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堂小测(古诗文.ppt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757630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小测(古诗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课堂小测(古诗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课堂小测(古诗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课堂小测(古诗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课堂小测(古诗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诗理解性默写,望岳,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 人生顶峰的誓言 (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 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感时伤别、 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 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刻画自身

2、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 的语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惨烈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桃花源记,解释红色的词 便要还家 芳草鲜美 阡陌交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论魏晋不足为外人道也,缘

3、溪行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仿佛若有光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 具答之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既出,得其船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解释出自桃花源记的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4、,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用原文语句回答,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 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

5、铺垫。,“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初极狭,才通人。,“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自然环境:美丽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生活状况:安居乐业;精神状态:自由快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 人民生活痛苦。,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

6、有必要一一写出。,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 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