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乙肝.doc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764822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乙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乙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乙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乙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乙肝1、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传染性与体液中HBVDNA 含量呈正比关系。2、传播途径:人类因含 HBV 体液或血液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机体而获得感染。1、母婴传播;2、血液、体液传播;3、其他途径传播。3、易感人群:抗 HBs 阴性者。婴幼儿是获得 HBV 感染的最危险时期。4、慢性化指标:年龄,感染的年龄越轻,慢性化的可能性越高。围生期感染慢性化高达 90%。5、检查乙肝两对半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 3 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 HBs 或 HBsAb)、e 抗原(HBeA

2、g) 和 e 抗体(抗 HBe 或 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 或 HBcAb)。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需要说明的是乙肝两对半并不能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需要结合相关项目的检查才可以确定。HBV-DNAHBV-DNA 检测主要用来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的数量,从而可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强弱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肝功能系列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 GT 或 GGT)、转肽酶 (GGT)、白蛋白(ALB) 、球蛋白(GLO)、血清

3、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D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A)等等。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综合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是轻度,还是重度。血常规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等等。病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血象的改变往往可以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早期肝硬化阶段,血小板轻度降低;中晚期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全血均下降 ;如果单纯血色素降低,要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现象。甲胎蛋白(AFP)一般肝炎甲胎蛋白很少升高,即便升高,很超过 200 纳克。但是肝癌时甲胎蛋白往往大于 400 纳克。如果甲胎蛋白持续不降,维持在 400 纳克以上,要注意肝癌的可能。胃镜当无法根据

4、化验结果判断是否有肝硬化时,可以作胃镜,了解食管黏膜及食管周围静脉曲张和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如果静脉曲张情况存在,说明肝硬化已发生。肝纤维化指标检查抽血检查血清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型胶原等等,可以初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乙肝病毒学指标包括乙肝病毒“ 两对半” , 乙肝病毒 DNA 等,了解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大小。血糖、尿糖、尿常规主要了解是否存在乙肝相关性疾病,如肝源性糖尿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肝穿刺检查当其他手段和检测方法不能明确病情严重程度或存有疑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肝穿刺,取活组织检查,有助于确诊。专家提醒:以上介绍的各种检查,并非每个病人每次都要进行,一般来说,常规只进行肝功

5、系列检查就可以了,只有在怀疑是否有肝硬化、肝癌等严重情况时,才需要作更多的检查。6、参考值(各医疗机构不同) ALT(谷丙转氨酶)参考值:男 5-40 U/L,女 5-35 U/L。 AST(谷草转氨酶)参考值:8-40 U/L。 AST/ALT(谷草/ 谷丙)参考值:1.0-2.0 。 GGT(谷氨酰转移酶 )参考值:男 11-50 U/L,女 7-32 U/L。 ALP(碱性磷酸酶)参考值:成人 40-150 U/L。 TBILI(总胆红素)参考值: 3.0-20.0 umol/L。 DBILI(直接胆红素)参考值: 1.7-8.0 umol/L。 PT(凝血酶原时间)参考值:11-14

6、秒。 IBILI(间接胆红素)参考值:3.4-13.5 umol/L。 PTA(凝血酶原活动度)参考值:80-100%。 TP(总蛋白)参考值:成人坐立位:64-83 g/L;成人卧位:60-78 g/L。 AFP(甲胎蛋白 )参考值: 50g/L。 ALB(白蛋白) 参考值:35-52g/L 。 IgG(免疫球蛋白 G)参考值:12.871.35g/L。 GLB(球蛋白) 参考值:22-38 g/L 。 IgA(免疫球蛋白 A)参考值:2.350.34g/L。 ALB/GLB(白球比) 参考值: 1.3-2.5。 IgM(免疫) 参考值:1.080.24g/L 。 GLU(葡萄糖 )参考值:

7、 3.9-6.1 mmol/L。 C3(补体 3)参考值:1.140.27g/L。 BUN(尿素氮)参考值:2.9-8.2 mmol/L。 C4(补体 4)参考值:553109mg/L。 CHE(胆碱性酯酶) 参考值:5000-12000 U/L 。 CK(肌酸激酶)参考值:24.0195.0。 CHOL(总胆固醇) 参考值: 3.356.45。 TRIG(甘油三酯 )参考值:0.481.71。 CRE(肌酐)参考值:男 62-115 umol/L,女 53-97umol/L。 URIC(尿酸):男 208-428 umol/L,女 155-357umol/L。 LDH-L(乳酸脱氢酶)参考值

8、: 109245。 T 淋巴细胞亚群 CD3 参考值:0.56-0.76%。 T 淋巴细胞亚群 CD4 参考值:0.38-0.52% 。 T 淋巴细胞亚群 CD5 参考值:0.22-0.32%。由于每个医院采用试剂有所不同、医疗条件有所不同,检查结果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检查结果单上都有参考范围,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做科学精确的检查,为诊断病情提供科学依据。7、鉴别诊断1.药物性肝炎特点为:既往有用药史,已知有多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肝损害,如异烟肼、利福平可致与病毒性肝炎相似的临床表现;长期服用双醋酚丁、甲基多巴等可致慢活肝;氯丙嗪、甲基睾丸素、砷、锑剂、酮康唑等可致淤胆型肝炎;临床症状轻,单项

9、ALT 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停药后症状逐渐好,ALT 恢复正常。2.胆石症既往有胆绞痛史,高热寒战,右上腹痛,莫非征(Murphy 征)阳性,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3.原发性单发性肝硬化特点中年女性多见;黄疸持续显著,皮肤瘙痒,常有黄色瘤,肝脾肿大明显,ALP 显著升高,大多数抗线粒体抗体阳性; 肝功能损害较轻;乙肝标志物阴性。4.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病)常有家族史,多表现有肢体粗大、震颤,肌张力增高,眼角膜边缘有棕绿色色素环(K-F 环),血铜和血浆铜蓝蛋白降低,尿铜增高,而慢活肝血铜和铜蓝蛋白明显升高。5肝外梗阻性黄疸如胰腺癌、总胆管癌、慢性胰腺炎等需鉴别。8、治疗应根据

10、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1. 急性乙肝最有效的治疗就是抗病毒治疗 另外就是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他对肝脏不利的因素。抗病毒药物治疗 - 干扰素(Interferon,IFN ):能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内复制,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停药后部分病例的血清指标又逆转。早期,大剂量,长疗程干扰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副作用有发热、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乏力等,可在治疗初期出现,亦可发生暂时性脱发、粒

11、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苷酸(聚肌胞,Peoly I:C)在体内可通过诱生干扰素而阻断病毒复制,但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较低。近又合成新药 Amplige(Poly I:C12U) ,是一种作用较聚肌胞强大的干扰素诱生剂。2.慢性肝炎治疗的关键是:长期、规范用药。3. 重型肝炎的治疗: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具有再恢复的可能,但相当数量的病人预后不良。病人应绝对卧床,避免并去除诱发肝昏迷的诱因,预防和控制感染,及时救治出血,加强对症支持疗法。有条件者应考虑肝脏移植手术。4. 无症状 HBsAg 携带者的治疗: 凡有 HBV 复制指标阳性者,适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首

12、选 -IFN。9、乙肝两对半诊断指南10、慢性乙肝患者/携带者的心理问题 这心里问题并不是来源于疾病本身,而是患者本身对慢性乙肝/携带者的认识不足所导致的,以及社会上对疾病的不了解而歧视乙肝患者/携带者,给患者在家庭/婚育问题、健康问题、职业生涯和经济问题上造成困扰。其实,只要正确认识乙肝,会发现乙肝没那么可怕,成年期感染的急性乙肝慢性化的可能是3%-5%,这概率是很低的,如果可以认真对待,按时检查肝功,这概率会更小。而慢性乙肝的 5 年发生肝硬化的可能是 12%-25%,所以也不要担心,做好抗病毒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等方式传播的,所以日常的接触不会

13、感染乙肝病毒,避免歧视。焦虑情绪人人都有,这个事情过了以后就过去了,不会受情绪的困扰。焦虑症的患者为什么老是处于焦虑状态?因为他想的非常多,联想太丰富,而且联想都是那种负性的不好的结果所以导致不安,好的事情就开心了,不好的结果就反复在想,而且总是追究那个万一要是有心脏病犯了死了怎么办,万一我工作上出了很大的纰漏怎么办,总是考虑这些东西。控制不了焦虑的情绪反应这个就要注意了,还有一个问题,真题的反应比如失眠的反应、心血管的反应,特别是慢性疼痛,身体不舒服的感受,这些特殊反应长期存在的话肯定是一种反应方式,在身体上反映出来了。我们再怎么通过现在的科学先进医学仪器检查,你查不出来,但是焦虑症病人很痛苦,这个方面要引起重视。慢性乙肝患者/携带者的心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