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 2016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焰色反应是元素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 1:1 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能与酸反应产物中有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A、同素异形体的转化中有单质生成;B、焰色反应是元素的物理性质;C、C 2H2、C 6H6 组成的混合物中,碳、氢个数比为 1:1;D、过氧化
2、钠与盐酸反应:2Na 2O2+4HCl4NaCl+O2+2H2O,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解答】解:A、同素异形体的转化中有单质生成,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即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A 错误;B、焰色反应过程中无心物质生产,是元素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故 B 错误;C、由两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 1:1 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C 2H2、C 6H6 组成的混合物中,碳、氢个数比为 1:1,故 C 错误;D、能与酸反应产物中有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2Na2O2+4HCl4NaCl+O2+2H2O,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故
3、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类型的分析,焰色反应实质理解,碱性氧化物概念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2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H 4) 2Fe(SO 4) 2 溶液中: Ba2+、K +、OH 、Br B通入过量 SO2 气体的溶液中:Fe 3+、NO 3、Ba 2+、H +C =1012 的溶液中:NH 4+、Cu 2+、NO 3、Cl Dc(I )=0.1 mol L1 的溶液中:Na +、Fe 3+、ClO 、SO 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离子之间结合生成沉淀、弱电解质等;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1012 的溶液,显
4、酸性;D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Ba 2+、SO 42结合生成沉淀,Fe 2+、OH 结合生成沉淀,OH 、NH 4+结合生成电解质等,不能大量共存,故 A 错误;BSO 2、NO 3、H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 SO42与 Ba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B 错误;C. =1012 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 C 正确;DFe 3+、ClO 分别与 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
5、度不大3离子方程式 2Ca2+3HCO3+3OH=2CaCO3+CO32+3H2O 可以表示( )ACa(HCO 3) 2 与 NaOH 溶液反应 BBa(HCO 3) 2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Ca(HCO 3) 2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DNH 4HCO3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2mol 碳酸氢钙与 3mol 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水;BBa(HCO 3) 2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钡、碳酸钙和水;CCa(OH) 2 与 Ca(HCO 3) 2 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DNH 4HCO3 与足量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生成碳酸钙、一水合氨
6、和水,NH 4HCO3 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铵和水【解答】解:A.2mol 碳酸氢钙与 3mol 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水,离子方程式:2Ca 2+3HCO3+3OH2CaCO3+CO32+3H2O,故 A 选;BBa(HCO 3) 2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钡、碳酸钙和水,离子方程式:Ba2+Ca2+2HCO3+2OH=CaCO3+BaCO3+2H2O,故 B 不选;CCa(OH) 2 与少量的 Ca( HCO3) 2 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2+HCO3+OH=CaCO3+H2O,Ca (OH) 2 与足量的 Ca(HCO 3) 2 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2
7、+HCO3+OH=CaCO3+H2O,故 B 不选;DNH 4HCO3 与足量澄清石灰水的离子反应为NH4+Ca2+HCO3+2OH=CaCO3+NH3H 2O+H2O,NH 4HCO3 与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离子反应为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故 D 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侧重考查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明确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4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要证明碳酸氢钠
8、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 A 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 A 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考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分析】A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而碳酸钠稳定性较强,加热时难以分解,加热大试管时,碳酸钠的受热温度会高于碳酸氢钠,可根据是否产生气体判断稳定性强弱;B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显示蓝色,据此可以鉴别是否有水存在;C烧杯 A 与装有碳酸钠的试管相连,则实验过程中不会生成二氧化碳,石灰水不会变浑浊;C烧杯 A 连接的试管盛放的为碳酸钠,加热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解答】解:A碳酸氢钠在小试管,碳酸钠在大使管,大试管
9、直接加热,稳定较高,如温度较高的不分解,而加热温度较低的物质分解,可判断稳定强弱,故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故 A 正确;B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显示蓝色,则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如果变蓝则说明有水生成,故 B 正确;C碳酸钠较稳定,加热过程中不会分解,则连接 A 烧杯的试管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A 烧杯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故 C 错误;D碳酸钠比较稳定,加热过程中不会生成二氧化碳,则烧杯 A 中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故 D 正确;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性,根据二者的不
10、同性质选择正确的实验方案5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 2+4Fe3+Cu2+5Fe2+2S,反应结束后,经处理获得单质硫 x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B氧化剂是 Fe3+,氧化产物是 Cu2+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xmolD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ymol,则原 Fe3+的总物质的量为(yx )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CuFeS 2+4Fe3+=Cu2+5Fe2+2S 中,S 元素的化合价由 2 价升高为 0,Fe 元素的化合价由+3 价降低为+
11、2 价,反应中 Fe3+为氧化剂,CuFeS 2 为还原剂,结合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解答该题【解答】解: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但只有铁离子中的铁元素被还原,故 A 错误;B氧化剂是 Fe3+,氧化产物是 S,故 B 错误;C由离子方程式可知生成 2molS,转移电子 4mol,则生成 xmolS,则转移 2xmol 电子,故 C 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生成 xmol 硫,则生成 3xmol 金属离子,消耗 2xmolFe3+,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ymol,则剩余 Fe3+的物质的量为(y3x)mol ,所以原 Fe3+的总物质的量为 2xmol+(y 3x)mol=
12、(y x)mol,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难度不大6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C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 NaCl 晶体D分离酒精和水【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转移液体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B冷凝水方向错误;C蒸发时用蒸发皿;D分液漏斗分离能分层的物质【解答】解:A转移液体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以免液体溅出,故 A 正确; B冷凝水方向错误,下进上出,故 B 错误;C采用蒸发的方法从饱和食盐水中获取 NaCl
13、晶体,蒸发时用蒸发皿,灼烧药品时用坩埚,故 C 错误;D酒精和水能互溶,不分层,故 D 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转移液体、物质制备及分离与提纯等,侧重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原理的考查,注意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操作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7大气中的 SO2 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最新研究表明,离子晶体N(CH 3) 42SO4(s) 能与 SO2 进行如下可逆反应,使其可能成为绿色的 SO2 吸收剂:N(CH 3) 42SO4(s)+SO 2(g)N (CH 3) 42S2O6(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 CH3) 4+中只含共价键B该反应中,SO 2
14、 作氧化剂CSO 2 漂白品红是利用其强氧化性【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AN(CH 3) 4+中只存在 NC、CH 键,为共价键;B根据 S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漂白品红【解答】解:AN(CH 3) 4+中没有金属元素或铵根离子,只存在 NC、C H 键,不含离子键,只有共价键,故 A 正确;BN(CH 3) 42 SO4(s)+SO 2(g)N(CH 3) 42 S2O6(s)反应中 SO2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O 2 作还原剂,故 B 错误;C二氧化硫没有强氧化性,SO 2 漂白品红是与品红结合生成无色物质,表面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
15、C 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的性质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0.5mol/L 的 NaHSO3 溶液与 1.0mol/L 的 NaClO 溶液等体积混合:HSO 3+ClOSO42+Cl+H+B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2Fe(OH) 3+6H+2I2Fe2+I2+6H2OC漂白粉溶液中加氯化铁溶液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Fe 3+3ClO+3H2OFe(OH)3+3HClODNH 4HSO4 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 2 溶液至 SO42恰好沉淀完全:NH4+H+SO4
16、2+Ba2+2OHNH3H2O+BaSO4+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荷不守恒;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化亚铁、碘、水;C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和 HClO;D至 SO42恰好沉淀完全,以 1:1 反应,生成硫酸钡、一水合氨、水【解答】解:A.0.5mol/L 的 NaHSO3 溶液与 1.0mol/L 的 NaClO 溶液等体积混合的离子反应为 OH+HSO3+ClOSO42+Cl+H2O,故 A 错误;B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的离子反应为 2Fe(OH) 3+6H+2I2Fe2+I2+6H2O,故 B 正确;C漂白粉溶液中加氯化铁溶液产生大
17、量红褐色沉淀的离子反应为 Fe3+3ClO+3H2OFe(OH) 3+3HClO,故 C 正确;DNH 4HSO4 的稀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 2 溶液至 SO42恰好沉淀完全的离子反应为NH4+H+SO42+Ba2+2OHNH3H2O+BaSO4+H2O,故 D 正确;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及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9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 3+3ClO+4OH2RO4n+3Cl+5H2O,则RO4n中 R 的化合价是( )A+3 B+4 C+5
18、 D+6【考点】真题集萃;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根据电荷守恒得 31+41=31+2n,则 n=2,所以 RO4n为 RO42,该离子中 O 元素化合价为2 价, R、O 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2,据此判断 R 元素化合价【解答】解:根据电荷守恒得 31+41=31+2n,则 n=2,所以 RO4n为 RO42,该离子中O 元素化合价为2 价,R 、O 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所以该离子中 R 元素化合价=2( 2)4=+6,故选 D【点评】本题以氧化还原反应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合价判断,根据电荷守恒、离子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分析解答即可,侧重考查分析计算能力,题目难度不大10在一定条件下 MO3
19、与 M发生反应:MO 3+5M+6H+3M2+3H2O,则下列关于 M 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M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VA 族 BM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CMO 3中的 M 元素只能被还原 DM 2 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分析】由反应方程式可知,M 的最低负价为1,则其最高正价为+7 价,族序数等于最高正化合价;则 M 为卤族元素但 F 元素除外,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常温常压下,氯气是气体、溴是液体、碘是固体,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反应方程式可知, M 的最低负价为 1,则其最高正价为+7 价,族序数等于最高正化合价,
20、元素 M 应位于第A 族,故 A 错误;BF 元素没有正化合价,所以 M 不能为 F 元素,可以为 Cl、Br、I 等,其氢化物 HX 水溶液均显酸性,故 B 正确;CM 的最低负价为 1,M 最高正价为 +7 价,MO 3中 M 为+5 价,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 C 错误;D若 M 为 Cl,单质为气体,若 M 为 I 或 Br 也可以发生如上反应,碘为固体,溴为液体,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综合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等,难度中等,关键根据离子方程式判断 M 的最低负价为1,最高正价为+7 价,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能力考查,是一道不错的能力
21、考查题目11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 NH 3 B用铜片和稀硝酸制 NOC用锌粒和稀硫酸制 H 2 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 O2【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时,加热的试管口应该低于试管底;B尾气处理装置要防止倒吸;C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D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解答】解:A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时,加热的试管口应该低于试管底,否则水蒸气冷却后导流而炸裂试管,故 A 错误;B尾气处理装置要防止倒吸,该装置没有防倒吸装置,故 B 错误;
22、C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所以集气瓶中导气管应该遵循“短进长出” 原则,故 C 错误;D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该装置符合条件,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气体收集和制取,明确实验原理及气体收集方法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从实验操作规范性及评价性进行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 A12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 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常温下 21gC3H6 和 C4H8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1.5
23、NA2L0.5mol/L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为 2NA3mol 单质铁完全转化为 Fe3O4,失去 8NA 个电子密闭容器中 2molNO 与 1molO2 充分反应后,产物的分子数为 2NA将 100mL0.1mol/L 的 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 Fe(OH) 3 胶粒 0.01NAA B C D【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为歧化反应;C3H6 和 C4H8 的最简式为 CH2,根据最简式计算出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亚硫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根据 Fe3O4 中铁为+ 价来分析;NO2 和 N2O4 之间存在转化,
24、方程式 2NO2N2O4;胶体微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解答】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为歧化反应,生成 1mol 氧气转移 2mol 电子,所以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故正确;常温下,21g C 3H6 和 C4H8 的混合物中含有 1.5mol 最简式 CH2,含有 1.5molC 原子,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1.5NA,故正确;亚硫酸是弱酸,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的氢离子的个数小于 2NA 个,故错误;Fe3O4 中铁为+ 价,故 1mol 铁反应失去 mol 电子,3mol 单质 Fe 完全转化为 Fe3O4 失去 8mol 电子,即 8NA 个,故正确;NO 和
25、 O2 反应方程式为 2NO+O2=2NO2,根据方程式知,2molNO 与 1molO2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molNO2,但 NO2 和 N2O4 之间存在转化,方程式 2NO2N2O4,所以产物分子数小于 2NA,故错误;胶体微粒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将 100mL0.1molL1 的 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 3 胶粒小于 0.01NA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物理量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注意氢氧化铁胶粒为氢氧化铁的聚集体,题目难度中等13在 1L 溶液中含有 Fe(NO 3) 3 和 H2S
26、O4 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 0.2molL1 和1.5molL1,现向该溶液中加入 39.2g 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 Fe3+物质的量为 0.8molB反应后产生 13.44L H2(标准状况)C反应后溶液中 Fe2+和 Fe3+物质的量之和为 0.9molD由于氧化性 Fe3+H +,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专题】计算题【分析】Fe(NO 3) 3 和 H2SO4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2mol、1.5mol,n(Fe)= =0.7mol,氧化性为 HNO3Fe 3+H +,先发生 Fe+4H
27、+NO3Fe3+NO+2H2O、再发生 Fe+2Fe3+3Fe2+,若还有 Fe 剩余,则最后发生 Fe 与氢离子的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Fe(NO 3) 3 和 H2SO4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2mol、1.5mol,n(Fe)= =0.7mol,氧化性为 HNO3Fe 3+H +,则Fe+4H+NO3Fe3+NO+2H2O1 4 1 10.6 2.4 0.6 0.6Fe+2Fe3+3Fe2+,1 2 30.1 0.2 0.3Fe 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溶液中存在 0.6molFe3+、0.3molFe 2+,A反应后溶液中 Fe3+物质的量为 0.6mol,故 A 错误;B不发生 F
28、e+2H+Fe2+H2,没有氢气生成,故 B 错误;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 0.6molFe3+、0.3molFe 2+,反应后溶液中 Fe2+和 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mol,故 C 正确;D氧化性为 HNO3Fe 3+H +,先发生 Fe+4H+NO3Fe3+NO+2H2O,有气体生成,故 D 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铁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的计算,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的先后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过量计算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4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A SO2 通入 BaCl2 溶液,然后滴入稀硝酸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于
29、稀硝酸所得沉淀为 BaSO3,后转化为 BaSO4B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并搅拌 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C 向 FeCl2 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 粉末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FeCl2 溶液部分变质D 向足量含淀粉的 FeI2 溶液中滴加 2 滴氯水溶液变蓝 还原性:I Fe 2+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然后滴入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但 SO2 通入 BaCl2 溶液中不反应;B浓硫酸先使蔗糖碳化,后 C 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D氯水先氧化碘离子,
30、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解答】解:A然后滴入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但 SO2 通入 BaCl2 溶液中不反应,则开始不能生成亚硫酸钡沉淀,现象不合理,故 A 错误;B浓硫酸先使蔗糖碳化,后 C 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故 B 错误;C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则不能说明 FeCl2 溶液部分变质,故 C 错误;D氯水先氧化碘离子,碘单质遇淀粉变蓝,则由现象可知还原性 IFe 2+,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及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5已知 X、Y、Z、W 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则 W、X 不可能是( )选项 W XA 盐酸 NaCO3 溶液B Cl2 FeC CO2 Ca(OH) 2 溶液D 氨水溶液 AlCl3 溶液AA BB CC DD【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氯气的化学性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