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试题答案.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7763335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试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试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试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试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试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 DOCX Converter 2010.2.205.1366, please register!共 5 页 第 1 页1、动物检疫的检疫对象包括水产动物及其疾病在内。 ()2、兽医学的任务就是预防动物传染病。 () 3、 兽医临床诊断就是指用先进仪器对动物进行检查和诊断。 ()4、 对于家畜口蹄疫病,要注意检疫,及时治疗。 ()5、 动物患有炎症性疾病,其病因一定是细菌或病毒。 ()6、 对于动物病毒性疾病,给与抗生素是为了有效杀死病毒。 ()7、 乙醇消毒液浓度越大杀菌力越强。 ()8、 阿托品对于有机磷中毒只有对症

2、作用。 ()9、 乙酰胆碱能神经就是副交感神经。 ()10、 对疑似炭疽病,严禁解剖尸体。 ()1、给伤口消毒时,用 90%酒精浓度最好。 ()2、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是猪。 () 3、用抗生素可以有效杀死引起动物病毒性疾病的病毒。 ()4、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之一,就可控制传染病流行。 ()5、发生猪口蹄疫病后,采用药物治疗是一项主要措施。 ()6、炎症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有血管组织的病理状态。 ()7、趾间炎症和啼部损伤具有密切的关系。 ()8、解磷定能缓解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症状。 ()9、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 ()10、发生禽流感后,要扑杀病禽和同群

3、禽。 ()1、炎症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 ()2、 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是人或猪。 () 3、 鸡马立克病就是由病毒引起的鸡恶性肿瘤。 ()4、 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之一,就可控制传染病流行。 ()5、 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猪口蹄疫病。 ()6、 酒精消毒液浓度为 90%。 ()7、 抗生素可有效杀死动物病毒。 ()8、 解磷定对于有机磷中毒只有对症作用。 ()9、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是交感神经。 ()10、凡是禽流感都要扑杀病禽和同群禽。 ()二、填空题1、引起炎症的原因总体上有生物性因子 、物理性因子、化学性因子 、坏死组织 、免疫反应。2、传出神经系统的主要递质有乙酰胆碱(ACh)和去

4、甲肾上腺素(NE)。3、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4、猪带绦虫和猪囊尾蚴病的终末宿主是 人,寄生部位是 小肠; 中间宿主是 猪 和 人;5、流感病毒分为 A、B、C3 型。病毒有囊膜,一种是 HA(或血凝素) ,可使病毒吸附于易感细胞的表面受体上,诱导病毒囊膜的融合,另一种是 NA(或神经氨酸酶) 。已知 HA 有 16 个亚类,NA 有 9 个亚类。 最近墨西哥流感型是 A(或甲型)H 1N16、鸡马立克病分神经型、眼型、皮肤型、内脏型。1、亚硝酸盐能使血中正常的亚铁血红蛋白迅速地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2、乙酰胆碱能促进腺体分泌,加强胃肠平滑肌和骨骼肌收缩 。3

5、、口蹄疫病毒为单股正链 RNA,血清学上分为 7 个型,即 A、O、C、SAT1 (或南非 1 型) 、SAT2(或南非 2 型) 、SAT3(或南非 3 型) 、Asia(或亚洲 1 型) 。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 DOCX Converter 2010.2.205.1366, please register!共 5 页 第 2 页4、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5、牛酮病的酮体是指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 3 种代谢物。6、抗生素是通过阻碍核酸的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影响细胞膜的功能、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干扰细菌

6、的能量代谢达到抗菌目的的。7、布氏杆菌不产生外毒素,但产生毒性较强的内毒素三、名词解释1、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2、动物检疫是指由国家法定的检疫监督机构和人员、采用法定的检疫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标准、对法定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3、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4、出血:血液流出血管或心脏之外,称为出血。5、梗死:由于动脉血流阻断,局部组织缺血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6、充血:由于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

7、,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称为充血。7、产地检疫: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具有检疫资格的工作人员,根据一定的规程,在动物生产地对活的动物进行的包括疫情调查、免疫证查验、动物健康状态评价等一系列检查行为8、传染源是指患传染病的动物或者带菌、带毒的隐性感染动物。四、简答题1、抗生素是通过什么分子机制而达到抗菌效果的?抗生素抗菌的分子机制是:(1) 、阻碍核酸的合成:这类抗生素主要是通过抑制 DNA 或 RNA 的合成而抑制微生物细胞的正常生长繁殖。(2)、干扰蛋白质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种类较多,它们都能通过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而并非杀死微生物。(3)、影响细胞膜的功能:主

8、要引起细胞膜损伤,导致细胞物质泄漏。(4)、抑制细胞壁的合成(5)、干扰细菌的能量代谢2、牛酮病发病机制是:母牛因泌乳需要,需要将大量葡萄糖转化为泌乳所需的乳糖。在泌乳早期阶段,母牛食欲不良,摄食量减少,组织所需的大量葡萄糖必须从肝糖元分解中得到满足。到一定程度时母牛肝糖原耗竭,于是母牛必须分解体脂肪和体蛋白通过糖异生作用满足机体对葡萄糖的需求,与此同时就导致大量乙酸和丁酸的生成。机体利用乙酸和丁酸时也须消耗葡萄糖的先质草酰乙酸,由于葡萄糖缺乏,乙酸和丁酸就转变为乙酰乙酸和 -羟丁酸等酮体,从而引起酮病 。治疗:静脉注射 50%的葡萄糖溶液;或以静脉滴注、腹腔注射 20%的葡萄糖溶液。口服丙酸

9、钠每天 250g-500g。静脉注射 5%碳酸氢钠溶液,解除酸中毒。3、有机磷中毒如何治疗及机理是:有机磷中毒及解毒药的作用机理:有机磷化合物进入机体后,与胆碱酯酶结合,产生对位硝基酚和磷酰化胆碱酯酶。对位硝基酚为除草剂,对机体具有毒性,但可转化成对氨基酚,并与葡萄糖醛酸相结合而经由泌尿道排除;而磷酰化胆碱酯酶则为较稳定的化合物,使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体内大量乙酰胆碱积聚,引起神经传导功能紊乱,出现胆碱能神经的过度兴奋现象。首先立即停止使用含有机磷农药的饲料或饮水。如因外用有机磷农药过量所致的中毒,应充分水洗用药部位(勿用碱性药剂),以免继续吸收。其次使用阿托品结合解磷定解救。

10、阿托品治疗剂量:牛、马 1050mg,猪、羊 510mg。首次用药后,若经 lh 以上仍未见病情消减时,可适量重复用药。同时密切注意病畜反应,出现瞳孔散大,停止流涎或出汗,脉数加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 DOCX Converter 2010.2.205.1366, please register!共 5 页 第 3 页速等现象时,即不再加药。每隔 45h 给以维持量,持续 1 或 2d。解磷定 2050mg/kg 体重,溶于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 100ml 中,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或注入腹腔。对于严重的中毒病例,应适当加大剂量,给药次数同阿托品

11、。阿托品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防止乙酰胆碱和其受体的结合,从而减少乙酰胆碱的毒性作用,成为乙酰胆碱拮抗药,是速效药剂,可迅速使缓解疾病症状。解磷定则能结合和胆碱酯酶结合的有机磷分子,使有机磷成为无毒的物质排除体外,同时能恢复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加强对乙酰胆碱的分解,从而从根本上消除有机磷的毒性。1、简述鸡新城疫病的典型病理变化(1)腺胃乳头肿胀,乳头有散在性出血点;(2)肌胃角质下层有条纹状或点状出血,有时见不规则的溃疡;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条状出血或溃疡;(3)小肠可见大面积散在性出血点或典型的核枣状出血、坏死或溃疡;(4)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5)喉头、气管黏膜充血、出血,气管内有黏液

12、;心冠脂肪、心外膜有针尖状出血点。预防:加强卫生防疫工作,杜绝病原体的入侵,严格消毒。根据鸡群的健康状态、墓园抗体水平、品种、鸡龄、疫苗类型以及周围疫情等具体情况,制定出合适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发病后采取扑灭和销毁措施。2、简述人感染猪囊尾蚴途径(1)外部感染:吃了污染有猪带绦虫虫卵的食物;(2)自身感染:感染猪带绦虫的病人小肠内的孕卵节片因肠的逆蠕动而进胃;卵壳被消化,六钩蚴钻入人的肠粘膜,经血流散布到全身各组织内发育为囊尾蚴。3、 亚临床型乳房炎的防治是 (1)乳头药浴:奶前后,用 0.3%0.5%的洗必泰或次氯酸钠或新洁尔灭等药液浸泡乳头,杀灭附着在乳头末端及其周围和乳头管内的病原体

13、。(2)乳头保护膜 :丙烯溶液,浸渍乳头。保护膜通气性好,对皮肤没有刺激性,保护乳头管不被病原体侵入,对乳头表皮附着的病原菌还有 杀灭作用。徒手不易撕掉,用温水洗擦才能除去。(3)盐酸左旋咪唑:恢复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3、简述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1)静脉注射硼葡萄糖酸钙溶液。按葡萄糖酸钙溶液数量的 4%加入硼酸,可提高葡萄糖酸钙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稳定性。剂量为静脉注射 20%25%硼葡萄糖酸钙 500ml(2)乳房送风疗法适用于对钙疗法反应不佳或复发的病例。乳房送风疗法的机理是在打入空气后,乳房内的压力随即上升,乳房的血管受到压迫,因之流入乳房的血液减少,随血液进入初乳而

14、丧失的钙也减少,血钙水平(也包括血磷)得以增高。与此同时,全身血压也升高,可以消除脑的缺氧、缺血状态,使其调节血钙平衡的功能得以恢复。另外,向乳房打入空气后,乳腺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并传至大脑,可提高脑的兴奋性,解除其抑制状态。五、试述动物传染病的综合性防制措施。1、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很多种传染病的发生,都与畜禽的饲养管理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的饲养管理是畜禽防疫的基础。因此要分群饲养,合理饲喂,改善环境卫生,做好畜禽的清洁卫生工作,建立良好的生长环境。 2、加强兽医防疫和检疫工作 要根据本场实际适时进行主要传染病的免疫工作,加强对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的传染病的检疫。免疫

15、接种是提高机体持异性抵抗力,降低动物易感性的重要措施,它是综合性防疫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要制定周密的免疫接种计划。畜禽接种各种疫苗,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应根据各种传染病的发病季节,疫苗产生抗体的时间,免疫期限,做好相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 DOCX Converter 2010.2.205.1366, please register!共 5 页 第 4 页应的免疫接种计划,按规定程序接种。要有科学的免疫程序 疫苗的免疫效果除与疫苗质量、机体的健康状况有关外,还与幼畜体内的母源抗体有关。对某些传染病的初次免疫时间,一定

16、要选择妥当。 按免疫效果确定免疫接种的方法。 3、加强隔离、扑杀和消毒对于经检疫或临床观察发现的带毒畜或病畜,要及时隔离,对同群健康畜及时免疫。对畜禽圈舍和场地彻底消毒。如发生一类传染病则要扑杀病畜和同群畜,并根据国家防疫法的规定封锁疫区。1.抗生素分为哪几类。P4348(1)-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又名先锋霉菌素类)(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菌机理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常用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等(3)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和半合成四环素(如多西环素)(4)氯霉素类抗生素: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5)大环内脂类

17、抗生素: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吉他霉素、螺旋霉素等。(6)林可胺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7)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多黏菌素 B、黏菌素(8)其他:泰妙菌素、杆菌肽2.消毒防腐药的作用机理:菌体蛋白变性或沉淀。改变菌体细胞的通透性。干扰或损害生命必须的酶系统。3.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理产生水解酶使药物活性失活。改变膜的通透性,使药物不能进入细胞质内,无法发挥抗菌作用。改变药物作用靶位结构,使药物不能与靶位结合而失去药物抗病作用。改变其自身代谢途径,使药物不能竞争性与靶位结合靶位,而失去抑菌作用。4.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进行选择的生物大分子。5.最小抑菌浓度:体外实验

18、能抑制培养基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6.耐药性:原菌多次接触化学药物而产生一种结构生理生化功能上的改变,并把这种改变遗传下去形成变异株,在这种情况下菌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7.抗生素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就能抑制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杀死它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8.药物的后遗效应。P24: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的残存药理效应。 (如药源性疾病、抗菌药后效应和抗生素后白细胞促进效应) 。9.药物的副作用。P24: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者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1.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表现形式。P941)散发性:发病的畜禽数目不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19、都是以零星病例的形式出现。2)地方流行性:局限于一定的地区内发生的传染病,传播范围不大,病例比散发性数量多。3)流行性:畜禽发病数目比较多,且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播到几个乡、县,甚至省。4)大流行性:畜禽发病数目很多,蔓延地区非常广泛,可传播到整个国家或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2.什么叫传染病。P92: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不同,传染病的致病因子是活的病原微生物(入细菌、病毒等) ,必须是同一种病原微生物从一个感染动物侵入另一感染动物,经过一定潜伏期后,能引起同样的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才能称为传染病。3.巴氏杆菌病引起那些疾病。P105106:猪肺疫、牛出血性败血病、绵羊巴氏杆菌病、禽霍乱4.疫源地:有传染源排出病原体的区域。5.检疫:遵照国家法律和科学技术手段,来源预防和阻断动物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从一个区域Generated by Unregistered Batch DOC & DOCX Converter 2010.2.205.1366, please register!共 5 页 第 5 页向另一个区域传播。6.持续性感染:入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而两者形成共生关系导致动物长期带毒并向外传播,但又无临床症状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