 地 , 带 谱 越 复 杂 (多 ), 相 对 高 度越 小 的 山 地 , 带 谱 越 简 单 (少 ), 图 3 中 珠 穆 朗 玛 峰 北 坡 山 麓 地 带 在 4000 米 以 上 的 青 藏 高 原 ,南 坡 山 麓 地 带 海 拔 1500 米 左 右 , 南 坡 比 北 坡 的 相 对 高 度 大 , 自 然 带 谱 较 复 杂 。 影 响 雪 线 高 低 的 因 素 有 : 纬 度 位 置 、 坡 向 、 坡 度 、 降 水 、 人 类 活 动 等 。 一 般 纬 度 位 置 越 低 ,雪 线 海 拔 越 高 (見 图 8); 一 般 气 温 由

5、 赤 道 向 两 极 降 低 , 所 以 雪 线 高 度 大 致 由 赤 道 向 两 极 降 低 , 如赤 道 非 洲 雪 线 高 度 为 4500 5000 米 , 阿 尔 卑 斯 山 为 2500 3000 米 , 挪 威 在 1540 米 左 右 ,南 北 极 圈 内 雪 线 已 低 达 海 平 面 附 近 。 但 雪 线 位 置 最 高 的 地 方 , 不 在 赤 道 附 近 , 而 在 副 热 带 高 压 带控 制 下 降 水 量 比 赤 道 附 近 少 的 地 区 。 同 一 山 地 , 一 般 阳 坡 雪 线 比 阴 坡 雪 线 海 拔 高 (見 图 4、图 5), 迎 风 坡

6、雪 线 比 背 风 坡 雪 线 海 拔 低 (見 图 2、 图 3); 坡 度 越 陡 的 山 地 因 积 雪 容 易 下 滑 , 难以 保 存 , 雪 线 海 拔 高 ; 一 般 降 水 多 的 山 地 雪 线 海 拔 低 (見 图 2、 图 3、 图 4); 人 类 不 合 理 的活 动 导 致 全 球 变 暖 , 使 山 地 积 雪 消 融 、 退 缩 , 雪 线 海 拔 升 高 。 二 、 山 地 垂 直 自 然 带 的 分 布 特 征 1.山 地 气 温 和 降 水 随 海 拔 的 分 布 规 律 因 为 地 面 是 近 地 面 大 气 (对 流 层 )大 气 的 主 要 直 接 热

7、 源 , 所 以 海 拔 越 高 , 气 温 越 低 , 海 拔 每升 高 100 米 , 气 温 下 降 0.6 。 从 山 麓 向 上 , 随 着 海 拔 的 升 高 降 水 增 多 , 到 一 定 高 度 后 , 又 随海 拔 的 升 高 降 水 减 少 ,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降 水 量 呈 “少 一 多 一 少 ”的 变 化 。 2.从 山 麓 到 山 顶 的 山 地 垂 直 分 异 规 律 类 似 于 从 赤 道 向 两 极 的 地 域 分 异 规 律 即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的 山 地 垂 直 分 异 规 律 , 就 是 从 山 地 基 带 (山 麓 地 带 的 自 然

8、带 )向 其 高 纬度 方 向 的 水 平 自 然 带 变 化 规 律 相 似 (見 图 9)。 但 因 其 他 因 素 的 影 响 , 并 不 完 全 一 致 。 如 喜 马 拉雅 山 南 坡 垂 直 自 然 带 从 下 到 上 依 次 是 : 常 绿 阔 叶 林 带 、 高 山 针 阔 叶 混 交 林 带 、 高 山 针 叶 林 带 、 高山 灌 木 林 带 、 高 山 草 甸 带 、 高 山 荒 漠 带 、 积 雪 冰 川 带 。 3.山 麓 地 带 的 自 然 带 (基 带 )与 当 地 水 平 自 然 带 类 型 一 致 如 喜 马 拉 雅 山 南 坡 山 麓 地 带 的 自 然 带

9、 (基 带 )为 亚 热 带 常 绿 阔 叶 林 带 , 和 其 所 在 的 在 亚 热 带季 风 气 候 下 发 育 的 水 平 自 然 带 一 致 。 4.同 一 自 然 带 内 水 热 状 况 相 似 随 纬 度 和 坡 向 的 不 同 , 同 一 自 然 带 在 不 同 地 区 分 布 的 高 度 不 同 纬 度 越 高 , 同 一 自 然 带 分 布 的海 拔 越 低 (見 图 10); 一 般 情 况 下 , 同 一 山 地 的 同 一 自 然 带 阳 坡 (热 量 条 件 好 )海 拔 高 , 阴 坡海 拔 低 (見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迎 风 坡 降 水

10、较 多 , 即 迎 风 坡 的 同 一 自 然 带 分 布 的 上 限 比 背风 坡 高 , 图 2、 图 3 中 乞 力 马 扎 罗 山 和 珠 穆 朗 玛 峰 南 坡 为 迎 风 坡 , 同 一 自 然 带 分 布 的 上 限 比 北 坡高 。 5.南 北 走 向 的 山 脉 , 东 、 西 两 坡 自 然 带 垂 直 差 异 明 显 (見 图 6); 东 西 走 向 的 山 脉 , 南 、北 坡 自 然 带 差 异 明 显 (見 图 2、 3、 4、 5、 7)。 2三 、 山 地 垂 直 自 然 带 上 限 和 雪 线 海 拔 高 低 的 分 析 方 法 山 地 垂 直 自 然 带 上

11、 限 和 雪 线 海 拔 高 低 是 热 量 和 水 分 等 因 素 综 合 作 用 的 结 果 , 在 分 析 时 要 抓 住主 要 因 素 。 1.不 同 山 地 的 同 一 自 然 带 上 限 和 雪 线 海 拔 高 低 比 较 纬 度 越 低 , 山 地 同 一 自 然 带 分 布 的 上 限 越 高 , 反 之 越 低 。 位 于 同 一 纬 度 带 的 不 同 山 地 , 离 海洋 较 近 的 迎 海 风 山 地 (水 分 条 件 好 ), 同 一 自 然 带 分 布 的 上 限 较 低 , 深 居 内 陆 或 背 海 风 的 山 地 ,同 一 自 然 带 分 布 的 上 限 较

12、高 , 因 为 在 干 旱 地 区 , 由 山 麓 向 上 降 水 增 多 , 只 有 到 一 定 高 度 水 热 条 件才 能 达 到 离 海 洋 较 近 的 迎 海 风 山 地 。 2.同 一 山 地 两 侧 垂 直 自 然 带 分 布 上 限 比 较 同 一 山 地 两 侧 垂 直 自 然 带 分 布 上 限 的 差 异 要 看 山 地 走 向 , 南 北 走 向 的 山 脉 , 东 、 西 两 侧 自 然带 垂 直 差 异 明 显 (見 图 6); 东 西 走 向 的 山 脉 , 南 、 北 侧 自 然 带 差 异 明 显 (見 图2、 3、 4、 5、 7)。 (1)如 果 山 地

13、两 侧 水 分 条 件 相 同 , 则 热 量 是 造 成 自 然 带 分 布 上 限 差 异 的 主 导 因 素 。 一 般 同 一 山 体 的 阳 坡 热 量 条 件 较 好 , 同 一 自 然 带 阳 坡 的 分 布 上 限 比 阴 坡 高 (見 图2、 3、 4、 5)。 东 西 走 向 的 山 地 , 北 回 归 线 以 北 的 , 南 坡 为 阳 坡 , 南 回 归 线 以 南 的 , 北 坡 为 阳 坡 ,南 北 回 归 线 之 间 的 , 南 北 坡 阴 阳 现 象 不 明 显 。 (2)如 果 山 地 两 侧 热 量 条 件 相 同 , 则 水 分 是 造 成 自 然 带 分

14、 布 上 限 差 异 的 主 导 因 素 。 一 般 迎 风 坡 降 水 较 多 , 同 一 自 然 带 迎 风 坡 分 布 的 上 限 比 背 风 坡 高 。 图 2、 图 3 的 南 坡 为迎 风 坡 。 图 6 反 映 太 行 山 东 西 两 侧 同 一 自 然 带 分 布 上 限 的 差 异 , 要 从 热 量 和 水 分 综 合 分 析 , 其 东坡 迎 夏 季 风 , 降 水 较 西 坡 多 , 则 造 成 了 东 坡 的 光 热 条 件 夏 季 不 如 西 坡 ; 西 坡 位 于 黄 土 高 原 , 山 麓地 带 降 水 少 , 随 高 度 的 增 高 , 温 度 逐 渐 降 低

15、 , 蒸 发 渐 弱 , 降 水 增 多 , 湿 度 相 对 增 大 , 同 一 自 然 带上 限 相 对 东 坡 较 高 。 3.雪 线 的 高 低 是 各 种 因 素 综 合 作 用 的 结 果 , 一 般 要 看 主 导 因 素 如 喜 马 拉 雅 山 的 南 坡 既 是 阳 坡 也 是 迎 风 坡 , 一 般 阳 坡 雪 线 比 阴 坡 高 , 南 坡 虽 然 热 量 高 于 北 坡 ,但 因 南 坡 位 于 西 南 季 风 的 迎 风 坡 , 有 丰 富 的 降 水 , 雪 线 在 5500 米 左 右 , 远 低 于 北 坡 雪 线 高度 (6000 米 左 右 ), 因 此 降 水 量 成 为 主 导 因 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