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西兰农业科技教育的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doc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7747525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西兰农业科技教育的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西兰农业科技教育的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西兰农业科技教育的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西兰农业科技教育的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西兰农业科技教育的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西兰农业科技教育的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2005 年 11 月 25 日12 月 5 日,我们考察团一行四人,对新西兰的农业科技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先后参观了奥克兰大学(Auckland University) 、林肯大学、基督城的两个奶牛场,并与有关人员进行了交流。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新西兰基本情况。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介于赤道和南极之间。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国土总面积 26.75 万平方公里。2001 年新西兰总人口 380 万。欧洲移民后裔约占 73.8%,毛利人约占 15.2%,其他民族约占12.9%,7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通用英语。首都惠灵顿

2、,人口 34.6万,其他主要城市有:奥克兰、哈米尔顿等。海岸线长 6900 公里。全境多山,平原狭小。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夏季 20 度,冬季 12 度。新西兰是经济发达国家,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产品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 60%以上。80 年代中期以来,政府推行减少国家干预,发展市场经济,紧缩财政开支的政策。本届国民政府 1990 年 11 月执政以来,实行削减政府开支,推行低通货膨胀,低利率以促进投资和外贸出口的政策,籍此带动国内经济复苏。1993 年,新经济已走出低谷,扭转了连续 18 年的国际收支赤字状况,通货膨胀率和银行利率达 20 年来最低水平,汇率合理,商业和消费信心增加。存

3、在的问题仍然是外债负担沉重,失业率偏高,社会犯罪增多。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 729 万公顷,占国土面积 26.8%,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林约 200 万公顷,每年种植人造林 4 万公顷。渔产丰富,200海里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 50 万吨。新西兰农业高度机械化,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从澳大利亚进口。畜牧业发达,是新西兰的经济基础,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粗羊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40%。该国风景优美,旅游胜地很多。旅游业是外汇主要收入之一。新西兰经济严重依赖外贸。发展对外贸易是新西兰对外政策的主要方面。目前,澳、日、美

4、、欧盟为新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新重视同加拿大、东亚国家和中东国家发展贸易。近年来,新西兰越来越把贸易重点转向亚太地区。二、新西兰农业发展的特点。 新西兰农业受到其社会、经济、劳动力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与欧美和邻近的澳大利亚都有所不同。概括地说,其独特之处有三点。(一)以畜牧业为主。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是新西兰经济的支柱行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 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也约占农业人口的 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头数最多的国家。(二)以家庭农场为主。 新西兰家庭农场占农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占农场劳动力的 3/4。总体上看,新西兰属于人

5、少地多的国家,牧场尤其辽阔,全国人均 3.8 公顷。新西兰家庭农场的规模只有澳大利亚的1/10 左右,也比美国的要小些。新西兰饲养牛、羊的农场的平均规模为 538 公顷,拥有 3475 个牲畜单位,即 2600 只羊和 214 头牛(1 头奶牛相当于 5.5 个牲畜单位) 。(三)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外贸依存度也高。 新西兰的农业已经高度机械化,专业化比较明显,经营集约化,不但单产比较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非常高。2001 年新西兰谷物单产水平为 6208 斤/公顷。1999 年牛奶产量为1137.2 万吨。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奶 63.3 吨,羊肉 3.8 吨,羊毛 2 吨,奶酪 1.1 吨

6、,黄油 2 吨。由于新西兰的许多产品必须出口,所以外贸依存度很高,国际市场的波动有时会对农业经济产生一些影响。三、新西兰农业生产结构与对外贸易 (一)畜牧业是国家最重要的产业,是经济的基础。全国有牧场 1365 万公顷,有牧羊场 24400 个,奶牛场 16670 个。养牛和养羊农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占总数 43%的大农场拥有 66%的牲畜,而其余 57%的农场只占到 33%。畜牧业以牛、羊为主,2002 年牛屠宰量 358 万头,产量 61 万吨;山羊及绵羊屠宰数为3076 万只。产量 54 万吨;年产肉类 135 万吨,奶产量 1300 万吨。1、养牛业。新西兰养牛的头数最多的年份是 197

7、4 年,达到 931 万头。现在养牛的头数下降,但是肉奶产量均有上升。新西兰的肉牛生产受到世界市场的刺激,从过去奶牛为主转而成为重要的肉牛生产国。现在肉牛的数量大约比产奶的奶牛头数多一倍。新西兰肉牛的主要品种是安格斯牛,占总头数的3/4%,毛黑色,无角,耐粗饲,肌肉发达,胴体质量高,适合集约化经营。 奶牛业在新西兰农业总产值中仍占首位,2002 年共有奶畜 375 万头。 2002 年的产量,黄油 40 万公吨,各种干酪 31 万公吨,奶粉 51 万公吨。奶牛业的 90%的奶牛分布在北岛,主要也在人工草场上放牧。品种主要是乳脂率高的娟栅牛、黑白花牛和爱尔夏牛。2、养羊业。新西兰羊的总数近年来有

8、所下降。2002 年,绵羊和山羊的存栏数分别为 4300 万头和 18.2 万头。羊毛侧重以中细毛为主,占全国毛产量的70%,占世界总产量的 40%。新西兰以品质优良的羔羊肉驰名于世,2002 年羊肉及小羊肉的产量为 53 万公吨,居新西兰各类肉产量的首位,是重要的外汇来源。新西兰每头羔羊的产肉量达到 15 公斤,成年羊为 205 公斤。新西兰的羊皮产量 2002 年生绵羊皮和生山羊皮的产量为 10 万公吨。新西兰制定有各个品种羊的育种标准,对种羊的登记十分严格。其中,最重要的品种是罗姆尼羊,大约占总头数的 2/5,考力代绵羊以毛肉兼用而著名。3、养猪业。新西兰的养猪业受到精饲料生产的限制,一

9、直处于次要的地位。养猪头数最高记录是在 1964 年,达到 77 万头,产肉 4.7 万吨。现在猪的头数已经有所减少。2002 年,猪的存栏数为 35 万头。不过猪肉的产量仍然保持平稳,2002 年,猪肉总产量为 4.6 万吨。 4、养马业。据说,新西兰的纯种马是世界上最优良的品种之一。新西兰马在比赛中的获胜率达 58%,并获得多项国际赛马奖。新西兰良种马的出口额超过了 1 亿新元。5、养鹿业。近年来养鹿业发展较快,已经达到 106 万只。产鹿肉 1.4 万吨,其中出口约 9000 吨,创汇 9040 万新元;鹿茸产量 460 吨,其中用于出口的鹿茸共计 4500 万新元(均为离岸价) 。6、

10、养禽业。家禽也有一定的发展,现有养禽场 480 个, 2002 年屠宰 7112万只鸡,产肉 12 万公吨。鸡蛋产量 4.4 万公吨。总起来说,新西兰的畜牧业有以下特点:(1)生产发展迅速,波动较小。新西兰农业发展中,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史中,没有大的波动,基本上保持着增长的趋势。 (2)以牛、羊、鹿等草食家畜为主。这些草食牲畜类在畜产品总值中占 90%以上,而猪和家禽主要靠舍养,所占比例较小。 (3)专业化水平高,出口比例大。目前将近有 3/4 的牧场以经营某一产品为主,专业化水平高的结果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国内市场有限,绝大部分畜产品需要到国际市场上寻求销

11、路。(二)种植业 主要种植小麦、大麦、燕麦、新西兰麻、水果等农作物。从人均耕地来看,新西兰是 011 公顷,澳大利亚是 275 公顷。由于自然条件的这些差异,新西兰的粮食生产与澳大利亚有巨大的差距,近年来粮食生产呈下降趋势,粮食进口不断上升,粮食自给率低,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同 10 年前相比,新西兰全部谷物产量从 112 万吨下降到了 77.8 万吨,人均 220 公斤;其中小麦的产量从 31.5 万吨减少到了 18.1 万吨,人均占有量只有 50 公斤。新西兰的玉米主要产在北岛,面积在 1.5 万公顷左右,单产非常高,主要用途是作畜禽业的饲料。近十多年里,新西兰的蔬菜和水果生产得到了蓬勃的

12、发展。2002 年,蔬菜和瓜类产量 100 万公吨,水果产量 105 万公吨。水果的主要品种是苹果、猕猴桃、葡萄以及一些亚热带、热带水果。其他经济作物都不太重要。现在以猕猴桃为例,对新西兰发展水果生产的成就作一简要的分析。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本世纪初被引进到新西兰,西方人长期以来称之为“中国醋栗” 。新西兰的农业专家对它精心培育,改良了品质,种植面积在 70 年代迅速扩大,2002 年的收获面积达 1.2 万公顷,产量为 25 万公吨。现在,猕猴桃已经以“几维果” (kiwifruit,几维鸟是新西兰的国鸟)而闻名于世,它的单果重量大、耐储藏,已经成为新西兰重要的产业和出口的“王牌产品” 。主要

13、的蔬菜有马铃薯,洋葱和豌豆。(三)渔业因四面环海,海岸线漫长而曲折,有众多隐蔽的港湾,清澈的河流,是水产养殖的理想场所。优美的自然环境,加上良好的加工设施及丰富的技术知识,为新西兰赢得了“优质鱼贝生产国”的声誉。新西兰有不少优良的渔港,其中捕鱼量在 500 吨以上的有 23 个。最大的渔港是奥克兰和附近的马努考港。大陆架面积有 21 万平方公里,接近国土面积的 4/5,而 200 海里渔业经济区面积约 220 万平方公里,比新西兰陆地面积大 7 倍。新西兰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是太平洋西南渔区的主要渔场。陆上还有一些河流、湖泊,适合发展淡水渔业,但主要供钓鱼爱好者娱乐,主要的经济鱼类是鳗鱼和大马哈

14、鱼,5/6的渔获量仍来自海洋。主要养殖的品种有绿贝青口、太平洋龙虾、蛙鱼、鲜贝、鲍鱼等。新西兰 1999 年的渔获量为 68 万吨,人均占有量达 1.9 吨,绝大部分供出口。 (四)林业 新西兰的森林面积有 738 万公顷,全国的森林覆盖率为39.5%。林业发展迅速,是世界上林业发展较好的典型。人均拥有森林面积达 2.2公顷;全国森林蓄积量 3.2 亿立方米,人均约 95 立方米。林产品的年出口值达到 8 亿11 亿美元,是仅次于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货物。 (五)农产品对外贸易为净出口国。新西兰农林部今年 5 月公布的“形势与展望报告”显示,截至今年 3 月 31 日的过去一年里,新西兰农产品出

15、口值达137.8 亿新元,增长 17%。主要贸易伙伴是澳大利亚、亚洲、美国及欧洲地区。新西兰最重要的出口产品是羊毛、肉类、奶制品、皮革等畜产品,其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 4/5 以上。其中,肉类和肉制品约占出口收入的 19%,其次是奶制品(约占 17%) 、羊毛和地毯(约占 14%) 。 新西兰的羊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新西兰的羔羊肉主要向欧洲出口,其中英国占28%,其他欧洲国家占 27%,中东国家占 14%,北美占 7%,日本和韩国共占 6%。据新西兰羊毛生产权威机构 Woolpro 公布的统计材料显示,由于新西兰羊只数目不断减少,在 2000 年 7 月到 201 年

16、6 月的这一年度里,新西兰全国总共出售了约 15.25 万吨羊毛,比上一年度下降了 8。在 20002001 年度里,新西兰全国羊毛销售金额为 3.6 亿美元,羊毛出口数量比上一年减少了 3。中国依然是进口新西兰羊毛的大国。在这一年度里,中国总共买进 29431 吨新西兰羊毛,比上一年度增加了 8。英国是新西兰羊毛出口的第二大市场。牛肉和小牛肉的主要出口对象是美国,占总出口的 63%,其次是加拿大,约 14.5%,日本和韩国分别约 5%。新西兰的鹿肉绝大部分出口到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少量出口到美国、日本和香港;鹿茸的主要出口地是韩国和香港。奶制品出口值超过7 亿美元,羊皮 10 万吨,牛皮 5

17、.3 万吨。 在园艺类产品的出口中,2001 年苹果的出口值为 134 万美元。近年来,猕猴桃已经超过苹果而高居第一位,约占园艺类产品出口值的 31%,数量约 24 万吨(5500 万“托盘” ,托盘是新西兰猕猴桃的包装单位,合 3.5 公斤,类似于盛鸡蛋的托盘,可以防止压坏) 。新西兰猕猴桃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盟地区和日本。但是,新西兰面临着意大利和智利的竞争。每托盘的价格从 80 年代末期的1618 马克下降到 12 马克,但仍比意大利的价格高 1/41/3。这三个国家在分享世界市场方面,在季节性上是互补的:新西兰主要在每年 612 月,意大利是 126 月,而智利是 57 月。此外,新西兰

18、的林产品和鱼类出口也很可观。主要出口品种是龙虾,近年来有所下降。 三、新西兰农业科学技术新西兰农牧业机械化与电气化水平较高,90%的农场有电力供应。全国有农用拖拉机 9.2 万台,农用卡车 3.6 万(辆)台,压捆机 1.25 万台,饲草和谷物收获机 7700 台,电围栏 7.12 万个,谷物播种机 1 万台,喷灌机站 6600 个,马铃薯收获机 1000 台,青贮和仓贮设备 1.97 万座,谷物库容量 77.5 万吨。此外还有挤奶器 2 万余台(奶牛总数约 235 万头) ,剪毛机 7 万台。但近年农机具数量有所下降,着重提高效率。由于雨量分布较为均匀,一般不需灌溉,为解决部分地区旱季缺水和

19、稳定地提高农业产量,全国灌溉面积约为 26.8 万公顷。新西兰航空施肥水平居世界前列,施肥面积共 738 万公顷,施肥量 311 万吨,其中航空施肥面积约占1/2,施肥量占 1/3。肥料种类以磷肥为主,年施用量 186.54 万吨,其次是调节土壤酸度的石灰 116.79 万吨,其他肥料约 7.5 万吨,氮肥用量很少,现磷肥生产基本自给。在施肥技术方面,除按常规施用磷肥和石灰以外,近年来对奶品生产基地的牧草增施钾肥,以便改进牧草质量。氮肥除补充冬季牧草生长外,还用于园艺和粮食作物。最近还强调增施硫元素,饲料作物增施硒和镁,牧草增施铜以及施用微量元素钼、碘、锌、硼、铁和钴。 近年在改良和推广优良品

20、种方面成绩显著。小麦主要品种有欧劳阿(Orolla) 、卡腊妙 (Karamu) 、朗哥提(Rongotea)以及塔卡希(Takhe) ,适应性强,品质较好。大麦品种有特里昂弗(Triumph) 、金牌(Golden Marker)和凯姆(Kym) 。燕麦品种为马普阿 (Maptua) 。豌豆品种有蓝沸(Blue Boiling)和枫叶豌豆(Maple) 。马铃薯由于采用了优良品种,近年来面积未增,产量却增加了一倍。冬季生产的甘蓝杂交种有 Green Gold,皱叶型甘蓝以及红甘蓝;全年生产的品种大多为光叶、球型或平头型甘蓝,如Golden Acre 和 Golden Acre Hybrids

21、 等;春季品种有小头 T21 杂交种和春作杂交种(Spring Crop Hybrid); 晚春品种 Derby Day;此外还有Autumn Pride 和 Savoy King,小头 FBS 杂交种, 1901 和大头 2101 等。葡萄鲜食品种有 Albany Surprise,在座果较差的地方选用Diamond July Muscat, Golden Chasselas, Cardinal;生产葡萄汁的品种有Alphones Lavallee,Queen, Seneca 等。苹果产量一般 46 吨/公顷,最高达70 吨/公顷,有 41%供出口,32%加工用,为了满足食用和出口、加工的需

22、要,品种各异,有 Granny Smith、Red Delicious、Coxs Orange pippin、Sturmer pippin Braeburn 和 Golden Delicious。梨产量每公顷 38 吨,内销占 48%,其余为出口和加工用,主要品种是Williams Bon Chretein、Packhams Triumph、 Winter Cole、Winter Nelis 和 Beurre Bosc。1904 年由中国引入猕猴桃,70 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目前,成年猕猴桃果园产量一般每公顷 21 吨,平均单果重 90 克,贮藏寿命在四个月以上。主要是采用了优良品种和适宜的架式

23、和修剪等关键技术,品种海沃德具有果大、耐贮等特性,新西兰猕猴桃管理局规定只准出口海沃德猕猴桃。因此,生产栽培的品种基本上都是海沃德。另外,其架式和修剪方式也有较大改进,已由“篱架”到“T 形架”和“大棚架” ;由对结果母蔓重短剪到疏剪和缓放,使单产水平大大提高,被认为是猕猴桃栽培技术史上的一项重大革新。植物保护方面,近年推广可控雾滴式喷雾器,但一般采用拖拉机喷药,或用飞机施药。近年微粉剂使用广泛,尤其是结合施肥用飞机喷撒粒剂除草,效果颇佳。熏蒸剂主要用于封闭式谷仓、温室和大棚,有较强的穿透力,但药效持久性差。农业气象方面,根据地形、气候和土地类型分行业进行预报,尤其是对新西兰国计民生具有重要地

24、位的奶业和羊毛业,作出及时而正确的天气预报,更有重要意义。对家畜品种改良和繁殖,采取严格的规范化措施。现已普遍推广乳牛人工授精技术、液氮冷冻精液技术,不但配种率提高,其后代产奶能力已达世界先进水平,现每头奶牛平均年产奶量 3200 升,产奶脂 153 公斤。乳牛品种以娟栅为主。绵羊以罗姆尼中细毛羊为主,还有肉毛兼用型考力代羊,肉用南丘羊和美利奴细毛羊。近年养鹿水平迅速提高,已由直升机捕获野鹿转为人工驯养,还从加拿大引进糜鹿和从欧洲引进优良的鹿品种。目前有 3500 个鹿场,年出口值 3020 万新元(鹿茸 800 万元,鹿皮 120 万元) ,已形成生产、加工、出口体系。近年山羊业发展也很快,

25、正在执行杂交育种计划,以满足对开司米羊毛的需求,现已有奶山羊 2.3 万头,毛皮山羊 10.9 万头。新西兰十分重视产品质量标准,如马铃薯有食用和种用专业标准,还有选育、加工、进口、出口等项标准。农渔部对牧草、谷物、油菜、马铃薯种子生产都有严格的鉴定程序,研究所负责生产原种,繁殖场在农渔部指导下生产原种,经鉴定才能扩大生产一、二级种子,并由商业渠道销售合格的生产用种。新西兰农业生产与工业和商业配合密切,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规模和品种规格,积极开拓外销种类,农产品加工技术比较先进。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在产前和产中,而且在产后技术水平也有相应地发展和提高。近年冷冻蔬菜、罐头和水果的外销量都有增

26、加,最近研究成功用 5%氯化钙和 1%卵磷脂的保护剂,对减少苹果冷藏时的腐烂有明显效果,新西兰亚麻也由野生植物发展为人工种值,成为当地生产加工麻织物的重要原料。 四、新西兰农业科研机构和教育新西兰的农业科研工作主要由农渔部下属的农业科研机构、科学工业研究部、综合性大学和农学院进行,经费由农渔部和科学工业研究部负责提供。农渔部设有若干局;如咨询服务局、农业研究局和家畜健康局等。农业研究局下设罗柯拉农业研究中心、Invermay 农业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南岛的农业科研)及众多的研究试验站。罗柯拉农业研究中心主要承担农渔部农业研究局的科研项目,有四个行政管理机构,南北岛各两个。有两个主要的研究站,罗柯

27、拉动物研究站、罗柯拉土壤和作物研究站。这两个研究站除本身主要的科研任务外,还从事本地区的一些辅助性研究。罗柯拉动物研究站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动物疾病、育种、家畜管理与营养、繁殖生理等。罗柯拉土壤和作物研究站主要研究土壤化学与微生物学,植物与分析化学及害虫控制等。Invermay 农业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南岛的农业科研工作,但其许多研究是跨地区和国家的。该中心设有 Tara 高坡农业研究站、林地研究站、Ivermay 动物健康实验室和棘球蚴病实验站等。属于国家科学工业研究部领导的农业研究所有 6 个,即植物研究所(设 3 个站) 、作物研究所(设有 3 个站) 、草地研究所(有 4 个管理站) 、园艺

28、和加工研究所(有 4 个园艺研究场) 、植物病害研究所(设 4 个站)及土壤研究所(设 9 个分所) 。农业科研水平较高的大学有新西兰梅西大学和林肯学院,都有自己的农业研究中心。其中梅西大学有与其他科研生产单位合办的研究所 11 个,其试验农场占地面积 5217 公顷,科研内容与教学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近年来农业研究经费有所减少。研究部门正与企业签订合同,希望得到经济补贴,同时,也向社会争取资助。新西兰的农业教育包括正规大学教育和函授教育。如以农业综合教育闻名的梅西大学,现有学生 6000 人,教职工 1200 人,函授生 1 万人,外国留学生100 余人。该校设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等多学制,培

29、养不同类型的农业人才。如大学本科设有三年制的农学士和四年制的农理学士。四年制所设的专业有农场管理和推广、农业工程、植物生产、水土保持和农业经济及市场学等。每个专业可选 45 门课,如植物生产可选修草和作物生产、植物生物化学等。这种专业的定向学习是为进一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打下基础,也为学生毕业后到专业机构就业创造条件。农学士的专业性不如农理学士强,但第三年每周有 12学时的生产体系课,生产性较强,主要在农场完成, 如让学生制定奶牛饲养计划和学会如何当农场经理。专修科为一年制,是取得农民资格的一种途径。申请入学者必须高中毕业,至少有 18 个月的农场实践经验。专修课主要讲授农场管理、作物生产、畜

30、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除听课做实验外,还要到指定的农场从事生产实践,并写出实习报告。梅西大学除招收正规学生外,还招收大量的函授生,并授予学位。学员包括教师、农民、保育员等,大部分采用业余学习,学校放假期间函授生便来校集中学习。 五、新西兰的农业技术推广新西兰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最多的国家。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 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 80。新西兰的农场(farm)即指牧场。农业技术推广很大程度上是指牧业技术推广。(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早在 19 世纪 20 年代新西兰就设立了“新西兰农业最新科研成果咨询服务基金”用以进行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1992年以后,政府

31、农业推广资金完全取消,成立了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咨询公司 “新西兰农业” 。除专业咨询公司外,新西兰农业管理科学院、农渔业部技术司、家畜改良公司、农场发展俱乐部、土地种植委员会、大学、私人和集体公司、毛利事务委员会也从事部分的农、牧、渔业技术的推广与咨询工作。(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新西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大多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部门、大学以及民间组织。近年出现了个体专家,他们独自工作,与任何国家、集体、民间组织无任何关系。新西兰的推广人员均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农渔部技术司的专家大多数为硕士或相似的资格。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多数持有相关技术资格证书,且在国家专门机构登记注册。 (三)农

32、业技术推广形式。新西兰农业技术推广的领域较广,主要有绵羊养殖、奶酪业、耕作、肉牛饲养、农场防护林等。农业技术推广主要在农业协会或俱乐部活动中进行。例如,农场俱乐部的农业技术推广会每月举行一次,每次推广活动选择一名会员作为被访问对象。聚会由特聘的专家组织,俱乐部成员首先参观确定的牧场,参观过程中可以向主人提问。然后,大家集中起来,每个人就其牧场的成功之处或特色作以描述。最后,由专家总结被参观牧场的优缺点,发现优秀的牧场供俱乐部成员学习、参考。又如园艺协会的一次农业技术推广会,由梅西大学牵头,其成员包括梅西大学植物系、果品生产农场、市场预测协会和附近的果农。协会举行活动的当天,组织者首先介绍其最新

33、研究成果,如:果实套袋技术、梨的新品种及其种植技术、矮化密植技术等。然后是自由发言,市场预测人员对园艺产品的价格、市场情况作了介绍,并对未来的果品生产作了预测;然后是参加会议的果农提问。会议讨论相当激烈,特别是果农与市场预测者之间的辩论。据介绍,协会每年举行 2-3 次讨论会。除俱乐部、协会推广形式外,推广人员还采用与农场主单独会面,进行个人访问或农场主邀请咨询专家到农场进行指导。信件、表格的往来也是重要推广手段。近年,推广人员也通过互联网进行服务活动。 (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教育与培训。新西兰农业(主要是牧业)很发达,农场主的文化程度都较高,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要求也就相应严格。国家对农业

34、技术推广也很重视,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大多都持有某一领域的资格证书。推广人员自身很重视知识的更新、信息的收集、技能的培训。新西兰梅西大学农业与园艺管理系设有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培养农技推广工作者,授予“应用科学学士”学位。此外, “国家教育/培训中心”也承担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其他培训形式还有:短期培训班(室内和室外) 、专业研讨会等。培训费由所在单位或个人承担。用人单位也很注重对其职员进行及时的、专业性培训。 (五)新西兰农业技术推广的特点 1、承担农业技术推广的机构多。除政府的专门农技推广机构外,许多民间组织、个体专家都进行专职或业余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大多由研究机构或

35、大学牵头,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3、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形式多样,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农场及其资金管理等知识型技术的推广。4、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能培训,知识和推广工具的更新,技术资格认证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甚至关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未从事农业管理之前的工作经历。六、新西兰农业发展给予我们的启示(一)用法律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 新西兰在经济活动领域有一整套的法律法规。由于 80 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的变化,新西兰对部分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例如,在水产养殖方面有一套完整的法律规定。国家于 1971 年和 1983 年先后制定了海水和淡水养殖的法规,并对水产养殖品种的进口实行严格的检疫标准,以确保自

36、然环境免遭破坏。过去在新西兰附近海域的渔产品,尤其是远洋捕捞,大部分为日本、原苏联、韩国所得。这刺激了新西兰本国渔业的发展,并开始对外国渔船的活动严加控制,限定其捕鱼量等,保护了本国渔业的发展,使渔业也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1991 年 12 月,新西兰政府撤消了外国投资者不能购买新西兰土地的禁令,并将海外投资区分为“敏感性”和“非敏感性”两类,使海外的投资符合国家发展重点。(二)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新西兰政府重视通过科技进步,节省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新西兰的畜牧业日益依靠提高单产来增加效益,畜产品增长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因新西兰的气候温和湿润,牛羊整天在露天放牧,极少舍饲。新西

37、兰并不因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满足,为了提高生产率,在以放牧为主的情况下,新西兰特别重视发展人工草场,人工草场的比例日渐增大。至今,人工草场面积已超过天然牧场几倍。政府十分重视天然草场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严格限定载畜量,因此,新西兰牧场的特点是规模虽然比较小,但经营方式集约化。和澳大利亚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新西兰依靠大规模人工培育的草场,发展成了世界上重要的畜牧业大国。 (三)善于识“宝”和创新,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社会财富 。新西兰人 1904 年从我国引进了猕猴桃,仅仅猕猴桃一项产品,现在每年就为新西兰创汇几亿美元,成了新西兰的国宝。猕猴桃的果肉以它丰富的维生素和独特的绿色,成为许多食

38、品的天然色素。美国 1981 年出版的一本英语词典这样解释“几维果”:“新西兰葡萄园生产的一种可食用的水果,形状如大个的醋栗,在美国作为一种美味出售” 。在国外的水果店里,每个猕猴桃上都贴着新西兰精美的标签;在冰淇淋里,人们看到它柔和的绿色;在超级市场里,可以看见纸盒装的猕猴桃汁。这很值得我们深思。20 年前,我们很少有人能想到它可以成为美国人餐桌上的“美味” ;更不能想象,一个只有 10 多万农业劳动力的小国,每年可以靠它挣到几亿美元的外汇。我们现在有许多人想致富,并且认为要致富就一定要搞工业,伸手要投资。重要的是用科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增强市场意识,善于发现身边的“宝藏” 。从这件事里,我们可以得到宝贵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