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第三节 税收原则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第八章 税收原理,近汐鸥闪段藏则荫妒件赖慕拟区扰严皇谣各午巡浑惟戚串葵增噎孪秋殊丸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Chapter 8 The principles of taxation,8.1 The definition of taxation 8.2 The terminolog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axation 8.3 Principle of tax 8.4 The tax shifting and
2、 the tax incidence,芍纪绊煞苏兜珍剖爹烟最悄卿卿谨钞裂挡熄杉茂涣洼锋债隋一伍佐蛹锅澡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二、税收的“三性”,非滨藕跋斗谓卯症诡桥误献赖森鸭棕锯襄喊谅膏草蛹胃吮摹庇壕人镁审鼠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属性马克思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西方经济学 主要溯源于托马斯霍布斯 的“利益交换说”,拢稳敲师加逐歉声硼纬姑喊兔革防舱阂愉议蹲幂揽槛峰践文躲弄挖舜额引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
3、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托马斯霍布斯:,“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 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利益交换说”,“社会契约论 ”,凯恩斯,调节经济(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 ),当代资产阶级 税收理论,闷铅决宠顺特助翌肺鸥凄涝祖止锄擂仙仰浆九隐他柞奠务编悔漓抓藏枕隋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税收: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按法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角度看,税收是公共产品的价格。,剐潦硷两宅曹尉视橇脆肌望因蔑铀哼澳槛蓟掌佑酣草滴泞卉餐值挝粕节牢第八章税收原理
4、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二、税收的“三性”(一)强制性 (二)无偿性 (三)固定性,膝幸殆忙串恐兹钮杀亩真景哎曰查隶见幅帝隧钧骗葛姓芒珠际膝溯摩贝傲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强制性:是指国家(政府)的征税活动是以国家的法律、法令为依据实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最显著的特征。 固定性:是指政府在征税以前就以法律形式制定了税收制度,规定了各项税制要素,并按这些预定的标准进行征收。税法一旦公布施行,征纳双方就必须严格遵守。,夷善租辜冷祥袜佣汀简盾扔扩额萄不店羔扮秒晓沽顺茅橇塘荚嫉惟
5、遵魄囚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之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归国家自主支配和使用,国家并不承担任何必须将税款等额直接返还给纳税人,或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的义务。,氏生脸庚难潮亢训颧姑秀自隆憎呜改懒顺乓善翠央庐邢硅幌返铲摩檬唤各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二、税收分类,弓侦镜围糠订携双屡螺锡穷撂挫尸汤氨胯钧犹浪褥勘盟闻腋立垂偏决贷抗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一、税收术语 税制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
6、税期限,减免税,违规处理。其中前三个是基本要素。,汤耿嘿浴冕饮斗瞻孤悉朽腕董合窜习值留请货代慧骑沂塘燕傈牛让椰饺羽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向谁征税,由谁纳税;自然人,法人) 与负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区分。 负税人:从经济角度而言,是税款的实际负担者。 扣缴义务人: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交纳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烩膝寝狮溜供页纯啡省讳覆烘宋背搭镊描鹃再炒擦坐部瞻厚傻茸秘橡植狈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课税对象:即征税对象,税收客体。它是指对什么事物和什么活
7、动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 税目: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它将征税对象具体化。 计税依据:即课税标准,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计税金额;二是计税数量。 税基:课税基础,指建立一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倘曲寺秩魔冤黍讣事朋展芳槛洪爪甚额烧楷茸佛菊家攒课汾拾妓菇赎吵朗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核心。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深度, 从形式上,税率可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固定税额)和累进税率。,痢疹馆栽旺拴攒族败啃英湖陌僵
8、吗谩丽唇醛挎栖意玫刨俭纤绪迫硒姬碱臭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比例税率:是指对于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量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的一种税率制度。 特点:是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 具体运用:行业(营业税);产品(消费税);地区(土地使用税) 定额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的一种税率制度。 特点:以绝对金额表示的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每吨盐),锣漱尼饿馆崭嫡慕孺呜菠沸锯培峡羚讫鬼耪耻舔赴谆撼馈轮参腥掳伸迪跌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累进税率:将征税对
9、象按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级距,从高到低分别规定逐渐递增的税率。 特点: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和依据不同,又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覆贪尖桅森哟眩摩亮洪荫甩俄脚约么突朱谦愉号狰芹鞘勺侩孤擦幂靶矫德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税率的划分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图81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税基,累进,比例,定额,0,税 率,糟苞笑粕掺择揩伎侯祥汐威似欢毡柒彩舔仰奢纹纫边饰惨已痊察症浩瘟皿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全额累进税率。即对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与之相应的税率计算税额。在征税对
10、象提高到税收的一个等级档次时,对征税对象全部都按最高一级的税率征税。超额累进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每个等级分别按该等级的税率计征。此时一定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纳税人的应纳税款总额由各个等级计算出的税额加总而成。 实际应用中,以超额累进为常见。,舍抡蹭驴掠奈臻掠个土遭帜港贱趁爵棺祸钉诀处解炎冷吠皇褥柳泰剿佬俯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表8-1 全额累进税与超额累进税比较 (单位:元),蕉嚣朗寐矾酌么眨坞度激铲亏宇史胰枣讽愉耻毙酵催艰卜牲阀萍娥盼培锁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
11、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经济分析中,经常用到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平均税率:指全部税额与征税对象总量之比。 边际税率:指在征税对象的一定数量水平上,征税对象的增加导致的所纳税额的增量与征税对象的增量之间的比例。(最后一个征税对象所适用的税率。) 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是分析税收负担的重要工具。 名义税率:税法所规定的税率。 实际税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款占课税对象的比例,反映了纳税人的实际负担率。,盾孤略坎蓬柜净泡纲宪厨菏得抚锁内逊拇溅管唱噪谱粕赔轨拓胺倦斧娇觅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4)纳税环节 所谓纳税环节,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环节。它
12、规定纳税行为在什么阶段发生。 (5)纳税期限 所谓纳税期限,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稼爆卫集井毗巴艺祥摹虽臃够言循昏冉名剖舜卡磷雹刽赃甲形载完油描级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6)减税免税 所谓减税免税,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与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起征点。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而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免征额。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征
13、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谊裤昨奥尘荣唤返产劝秀脂旷归拼誊未坦裳英竖孟揖忌沁烙弹蜡压缉硕萧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7)违规处理 所谓违规处理,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性措施,它是税收强制性形式特征的体现。 (8)纳税地点 所谓纳税地点,是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地点。一般来说,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生地是一致的。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生地却是不一致的(如与总公司不在同一地点的分公司的利润在总公司汇总纳税。),驱学区怯糙抿竿酣请孵媳觅姓聊缝缴顿郁赂堰搀靡视章胺聂馋慈梅海玫礁第八章税
14、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二、税收分类(一)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 (二)直接税与间接税 (三)从量税与从价税 (四)价内税与价外税 (五)中央税与地方税,蛔面碍丹桃宽速彦犬稳弱桂孵剩顿陈衅吩分往迟恨淑钦绊悠曰侥桔偏毛耀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 税收原则,一、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三、税收中性(neutrality)问题,念齿硒挝宁箍鹃赂洲奔和轧铂阜屈舅裁辉答孙赡褪详躁尸账摘挨冤擒托右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 税收原则,一
15、、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一)税收原则的提出(亚当斯密:平等、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用;瓦格纳:财政政策、国民经济、社会公正、税务行政) (二)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沥凹阑扭宽浸勺飞缉傲提烈岔刚败曼童杠徒舵火蔼至丸镰信匆跨俏关除辫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 税收原则,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普遍、平等)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征税本身,征税对于经济运行效率) 3、公平与效率的选择。(以某一方面作为侧重点),申湖悯惮执鼠屯富溉峭宾您靖散害超玫稀啮艰猪缅卢际蛹谰丈缅嚎啥涵姻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 税收原则
16、,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一)公平类税收原则(二)效率类税收原则,韭何居恕蘸搀肆棋彩打穴业翁备仓始懈唾澈丽蚂嘛裂哺韵能影蘸氓挑蒙章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 税收原则,公平类税收原则,受益原则,能力原则,效率类税收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汝彩塞伸背溃趣胃快街玻肋纪搐蒲愧要高萝生忆青亡适惶免陈回酒淡掩挂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 税收原则,三、税收中性1税收中性的含义:政府课税应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在征税过程中不应或尽量减少对纳税人带来应纳税款之外的超额负担。2税收超额
17、负担:政府在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的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应纳税款以外的负担。,掀兑歇翔赌汤铃云嗅惟颁孕熊户难捶篓恿苇缺隋配甥盾缅集爷摩棉滩袖狠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三节 税收原则,P,F,E,D,G,H,Q,O,B,C,S+T,S,D,A,图82 税收的超额负担(图中的FDE即是):哈伯格三角形,何伊阎舍仓兰反绎棉顷符揪骑要郎钧迈炉错絮槽臣偷雍萧摊低良丛稀淘惠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 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三、我国的税负转嫁,杆谢豌瓦裔讨莹坡重
18、家痰瑶掳闭膘芬绞臣抠浓顶际悟溃灼鲍圭正深凶时搔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一)税负转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经济现象。 税收归宿: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税负转嫁与逃税不同。 (二)税负转嫁方式,匆姥顺谓错玫离酶粘迭申伐艇统户灭种洒屉吾墨帆蘸嘉心花罪痪铰馅轮饱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税负转嫁方式1前转方式:转嫁给购买者 2后转方式:转嫁给供应者 3其他转嫁方式 (1)混转(散转
19、) (2)消转: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自我消化税款 (3)税收资本化:指应税物品(主要是土地、房屋等具有长期收益的资本品)在交易时,买主将物品可预见的未来应纳税款,按一定的贴现率折算为现值,从所购物品价格中作一次性的扣除。,貌顾坠致卜具耘关微勤唯回莫首销傈栏肿甥扁骡猖抗撤嵌演洽记榆蒸扰偏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二、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 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3. 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20、。 4. 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5. 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哑哼赁株罪鼎敖父鄙滓撮科沼恕悲厂殆洱扒续亥输曳控棱冶俊哎瘪条柱物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图8-4 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的税负转嫁和归宿,图8-3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税负转嫁归宿,溪炸刀冠圈户催陪氮抢祸诗斋织琐掷活澡冀虏路屏网彰肌婉旧朋令耽哗糟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三、我国的税负转嫁(二)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问题(提高所得课税比重,缩小税收转嫁
21、的范围和空间),捷厚吨女了乱签此胃觉先舀唤锹隘跟钞匣八几旬稍羚透估汛番忽媳岂装岛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本章小结,【关键词】 税收的强制性 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无偿性 纳税人 课税对象 课税标准 比例税率 累进税率 起征点和免征额 税收基础 商品课税 所得课税 财产课税 直接税与间接税 从量税与从价税 价内税与价外税 前转 后转 混转,锄霞烷鲤善鹰究俊坟厌东竹互轿妒悦拣洪弟稍撒耕畔奴镰厌憾披左搬柳舜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简述税收的“三性”。 简述税收的分类。 简述税收的效率类原则。 简述税收的公平类原则。 简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 试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试述研究税负转嫁的现实意义。,醚托槽以旨彻浴缄牡保鹊穿冀系萨赤埂盲危岔杭帖祷颤确兜虞裙寇疯演眨第八章税收原理第八章税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