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绪论 表 1 肉眼、光镜、电镜的分辨范围观察方法 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的度量单位分辨范围 等级肉眼 系统、器官 毫米(mm) 0.1mm 大体光镜 细胞、组织 微米(um) 1000-0.2um 微观电镜 细胞内结构 纳米(nm) 200-1nm 亚微观高级电镜 分子结构 纳米(nm) 1nm 超微观1nm=10-3um=10-7cm第一章 表 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核膜 _ +染色体数 1(?) 大于 1有丝分裂 _ +线粒体 - +叶绿体 - -或 +核蛋白体 70 80第一章 表 2 G+细菌与 G-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比较G-细菌G+细菌硬壁层 外壁层肽聚糖 +
2、+ -磷壁酸 + - -多糖 + - -蛋白质 +或- - +脂多糖 - - +脂蛋白 + +或- +2第一章 表 3 G+细菌与 G-细菌生理特性的差别生理特性 G+ G-对青霉素和磺胺药的敏感性 大 小生活状态下对染料的透性 大 小对碱性染料抑制作用的敏感性 大 小对阳离子型去污剂的敏感性 大 小对压力剧变和超声波的破裂作用 抗力较大 抗力较小第三章 表 1 病毒与细胞生物的区别细胞生物 病毒细胞结构 有 无RNA 和 DNA 均有 只有一种酶 有 无或仅少数营养特性 自养或异养 异养、专性寄生繁殖 细胞分裂 复制后装配对抗菌素 敏感 不敏感对干扰素 不敏感 敏感个体大小 大 小第三章 表
3、 2 四大类微生物菌落特征的比较单细胞微生物 菌丝状微生物 微生物 类型菌落特征 细菌 酵母菌 放线菌 霉菌含水状态 很湿或较湿 较湿 干燥或较干燥 干燥外观形态 小而突起或大而 扁平 大而突起 小而紧密 大而疏松或大而 致密菌落颜色 多样 乳白色,少红或 黑色 十分多样 十分多样菌落正反面颜色差别 相同 相同 一般不同 一般不同菌落与培养基结合程度不结合(易挑取) 不结合(易挑取) 牢固结合(难挑取)较牢固结合(易挑取或较难挑取)气味 一般有臭味 多带酒香味 常有泥腥味 常有霉味3第三章 表 3 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特征比较表特性 类型菌落特征 个体形态 生理特征 繁殖方式病毒 无细胞结构专性寄
4、生于人,动植物,昆虫及菌体的细胞内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细菌小,表面光滑,湿润,有光泽,半透明或不透明,菌体与培养基结合不紧,易被针挑起单细胞,有球、杆、弯曲状三种形态,细胞核结构不完善一般生长迅速,习惯在中性、微碱性环境中生活,易受噬菌体侵蚀无特殊繁殖器官,一般为分裂繁殖放细菌比细菌稍大,表面干燥坚硬,紧贴培养基,不易被针挑起,孢子有各种颜色,粉末状菌丝宽度与杆菌相似,菌丝无隔膜,细胞核结构不完善生长比细菌,霉菌慢,喜欢在中性,微碱性环境及有机质多的土壤中生活,有些易被噬菌体侵蚀无性繁殖,类似细菌,孢子由孢子丝断裂形成酵母菌 与细菌相似,比细菌菌落大单细胞,圆或卵圆状,细胞比细菌大,直径 5-6微
5、米,细胞核结构完善喜欢生活在含糖较高的水果,蔬菜表面,适宜于酸性环境,有些能使糖变成酒精无性繁殖以出芽繁殖为主,有的酵母菌能进行有性繁殖霉菌菌落大,疏松,呈棉絮状或绒毛状,孢子有各种颜色菌丝粗长,有隔膜或无隔膜,细胞结构和菌丝宽度与酵母菌相似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中较多,比较耐酸以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进行繁殖第四章 表 1 微生物酶在农副产品加工中的应用酶名称 来源 应用液化淀粉酶 枯草杆菌 纤维脱浆、饲料加工糖化淀粉酶 红曲霉、黑曲霉、根霉 制造饴糖、酒、醋、酱蛋白酶 枯草杆菌、米曲霉、黑曲霉栖土曲霉、雪白曲霉、毛霉皮革软化脱毛、制酱和酱油、豆腐乳脂肪酶 拟酵母、假丝酵母、青霉、米根霉 皮革软
6、化羊毛脱脂纤维素酶 木霉、黑曲霉、青霉、根霉 糖化饲料4半纤维素酶 木霉 纸浆发酵、糖化饲料果胶酶 黑曲霉、青霉、木霉、枯草杆菌、蚀果胶梭菌棉麻织物、纤维脱浆、纸浆发酵、蔬菜加工、果汁澄清第四章 表 2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菌(%) 酵母菌(%) 霉菌(%)水分 75-85 70-80 85-90蛋白质 50-80 32-75 14-15碳水化合物 12-28 27-63 7-40脂肪 5-20 2-15 4-40核酸 10-20 6-8 1固形物各种成分占固形物总重量百分数无机元素 2-30 3.8-7 6-12第四章 表 3 各种营养类型的比较营养类型 能源 碳源 代表性细菌光能自养型
7、日光 二氧化碳 藻类、兰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光能异养型 日光 有机物 红螺细菌化能自养型 化学反应 二氧化碳 亚硫酸细菌、贝氏硫细菌化能异养型 化学反应 有机物 大多数细菌、放、酵、霉、原生动物第四章 表 4 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类型 最低温度 最适温度 最高温度 存在环境低温微生物 0 10-15 20-30 水、冷藏物中中温微生物 5 25-37 45-50 大多数环境高温微生物 30 45-55 60-75 土壤、堆肥中5第四章 表 5 微生物生长的最适 pH 值和 pH 范围微生物种类 最低 pH 值 最适 pH 值 最高 pH 值细菌和放线菌 5.0 7.0-8.0 10.0酵母
8、菌 2.5 3.8-6.0 8.0霉菌 1.5 3.0-6.0 10.0第五章 表 1 组织层次谱生物成分 基因细胞器官有机体种群群落+ 物质=能量 生物系统 基因系统细胞系统器官系统有机体系统种群系统生态系统 第五章 表 2 我国各主要土类的微生物数量分析(单位:万/克土)土 类 地 点 细 菌 放 线 菌 真 菌暗棕壤 黑龙江 呼玛 2327 612 13棕壤 辽宁 沈阳 1284 39 36黄棕壤 江苏 南京 1406 271 6红壤 浙江 杭州 1103 123 4砖红壤 广东 徐闻 507 39 11磷质石灰土 西沙群岛 2229 1105 15黑土 黑龙江 哈尔滨 2111 102
9、4 19棕钙土 宁夏 灵武 140 11 4娄土 陕西 武功 951 1032 4白浆土 吉林 皎河 1598 55 3滨海盐土 江苏 连云港 466 41 0.4第五章 表 3 土壤剖面不同层次中微生物的数量(个/克)深度/cm 好氧性细菌 厌氧性细菌 放线菌 真菌 藻类3-8 7800 1950 2080 119 2520-25 1300 379 245 50 535-40 472 98 49 14 0.5665-75 10 1 5 6 0.1135-145 1 0.4 - 3 -第五章 表 4 高空中分离到的细菌和霉菌高度(m) 细菌 霉菌4601400 产碱杆菌属、芽孢杆菌属 曲霉属、
10、青霉属、链格 孢属14002300 芽孢杆菌属 曲霉属、枝孢属23003200 八叠球菌属、芽孢杆菌属 曲霉属、单孢枝霉属32004100 芽孢杆菌属、库特菌属 曲霉属、单孢枝霉属41005000 微球菌属、芽孢杆菌属 青霉属第五章 表 5 不同室内环境的微生物总数及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微生物场所 微生物总数(个/m 3) 种类 数量(个/m 3)住房 180 办公室 1400 口腔链球菌延链球菌 111.4教室 2500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延链球菌/肠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6/1811/71.1实验室 200 医院1100700700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魏氏产气荚膜杆菌71103.
11、57第五章 表 6 以细菌总数评价空气的清洁程度(日本建议)清洁程度 细菌总数(个/m 3)最清洁的空气(有空调) 12清洁空气 30普通空气 31125临界空气 150轻度污染 300严重污染 301第五章 表 7 植物微生物病害的常见症状坏死(腐烂) 植物细胞死亡;局部出现斑点溃疡 通常在茎部出现局部坏死造成损害萎蔫 失去膨压造成枝叶下垂疫病 落叶缺绿 叶绿素消失而失去光和能力细胞减少 阻碍生长畸形生长 过量生长树樱 肿瘤生长疮痂 通常出现慢慢产生和消失的局部损害第六章 表 1 植物根面固氮微生物的专一性植物 点状雀稗 甘蔗 玉米 水稻 谷子固氮种类 雀稗固氮菌 拜氏固氮菌 固氮螺菌 肠道
12、杆菌 假单胞杆菌8第六章 表 2 根瘤细菌的分类互接种族 共生的豆科植物 根瘤细菌种类苜蓿族 苜蓿属 苜蓿根瘤菌三叶草族 三叶草属 三叶草根瘤细菌豌豆族 豌豆属、万豆属、蚕豆属、鹰嘴属豆属、山黧豆属 豌豆根瘤细菌四季豆族 四季豆属 四季豆根瘤细菌羽扇豆族 羽扇豆属 羽扇豆根瘤细菌大豆族 大豆属 大豆根瘤细菌豇豆族 豇豆、花生、绿豆、赤小豆、猪屎豆、胡枝子 豇豆根瘤细菌紫云英族 紫云英属 紫云英根瘤细菌第七章 表 1 各类光合细菌的主要特性类 群 能量代谢 对氧的 要求主要还原 剂主要碳源硫粒沉积氧的释放紫色硫细菌 专性光能利用 专性厌氧 H2,H 2S,S 2O32-CO2 胞内* -紫色非硫细菌 兼性光能利用 兼性厌氧 有机物 有机物 - -绿色硫细菌 专性光能利用* 专性厌氧* H2,H 2S,S 2O32- CO2 胞外 -蓝细菌 专性光能利用 好氧 H2O CO2 - +盐细菌 紫膜调节 好氧 有机物 有机物 - -*外硫红螺菌属沉积硫于胞外。*绿丝菌属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