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古诗两首.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765183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古诗两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古诗两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古诗两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集体备课教师用表科目:语文 年级:一 备课人: 日期:2012.3课题 13 古诗两首 内容 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课标与教材的联系: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 “歌声”则表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

2、,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 “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 “忽然闭口立”是写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教学 知识点:认识“所、牧”等 6 个字,会写“诗林”等 6 个字。2能力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目标教育点: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重点:学会生字,读准音,写正字。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了解第一首诗诗句意思教学方法:引导、讲解、分析法。教法学法 学习方法: 朗读、背诵。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基本流程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1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画了

3、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指名说)清代有一位诗人为这写了一首诗,你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所”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同桌对读,检查字音。3再自由读,说说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4指名说。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1出示挂图,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什么?(牧童骑黄牛)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歌声振林越)2多美的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四、读诗想画面1师配乐读古诗,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2教师引导根据画面练习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五、读一读,想一想从“林直” 、 “鸣蝉”可以知道这首古诗是写哪个季节的?六、指导书写3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认读。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5评价。课堂练习:生字书写练习,背诵古诗。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把诗背给家人听板书设计所见而同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