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解释部分和填空题部分1、 园 林 :在 一 定 的 地 块 上 , 以 植 物 、 山 石 、 水 体 、 建 筑 等为素材,遵循 科 学 原 理 和美学规律, 创造 的 可 供人们游 憩 和赏 玩 的现 实 生 活 境 域 。2 、 园 林 史 : 园 林 及 其 相 关 因 素 发 生 、 发 展 演 变 的 历 史3、 园 林 艺 术 : 是 通 过 园 林 的物 质 实 体 (要素构成)按照园 林 匠 师 的审 美 意 识 所 创 造 出 的 时 空 的动 静 空 间 艺 术4、 园 林 美 的 衡 量 标 准 : 自 然 美 , 艺 术 美 , 社 会 美5、 园 林 艺 术 的
2、 特 征 : 艺术同性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有特征有园林艺术的综合性,园林功能与审美的协 调 性 , 在 工 程 技 术 、 经 济 与 艺 术 方 面 的 统 一 性6、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类 型 : 人 工 山 水 园 和 天 然 山 水 园7、 人 工 山 水 园 : 即 在 平 地 上 开 凿 水 体 , 堆 筑 假 山 , 人 为 地 创 造 山 水 地 貌 , 配 以 花 木 栽 植 和 建 筑营 造 , 或 借 助 于 原 有 地 形 的 营 造 , 加 以 艺 术 的 加 工 , 把 天 然 山 水 风 景 移 缩 模 拟 在 一 个 小 范 围 内 ,在 城 镇
3、内 居 多8、 天 然 山 水 园 : 局 部 或 全 部 作 为 建 园 基 址 , 然 后 再 配 置 花 木 和 建 筑 营 造 , 将 原 始 的 地 貌 因 势 利导 适 当 调 整 , 加 工,改造。关键在于选择基址。一般建在城镇附近的山野风景地带(如避暑山庄)8、 皇 家 园 林 : 秦 汉 至 明 清 均 有 , 皇 帝 个 人 和 皇 家 私 有 ; 自 然 式 但 也 要 利 用 其 建 筑 形 象 和 总 体 布局 以 显 示 皇 家 气 派 和 皇 家 至 尊9、 私 家 园 林 : 属 民 间 的 官 僚 、 文 人 、 地 主 、 富 商 们 所 有 。 受 到 封
4、 建 理 法 的 制 约 。 无 论 内 容 或 者形 式 方 面 都 不 同 于 皇 家 园 林 ( 多 为 宅 园 , 在 邸 宅 后 部 , 前 宅 后 院 。 如 苏 州 网 师 园 、 拙 政 园 )10、 寺 观 园 林 : 佛 寺 与 道 观 的 附 属 园 林 , 包 括 寺 观 内 外 的 园 林 环 境 。 世 俗 住 宅 的 扩 大 和 宫 殿 的缩 小 , 多 以 栽 培 名贵花木文闻名(如 杭 州 灵 隐 寺 )11、 皇 家 园 林 的 分 类 : 大 内 御 苑 , 行 宫 御 苑 , 离 宫 御 苑12、 大 内 御 苑 : 建 置 在 皇 城 和 宫 城 之
5、内 , 便 于 皇 帝 日 常 临 幸 游 憩 ( 如 故 宫 内 御 花 园 )13、 行 宫 御 苑 : 建 置 在 城 都 的 近 郊 的 风 景 地 带 , 供 皇 帝 偶 一 游 憩 或 驻 驿 之 用14、 离 宫 御 苑 : 建 置 在 都 城 的 远 郊 或 者 更 远 风 景 地 带 , 作 为 皇 帝 长 期 居 住 处 理 朝 政 地 方15、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雏 形 源 于 商 代 : 囿 , 台 , 园 圃16、 囿 的 定 义 : 囿 是 围 了 一 定 的 地 域 , 让 天 然 的 草 木 和 鸟 兽 滋 生 繁 育 和 收 养 其 中 , 还 筑 台
6、掘 池 , 以帝王 贵 族17、 台 的 定 义 : 用 土 堆 筑 成 的 方 形 高 台 。 功 能 是 古 代 人 登 高 观 天 象 , 通 神 明 。 台 还 可 以 登 高 远眺 , 观 赏 风 景 。(如 殷 纣 王 沙 丘 苑 台 , 文 王 灵 囿 , 灵 台)18、 园 圃 的 定 义 : 是 种 植 树 木 ( 多 为 果 树 )、 蔬 菜 的 场 地 , 除 食 用 、 药 用 外 , 也 发 展 为 观 赏 用 。19、 苑 的 定 义 : 是 在 囿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 苑 继 承 了 囿 的 狩 猎 传 统 , 但 其 主 要 目 的 已 不
7、仅 是供 狩 猎 , 而 是 利 用 自 然 与 改 造 自 然 , 注 意 自 然 景 色 与 人 工 造 景 的 观 景 内 容 的 结 合 。 叠 山 理 水 ,聚 山 理 水 , 聚 土 为 山 , 辟 池 凿 沼 , 种 树 植 卉 , 养 育 禽 鸟 , 并 布 置 众 多 的 建 筑 群 供 临 朝 、 居 住 、游 览 等 多 功 能 结 合 的 园 林 形 式 。20、汉 代 奠 定 了 中 国 至 今 的 梁 架 结 构 法 式 。21、 一 池 三 山 : 一 池 指 太 液 池 , 三 山 指 东 海 里 的 蓬 莱 、 方 丈 、 瀛 洲 三 座 仙 山 , 是 我
8、国 古 代 神 化传 说 中 的 神 仙 境地 。 最 初 在 上 汉 代 林 苑 建 制 , 模 拟 海 上 神 山 , 后 来 演 变 成 历 代 皇 家 园 林 的 一 种 传 统 格 局 , 在 一个 宽 广 的 水 域 中 筑 三 岛 象 征 一 池 三 山 的 神 仙 住 所 。 对 我 国 传 统 园 林 直 至 现 代 园 林 的 创 作 均 有 深远 影 响 。22、 我 国 古 典 园 林 意 识 形 态 : “天 人 合 一 ”, “君 子 比 德 ”, 神 仙 思 想23、 寺 观 园 林 组 成 内 容 : 崇 拜 部 分 , 生 活 部 分 , 前 导 部 分 (
9、丛 林 引 导 式 , 溪 流 引 导 式 , 山 道 引 导式 , 综 合 引 导 式) , 游 览 部 分24、白 马 寺 中 国 最 早 的 佛 教 寺 院25、 曲 水 流 觞 : 我 国 古 代 的 一 种 游 戏 ,26、 中 国 四 大 名 园 : 避 暑 山 庄 、 颐 和 园 、 拙 政 园 、 留 园27、 园 冶 明 末 吴 江 人 计 成 一 家 言 ( 闲 情 偶 记 ) 清 代 李 渔 长 物 志 清 代 文 震 亨28、 世 界 园 林 体 系 : 中 国 园 林 体 系 , 西 亚 体 系 , 欧 洲 体 系29、 园 林 的 分 类 : ( 按 地 域 、 历
10、 史 、 功 能 ) 按 照 园 林 的 基 址 选 择 和 开 发 方 式 的 不 同 , 可 以 分 为 人工 山 水 园 , 天 然 山 水 园 ; 按 隶 属 关 系 可 以 分 为 皇 家 园 林 , 私 家 园 林 , 寺 观 园 林 ; 按 地 域 分 可 以 分为 江 南 园 林 , 岭 南 园 林 , 北 方 园 林 ; 按 照 造 园 形 式 分 为 自 然 式 , 规 则 式 , 混 合 式30、 苏 州 四 大 园 林 : 仓 浪 亭 , 拙 政 园 , 留 园 , 狮 子 林31、 集 景 式 园 林 代 表 : 怡 园32、 风 景 建 筑 群 代 表 : 万 寿
11、宫33、 一 池 三 山 园 林 代 表 : 杭 州 西 湖 , 颐 和 园 , 上 林 苑 建 章 宫34、 园 林 的 概 念 及 四 要 素 : 山 石 , 水 体 , 植 物 , 建 筑35、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的 四 大 特 点 : 一 、 本 与 自 然 , 高 于 自 然 ; 二 、 建 筑 美 与 自 然 美 融 合 杂 糅 ; 三 、诗 画 的 情 趣 ; 四 、 意 境 的 含 蕴36、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的 起 源 : 囿 , 台 , 园 圃37、 上 林 苑 建 章 宫 是 历 史 上 第 一 座 具 有 “一 池 三 山 ”模 式 的 园 林 是 和 历
12、史 上 规 模 最 大 的 皇 家 园 林 。38、 哪 个 都 城 开 创 了 我 国 皇 都 规 划 的 新 格 局 , 确 立 了 此 后 的 皇 都 格 局 的 模 式 ?邺 城 开 创 了 城 市 中 轴 线 ; 洛 阳 开创 了 三 套 城 做 法 ( 宫 城 , 皇 城 , 郭 城 )39、 宋 代 文 人 园 林 的 风 格 特 点 。 简 远 , 疏 朗 , 雅 致 , 天 然40、 三 山 五 园 分 别 是 ? 三 山 即 香 山 、 玉 泉 山 、 万 寿 山 , 五 园 即 静 宜 园 、 静 明 园 、 清 漪 园 、 圆 明 园 、畅 春 园41、 清 初 的 三
13、 座 大 型 离 宫 御 苑 是 ?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42、颐和园(清漪园)中的什么园是仿照无锡寄畅园所建:谐 趣 园刘宋宗炳画山水序近 大 远 小 的 透 视 原 理 的 提 出和王微叙画为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专著。简答题大题部分1、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五个分期:2 、 各 个 阶 段 的 特 征 : 3、寺观园林的特点。答:一、组成内容:崇拜部分,生活部分,前导部分和游览部分;二、总体布局:前塔后殿,是早期寺庙较典型的布局方式,绕以周垣,四面设门,沿墙沟渠,优美清净;三、不同于一般帝王贵族园林,与风景胜地相 结 合 , 是 古 代 公 共 游 息 场 所 , 对 于 风 景 区 开 发 有
14、 积 极作 用 。4、 隋 唐 西 京 长 安 城 的 规 划 特 点 答:唐长安建制采取三套城的规划,同时实行里坊制5、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规划特点。与隋唐时期城市规划的不同。答:6、什么朝代出现了完整的皇家园林的三个类型?代表园林是什么?答:唐朝出现了完整的类型。大内御苑(大明宫、兴庆宫)行宫御苑(洛阳西苑)离宫御苑(华清宫)7、 简 述 艮 岳 的 造 园 成 就 。 答:以筑山为主体的大型山水宫苑,故以山名。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打破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范模式,是 一 座 叠 山 、 理 水 、 花 木 、 建 筑 完 美 结 合 的 具 有 浓 郁 诗 情 画 意 而 较 少 皇 家气
15、 派的 人 工 山 水 园 , 代 表 着 宋 代 皇 家 园 林 的 风 格 特 征 和 宫 廷 造 园 艺 术 的 最 高 水 平 。8、 西 湖 十 景 是 什 么 ? 西 湖 的 规 划 特 点 ?西 湖 特 点 : 城 市 大 型 园 林 。 湖 山 主 景 突 出 。“一 池 三 山 ”模 式 。 园 中 之 园 景 观 。 林 木 特 色 景 观 。 四季 朝 暮 景 观 。 历 史 文 化 景 观 。 小 园 大 湖 沟 通 。西 湖 十 景 : 1.苏 堤 春 晓 ,柳 浪 闻 莺 花 港 观 鱼 ,曲 院 风 菏 2. 4. 5. 6. 7.雷 峰 夕 照 ,南 屏 晚 钟
16、 ,双 峰 插 云 8. 9. 10三 潭 映 月 3.平 湖 秋 月 ,断桥残雪9、 寄 畅 园 的 特 点 。答:1 、 小 中 见 大 , 借 景 锡 山 。 2、 顺 应 地 形 , 造 山 凿 地 。 3、 山 水 自 然 , 主 景 开 阔 。 4、 山 中 涧 泉 ,水 景 多 采 。10、 拙 政 园 的 特 点 。答:1 、 因 地 制 宜 , 以 水 见 长 ; 2、 疏 朗 典 雅 , 天 然 野 趣 ; 3、 庭 院 错 落 , 曲 折 变 化 。 4、 园 林 景 观 ,花 木 为 胜 。11、 清 漪 园 ( 颐 和 园 ) 的 特 点 。答:1 、 依 山 开 池
17、 , 模 仿 西 湖 。 2、 借 景 西 山 , 建 筑 呼 应 。 3、 东 面 宫 殿 , 东 北 居 住 。 4、 长 廊 连 接 ,丰 富 景 观 。 5、 园 中 有 园 , 仿 园 寄 畅 。 6、 石 舫 西 洋 , 对 立 统 一 。 12、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成 熟 后 期 皇 家 园 林 的 主 要 成 就 。答:1 .明 清 两 代 苑 囿 风 格 更 加 趋 向 于 宏 伟 浑 厚 、 雍 容 华 贵 , 以 显 示 封 建 帝 王 统 治 的 威 力 和 无 比 的富 有 。 表 现 了 浓 厚 的 神 话 色 彩 及 宗 教 色 彩 的 设 计 思 想 。
18、2.明 清 时 期 的 皇 家 苑 囿 多 与 离 宫 相 结 合 , 位于 郊 外 , 少 数 位 于 城 内 。 3.明 清 苑 囿 造 园 布 局 多 半 在 自 然 山 水 的 基 础 上 巧 于 利 用 地 形 , 创 造 各 苑的 特 点 。 4.集 仿 各 地 名 园 于 其 中 。 5.明 清 苑 囿 中 的 建 筑 布 局 形 式 不 同 于 正 式 宫 廷 建 筑 严 肃 庄 重 的 布局 。 6.明 清 苑 囿 中 也 运 用 我 国 传 统 的 叠 石 手 法 。7.苑 囿 中 水 面 面 积 较 大 , 大 部 分 是 利 用 原 有 地 形 水体 或 泉 形 成 大
19、 水 面 。 8 花 木 是 苑 囿 中 的 重 要 要 素 。13、 私 家 园 林 的 三 大 地 方 风 格 是 ? 造 园 手 法 的 区 别 是 ?答 : 稳 重 雄 伟 北 方 园 林 ;明 秀 典 雅 江 南 园 林 ;畅 朗 轻 盈 岭 南 园 林 园 林 主 人 北 , 皇 亲国 戚 、 达 官 贵 人 ; 南 , 退 职 还 乡 的 官 僚 、 地 主 、 富 商 、 文 人 墨 客 。 要 求 和 设 计 主 导 思 想北 , 皇 亲国 戚 向 往 帝 王 宫 苑 式 的 生 活 享 受 , 追 求 气 派 , 用 以 显 示 政 治 上 的 地 位 。 南 , 江 南
20、私 家 园 林 中 官运 不 通 的 政 客 和 落 泊 文 人 欣 赏 脱 离 现 时 的 意 境 , 追 求 超 世 脱 俗 的 景 色 。 规 模北 , 较 大 , 苑 内 空 间划 分 数 量 少 而 面 积 大 ; 南 , 与 之 相 反 。 总 体 布 局北 , 多 采 取 中 轴 对 称 处 理 , 于 整 形 布 局 中 求 得自 然 变 化 。 ( 追 求 气 派 的 思 想 的 必 然 反 映 ); 南 , 总 体 布 置 自 然 式 。 风 格 北 , 庄 重 、 雄 伟 、 壮 观 、浑 厚 、 沉 实 ; 江 南 , 秀 丽 、 轻 巧 、 精 致 、 曲 折 。结
21、构 北 , 多 以 建 筑 为 主 , 山 水 辅 佐 地 位 ; 江 南 ,以 山 水 为 主 景 。 地 理 环 境 和 气 候 条 件 影 响 北 , 建 筑 要 求 承 重 、 御 寒 , 体 量 大 , 屋 顶 翼 角 低 ;江 南 , 建 筑 小 巧 玲 珑 , 富 于 变 化 , 屋 顶 翼 角 高 。水 景 北 , 水 源 困 难 , 小 水 池 、 小 水 面 处 理 手 法 ;江 南 , 水 源 充 沛 。 色 彩 北 , 金 碧 辉 煌 , 红 柱 色 瓦 、 富 丽 堂 皇 ; 江 南 , 素 雅 淡 泊 , 青 砖 灰 瓦 粉 墙 。( 原 因 1.2.)堆 山 北
22、, 规 模 小 ; 江 南 , 规 模 较 大 。 植物 北,品种少,不丰富;江南,反之。岭 南 园 林 的 规 模 一 般 比 较 小 , 和 居 住 建 筑 结 合 在 一 起 , 这 种 庭 园 以 适 应 生 活 起 居 要 求 为 主 ,适 当 地 合 一 些水石花木增加庭内的自然气氛 14、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特点答:1 、满足园主日常生活享乐,达到虽居闹市,而又有山林之趣。 2、多与住宅相连,占地面积不大。3、 水 是 园 林 中 的 重 要 要 素 。 4、 堆 山 叠 石 是 江 南 园 林 中 城 市 山 林 的 主 景 。5、园林中的建筑常与山池花木共同组成园景。6、花木
23、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题材。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 11 世 纪 公 元 220 年)时 代 特 点 :(1 ) 囿 到 苑 的 发 展 ( 2) 一 池 三 山 的 布 局 格 局 (3 )私家园林的出现 (4 ) 建 筑 技 术 与就 (5) 开 创 人 工 堆 山 的 纪 录 (6 ) 已 经 注 重 风 景 植 物 的 点 缀 (7) 植 物 园 、 动 物 园 的 雏 形总结: 1.尚 不 具 备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的 全 部 类 型 , 造 园 活 动 的 主 流 是 皇 家 园林 。 私 家 园 林 虽 已 经 出 现 , 但 是和 皇 家 园 林 没 有 明 显
24、的 类 型 上 的 差 异 。 园 林 的 内 容 驳 杂 , 园 林 概 念 也 比 较 模糊。2 .园 林 的 功 能 由 早 先 的 狩 猎 、 通 神 、 求 仙 、 生 产 为 主 , 逐 渐 转 化 为 后 期 的 观 赏 为 主 。但 园 林 总 体规 划 比 较 粗 放 , 谈 不 上 设 计 经 营 。3.由 于 原 始 的 山 川 崇 拜 、 帝 王 的 封 禅 活 动 再 加 上 神 仙 思 想 的 影 响 , 大 自 然 在 人 们 的 心 目 当 中 还 保持 着 一 种 浓 重 的 神 秘 性 。园 林 的 转 折 期 ( 魏 、 晋 、 南 北 朝公 元 2205
25、 89 年) 时 代 特 点 :山 水 诗 的 影 响 王 羲 之 、 陶 渊 明谢 灵 运 等 山 水 画 的 影 响 顾恺之、戴逵、王羲之、谢赫等扩大了绘画领域。 顾恺之首创山水画,理论著作论画为画品最早文献。妙极自然的山水意境是这个时代山水园发展的特点。山水诗、山水画的影响,以画入园、因画成景,外师造化,精炼而典型地再现自然山水之美,传统山水画风 格 形 成 山 水 风 景 园 林 的 风 格 基 础 。魏晋南北朝开始以山水为主题的造园风格逐渐形成起来,以模仿自然山水风景于有限空间内的造园手法已经普遍使用。改变了前代豪壮雄伟之气,大量吸收了山水画的特色,继承了古代山水风景园格式,表现了以
26、山水 为 主 题 。总结: 1.园 林 规 划 设 计 由 以 前 的 粗 放 转 变 为 较 细 致 的 、 更 自 觉 的 经 营 , 造 园 活 动 完 全 升 华 到 艺术 创 作 的 境 界 。2 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性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 甚 至 唯 一 的 功 能 。3.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盛行,集中反映了这个时代造园活动的成就。深刻影响后代私家园林特别是文人 园 林 的 创 作 。4.寺 观 园 林 拓 展 了 造 园 活 动 的 领 域 。5.“园林”一词已经出现:“ 驰鹜翔园林” (晋.左 思 ) , “暮 春 和
27、 气 应 , 白 日 照 园 林 ”( 晋 .张 翰 ) , “饮 啄 虽 勤苦,不愿栖园林” (刘宋.何承天) 。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 雏 形 的 园 林 体 系 , 承 上 启 下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 589960 年) 小结1.皇 家 园 林 的 “皇 家 气 派 ”已 经 完 全 形 成 。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着意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文人参与造园活动 , 为 文 人 园 林 发 展 打 下 基 础 。3.寺 观 园 林 进 一 步 发 展 。 4.公 共 园 林 已 更 多 见 于 文 献 记
28、 载 。 5.创 作 技 巧 、 手 法 更 为 先 进 、 发 达 。6.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三个艺术门类已经有了互相渗透的迹象。较完善的园林体系。园 林 的 成 熟 期 ( 宋 代 公 元 960-1271 年)总结: 1.在三大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最为突出。文人园林作为一种风格几乎涵盖了私家园林。2.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了文人园林的影响。出现了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寺观园林文人化( 灵 隐 寺 ) 。3.掇山理水技艺更加高超,能模仿几乎所有大自然水体形象,与土山、石山、土石山结合构成地貌形象。4.由 唐 代 写 实 与 写 意 结 合 转 化 为 写 意 倾 向 。 所
29、 以 写 意 山 水 园 到 宋 代 才 得 以 最 终 完 成 。园 林 的 成 熟 后 期 ( 元 明 清 公 元 1271-1911 年 )各个时期的代表园林一 、 秦 汉 时 期( 一 ) 皇 家 园 林 ( 雏 形 )1、商朝:殷纣王修建的沙丘苑台;周文王修建灵囿,灵台,灵沼(皇 家 园 林 前 身 )2、 周 朝 : 楚 国 华 章 台 , 吴 国 姑 苏 台3、秦朝:阿房宫,上林苑,兰池宫(首次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开启了西汉宫苑中的求仙活动 之 先 河 )4、 汉 朝 : 上 林 苑 ( 扩 建 改 建 :一座庞大集锦式皇家园林,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首座
30、具有完整的一池 三 山 的 仙 苑 式 皇 家 园 林 )(二)汉代贵族和富商的园(与西汉帝王苑囿无异仅仅规模小)河 南 商 丘 : 兔 园 ( 梁 园 )二 、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妙极自然的山水意境是这个时代山水园发展的特点。 )( 一 ) 皇 家 园 林1、邺城:(首 次 使 用 城 市 中 轴 线 ) 曹操修建铜雀园,内筑三台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曹魏修建城西“元武苑”和城北“芳林苑(由 此 山 水 为 骨 干 的 山 水 园 已 经 有 新 发 展) ”2、 洛 阳 : 三套城的建设法式(宫城,皇城,郭城)宫 城 多 为 改 建3、建康(南京):玄武湖(利用自然,顺应自然
31、,加以人工改造而成的自然山水园)(二)门阀士族地主的别墅,山庄(内容和规划设计方面均不同于皇家园林)1、 城 市 外 的 别 墅 园 : 西 晋 石 崇 金 谷 园2、 城 市 里 的 城 市 型 园 林 : 北 魏 张 伦 园( 三 ) 寺 观 园 林 ( 舍 宅 为 寺 南 朝 和 唐 朝 盛 行 此 风 , 寺 观 园 林 与 宅 园 内 容 和 规 模 上 没 有 差 别 )南 京 栖 霞 寺 ( 贵 族 们 施 舍 而 建 ) 到了隋唐时期,与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浙江国清寺被誉为我国佛教四 大 丛 林 。三 、 隋 唐 时 期( 一 ) 皇 家 园 林 ( 出 现 完 整 的 三
32、 个 类 型 )1、 大 内 御 苑 : 大 明 宫2、 行 宫 御 苑 : 西 苑 ( 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大型皇家园林,沿用一池三山,他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代园林的全盛期 的 到 来 ;西苑的造园创作是我国宫苑演变为后代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杨广建设3、离宫御苑:华清宫(建设有华清池中又莲花汤)( 二 ) 私 家 园 林 ( 官僚士大夫都厌烦都市繁华生活,向往田园化,诗意化生活)1、山池(山池院):都城或都城近郊2、自然山水园林:就天然山川胜景加以人工布置而成的自然山水园代表:辋川别业个林大茂盛、湖光山色、风景优美自然山水园。景点提名和人的感受都是充满诗情画意( 三 ) 风 景 游 览 地我
33、国 古 代 公 共 游 览 地 : 曲 江 池 ( 唐 ) 宜 春 苑 ( 秦 汉 离 宫 别 馆 ) 芙 蓉 苑 ( 隋 文 帝 )曲 水 流 觞 ( 兰 亭 园 )( 四 ) 寺 观 园 林慈 恩 寺 ( 大 雁 塔 ) 佛 教 交 流 中 心荐 福 寺 ( 小 雁 塔 )四 、 宋 代 时 期( 一 ) 皇 家 园 林 ( 规 模 不 如 唐 代 , 但 是 规 划 精 致 )1、 东 京 (四水灌都,打破里坊制度,三套城,皇家园林只有大内和行宫大内御苑:后苑,延福宫,艮岳。行 宫 御 苑 : 琼 林 苑 、 玉 津 园 、 金 明 池 、2、 临 安 ( 南 宫 北 市 , 倒 骑 龙
34、 )玉 津 园 、 富 景 园 、 聚 景 园( 二 ) 私 家 园 林1、花园:天王府花园子(牡丹)归仁园(牡丹、芍药、竹子、桃李)李氏仁丰园(嫁接)2、 宅 院 : 富 郑 公 园 , 沧 浪 亭 3、 游 息 园 ( 别 业 类 ) : 董 氏 西 园 (布局特点去山林之胜,亭台布置不用轴线对称,花木种植不成行)( 三 ) 寺 观 园 林 ( 文 人 化 ) 灵隐寺五 、 明 清 时 期( 一 ) 皇 家 园 林1、大内御苑: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御花园西 苑 ( 北 海 园 林 , 始 于 辽 代明 代 形 成 格 局 , 清 代 沿 袭 )2、行宫御苑:香山静宜园,玉泉
35、山静明园3、 离 宫 御 苑 : 圆 明 园 : 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 避 暑 山 庄 : 我 国 现 存 最 大 的 皇 家 园 林清 漪 园 ( 颐 和 园 ) : 以 杭 州 西 湖 为 规 划 蓝 本 , 最 后 一 座 一 池 三 山 园 林 , 以 昆 明 湖 和 万 寿 山 为 中心 , 谐 趣 园 仿 建 无 锡 寄 畅 园( 二 ) 私 家 园 林1、北方园林:勺园,恭王府邸园2、 南 方 园 林 : 苏州: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无 锡 : 寄 畅 园 上海:豫园、古漪园(南翔) 、秋霞圃(嘉定) 、曲水园(青浦) 、醉白池(淞江) 南 京 : 瞻 园 扬州
36、:个园、何园、小盘谷 常 熟 : 燕 园 杭 州 : 水 竹 居( 三 ) 寺 观 园 林一般和私家园林没有太大区别,更加朴实,更加简洁( 四 ) 其 他 园 林1、 公 共 园 林 A:依托于城市的水系或者利用河流、湖沼、水泡以及水利设施而因水成景。如北京什刹海。 B:利用寺观、祠堂、纪念性建筑的旧址,或者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名迹,在此基础上稍加园林化开辟而成。如成 都 杜 甫 草 堂 、 新 都 桂 湖 ( 纪 念 明 代 学 者 杨 升 庵 )C:农村聚居的公共园林。如皖南徽州 2、 衙 署 园 林 3、 书 院 园 林( 五 ) 少 数 民 族 园 林藏 族 罗 布 林 卡拙政园平 面 图
37、 475位 置 : 苏 州 娄 门 内 之 东 北 街 。面 积 : 4.1 公 顷 , 是 一 座 大 型 宅 院 。布 局 : 分 三 部 分 : 西 部 补 园 、 中 部 拙 政 园 、 东 园 , 其 中 以 中 园 为 主 。布 局 特 点 : 东 疏 西 密 , 绿 水 环 绕 , 水 面 面 积 约 占 全 园 面 积 1/3, 水 全园 的 纽 带 和 灵 魂 。中 部 景 观 : 是 典 型 的 多 景 区 、 多 空 间 复 合 的 大 型 宅 院 , 有 山 水 为 主 的 开 场 空 间有 山 水 与 建 筑 相 间 的 半 开 场 空 间 , 也 有 建 筑 围 合
38、 的 封 闭 空 间 。中 部 主 要 景 观 : 远 香 堂 : 明 代 结 构 的 四 面 厅 , 每 面 装 置 玻 璃 长 窗 , 坐 在 厅 内 可 四 面 赏 景 。 小 飞 虹 : 木 质 结 构 廊 桥 。 香 洲 : 临 水 而 建 的 仿 舟 船 形 象 的 舫 厅 ( 旱 船 ) 是 拙 政 园 中 部 著 名 的 船 景 。 和 风 四 面 亭 : 坐 落 在 池 中 西 岛 西 南 方 的 六 角 小 亭 。西 部 景 观 : 以 水 池 为 中 心 , 水 面 呈 曲 尺 形 , 以 散 为 主 、 聚 为 辅 , 理 水 的 处 理 与部 截 然 不 同 。曾有“
39、吴中第一名园”之誉的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留 园 由 四 部 分 组 成 , 在 一 个 园 林 中 能 领 略 到 山 水 、 田 园 、 山 林 、 庭 园 四 种 不 同 景 色 : 中 部 以水 景 见 长 , 是 全 园 的 精 华 所 在 ; 东部 以 曲 院 回 廊 的 建 筑 取 胜 ; 北 部 竹 篱 小 屋 , 颇 有 乡 村 田 园风 味 ; 西 区 环 境 僻 静 , 以 假 山 为 奇 、 土 石 相 间 , 堆 砌 自然 , 富 有 野 趣 。 游 览 者 无 论 站 在 哪 个点 上 , 眼 前 总 是 一 幅 完 美 的 图 画 。留
40、 园 的 造 园 特 点 : “封 闭 中 寻 求 空 间 突 破 , 曲 折 而 自 由 的 布 局”。留 园 为 平 地 造 园 , 没 有地形之便,却能通过建筑,堆山,置石,水体等造景要素划分空间,变化丰富,达到了”处 处 邻 虚 , 方 方 侧 影 “的 空 间 无 尽 , 视 觉 无 穷 的 效 果 。 留 园 以 水 池 为 中 心 , 整体 上 是 用 建 筑 围 和 空 间 , 同 时 , 建 筑 又 将 其 内 部 空 间 划 分 ,形成园中之园。院与院子、馆与馆通过曲廊连接,从而组成一个完整、连续又富于变化的整体。如 留园后庭湖面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
41、处,并 有 长 廊 与 各 处 相 但由于建筑密度比较高,为了避免过大体量对园林景观造成影响,园 中 利 用 水 池 和 置 石 丰 富 空 间 的 层 次 。 如 赫 赫 有 名 的 冠 云 峰 , 冠 云峰 相 传 为 宋 朝 “花 石 纲 ”的 遗 物 , 玲 珑 剔 透 ,没有人工斧凿痕迹, 兼 具 瘦 、 漏 、 透 、 皱的 特 点 , 有“江 南 园 林 峰 石 之 冠 ”的 美 誉 。 “片山多致, 寸 石 生 情 ”; 远 观 有 势 , 近 看 有 质 ,颇 耐 人 寻味 。 通 过 置 石 形 成 对 景 和 与 之 相 呼 应 的 建筑主景,形成了丰富而又有条理的景观视
42、线,做到了景中有景、景外有景淡 化 建 筑 外 观 形 象 , 在 建 筑 周 围 点 缀 山 水 , 增强山林气氛, 并 向 室 内 引 伸 。四 面 有 山 入 画 ,一 年 无 日 不 看 花 , 使 得 建 筑 有 了 收 纳 和 聚 景 的 作 用 , 五 峰 仙 馆 、 林 泉 耆 硕 之 馆 便 是如 此 。留 园 的 空 间 处 理 手 法 : 对 比 手 法 的 运 用 在 留 园 中 比 比 皆 是 。 如 一 进 留 园 大 门,是 一 个 较 宽 敞 的 前 厅 ,然 后 进 入 一 个狭 长 的 通 道 ,采用 “欲 扬 先 抑 ”的 手 法 ,经 过 三 折 后 ,
43、进 入 一 个 面 向 天 井 的 敞 厅 , 随 后 进 入 一 个 半 遮半 敞 的 小 空 间 古 木 交 柯 ,造 园 师 将 这 段 行 程 巧 妙 的 采 用 开 阖 对 比 和 光线 明 暗 对 比 , 以 空 间 反 复 的 节 奏 变 化 ,来 打 破 进 园 漫 长 通 道 的 单 调 沉 闷 感 觉 。而留园中部以水体为主,四 周 假 山 的 开 敞 景 观 , 而 西 部 形 成 以 山 体 为 主 、 水 体 为 辅 的 山 林 景 观 , 中西 部 空 间 进 行 对 比 , 形 成 疏 密 相 间 的 空 间 景 观 , 则 反 映 了 山 水 格 局 对 比 。 漏 景 是 留 园 又 一 典 型 手 法 。在 走 廊 两 侧 墙 上 开 若 干 窗 洞 门 作 为 取 景 框 , 行 经 其 间 , 就 有 一 幅 幅 连 续 的 画 面 出 现 ,。 本 来 比 较 单调 枯 燥 的 墙 面 , 不 仅 增 添 了 丰 富 的 变 化 , 而 且 巧 妙 地 运 用 了 一 个“漏 ”字 , 使 景 色 更 为 生 动 而 富 有情 趣 。 如 在 园 门 入 口 处 就 先 用 漏 窗 , 来 强 调 园内 的 幽 深 曲 折 ; 园 古 木 交 柯 处 , 通过漏窗欣赏窗外若隐若现、或藏 或 露 的 景 色 , 有 移 步 换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