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下列混合溶液中缓冲能力最强的是(B)A、0.5mol.L -1HAc0.1mol.L-1NaAcB、0.5mol.L -1HAc0.5mol.L-1NaAcC、0.1mol.L -1 HAc0.1mol.L-1NaAc D、0.6mol.L -1HAc0.4mol.L-1NaAc 某一元弱碱 pKb=1.010-6,用它配成缓冲溶液,则该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B)A、57 B、79 C、56 D、68相比于同族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变化规律,H 2O 具有反常的熔、沸点 ,这是由于(C )A、范德华力 B、配位键 C、氢键 D、离子键某反应的半衰期与浓度无关
2、,则该反应是(B)A、零级反应 B、一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三级反应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D )A. 9.0g/L 的 NaCl B. 50g/L 的葡萄糖 (M=180)C. 100g/L 的葡萄糖 D. 0.09g/L 的 NaCl S 轨道为球形,意即(D)A、S 电子为球形 B、S 电子在球面上运动C、S 电子在球内运动 D、电子运动的角度波函数图形为球形原子形成分子时,原子轨道之所以要进行杂化,其原因是(C)A.进行电子重排 B. 增加配对的电子数C.增加成键能力 D.保持共价键的方向对于一个电子来说,下列哪一种表示方式代表一组合理的量子数(A)A.3, 2, 1, + B
3、. 3, 1, 2, -C.以上两种都是 D. 以上两种都不是强电解质溶液的表观电离度总是小于 100%,原因是(B)A、电解质本身不是全部电离 B、正负离子相互吸引C 、电解质不纯 D、以上因素都有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造成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的是(D)A、容量瓶体积未校正 B、使用了受损的砝码称量C、用含量约为 98%的标准物质标定 D、溶解式样时将溶液溅出 HPO 42- 的共轭碱是(C)A. OH- B. H2PO4- C. PO43- D. H3PO4 0.1mol.L -1 的 HAc 溶液 PH (C)A. 等于 1 B. 大于 1 C. 小于 1 D. 等于-1 pH=1 和 pH
4、=4 的两种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溶液的 pH 是 (C)A. 2.5 B.1,25 C. 1.3 D.2 0.4mol/L 的 HAc 和 0.2mol/L 的 NaOH 等体积混合,其溶液 PH(A )1等于 KaHAc B.(C HAcKaHAc) 1/2 C. 1 D. HAc 和 H2O欲配制 pH=4.50 的缓冲溶液,若用 HAc(pKa=4.75)和 NaAc 溶液,则缓冲比为(B)A.-0.25 B. 10-0.25 C. 0.25 D.100.25 Fe 2S3 的溶度积表达式是 (A)A. Ksp=Fe3+2 S2-3 B. Ksp=Fe3+3 S2-2 C. Ksp=2
5、Fe3+ S2- D. Ksp=Fe3+3 S2- 欲配制 pH=5.0 的缓冲溶液,应选用(A)A. HAc (pKa=4,75) -NaAc B. 甲酸(pKa=3.75)-甲酸钠C. NH4Cl-氨水(pKb=4.75) D. NaHCO3(pKa2=6.37) Na2CO3决定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量为(B)A. n, l B. n, l, m, ms C. n,l, m D. n , m , ms乙醇和水分子之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有(D )A. 取向力 B.诱导力 C. 色散力 D. 以上三种力和氢键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其原因是(A)A. 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
6、数增加。 B. 活化能降低C.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D. 反应速率常数增大21.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A)A.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的种类有关。B.发生渗透现象必须有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溶液要有浓度差.C.渗透的方向总是稀溶液向浓溶液渗透。D.渗透压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22. 某元素的电子层结构为 1s22s22p63s23p63d74s2, 因此可确定该元素(A)A、为第四周期元素 B、为B 族元素C、属于 d 区 D、元素符号为 Ba23. 下列各组数据,运算结果为两位有效数字的是(C)A、34.21+16.62+2.47 B、21.36%31.1-28.55C、0.41+(0.
7、74914.910 -6) D、pH=3.8 的溶液 CH+24下列物质中,在形成配合物时不能做配体的是(B) A.CH3NH2 B.NH4+ C.NH3 D.H2NCH2CH2NH225. 0.1mol.L-1 的下列溶液中,粒子总浓度最大的是(B)A、Cu(NH 3)4SO4 B、Na 2SO4 C、Ag(NH 3)2OH D、Ni(CO) 426.H2O2分子中氧的氧化数是(D) A+2 B. -2 C. +1 D. -127.CH4 中 C 原子 SP3 杂化, CH 之间的键角为(B)A、180 B.10928 C、120 D、104 4528.当一元弱酸的 Ka c20Kw,意即,
8、可以 (A)A.忽略水的解离 B.1-1 C溶液 PH=P Ka D.HB=H+29.沿原子轨道伸展方向重叠而成的共价键为 (A)A.键 B.键 C.双键 D.叁键3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为一常数。B. Cu 可溶解于稀 H2SO4 中。C.HCO3-既可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D.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所有稀水溶液。二、是非题 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即为化学计量点(F)缓冲溶液是能缓冲各种冲击力的溶液。 (F)没有渗透现象发生,溶液就没有渗透压。 (F)生理盐水和 10%的葡萄糖溶液各 100ml 混合,其混合液与血浆不
9、等渗。 (F)典型金属元素和典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型化合物(T)相同浓度的 NaOH 和 NH3 溶液中的 OH-浓度相同。 (F)磷酸溶液中的 H+浓度是 PO43-浓度的三倍(F)将弱酸稀释时,解离度增大,所以 H+浓度也大。 (F)在正常人血浆中主要缓冲对是 H2CO3-HCO3-,其缓冲比为 20/1。 (T)当难溶电解质的离子积(Q)等于其溶度积时,该溶液为其饱和溶液。 (T)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中大分子物质产生的。 (F)化学平衡是一动态平衡。平衡时,各物质浓度相同。 (F)缓冲溶液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等于 1,缓冲容量最大, (T)凡是接受质子的物质都叫酸(F) 2p
10、轨道的 3 个分轨道的形状和伸展方向完全相同,称为简并轨道。 (F)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氧化数降低;还原剂失电子,氧化数升高。 (T)元素的氧化数和化合价是同一个概念,因此氧化数不可能有分数。 (F)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可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或电极反应)组成原电池。 (T)五元环和六元环结构的鳌合物较稳定。 (T)因为溶液的蒸气压大于纯溶剂的蒸气压,所以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F)三、填空题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取决于( )步电离。反应速率常数 k 只与( )有关,而与( )无关。某患者血液 PH 值为 7.2,则该患者为( )中毒。氧化-还原电对中,氧化态的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作为(
11、)剂。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 )范围内的溶液叫等渗溶液。中心原子的成键轨道为 d2sp3 杂化,该配合物为( )型。波函数又称为( )沉淀生成的条件是 Q( )Ksp根据酸碱质子论理,酸是( ) ,碱是( ) 。共轭酸碱是( )物质对。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 。若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醋酸的离解度将变( ) ,溶液 pH( ) 。能抵抗外加的少量( ) , ( )或( ) ,而保持溶液( )基本不变的溶液叫缓冲溶液。决定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 和( ) 。某难溶电解质(MA) ,其溶解度(Smol/L )与 kSP 的关系是( ) 。配位数等于配位( )总数。共价键根据原子轨道重叠方
12、式,可分为( )和( ) 。核外电子排布应服从( ) , ( )和( ) 。共价键具有( )和( ) 。电负性是指原子在分子中( )的能力;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 。答案:第一,浓度,温度 酸中毒还原 280-320mmol/L内轨原子轨道或原子轨函 大于 给出质子的物质,接受质子的物质 组成上相差一个质子、可以通过质子的传递而互相转变。 质子的转移 小,升高 强酸,强碱,稀释,pH 缓冲比,总浓度 S=K sp 原子键,键 能量最低原理,保里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 方向性,饱和性 吸收成键电子,氟四、问答题产生渗透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缓冲溶液是如何发挥缓冲作用的?什么是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离子
13、积。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糸?五、计算题分别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5gNaCl 配制成 500ml 的生理盐水。 (0.154mol/L)将 100ml 的 2.78mol/L 葡萄糖溶液稀释到 1000ml。 (0.278mol/L)将 5.0g 某高分子化合物,溶于 100ml 水中配成溶液,在 27时测得该溶液的渗透压为0.37KPa,求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4104)某患者补 Na+ 0.05mol,应补多少克 NaCl,如果用生理盐水补钠,需要多少毫升?(2.925g , 3.25ml)若将浓度均为 0.20mol/LHAc 溶液和 NaAc 溶液等体积混合,计算该
14、混合液的 pH? (pka=4.75)5. 298K 时,氨水的电离常数是 1.76!0-5 ,计算 0.10mol/L 氨水溶液的OH -和电离度? (1.32!0-3mol/L) (1.33%)成教检验专升本基础化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0.1mol/L 的 NaCl、HCl、 CaCl2、HAc ,各种溶液中负离子活度因子 最大者是( )A、 HAc.; B. NaCl; C. HCl; D. CaCl22、 HAc-NaAc 缓冲溶液中,其抗酸成分是( )A. Ac-; B. HAc;C. H 2O; D. H3O+;3、下列电子运动状态存在的是( )A. n=1, l=1, m=0;
15、 B. n=2, l=0, m= 1 ;C. n=3, l=3, m= 3; D. n=4, l=3, m= 2;4、与血浆相比,下列溶液不属于等渗溶液的是( )A. C(葡萄糖)=0.30mol/L; B. C(NaHCO 3)=0.2mol/L;C C(CaCl 2) =0.1mol/L.; D. C(NaCl) =0.15mol/L;5、下列各元素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不是电子层数 2 倍的是( )A. S B. He C. P D. C6、有 a、b、c、d、e 五种元素,在周期表内的位置如图所示,元素的金属性递增的顺序是( )A. a、b、c、d、e B. e、d、c、b、aC. d、
16、a、b、 c、e D. e、c、b、a、d7、下列各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能组成缓冲对的是( )A. 0.1 mol.L-1NH3.H2O- 0.1 mol.L-1HCl; B. 0.1 mol.L-1NH3.H2O- 0.05mol.L-1HCl ;C0.1 mol.L -1NH3.H2O- 0.1mol.L-1NH4NO3;D.0.1mol.L-1CH3COO4- 0.1 mol.L-1NaOH;8、X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 1 个电子,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 6 个电子,X 和 Y 能形成的化合物是( )A. XY B. XY2 C. X2Y D. X4Y9、 Ag(NH3)2Cl 的配位数是
17、( )A. 1 B. 2 C. 3 D. 410、 HCO3-的共轭碱是( )A. H2CO3 B. HCO3- C. CO32- D. CO211、 已知 NH3 的 Kb 为 1.7910-5,则 NH4+的 Ka 是( )A. 5.5910-10 B. 1.7910-5 C . 1.010-14 D. 110-712、下列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 )A. C(NaCl)=0.2mol/L B. C(C 6H12O6)=0.2mol/LC. C(CaCl 2)=0.2mol/L D. C( NaCl)=0.2mol/L2113、将 50ml0.2mol/LAlCl3 和 50ml0.1mol
18、/L CaCl2 溶液相混合后,氯离子的浓度是A. 0.5mol/L B. 0.4mol/L C. 0.3mol/L D. 0.2mol/L14、与原子序数为 2 的 Ne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和与原子序数为 18 的 Ar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 MgBr2 B. NaI C. Al2O3 D. KF15、pH=3.00 的 HAc(Ka=1.76 10-5)溶液的浓度为( )A. 5 10-4mol/L B. 1.0 10-4mol/L C. 1.32 10-3mol/L D. 5.7 10-2mol/L16、下列溶液缓冲能力最强的是( )A. 缓冲
19、比为 1 的 0.1mol/LHAc-NaAc 溶液 B. 缓冲比为 5 的 0.1mol/LHAc-NaAc 溶液 B. 缓冲比为 11:1 的 0.1mol/LHAc-NaAc 溶液 D. 缓冲比为 1:15 的 0.1mol/LHAc-NaAc 溶液17、维持人体血液 pH 基本在 7.357.45 的直接原因不包括( )A. 肾脏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 B. 血浆渗透压 C. 血液中有以 H2CO3-HCO3-为主的多种缓冲体系 D. 机体的呼吸作用的参与18、0.10mol.L -1 的 NH3H2O 溶液 20ml 中加入 0.10 mol.L-1 的 HCl 溶液 20ml,溶液C(
20、H +)值为( )A. 0 B. 0.05Ka (NH 4+) C. 0.05 D. 0.2019、根据杂化轨道理论,NH 3 中 N 的杂化态及分子的几何构型为A、sp 3 杂化,四面体 B、sp 2 杂化,平面三角形 C、不等性 sp3 杂化,三角锥形 D、不等性 sp3 杂化,V 形20、对于 3 个量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 是决定原子轨道能量的主要因素 B. 角量子数 l 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C. m 决定原子轨道伸展方向 D. 主量子数 n 可取任何值21、当角量子数 l 为 2 时,m 可能值为( )A. 0, 1 B. 0, +1, -1 C. 0, 1, 2 D.
21、0, 1, 222、下列哪种不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A. B. C. D. D.23、0.1mol/L 某一元弱酸溶液中,有 1%电离,则该酸的电离常数约为( )A. 1.0 10-6 B. 1.0 10-5 C. 1.0 10-7 D. 1.0 10-424、0.01mol/L 的 H3PO4 溶液 H+( )A. 0.03 B. 0.01 C. 大于 0.01 D.小于 0.0125、1.0 10-3 mol/L 的 NaAc 溶液的 pH 值( )A. 小于 7 B. 等于 7 C. 大于 7 D. 以上都不对26、下列不正确的是( )A溶液 pH 越小,其氢离子浓度H +越大
22、B常温下,任何水溶液中 H+ OH-=1.0 10-14C在浓盐酸中没有 OH-离子 D. 溶液 pH 越大,其 pOH 越小27、同离子效应能使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度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28、在Cl -=Br-=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AgNO3,A、最先生成 AgCl 沉淀 B、三种沉淀同时产生 C、最先生成 AgI 沉淀 D、最先生成 AgBr 沉淀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反应,温度不同,K 值不同。 B. 相同温度下,不同反应有不同 K 值。C.K 越大,说明平衡时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越小,各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越大。D.K 既与浓度有关,也与温
23、度有关30、乙醇和水之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有( )A. 共价键 B. 诱导力和氢键 C. 诱导力和色散力 D.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和氢键31、若将某基态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式写成 1s22s22px22py1,则违背了( )A. 能量最低原理 B. 洪特规则C. 保里不相容原理 D. 轨道对称性匹配原则32、第 3 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 )A. 5 B. 10 C. 18 D. 3233、原子轨道是指( )A. 波函数 B. 2 C. 电子云形状 D. 几率密度34、已知合成氨反应的有关浓度数据记录如下:N2(g) + 3H2(g) 2NH3 (g)起始浓度(mol/L): 1 3 02
24、s 末浓度(mol/L): 1.8 用 NH3 的浓度变化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0.4mol/(L.s) B. 0.4mol/L C. 0.8mol/(L.s) D. 1.2 mol/(L.s)35、下列哪一项属于系统误差?( )A. 方法误差、仪器误差、操作误差 B. 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计算错误C. 环境温度、湿度等的微小波动引起的误差 D. 过失误差36、基态 11Na 原子最外层只有 1 个电子,这个电子运动状态为( )A. 3, 0, 0, +1/2 B. 3, 1, 0, +1/2C. 3, 1, 1, +1/2 D. 3, 1, 1, -1/237、EDTA 测水的硬
25、度,终点时溶液的颜色为A、MY 的颜色 B、EDTA 的颜色 C、指示剂的颜色 D、指示剂-M 的颜色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 2n2 个电子 B.每一个电子层可有 2n 个原子轨道C.每一个电子都有其固定的原子轨道D.基态 6C 原子中的电子分别填充 1s,2s 和 2 个 3p 轨道39、欲使 15 毫升 0.2mol.L-1HAc 电离度和 pH 都减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 加蒸馏水稀释 B. 加少量 1mol.L-1NaOHC. 加少量 1mol.L-1HCl D. 加少量 0.2mol.L-1Hac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级反应就是双
26、分子反应 B.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的反应一定为元反应C. 元反应是单分子反应 D. 元反应的反应速率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二 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填 T,错误的填 F)1、在使用摩尔时,应指明基本单元,这里的“基本单元”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根据需要而指定。 ( )2、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皱缩。 ( )3、血液中血浆含有许多缓冲对,其中 H2CO3-NaHCO3 最为重要。 ( )4、能抵抗外来大量强酸、强碱或稀释,而保持其 pH 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5、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测不准。6、24 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是 1s22s22p63s23p63d6。 ( )7、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
27、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这就是泡利不相容原理。8、缓冲容量相同的溶液,若 PH 值改变相同,则在等体积溶液中所加入的碱或酸量相同。9、在 HAc 中存在 HAc 分子和 Ac-,有抗酸的 Ac-和抗碱的 HAc,因此 HAc 是缓冲溶液。 ( )10、酸效应是指因溶液酸度增大而导致配离子解离的作用。 ( )11、反应物的本性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 )12、原子轨道与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相似。 ( )13、将氖原子的一个 2p 电子激发至 3s 轨道所需能量低于激发至 3p 轨道所需能量14、主量子数为 1 时,有自旋相反的 2 个原子轨道( )15、只有当 3 个量子数组合合理时,才
28、能确定电子的一种空间运动状态( )16、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仍然是等渗溶液( )17、人的毛细血管壁、细胞壁、膀胱膜和羊皮纸都是半透膜( )18、凡是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都是配位化合物( )19、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20、原子轨道杂化后所形成的各杂化轨道的能量相同( )三、填空题、溶剂分子的渗透方向为由( )向( )渗透。、常温下,1.010 -14mol/L 氨水溶液的水的离子积为( )。、Zn(NH 3)4(NO3)2 的配位原子是( ) ,配位数是( ) ,名称是( ) 。、第 17 号元素是( )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为
29、:( )5、主量子数 n 为 4 时,其轨道总数为( )个,电子层电子最大容量为( )6、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趋势上是( )7、共价键的特点在于具有( )和( )8、Vant Hoff 规则认为:温度每升高 10,化学反应的速率一般增加到原来速率的( )倍9、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在( )之间,在配制缓冲溶液时,一般控制其总浓度在( )之间10、 渗透压是溶液的本性,但是只有在( )和( )两个条件满足时才有渗透现象发生。11、在 100 毫升 0.1mol/LNaOH 溶液中 ,H+离子浓度为( )12、正常人的血液 pH 值在( )之间四、问答题1、0.1mol/L 氨水
30、和 0.1mol/LHAc 溶液的导电能力都较弱,为什么把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导电能力就大大增强?2、为什么把固体物质溶解成溶液后反应速率会大大增快?3、为什么每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8 个,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 个,而不都是各个电子层最大容纳数 2n2?五 计算题1、用 100 毫升 0.20mol/LHAc 和 50 毫升 0.1mol/LNaOH 混合后,稀释成 1000ml,求溶液的 pH 为多少? (HAc 的 pKa=4.76)2、在浓度为 0.20mol/L 的某一元弱酸(K a=5.0 10-6)和它的共轭碱组成的缓冲溶液100ml 中,加入 5.0mmol
31、 固体 NaOH 后,pH 为 5.60,计算加入 NaOH 前溶液中共轭碱的浓度。答 案一.选择1.A 2.A 3.D 4.B 5.C 6.C 7.B 8.C 9.B 10.C 11.A 12.C 13.B 14.D 15.D 16.A 17.B 18.C 19.C 20.D 21.D 22.C 23.C 24.D 25.C 26.C 27.B 28.C 29.D 30.D 31.B 32.C 33.A 34.A 35.D 36.A 37.C 38.A 39.C 40.D二、判断1.T 2.F 3.T 4.F 5.F 6.F 7.T 8.T 9.F 10.T11.T 12.F 13.T 14
32、.F 15.T 16.T 17.T 18.F 19.T 20.F三、填空题、溶剂分子的渗透方向为由( 纯溶剂或稀溶液 )向(溶液或浓溶液 )渗透、常温下,1.010 -14mol/L 氨水溶液的水的离子积为(1.010 -14 )、Zn(NH 3)4(NO3)2 的配位原子是(N ) ,配位数是( 4 ) ,该化合物的命名是硝酸四氨合锌(II) 、第 17 号元素是( 氯)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为 (1s 22s22p63s23p5)5、主量子数 n 为 4 时,其轨道总数为(16 )个,电子层电子最大容量为(32 )6、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趋势上是(依次增大 )7
33、、共价键的特点在于具有( 饱和性 )和( 方向性 )8、Vant Hoff 规则认为:温度每升高 10,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一般增加到原来速率的( 24 )倍9、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在( pKa 1 )之间,在配制缓冲溶液时,一般控制其总浓度在( 0.05mol/L 0.2mol/ )之间10、 渗透压是溶液的本性,但是只有在( 有半透膜存在 )和(半透膜两边溶液存在浓度差 )两个条件满足时才有渗透现象发生。11、在 100 毫升 0.1mol/LNaOH 溶液中 ,H+离子浓度为( 1.010-13mol/L )12、正常人的血液 pH 值在( 7.357.45 )之间。四、问答题1、0.1mo
34、l/L 氨水和 0.1mol/LHAc 溶液的导电能力都较弱,为什么把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导电能力就大大增强?答:因为氨水和 HAc 都是弱电解质,能电离出的导电离子很少,因而溶液的导电能力都较弱。把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生成 NH4Ac 是强电解质,能电离出的导电离子较多,因而溶液的导电能力就大大增强。2、为什么把固体物质溶解成溶液后反应速率会大大增快?答:根据碰撞理论,反应速率跟分子碰撞频率成正比,在固体状态,分子彼此碰撞的机会很少。当把固体物质溶解成溶液后,分子间碰撞频率大大增加,反应速率会大大增快。3、为什么每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8 个,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18 个,而不
35、都是各个电子层最大容纳数 2n2?答:很明显,这是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能级交错的自然结果。每层填充的电子如要超过 8 个,除了填 s、p 外,还应填充 d 轨道。而主量子数 3 时,才有 d 轨道。但是,在第四周期里,由于 E4s E3d,电子要填充 3d 时,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必须先填充 4s 轨道。然而,电子一进入 4s 轨道就增加了一个新的电子层,3d 就变成了次外层。同理,对于其它周期来说,由于 Ens E(n-1)d,电子数超过 8,需要填充 d 轨道。但是,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填 d 轨道前,必须先填充更外层的 s 轨道,则增加了一个新的电子层,d 层就变成了次外层。因此,最外层电子
36、数最多不超过 8 个。与上述道理相似,次外层电子数要超过 18,必须填充 f 轨道。但是,由于多电子原子中 Ens E(n-2) f ,在填充次外层的 f 轨道前,必须先填充比次外层多两层的 s 轨道。这样,就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电子层,原来的次外层就变成了倒数第三层。因此,任何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 18 个。五、计算1、 100 毫升 0.20mol/LHAc 和 50 毫升 0.1mol/LNaOH 混合后,稀释成 1000ml,求溶液的 pH 为多少? (HAc 的 pKa=4.76)解:该溶液混合后,HAc 和 NaOH 要发生化学反应,设生成 NaAc 的物质的量为 x 摩尔,剩余 H
37、Ac 为 y 摩尔HAc + NaOH =NaAc +H2O1 10.05L0.1mol/L x解得:x=0.005moly=0.1L0.2mol/L-0.005mol=0.015molpH=pKa + lg =4.76+lg =4.76-0.48=4.28HBn015.2、 在浓度为 0.25mol/L 的某一元弱酸(K a=5.0 10-6)和它的共轭碱组成的缓冲溶液100ml 中,加入 5.0mmol 固体 NaOH 后,pH 为 5.60,计算加入 NaOH 前溶液中共轭碱的浓度。解:设一元弱酸为 HB,加入 5.0mmol 固体 NaOH 后发生化学反应HB + NaOH = NaB + H2O反应前: 0.25mol/L0.1L y mol/L0.1L反应后: 0.25mol/L0.1L-5.010-3mol 5.010-3mol (0.1y+5.010 -3)pH=pKa + lg HBn代入数据有: 5.60=(6 - lg5 )+lg )10.52.0(3)yy=0.35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