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屏東縣明正國中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三年級地球科學試題三年班 座號姓名一、選擇題:60(每題 3 分)( ) 1. 當你行駛在嘉南平原上,可曾想過,它是河流進行何種地質作用的結果? (A)風化作用 (B)侵蝕作用 (C)搬運作用 (D)沈積作用。( ) 2.雪霸國家公園的地標大霸尖山(海拔 3300 公尺) ,其形成水平岩層是屬於何種岩石? (A)花岡岩(B)安山岩 (C)大理岩 (D)沈積岩。( ) 3.花蓮太魯閣峽谷的形成原因為何? (A)地震山崩造成的 (B)波浪侵蝕造成的 (C)流水侵蝕及地球內部擠壓造成的 (D)冰川侵蝕造成的。( ) 4. 岩石依沈積物顆粒從小到大排列何者正
2、確? (A)礫岩頁岩砂岩 (B)頁岩砂岩礫岩 (C)砂岩頁岩礫岩 (D)頁岩礫岩砂岩。( ) 5. 甲、乙兩村位於河流兩岸,如圖(一) 所示,已知甲處侵蝕作用小於沈積作用,乙處侵蝕作用大於沈積作用。在這種條件下,假設河流流量不變,下列何者是數年後河流自然演變的結構示意圖?(圖中虛線代表新河道)圖(一)( ) 6. 砂岩層常造成尖銳突出的山脊,頁岩層則形成凹下窪地是因為 (A)造山運動時砂岩先隆起,頁岩後隆起 (B)砂岩抵抗風化侵蝕能力強,頁岩較弱 (C)砂岩、沈積位置較高,頁岩沈積位置較低 (D)砂岩組成顆粒大,頁岩較小。( ) 7.台灣西部河流的跨河大橋,常發現橋墩裸露的現象,下列那一項最有
3、可能造成此現象的原因?(A)河流上游山坡地濫墾 (B)河流上游爆發土石流 (C) 下游河流出海處築防坡堤 (D)靠近橋的下游河段遭濫採砂石。( ) 8. 河流入海口易形成沈積,主要的作用是因 (A)該處常有沿岸流,帶來泥沙淤積 (B)該處下切力變小,保留原來地形 (C)該處河床變寬,流速變慢,易沈積 (D)該處是風夾帶砂粒沈積的。( ) 9. 在河流中游設新水庫,不會造成下列哪項結果? (A)河流攜帶出海的泥沙大量減少 (B)破壞了海岸線的平衡 (C)海埔新生地消失 (D)海岸線向海的方向移動。( )10. 有關外傘頂洲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是由漂沙沈積而成的沙洲 (B)漂沙來自其南方
4、的河流輸出海的沈積物 (C)早期沿岸流帶來的泥沙大於帶走的泥沙,使外傘頂洲擴大 (D)沙源減少,會使外傘頂洲縮小。( )11. 有關臺灣西部海岸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臺灣西部坡度較緩 (B)河流發源於陡峭山區,匯流成較大河流,侵蝕坡度較平緩的丘陵 (C)河流攜帶的沈積物數量少且顆粒小 (D)形成廣大平坦的沙灘。( )12.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大屯火山群與澎湖群島都是火山噴發所形成的,但二者外形和高度差異很大,最主要因素為何? (A)熔岩的組成成分不同 (B)抵抗侵蝕能力不同 (C)氣候條件不同 (D)板塊邊界的距離不同。( )13. 未發生山崩前,某大樓附近的擋土牆和岩層剖面示意圖,如右
5、圖(二) 所示。在連日大雨後,圖中整個滑動體就沿著潛在滑動面滑動。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雨水可減少滑動面的摩擦力(B)滑動體的坡腳未被挖去(C)擋土牆主要目的是要擋住雨水 圖( 二)(D)此地不具有順向坡地形。( )14.中央山脈東、西兩側河流出海口的沈積物有何不同? (A)東側多礫石,西側多沙灘 (B)西側多礫石,東側多沙灘 (C)兩側主要都是礫石 (D)兩側主要都是沙灘。( )15.花蓮崇德附近著名的清水斷崖,有關敘述何者錯誤? (A)露出岩石為大理岩,易被侵蝕,形成垂直海蝕崖 (B)斷層兩側有相當大的落差 (C)東北季風使海水侵蝕作用強烈 (D)受到斷層切割,形成筆直的海岸線。(
6、)16. 有關台灣東北角海岸的敘述,何者錯誤? (A)受東北季風影響海浪很大 (B)東北角的海岸主要是沙灘 (C)受海浪侵蝕成奇岩怪石 (D)侵蝕主要力量來自海浪。(A) (B) (C) (D)( )17. 在颱風過後,鬆散的岩層與大量的雨水混合,可形成破壞力極大的土石流,請問何處邊坡在大雨時期最容易形成土石流?( )18. 下列有關南投神木村土石流的敘述,何者錯誤? (A)一般發生在比較乾燥及堆積厚層疏鬆沈積物的地區 (B)容易發生在陡峭的山坡地 (C)經多次山崩、土石流後,會使山坡坡度逐漸穩定 (D)曾發生土石流的區域,以後就不會再發生土石流。( )19. 請選出錯誤的敘述? (A)臺灣北
7、部海岸易形成礫灘 (B)蘇花公路沿線,因斷層而形成陡峭且略成一直線的山壁 (C)中央山脈東翼的立霧溪出海口處,有由礫石形成的三角洲 (D)臺灣雖然河流短促,但沖刷下來的泥沙量多,易形成較大的三角洲。( )20. 山崩常在連續數日大雨之後發生,這是因為 (A)雨水滲入地下,增加了土體的重量,提高其下滑力 (B)減低土體底部與岩盤間的摩擦阻力 (C)無有效構築排水系統 (D)以上皆是。二、填充題:40(每格 2 分)1. 右圖(三) ,為某濱海地區的岩層剖面,此處地層為二種沈積岩形成之互層,請回答下列問題:(1) 有關此地層的敘述,何者錯誤?(A)此地層可能在海底形成(B)受地殼變動而隆起成陸地(
8、C)地層形成時即為傾斜(D)甲處因受侵蝕而後退。 答:。 圖(三)(2)乙處岩層受侵蝕作用而凹凸不平,若已知其組成為砂岩與頁岩,則凸出者為,凹入者為。(3) 圖中,甲處奇岩怪石的景觀,大都是侵蝕而形成的。2. 右圖(四) ,為某濱海地區地形示意圖,甲為河流出海口,乙為沿海之沙洲,試問:(1) 由圖中判斷,沿岸流的方向為(向北或向南) 。(2) 在河道上開採砂石,則沙洲的面積可能會。 (擴大或縮小) 圖(四)3. 控制地勢起伏的因素有(一)地球內部熱能所驅動的活動與運動,形成火山及其他山脈。(二) 地球表面的作用與作用,使地球表面岩層逐漸被風、水等力量破壞,進而侵蝕成窪地,而侵蝕下來的岩石碎屑再
9、經作用朝向更低窪地區運送並在它停止搬運的地方沈積下來。4.右圖(五) ,為一河流自上游至出海口海底之地形剖面圖。試回答:(1) 圖中何處可稱為河流的暫時侵蝕基準面?(填甲、乙、丙、丁)(2) 在尚未建築水庫之前,河流的侵蝕基準面是位於:(3) 在蓋水庫前後,均以沈積作用為主的地點是何者?圖(五)5.臺灣島因為板塊的擠壓,使臺灣島抬升,上升速率平均每年約,較世界許多地方高,但臺灣地區侵蝕速率亦很大,如果上升和侵蝕速率大致達平衡,高山高度不會有顯著改變,想想看,在臺灣會看到哪些現象是因侵蝕速率大所造成的,請舉二例: 1 26. (1)右圖 (六),為某處地層剖面圖,由山坡傾斜方向、岩層排列情形可知
10、此處為地形。(2) 此處有山崩情形,可能和下列哪些有關?答:。(A) 大雨之後(B) 山坡下的坡腳被挖去(C) 房屋太重造成地盤下陷。7.防止洪水災害的措施有許多種方法,例如維持良好的水土保育, 圖(六)請再舉出另一種措施:。明正國中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三年級地球科學科解答一、選擇題:60(每題 3 分)1.D 2.D 3.C 4.B 5.C 6.B 7.D 8.C 9.D 10.B11.C 12.A 13.A 14.A 15.A 16.B 17.B 18.D 19.D 20.D二、填充題:40(每格 2 分)1.(1) (2)砂岩、頁岩 (3)海浪 2.(1)向南 (2)縮小 3.火山、造山、風化、侵蝕、搬運4.(1)丙 (2)乙 (3)甲 5. 公厘 沖積平原、三角洲或河床上的鵝卵石 海岸線前進或其他 1 26.(1)順向坡 (2)(A)(B) 7.重視森林保護或興建良好排水系統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