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易经与现代天文.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774674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经与现代天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易经与现代天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易经与现代天文刘子华先生是四川简阳县人,1919 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就读于巴黎大学。1930 年,美国天文学家汤保发现太阳系第 9 颗行星-冥王星。当时有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天王星运动中不合规律的现仍有一小部分不能用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影响来解释,因此他们认为,在冥王星轨道外还应当有一颗“超冥星”的存在。据此线索,一些天文学工作者开始了艰苦的寻找“超冥星”的工作。刘子华先生想,中国古老的周易是究天人之际的学问,说卦传也说乾为天、坤为地、离为日、坎为月,说明八卦必与中国古人对太阳系以及宇宙的认识相关,因此他决定用八卦学理来推证太阳系第 10 颗行星的有无。1939 年,刘子华完成了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

2、一颗新行星的预测博士论文。在该文中,刘子华先生预测太阳系第 10 颗行星“木王星”不仅存在,而且计算出其轨道速度为 2 公里/秒,密度为0.424 克/立方厘米,对日距离为 74 亿公里,运行周期 817 年。1940 年,刘子华在巴黎大学通过了论文答辩,受到一些西方学者的赞赏。刘子华先生的研究如果得到证实,似乎是八卦为宇宙世界之总规律、八卦与现代天文学相吻合的一个确证,但实际上也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其论证牵强附会和疏漏之处甚多。比如他将先天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分别与土、火、日、木、金、月、水、地八个星球相对应,然后根据先天八卦的对待原理求各组对卦星球的速度参数,这样大致得到金木

3、(巽、震)、水火(艮、兑)两对星球的速度和基本相等,但剩下的一半对卦星球并没有这个规律,于是他在巴黎图书馆翻阅了数百本易学书籍,终于找到明朝来知德易经图解中的一个八卦图(刘子华先生认为是传说中的中天八卦,但据易家从周易参同契、帛书六十四卦、京房八宫卦序、元包经八宫卦序中考证,中天八卦图与刘子华先生所说即来著八卦图不一样参见欧阳红著易图新辩52 页;田合禄、田峰先生则以后天八卦图为中天易,与来著八卦图更相去甚远参见田合禄、田峰著中国古代历法解谜459460 页),将乾离(土、日)、坤坎(地、月)四卦所对应的星球两两相合,然后作为一对卦星球得其速度和即四卦四星球的速度和大致与前面所言两组对卦星球速

4、度和相等,这便是其八卦宇宙论的证据之一。又如他将巽、震、兑、艮四单卦、复、临、遁四重卦及其所对应的金、木、火、水四星与天王星、木王星、冥王星、海王星分别视为四母卦四子卦、四母星四子星,然后纳入先天八卦图式,按乾、兑、离、震为天部,巽、坎、艮、坤为地部,求天地两部阴爻爻数的比值为 1.75(实际天部阴爻数为 13,地部阴爻数为 11,得不出 1.75),“木王星”的速度为 1.189(与根据先天八卦对应八星球按对待原理求出的“木王星”速度为2 相差接近 1 倍),而且天地两部总速度、总密度的比值都是 1.75,天部总速度与总密度的比值,地部总速度与总密度的比值也都是 5.638,这是其八卦宇宙论的又一证据(参见:刘子华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学,四川科技出版社 1989 年版;刘子华八卦宇宙论与第 10 颗行星的推定,曹展硕、吴恒昭主编易学世界第一辑,中国哲学文化出版社)。总之,即使太阳系第 10 颗行星完全按照刘子华先生的预测得到发现,它或者可以说明大自然和宇宙星空存在着某种和谐,但却并不证明先天八卦或其他什么卦图反映了太阳系或者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刘子华先生对八卦图、八卦原理作了个人的改造、拼凑和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