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周练习卷(回顾拓展一各具特色的民居)一、日积月累。1、 这一格言告诉我们要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2、一鼓作气, , 。告诉我们做事 。3、我会引用墨子 “甘瓜苦蒂, 。 ”来说明事物 。4、种树者必培其根, 。告诉我们 的道理。5、 说明人人都自己不懂的地方。6、 “ ”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不要一味模仿别人,这样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会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我还能写出它的近义词: 二、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数以千计(sh sh) 处事(ch ch) 吞噬 (s sh)傣家(i ti) 奇葩 (b p) 响彻(q ch) 三、看拼音写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fi cu z
2、bn fn zhen un mio hu( ) ( ) ( ) ( )bin po xio mi s yun o zhu( ) ( ) ( ) ( )四、词语荟萃。1、把词语补充完整。整齐( )一 安然无( ) 灯火( ) ( ) ( ) 无 ( ) 求哄( )大笑 两面三( ) ( )七八( ) ( )哉( )哉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歌声 ( )的容貌 ( )的舞姿 ( )的江水3、照样子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万象更新 万 万 万 张灯结彩 张 张 张 五、判断下列句子采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1、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
3、组成。 ( )2、 它 们 大 多 为 三 到 六 层 楼 , 一 百 至 二 百 多 间 房 屋 如 橘 瓣 状 排 列 , 布 局 均 匀 , 宏 伟 壮 观 。( )3、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4、这不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 )六、课文链接。1、 北京的春节是按 顺序写的。春节差不多在 就开始了,在结束。课文里老舍先生详写了 这些天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2、 藏戏课文开头的三个自然段,用 和 的形式概括也藏戏有 、 、 的特点。藏戏的创始人是 。3、客家先民崇尚 ,认为圆是 的象征。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
4、这样的正楷对联:“ ,启后子孙读与耕” ,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 的愿望。4、 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 ”的习惯。傣族还有个风俗: 。这盖房的风俗体现了 的民族文化特征。七、片段阅读。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钣。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1、用“-”画出这段的中心句。2、这段话让你了解到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习俗?3、透过这段话中的“ 、 ”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 。4、 “守岁”的意思是 “守岁”的意义是 5、这一天家家户户一般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你能为你家写上几幅春联吗?6、春节你们家乡还有什么习俗?写出一个,并说说你对这种习俗的看法。7、春节一过,春天也就悄悄地来了,我能想起与“春”有关的词语(至少写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