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 业 论 文题 目: 包衣的过程与研究 系 部: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年 月1目 录摘 要 11 前 言 .21.1 薄膜包衣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21.2 薄膜包衣技术-优点 .21.3 薄膜包衣的研究现状 42 包衣机及包衣原理 52.1 包衣机的组成部分 52.2 包衣机的工作原理: 52.3 包衣机的操作要点 73. 包衣技术 .83.1 包衣流程 83.2 包衣操作要点与参数控制 83.3 薄膜包衣相对于糖包衣的优势 93.4 薄膜包衣常见的问题与分析 .10结 论 11谢 辞 130摘 要本文全面介绍了我国薄膜包衣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为大力推进
2、这项先进技术,提高片剂质量,提升生产水平提供参考。使得包成的薄膜衣片不但能防潮、避光、掩味、耐磨,而且不易霉变,容易崩解,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溶出度、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的有效期,大大扩大了药物可销售的国家和地域,有力地促进了药物出口,特别是中成药。包薄膜衣必须改变过去包糖衣的观念,这一点非常重要。一直以来,一些制药企业把薄膜包衣技术简单地看做是片剂生产中的独立环节,包薄膜衣就像包糖衣一样只是单纯包衣。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作为一项新技术,包薄膜衣对片心的要求相对于包糖衣而言要严格得多,包出的片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片的硬度要求较高,而且它对各个工序之间的相互配合、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指标及要求的调整
3、和相互配套都有所要求。所以,必须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来对待薄膜包衣技术的引进及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包出一批批质量可观的包衣片。关键词:薄膜包衣;高分子化合物;包衣要点;包衣片 11 前 言薄膜包衣技术,是指利用多种化学稳定性强的惰性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能的差异性及其分子排列和结构特点,通过科学配比,在温和加工的条件下,不改变其化学性质,活化这类高分子化合物的特定集团,激活表面活性,改变原来单个物质,即薄膜包衣粉。在薄膜包衣粉中加入溶媒,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物,经喷膜包衣,在物体上形成数微米厚的塑性薄膜层包被于加工物上,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一工艺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薄膜包衣技术。1.1 薄膜包衣的
4、特点及研究意义在片心表面通过喷雾的方法均匀地喷上一层比较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衣料,形成数微米厚的塑性薄膜层,使之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这一工艺过程称为薄膜包衣。 薄膜包衣是一种新型的包衣技术,自 30 年代以来就陆续出现了有关薄膜包衣的工艺性探索,但由于刚起步受薄膜材料、包衣工艺和设备等条件尚不能适应生产要求,实际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到 50 年代,美国雅培药厂(Abbott Lab)首先生产出新型的薄膜片剂,并用“Filmtab”商标取得专利。经过近 40 年的研究发展,生产设备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高分子薄膜材料的相继问世,使薄膜包衣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外基本上以薄膜包衣取代了糖衣。我国是
5、近几年才开始起步发展,薄膜包衣依外资药新药普药精做的应用态势迅速发展,已成为制药工业“新的热点”。包衣一般应用于固体形态制剂,根据包衣物料不同可以分为粉末包衣、微丸包衣、颗粒包衣、片剂包衣、胶囊包衣;根据包衣材料不同分为糖包衣、半薄膜包衣、薄膜包衣( 包括肠溶包衣 ) 、特殊材料包衣;根据包衣技术不同分为喷雾包衣、浸蘸包衣、干压包衣、静电包衣、层压包衣,其中以喷雾包衣应用最为广泛,根据包衣目的不同分为水溶性包衣、胃溶性包衣、不溶性包衣、缓释包衣、肠溶包衣。1.2 薄膜包衣技术-优点薄膜包衣工艺可广泛用于片剂、丸剂、颗粒剂,特别是对吸湿性强、易开裂、花斑的中药片剂显示其优越性,薄膜包衣与包糖衣比
6、较,主要有以下优点:(1) 质量好。由于成膜剂和多数辅助添加剂都是理化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使得包成的薄膜衣片不但能防潮、避光、掩味、耐磨,而且不易霉变,容易崩解,大大提高了药物的溶出度、生物利用度和药物有效期,大大扩大了药物可销售的国家和地域,有2力地促进了药物出口,特别是中成药。(2) 增重少。仅使片芯重增加 2%4% ,而糖衣片剂(其中主要辅料成分是国外已淘汰的滑石粉)往往可使片芯重量增大 50%100%。(3) 干燥快。包衣操作时间短,一般仅需 23h,而包糖衣一般需 12h,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特别是对高温易破坏的中西药宜于保存质量。(4) 形象美。片型美观,色泽鲜艳,标志清新,形象
7、生动。药芯可以采用各种平曲造型,企业的商标、标志可直接冲在药芯上,包好薄膜衣后仍清晰明显,不仅可提高企业形象,同时可起到防伪作用。(5) 品种多。薄膜包衣有众多的材料可供选择,通过包衣处方的设计可制成不同特点的薄膜衣,以改变药芯的释药位置和药物的释放特性。现在除胃溶膜、肠溶膜外,还有口溶膜(含片)、缓释膜、控释膜、复合膜(除药芯外,膜中还含有另外主药)以及最新型的多层膜、微孔膜、渗透泵包衣、靶向给药包衣,使得药效大大提高。(6) 应用广。现在薄膜包衣不但已广泛用于中西药片剂、丸剂,而且也用于小片剂(Minitablet)、小丸剂(Pellet)、颗粒剂、软硬胶囊甚至药物粉末,成膜材料还可直接用
8、于膜剂(如救心丸、即膜中含主药而无药芯)、混悬剂以及疏水药物分散剂等。(7) 标准化。薄膜包衣片的设计、工艺、材料、质量都可以标准化,进而计算机化,这一点对于 GMP 管理和进入国际市场尤为重要。(8) 污染小。工艺中能减少或避免车间内的粉尘飞扬,有利于环保和劳动保护,同时可防止车间内污染,这对动态情况下符合 GMP 洁净要求意义重大。(9) 溶剂多。包衣剂一般用水作溶剂以配制包衣液,这不但使成本降低,且使操作环境较为舒适安全,但对某些吸水快或遇水易分解、变质的药物则只能用非水溶剂,有关这方面的很多溶剂可供选择。(10) 成本低。虽然薄膜包衣材料价格较糖和滑石粉贵,但由于用量小,且节约劳动力(
9、12 名操作工人),厂房及设备需要少(只需一间标准厂房及一台包衣锅),节约材料和能源,所以总体计算并不比包糖衣成本高。基于这些优点,随着实施 GMP 的步伐加快,国内薄膜包衣技术的应用正处在一加速的进程,薄膜包衣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包衣材料和包衣技术的完善提高创新也势在必行。药食两用的天然原料,安全无毒。目前国际、国内所用的薄膜包衣材料均为合成或半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其合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及服用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回归大自然崇尚绿色已成为时尚,受天然果皮保护果实和蜡光细3腻、色泽鲜艳、果味宜人的启发,根据天然果皮中富含植物纤维、粘液质、果胶等具有很好成膜作用的纯天然高分
10、子物质,经过对这些天然高分子物质的结构改造处理,对包衣处方、工艺的优化设计,研制了纯天然的“果衣膜剂”,已审报了国家专利,已应用于固体制剂的薄膜包衣,除具备上述合成高分子薄膜包衣剂的优点外,还有以下优点:(1) 纯天然的成膜材料。果实中的天然纤维素是由脱水葡萄糖单元环构成的链状线性分子。(2) 完善的果衣膜剂配方设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计算机辅助模拟薄膜包衣配方相结合的方法,模拟特定配方,操作方便,并能使配方设计人员研究改变变量后的结果,因而可以优化配方。(3) 天然果味宜人爽口。采用果衣膜剂,呈现天然果衣色泽,光洁细腻,果味宜人。片芯质量是影响薄膜包衣的主要技术因素。片芯的机械性质,特别是硬
11、度、耐磨性、轮廓及表面的规整性对薄膜包衣的成效起着主要作用,这里面涉及片处方的 粘合剂选择、颗粒粒度、水分、压片的机械性质,如压力等有关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学的研究,特别是中药片剂多为提取浸膏和药材细粉制成,其难度比化学药片更大,所以强调为药芯服务,一切以最大限度满足药芯要求为准则,这正是目前国内外专家倡导的关于薄膜包衣技术的最新观念。1.3 薄膜包衣的研究现状薄膜衣与糖衣片的生产技术不同,中成药薄膜包衣片的工艺生产,是一项完整的综合技术,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如薄膜包衣技术对中成药片芯硬度、表面光洁度、辅料选用、工艺操作等都与糖衣片生产技术相差很大。如果搬用糖衣片的生产方法或技术,套用于中成药薄膜
12、包衣片,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不同的中成药品种,因片芯的表面性能不一样,也不能使用同一种薄膜包衣粉或包衣法。许多药品生产企业引进薄膜包衣技术,生产中成药包衣片,结果不尽人意,达不到目的,症结就缘于此。沿用传统的辅料或生产方法加工中成药片芯,用于生产薄膜包衣片,往往会出现片剂的崩解时限达不到要求,片芯硬度差,片面粗糙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中成药薄膜包衣片的质量差。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新型辅料的选用入手,调整投料配方,生产工艺及相关操作规程作相应的修改等。特别是新型辅料的选择使用很重要,在欧美发展很快,并由此派生出一个全新的行业(制药)精细辅料。中成药制剂工业企业在积极引进薄膜包衣
13、技术的同时,还应该从更高的层次或角度来考虑,也是对本企业自身生产技术水平进行一次科学调整和提高的机会,一举两得,从而提升整体管理水平。4图 2.2 包衣锅生产原理2 包衣机及包衣原理2.1 包衣机的组成部分图2.1 包衣机的组成部分包衣机组成包括进风系统,排风系统,生产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2.2 包衣机的工作原理: 片芯在洁净、密闭、旋转的滚筒内不停地作复杂轨迹运动,由计算机控制,按优化的工艺参数自动喷洒包衣敷料,同时在可控制的负压状态下供给设定的热风,热风通过片芯层底部排出,使喷洒在片芯表面的包衣介质得到快速、均匀的干燥,从而在片芯表面快速形成一层坚固、致密、平整、光滑的表面薄膜。如图 2.
14、2 包衣锅生产原理。它的滚筒圆周全部打孔,孔径一般为直径 2.53 毫米,热风是从包衣滚筒右上方导入,从左下方片芯层底部排出废气,喷枪装在包衣滚筒内,在包衣工作的同时边喷雾、边送热风、边排风,在整个工作状态排风量大于进风量,锅体内形成一种负压状态。高效包衣机热风机带有三级过滤,排风机带有除尘装置,整个包衣过程从送风、雾化、排风都处于全密闭状态,符合 GMP 要求,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2.4 特殊条件下的特殊包衣操作 薄膜包衣因其简便的操作,稳定的质量,漂亮的外观,越来越为诸多的药品生产企业所接受和采纳,薄膜包衣剂也由原来的有机溶媒溶的发展到了更为绿色安全的全水系统,包衣设备也由糖衣改造锅到了新
15、型的高效包衣设备。尤其是随着国家 GMP 改造的5深入进行,更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标准制药企业拥有了崭新高效制药设备,这使得薄膜包衣的推广更为简便,但是,更要注意的是,还是有一些制药企业,较早就拥有了较老型号的高效包衣设备,有些设备,因为种种原因,现在也“高效”不了,更由于产品的千差万别和其特殊性,使得包衣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包衣结果有不尽人意。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一些特殊包衣条件下的应对方法。 特殊包衣设备:进风量小的包衣设备国内现阶段的包衣设备的进风量大多在 1500-2000 立方米/ 小时(150 型号的),这基本满足了全水包衣的进风量的要求,但大部分老型号的包衣设备由于是适应有机溶剂做
16、溶媒的包衣剂,所以设计进风量就较小:一般鼓风功率在 1 千瓦左右,进风量在 500立方米/小时。这样的设备在普通的全水包衣时就会有一些麻烦的问题发生了:如包衣时间较长,较易发生粘联导致片芯外观不佳,片芯边角容易磨损等等。这些设备,适当调整其排风系统的参数,依然适应全水包衣的要求,所以在包衣的初试阶段,可以把排风开到最大,从而有利于细粉和湿气的及时排除,同时,由于一般高效包衣设备相对系统密闭,有利与热量的流动与交换,所以喷浆的速度可保持正常(160-200 克/ 分钟,对湿气特别敏感的除外,将另章讨论)保持该喷浆速度 15-30 分钟,使片芯能在短时间内受到薄膜保护(由于片芯表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
17、薄膜,一般不会发生粘片,即便有,也较轻微,完全可以在后续操作中俢整,不会影响最终的外观),然后再根据片芯与设备的际情况,调整喷浆速度到 140-180 克/分钟进行持续包衣不要太过在意进风量太小的问题,随时关心包衣的实际情况,据此调整即可。综上所述,在不同特殊情况下采取的针对性的包衣操作方法也不一样,其实所有包衣操作都是一个求平衡,克服弊端的过程,操作者要注意观察,心细胆大,掌握规律,这样就会包出质量较好的衣片。2.3 包衣机的操作要点片面平整、细腻的关键在于整个过程中要掌握锅温、喷量、转速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薄膜包衣操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操作时,包衣液的雾化程度直接影响包衣所成衣膜的外观质量
18、,而喷液的雾化效果直接由雾化压力以及雾化系统决定。喷雾开始时,掌握喷速和吹热风温度的原则是:使片面略带湿润,又要防止片面粘连,温度不宜过度过低。若温度过高,则干燥太快,成膜容易粗糙,色不均;若温度过低,或喷速过快,则会使锅内湿度过度高,很快就出现片的粘连等现象。锅的转速与包衣操作之间的关系是:6转速低,衣膜附着力强;转速高,衣膜附着力差,易剥落。包衣过程中,温度过低,喷量过大,片子流动滞留,则有可能会出现粘片现象。这时可加大转速使其改善,必要时还可适当调节温度和喷量、喷程等加以克服。73. 包衣技术3.1 包衣流程生产前先检查房间区域是否符合 PO 要求压差、温湿度、改标示、领片芯、领包衣材料
19、、上料、配包衣液、填充管路、预热、喷射包衣液、取样观察、降温、卸片子、找质检人员取样检查称片重、交包衣片。3.2 包衣操作要点与参数控制8工艺操作参数包衣过程中,影响喷液及干燥之间平衡的参数可分为两类:(1)与 喷 液 有 关 的:喷 液 类 型、喷 液 速 度、喷 嘴 直 径、喷 枪 高 度、喷 射 压 力。(2)与干燥有关的:进风温度、进风量、干燥时间、批量大小。另一个重要的参数是包衣锅的转速,它和喷液与干燥都没有直接关系,而和物料的运动有关。调节转速,可使物料的运动尽可能有规律。3.3 薄膜包衣相对于糖包衣的优势在中成药片剂生产中,引进薄膜包衣技术或生产工艺,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粘片、
20、桔皮膜、针孔、药 片色差、喷雾、崩边、色斑等。在当前的生产技术或设备条件下,已非常容易解决,不再是薄膜包衣工艺技术的难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医药制剂机械工业行业通过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带动我国制剂机械全行业的飞速发展,国产化进程加快。如目前我国生产的高效薄膜包衣锅的性能及主要技术参数已接近或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销售价格却呈现出大幅度下跌之势,仅为同类进口机械的20%。薄膜包衣技术在中成药片剂生产中的应用,因国产物美价廉的高效薄膜包衣机械设备的普及而更加简单易行,中成药生产企业引进薄膜包衣生产技术应充满信心。我们只要通过调整高效薄膜包衣机械设备的操作技术指标,编定工艺程序,就能轻而易举地
21、使中成药薄膜包衣片剂生产工艺技术量化或数控化,操作技术简单易学,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为中成药薄膜包衣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提供了成功的保障。93.4 薄膜包衣常见的问题与分析1、过湿过湿是由于喷液速度相对于干燥效率来讲过快,喷液与干燥之间没有达到平衡。水溶性包衣过程中,这一现象比较容易出现,因为水比有机溶剂难以干燥。由于过湿,药片会粘在锅壁上,或是药片相互间粘在一起。这样会造成衣膜破损,不均匀。要避免过湿现象,必须仔细控制喷液速度,并可以增加进风温度。另外在包衣液中加入滑石粉或硬脂酸镁,可以改善这一现象。2、片面粗糙,不光滑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喷雾干燥造成的,因干燥太快时液滴不可能铺展。另
22、外,干燥了的聚合物颗粒粘在片芯的表面,易造成衣膜粗糙。这一情况可以通过增加喷液速度、降低进风温度或缩短喷枪与片床之间的距离来改善。3、桔皮现象这是衣膜表面粗糙的一种情况,液滴在片芯表面铺展不完全,在片芯表面不规则地分布有干燥的聚合物颗粒。这主要由于干燥不当而引起,可以通过控制蒸发速度、增加喷液速度或缩短喷枪与片床之间的距离来避免这一现象。4、架桥及填充现象当药片外表面不规则、刻有标识字母时,会发生表面的这些标识消失,被包衣液填充。这通常是由于包衣液的粘度太大造成,增加溶剂量或增塑剂的用量,这种架桥或填充现象会消失。5、衣膜颜色异在许多处方中,有色素或染料,它们会悬浮在聚合物包衣液中。如果搅拌太
23、慢,会造成沉淀,导致批与批之间色泽差异。温度过高,会使色素易于扩散,衣膜颜色变浅。减少增塑剂用量,对包衣液进行搅拌,可以改进这一现象。6、衣膜破裂 这是在包衣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之一。聚合物衣膜破裂,出现裂缝,这种现象当问题发生时,可能会在包衣进行了几个小时后发生。这是由于处方的原因所致。在包衣液中加入分子量较大的聚合物,或是增加增塑剂的用量,会避免这一情况发生。简而言之,成功的包衣取决于三个主要的因素:包衣处方:必须根据包衣的目的而定,要经过仔细筛选,也可以选用成品包衣材料,使用时配制;片芯:表面光洁度、硬度与脆碎度必须符合要求;设备:整个包衣过程中,必须能很好地控制主要工艺参数。10结 论从整
24、体上看,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许多制药企业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应用上仍旧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片心表面通过喷雾的方法均匀地喷上一层比较稳定的高分子聚合物衣料,形成数微米厚的塑性薄膜层,使之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这一工艺过程称为薄膜包衣。应用薄膜包衣技术是制药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有些人认为薄膜包衣片没有糖衣片好,没有糖衣片那么光亮,事实上薄膜包衣与传统的包糖衣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如包衣耗时短,更能防潮、避光,药物稳定性更强等。包薄膜衣必须改变过去包糖衣的观念,这一点非常重要。一直以来,一些制药企业把薄膜包衣技术简单地看做是片剂生产中的独立环节,包薄膜衣就像包糖衣一样只是单纯包衣。其实
25、,并不是那么简单。作为一项新技术,包薄膜衣对片心的要求相对于包糖衣而言要严格得多,片的硬度要求较高,而且它对各个工序之间的相互配合、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指标及要求的调整和相互配套都有所要求。所以,必须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来对待薄膜包衣技术的引进及应用,只有这样,包出的片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良好的片芯质量对薄膜包衣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有时片心的机械质量太差,就根本无法进行薄膜包衣,即使勉强进行,衣膜质量也很难保证。在所有影响片心机械性能的因素当中,片的硬度和脆碎度最为重要,而脆碎度又比硬度显得更为突出。一般而言,适合包薄膜衣的中药片硬度应该在 5kg/cm3,西药片硬度应该在 4kg/cm3 左
26、右。如何检查呢?最简单的方法是硬度计检测;或将一素片垂直向上抛 2 米,使之自由落地,两次以上不断裂者为硬度合格。检查脆碎度的简单方法是用手指用力刮片的边缘或片的表面,没有片粉脱落者为宜;另一个方法是将 30 片左右的素片置于 250ml 的玻璃杯中,用力摇两分钟左右,以片的表面、片的边缘不磨损者为宜。对于吸湿性大的素片,硬度要求则更高。应用薄膜包衣技术进行包衣时,不管是采用高效包衣机、流化床包衣机,还是发行的糖衣锅进行包衣,都应遵照如下原则:一是片心硬度要够硬,否则开始包衣时,片心与锅壁反复摩擦,将会出现松片、麻面等现象;二是片床温度要保持恒定;三是设备中溶剂蒸发量与喷液过程中带入的溶剂量要
27、保持平衡,即溶剂蒸发与喷液速率处于动态平衡。11参考文献1李萍,刘茜文; 水性薄膜包衣技术的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1 年 04 期;2 张虎成,王键吉;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J;大学化学 ;2001 年 03 期;3冯先华,董爱娥; 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J;日用化学工业 ;2002 年 03 期;12谢 辞时间如流沙般转瞬即逝,三年的求学生涯,在老师,朋友的全力支持下,我走得辛苦却也收获颇丰。在值此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的导师,苏敬红老师,从我上大学以来就以她严肃的教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求同存异的工作作风激励着我,苏老师,她不仅仅只是在学业上给我以悉心指导,更在思想、生活上给予了我关心和帮助,在此,我谨向苏老师致以十二分诚挚的谢意。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养育之恩,无法回报,祝你们永远健康快乐将永远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这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同时我也非常感谢我在包衣岗位上教我的师傅,是他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给予了我很大鼓励。毕竟,从开始进入课题到最终论文得以完成,有无数可敬的老师朋友给了我帮助。你们对我的付出令我感动是我用谢谢两个字无法表达的。山东职业学院毕业论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