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775343 上传时间:2018-04-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6年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满分 42 分)1下列应用中涉及氧化反应的是( )A用明矾净化水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C用装有硅胶的透气小袋防潮D屠呦呦用乙醚从中药中萃取青蒿素2下列有关饱和 Na2CO3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 H+、NH 4+、NO 3、Al 3+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 气体无明显现象C用该溶液浸泡锅炉中的水垢,可使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D与苯酚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6H5OH+CO322C6H5O+H2O+CO23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实验装置实验

2、目的比较非金属性强弱S CSi制取少量的Fe(OH) 3 胶体证明乙醇与浓 H2SO4共热生成了乙烯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AA BB CC DD4电解 NO 制备 NH4NO3 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 NH4NO3,通入物质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极接电源的负极B阳极反应为:NO 3e+2H2O=NO3+4H+C阴极反应为:NO+5e +6H+=NH4+H2ODX 为 NH3 最终制得 3molNH4NO3 理论上需补充 2molX 物质5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N 2 中含有 健数为 3NAB12g 金刚

3、石中含有 CC 键数为 4NAC25时,pH=12 的 CH3COON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OH的数目为 0.01NAD当反应 3(NH 4) 2SO4 4NH3+3SO2+N2+6H2O 生成 89.6L 标准状况的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6室温下,用 0.1000mol/L 盐酸滴定 25mL0.1000mol/LNa2A 溶液(已知 H2A 为二元弱酸) ,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滴定中所得溶液的相关离子浓度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a 点:c(A 2)=c(HA )Bb 点:5c( Cl)=4 c(A 2)+c(HA )+c(H 2A)Cc 点: c(Na +)c(HA )c(A

4、 2)c (H 2A)Dd 点:c(H +)=c(HA )+c(A 2)+c(OH )7已知反应:H 2(g)+I 2(g)2HI(g)H=11kJ/mol,在 443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 x(HI)与反应时间 t 的关系如下表 (已知:正反应速率为 v 正 =k 正x(H 2)x(I 2) ,逆反应速率为 v 逆 =k 逆 x2(HI ) ,其中 k 正 、k 逆 为速率常数) ,下列不正确的是( ) t/min0 20 40 60 80 120平衡时的热量变化第一组 X( 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放出 Q1kJ第二组 X( HI)

5、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吸收 Q2kJAQ 1+Q2=11a(a0)Bk 正 =Kk 逆 (K 为已知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同)CK=D相同温度下,在第二组平衡后的混合气体中再加入 2molHI,重新达到平衡后,HI 的转化率为 21.6%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满分 58 分)8X、Y、Z、R、T 为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子存在,Y 的 2p 能级中有 1 个空轨道,Z 的单质为空气的主要成分,R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 3 倍,T 原子的价层电排布式是 3d74s2回答下列问题:(1)T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

6、图是 (2)在 Y2X4 分子中,Y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3)用“” 或 “”填空:电负性 原子半径 沸点 酸性Y Z Z R Y2X6 YX 4R XZR3 XZR 2(4)R 和 T 形成的一种离子晶体结构如图,则该晶体中 T 离子的配位数是 (5)TR 放入足量的 XYZ 溶液(呈弱酸性,分解温度 1200)中,微热产生一种气体单质和T(YZ ) 63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9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草酸亚铁晶体(FeC 2O4nH2O)分解反应原理,实验如图 1(1)F 仪器名称为 (2)实验操作顺序为: 加入药品;装置 A、E 加热一段时间;开始通入 N2; 检查装置气密性;观察到

7、现象,停止加热装置 A、 E; 停止通入 N2(3)在实验中观察到 B 中出现浑浊, E 的硬质玻管内固体变红,则证明的气体产物是 (4)C 装置的作用是 (5)结合(3)小题对 A 中残留固体提出如下猜想,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选项填字母)a只有 FeCO3 b只有 FeO cFeCO 3 和 FeO 混合物 d只有 Fe2O3(6)草酸亚铁晶体加热分解有如图 2 实验数据,已知图中 N 时刚好完全失去结晶水,试通过计算和分析,写出将草酸亚铁晶体加热至 P 时的化学方程式 10有机物 A 可通下列路线合成降血脂药物 F(安妥明: ) 已知:羟基连接在碳碳双键上不稳定; ;有机物 A 的质谱图、

8、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所示标准状况下,完全燃烧 5.8g 有机物 A,生成 6.72LCO2 和 5.4gH2O请回答下问题:(1)降血脂药物 F(安妥明)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EF 的反应类型是 (2)4氯苯酚(又名对氯苯酚)的结构简式是 (3)写出 Cu 催化下, 与 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C 的结构简式是 (5)A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与 Na 反应,还能发生加聚反应,写出此加聚产物的结构简式 (6)已知:某些醇或酚可以与碳酸酯反应生成聚碳酸酯,如:若将 1molA 与 2mol 生成中间体 N,N 与 合成工程塑料 M() ,则由 N 合成 M 的聚合反应方程式为 11某油脂化

9、工厂的含镍废催化剂主要含有 Ni,还含有 Al、Fe 的单质及氧化物,其他是不溶杂质现用该废催化剂制取 NiSO47H2O,流程如图 1:部分阳离子以氢氧物形式完全沉淀时的 pH 如下:沉淀物 Al(OH) 3 Fe(OH) 3 Fe(OH) 2 Ni(OH) 2pH 5.2 3.2 9.7 9.2回答下列问题:(1)第 1 步加入 NaOH 溶液的目的是 (2) “酸浸 ”时所加入的 X 酸是 (填化学式) 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在不同温度下对废镍催化剂进行“酸浸” ,镍浸出率随时间变化如图 2, “酸浸” 的适宜温度与时间分别是 (填选项字母) A.30、30min B.90、150min C

10、.70、120min(3)第 V 步调 pH 为 23 的目的是(请结合化学用语和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4)工业上以铝和 NiOOH 为电极,NaOH 溶液为电解液制成电池放电时, NiOOH 转化为 Ni(OH) 2,该电池正极反应式是 (5)已知:2Mg(s)+O 2(g)=2Mg(s)H 1=2075kJ/molMg2Ni(s )+2MgH 2(s)=2Mg(s)+Mg 2NiH4(s)H 2=+84.6kJ/molMgH2(s )+ O2(g)=MgO(s)+H 2(g)H 3=963kJ/mol含镍储氢材料(Mg 2NiH4)释放氢气和 Mg2Ni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6)在含镍废催

11、化剂中,Ni、Al 和 Fe 的质量分数分别是 29.5%、31% 和 5.6%a kg 含镍废催化剂按上述流程转化,第步加入 cmol/L 的 X 酸 bL,酸浸后的滤液 Y 不含 Fe3+,滤液 Z 中残留的酸忽略不计,则第步应加入 NiCO3 kg2016 年四川省泸州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满分 42 分)1下列应用中涉及氧化反应的是( )A用明矾净化水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C用装有硅胶的透气小袋防潮D屠呦呦用乙醚从中药中萃取青蒿素【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A净化利用水解生成胶体的吸附性;B高锰酸钾可氧化具有催熟作

12、用的乙烯;C硅胶具有吸水性;D用乙醚从中药中萃取青蒿素,为萃取原理【解答】解:A净化利用水解生成胶体的吸附性,水解反应中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A 不选;B高锰酸钾可氧化具有催熟作用的乙烯,Mn、C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 B 选;C硅胶具有吸水性,为物理变化,故 C 不选;D用乙醚从中药中萃取青蒿素,为萃取原理,为物理变化,故 D 不选;故选 B2下列有关饱和 Na2CO3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 H+、NH 4+、NO 3、Al 3+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 气体无明显现象C用该溶液浸泡锅炉中的水垢,可使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D与苯酚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3、: 2C6H5OH+CO322C6H5O+H2O+CO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铝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二氧化碳和碳酸钠、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C碳酸钙溶解度小于硫酸钙,依据沉淀转化规则解答;D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解答】解:A铝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饱和 Na2CO3 溶液不能与大量氢离子、铝离子共存,故 A 错误;B二氧化碳和碳酸钠、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会产生白色沉淀,故 B 错误;C碳酸钙溶解度小于硫

14、酸钙,依据沉淀转化规则,硫酸钙微溶物能够转化为更难溶的碳酸钙,故 C 正确;D苯酚酸性弱于碳酸,强于碳酸、氢钠,所以苯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故 D 错误;故选:C3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实验装置实验目的比较非金属性强弱S CSi制取少量的Fe(OH) 3 胶体证明乙醇与浓 H2SO4共热生成了乙烯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比较非金属性,可根据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 B饱和氯化铁溶液在沸水中水解制备胶体;C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D应该使用相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解答】

15、解:A比较非金属性,可根据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得硅酸沉淀,可证明非金属性的强弱,故 A 正确; B饱和氯化铁溶液在沸水中水解制备胶体,图中为固体的溶解操作,不能制备胶体,故B 错误;C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应除掉乙醇后再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故 C 错误;D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应该使用相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故 D 错误故选 A4电解 NO 制备 NH4NO3 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 NH4NO3,通入物质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极接电源的负极B阳极反应为:NO 3

16、e+2H2O=NO3+4H+C阴极反应为:NO+5e +6H+=NH4+H2ODX 为 NH3 最终制得 3molNH4NO3 理论上需补充 2molX 物质【考点】电解原理【分析】电解 NO 制备 NH4NO3,b 为阳极反应为 NO3e+2H2O=NO3+4H+,a 为阴极反应为:NO+5e +6H+=NH4+H2O,从两极反应可看出,要使得失电子守恒,阳极产生的 NO3的物质的量大于阴极产生的 NH4+的物质的量,总反应方程式为:8NO+7H2O 3NH4NO3+2HNO3,因此若要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 NH4NO3,需补充NH3,据此分析【解答】解:电解 NO 制备 NH4NO3,b

17、为阳极反应为 NO3e+2H2O=NO3+4H+,a 为阴极反应为:NO+5e +6H+=NH4+H2O,从两极反应可看出,要使得失电子守恒,阳极产生的NO3的物质的量大于阴极产生的 NH4+的物质的量,总反应方程式为:8NO+7H2O 3NH4NO3+2HNO3,因此若要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 NH4NO3,需补充NH3Aa 为阴极反应为:NO+5e +6H+=NH4+H2O,a 极接电源的负极,故 A 正确;Bb 为阳极反应为:NO 3e+2H2O=NO3+4H+,故 B 正确;Ca 为阴极反应为:NO+5e +6H+=NH4+H2O,故 C 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则 X 为 NH3,最终制

18、得 3molNH4NO3,设需补充 xmolNH3,根据总反应方程式为:8NO+7H 2O 3NH4NO3+2HNO3,则 NH3HNO 3 NH4NO3 则x+ =3,x=1.2,理论上需补充 NH31.2mol,故 D 错误;故选 D5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N 2 中含有 健数为 3NAB12g 金刚石中含有 CC 键数为 4NAC25时,pH=12 的 CH3COON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OH的数目为 0.01NAD当反应 3(NH 4) 2SO4 4NH3+3SO2+N2+6H2O 生成 89.6L 标准状况的气体时,转移的电子

19、数为 3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1mol 氮气含有 2mol健; B在金刚石中每个 C 原子可形成的 CC 键数目为 4 个;每条 CC 键被两个 C 原子共用;C溶液的体积不确定;D3(NH 4) 2SO4 4NH3+3SO2+N2+6H2O 中生成 8mol 气体转移 6mol 电子【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 22.4LN2 中含有 健数为 2NA,故 A 错误; B每个 C 原子可形成的 CC 键数目为 4 个;每条 CC 键被两个 C 原子共有,每个碳原子可形成:4 =2 个 CC 键,则 12g 金刚石即 1mol,含 CC 键 2mol,即个数为 2NA,故B 错误;C

20、溶液的体积不确定,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 C 错误;D89.6L 标准状况的气体为 4mol,转移的电子数为 3N,故 D 正确故选 D6室温下,用 0.1000mol/L 盐酸滴定 25mL0.1000mol/LNa2A 溶液(已知 H2A 为二元弱酸) ,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滴定中所得溶液的相关离子浓度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a 点:c(A 2)=c(HA )Bb 点:5c( Cl)=4 c(A 2)+c(HA )+c(H 2A)Cc 点: c(Na +)c(HA )c(A 2)c (H 2A)Dd 点:c(H +)=c(HA )+c(A 2)+c(OH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21、分析】Aa 点时 n(HCl )=0.1mol/L 0.0125L=0.00125mol,反应生成0.00125molNaHA,剩余 0.00125molNa2A,从盐类的水解程度的角度分析;B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从物料守恒的角度分析;Cc 点时 n( HCl)=0.1mol/L0.025L=0.0025mo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NaHA;D溶液中满足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的角度分析【解答】解:Aa 点时 n(HCl)=0.1mol/L 0.0125L=0.00125mol,反应生成0.00125molNaHA,剩余 0.00125molNa2A,由于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 c(HA )c(

22、A 2) ,故 A 错误;Bb 点时 n(HCl)=0.1mol/L0.02L=0.002mol,由物料守恒可知:5c(Cl )=4c(HA )+4c(A 2)+4c (H 2A) ,故 B 正确;Cc 点时 n( HCl)=0.1mol/L0.025L=0.0025mo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NaHA,溶液呈碱性,所以 HA的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则有 c(A 2)c(H 2A) ,故 C 错误;Dd 点时加入盐酸 0.005mol,溶液存在电荷守恒,存在 c(Na +)+c(H +)=c(HA )+2c(A 2)+c( OH)+c(Cl ) ,由于 c(Na +)=c(Cl ) ,则 c(H

23、 +)=c(HA )+2c(A 2)+c(OH ) ,故 D 错误;故选 B7已知反应:H 2(g)+I 2(g)2HI(g)H=11kJ/mol,在 443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 x(HI)与反应时间 t 的关系如下表 (已知:正反应速率为 v 正 =k 正x(H 2)x(I 2) ,逆反应速率为 v 逆 =k 逆 x2(HI ) ,其中 k 正 、k 逆 为速率常数) ,下列不正确的是( ) t/min0 20 40 60 80 120平衡时的热量变化第一组 X( 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放出 Q1kJ第二组 X( HI) 1 0.

24、91 0.85 0.815 0.795 0.784 吸收 Q2kJAQ 1+Q2=11a(a0)Bk 正 =Kk 逆 (K 为已知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同)CK=D相同温度下,在第二组平衡后的混合气体中再加入 2molHI,重新达到平衡后,HI 的转化率为 21.6%【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A第一组假设开始时加入 amol 氢气、amol 碘,反应达到平衡时 HI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784,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n(HI)=0.784amol2=1.568amol,生成 2molHI 放出 11kJ 热量,则生成 1.568amol 放出热量 Q1=(0.784a11)kJ;第二组假设开始时加入 2amolHI,达到平衡状态时 n(HI)=0.7842amol=1.568amol ,则参加反应的 n(HI)=2amol(10.784)=2amol 0.216,放出的热量 Q2=(0.216a11)kJ;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k 正 x(H 2)x(I 2)=v 正 =v 逆 =k 逆 x2(HI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