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 5 手指 课时 第 1 课时 编写 肖玲审核 使用教师 肖玲 使用时间教材解读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作者在二十多年前观看杂技表演时,曾经见过一个英俊少年在表演顶碗时,两次失败都没有气馁,最后获得成功的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不要退却,有时候成功就在于再坚持一下。学习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重、难点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
2、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教法学法 个体自学 同伴助学 提升延学教学准备 课件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 改教师导学(5 分钟左右)1.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 5 课手指 。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 ,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2.介绍丰子恺。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个体自学 (
3、5 分钟左右)1快速读一读课前的自学提示,看看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2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默读批划重点语句,填写下面表格,并把自己觉得有意思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读正确,读流利。2.边读边思,做批注。2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同伴助学 (10 分钟左右)同伴助学完成表格:手指名称 姿态(形状) 性格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展示评学 (15 分钟左右)1.交流展示小组里表格,其它小组里的同学相互补充。2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结合实际例子来谈一谈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3交流还不明白的问题。1.汇报员汇报,其它成员结合自己的进行补充。2交流自己的理解、疑惑。提升延学 (5 分钟左右)1拓展学习诗手这首小诗表面上是写( )的形状,实际上是在赞美( ) ,告诉我们( )的道理。2拓展阅读丰子恺的散文杨柳1学生谈感受。2学生小练笔。板书设计5 手指各有所长团结就是力量我的收获3我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