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商业街运营知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752469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街运营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商业街运营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商业街运营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商业街运营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商业街运营管理知识商业街分类商业街是指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的商店有规律的排列组合的商品交易场所,其存在形式分为带状式商业街和环型组团式商业街。它是由众多的商店、餐饮店、服务店共同组成,并且按一定结构比例规律排列,如墨西哥城起义者大街、纽约的百老汇大道、苏黎世的班霍夫大街、蒙特利尔的萨布洛克大街、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等等。在西方的经济理论中,它与购物中心、商业区等等有着严格的界限,是不可混淆的概念。目前,国内的商业街有如下几种分类方式:按规模分类大型商业街:在长度为 1000 米的标准基点上进行的商铺的有序布局,如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两大商业街,北京王府井大街和西单北大街两个大型商业街,目前全国最

2、长的步行街是全长为 1210 米的武汉江汉路商业街。中小型商业街:如深圳华强北路商业街和北京 275 米的大栅栏袖珍商业街。按功能分类综合型商业街:如南北总长度为 1600 米的北京西单商业街、乌鲁木齐中山路商业街、昆明青年路商业街。专业型商业街:如杭州健康路丝绸特色街、福州榕城美食街、北京三里屯酒吧一条街。按等级分类市级商业街:如哈尔滨中央大街、天津和平路商业街。区级商业街:如天津滨江道商业街、北京地安门商业街和方庄小区餐饮一条街。除此之外还有按照不同性质来划分的,如商品性一条街、服务性一条街,如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北京西二环东侧的北京金融街。商业街经营类别商业街项目生存发展所依赖的是专业

3、化的管理,包括对进驻商铺、业主、企业等权利义务的限制。由于其所管理的范围大、行业跨度大,要保证商业街朝着预期的目标前进,就需要更为细致的经营策略。按照业主的经营行为分类投资经营:商铺业主购买商铺后自己直接经营。委托经营:商铺业主出于保险起见,将商铺委托商管公司租出去,让别人经营。租赁经营:业主为规避风险或没有足够的资金时,以租赁方式获取商铺的经营权。按照商业街的营销方式分类一次性卖出:商业街完成招商工作后,将整个项目卖出。租赁经营:照顾中小投资者的需求,不卖出商铺产权,提供使用权租赁的管理方式。直接经营:商业街的管理公司直接引入产品,自行经营。混合经营模式:将以上三种方式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经营

4、。选择经营模式要根据商业街管理公司的能力来确定,直接经营模式和混合经营模式的难度要比单纯的租赁和买卖要复杂得多.商业街运营管理基础知识运营管理是商业街运营的核心,是商业房地产收益和物业价值提升的源泉。现代商业房地产管理运营的精髓就是要把松散的经营单位和多样的消费形态,统一到一个经营主题和信息平台上。不能统一运营管理的商业房地产项目,会逐渐从“商业管理”蜕变成“物业管理”,直至最终完全丧失自己的商业核心竞争力。统一运营一般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统一招商管理、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监督和统一物管。这其中“统一招商管理”又是后面三个统一工作的基础和起源。这项工作的成败得失不仅决定了发展商前期的规划是否成功

5、,而且决定着后期商业房地产项目商业运营的管理能否成功。随着商业街的发展,服务性、娱乐性的项目比重不断上升,甚至超过了普通商品店,招商管理也称之为微观经营主题的选择。需要商业街开发商在综合平衡各种关系的基础上制定招商政策,对微观商业经营主体进行控制,最基本的目标是微观商业经营主体在商业上能够生存,有足够的回报,让整个商业房地产开发能够获得效益。商业街项目应该尽量选择国内外某些领域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推广策划应该面对国际性水准的众多机会的筛选,范围上要广,重点介绍项目所在地消费环境、本项目的经营定位、项目的业态组合、经营规模、管理模式等合作商关心的实际问题,使合作商对项目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便于进

6、一步接触洽谈合作。商业街的业态规划商圈里业态越丰富,商圈经济也就越成熟,各业态根据商圈的特点,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样在商业街这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内部,各业态也应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凝聚各业态的闪光点以强化和突显商业街的整体定位。一般来说,商业街的行业结构呈现“三足鼎立”状:具备购物功能的占 40%,具备餐饮功能的占 30%,具备休闲娱乐功能的占 30%。当然,这个结构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经典定律”,主题不同的商业街在业态构成上将会形成不同的比重。但是,在业态组合方面必须有主次之分,通常商业街的组成是以大型百货商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为主,普通超市、便利店等作

7、为丰富商业街的补充形式出现。商业街的空间布局 国际流行的街景构造是,商业街内街景全为内置环廊式,内街的人流、物流畅通无阻,主体结构有三种形态,全开放式、全封闭式、半封闭式。在内街的各式人行步道上将装配众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如休闲桌椅、公用电话、ATM 取款机、自助银行、环保公厕、儿童乐园、园林景观、城市雕塑等。而目前中国城市的商业街大多数是借市成街的模式,近年来才开始注意到街道景观园林的建设。大量的人流意味着复杂交通流线的设计,交通网络的搭建特别是立体交通网络的设计越来越重要。例如上海南京路商业街,拥有 24 条地面公交线路、两条地铁线、市内环线高架路、市内铁路线以及黄浦江水运线,从而保障了南京

8、路商业街的客流吞吐需求。中、小型商业街,在不具备立体交通网状的情况下,可采取平面互动交通网设计。条件再差,也要具备一侧、一面、两端交通疏导型交通网络条件。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一、尺度近人 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以势压人”。 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而横向关注范围一般也就在 10 米20 米之间,而超过 20 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会在

9、超 20 米宽的范围内“之”字前行。这恰好说明了商业街建筑外观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外观设计的第三个层面上。 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观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著名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等。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人所能感受的范围也就在一层高之内。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

10、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缺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味。 国外商业街经常被作为设计样板,这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分不开。国内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的形象和气势。商业街设计的尺度把握应该以人为本。 二、空间的限定 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

11、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也就是在商业街的两端需要某种形式的空间标志物和限定物,标志着商业街的起和终。同时也起到把车行交通空间同步行购物空间隔离的目的。 例如在北京珠江国际城商业街设计中,入口一端的一座中西合璧的牌楼作为标志,不但使入口更加醒目和吸引人,也起到屏障的作用,把城市交通与步行空间隔开。小区中心一端以一座高耸的钟塔既作为商业街结束也标示着小区的中心。两端标志的建立确立了商业街的宽间范围,购物人能随时感知自身在这一空间内的位置,预知未走的路程。这一手法

12、避免了购物者在大市场内常有的混乱与迷失感。从人的行为模式来看,一般步行商业街的宽度宜在 1020 米之间,超过 20 米宽的街道难有近人的尺度。从建筑高度与街道比例来看,街宽宜在楼高的 1/31/4。商业街的宽度也与商业规模有关,但不等于说街越长楼越高,街应该越宽。空间的舒适度也是必须考虑的。若宽于 20 米, “街”的感觉则可能被“ 广场”的感觉取代。 商业街空间的高度方向的限定应遵循以行人为模数的原则,并考虑二次空间的应用。住宅区的商业街经常是同住宅建筑合二为一的,也就是底层商业。顶部住宅,特别是高层建筑因与商业建筑个性不同,与商业街的建筑设计手法不必相同。多层、低层住宅如有可能,在尺度和

13、色彩上适当加以商业特点能提高商业街与住宅的整体性。 在首层商业与二层住宅之间用雨罩、骑楼、遮阳等形式将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在室外区分开是必要的。既能降低噪音和视觉干扰,也可使上下不同的建筑个性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带。雨罩骑楼这样的空间划分手段能将建筑主体所形成的外部空间划分成次一级的二次空间。骑楼这样的空间正好适应购物行人的尺度,无论建筑主体有多高,这样的二次购物空间给人稳定的舒适感。 三、风格色彩的多元化 自然形成的传统商业街的诱人之处在于其不同时期建造,风格迥异的铺面杂拼在一起,造成以极其的多元化而达到统一的繁华效果。新设计的商业街往往因人为的统一而流于单调乏味。为追求传统商业街的意境,设计师应

14、有意识地放弃追求立面手法简单的统一,甚至应刻意创造多种风格的店铺共生的效果。 不同风格的建筑单元拼在一起使人联想起小镇风情。即便是同样设计的不同单元,也通过材质、颜色的变化,加强外观差异化。商业街的魅力就在于繁杂多样立面形态的共生。这也是商业街与大型百货商厦的区别。 四、面材的软化与精化 商业街建筑与其它建筑外观的重要不同是店家需要根据自身商业的性质特点,二次装修店铺外观。建筑的外观设计仅仅是一个基础平台。店家最起码需要安装招牌,有些连锁店还需要改为特定的颜色、样式。而招牌、广告、灯箱等室外饰物往往成为建筑外观中最惹眼的元素。失控的第二次外装可能会同原建筑设计立意冲突,甚至破坏建筑空间的效果。

15、所以成熟的商铺外观设计应考虑改造外装的可能,预留店名、招牌、广告和其它饰物的位置。 为突出人情味,商业街表面构件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了软性面材,例如蓬布遮阳、竹木材料外装、悬挂的旗帜和其它织物招牌等饰件。这一趋势使得建筑立面设计更趋近装修装饰设计、也要求设计师不能停留在建筑框架的设计深度上,必须以装修的精度来做商业街立面设计。换句话说,商业街的外观设计已经很室内化。 五、重视非建筑元素 商业街室外空间与气氛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立面形式,但也取决于其它一些建筑元素的运用,比如室外餐饮座、凉亭等功能设施,花台、喷泉、雕塑等、灯具、指示牌、电话亭等器材、灯笼、古董、道具等装饰,铺地、面砖、栏杆等面材。这些元素是商业街与人发生亲密接触的界面。若想使这一界面更“友善”,就需要从景观、园林的角度深化商业街的设计。 总之,商业街的设计不应是简单满足规模、流量、流程等技术指标,也应重视它所给人的心理感受。而为达到一个舒适、活跃而有新意的视觉与空间效果,设计师必须考虑人的尺度,从装修装饰与景观设计的深度来要求商业街外观的设计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