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经象数与中医科学,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杨力,关键词,象数,幽明规律,藏象,象数科学,实 验 科 学,观象取义,运数取义,内容提要:以中医为代表的,以易经象数原理为基础的东方象数科学与西方的实验科学是东西方两种探索事物规律的科学,二者都是科学。区别在于:西方的实验科学是用分析的、局部的和实验的方法去观察事物的物质结构和规律,它的对象是实物结构,是在静态和分割状态下的和线性的、低维时空的,甚至是死的实体物质,也就是说是主客绝对二元二分的。其高度强调的是实体对象。所以,西方以伽利略为首开创的实验科学是要在显微镜下能重复观察到实物的科学。而东方以中国易经为主的象数科学却是在
2、观象、全息、预感、预测等状态下的探索,其对象是动态的、整体的、活动的,而且是随机的,非线性的,甚至是高维的,多维状态下的物质结构,是主客一元一体的,所以东方象数科学不一定也不完全需要在显微镜下找到答案。就像经络、就像藏象、就像脉象、就像气,将永远在显微镜下找不到它们的物质结构一样。,提出中医学是象数科学的缘由: 中医学究竟是门什么科学?这是困惑已久的问题,二十年前,我写周易中医学时,就已提出中医学是东方科学。它的特点回顾:在八十年代,在我的周易与中医学第三版的内容提要,我已写到“作者通过周易与中医学的研究得出结论:即探索自然科学的途径不是只有一条,自然科学的探索不仅存在着以西方为优势的、分析的
3、、局部的和实验的方法,还存在着以周易方法论为特色的、全息的,整体的和综合的东方研究途径。这两条途径应该是互补并存,而不是要取代的。”现在我的这篇论文无非是在二十年前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并明确提出实验科学和象数科学的概念而已。可是,这东方科学又是什么科学呢?又经过二十年的苦苦思索,终于在易经象数思维中找到了答案。即中医学是东方象数科学的典范。它的特点是:在观象、全息、预感、预测等状态下的探索,其对象是动态的、整体的、活动的,而且是随机的,非线性的,甚至是高维的,多维状态下的物质结构,是主客一元一体的。 从此中医学是一门什么科学终于得到了证明,并且正式提出了象数科学,开创了东方象数科学的新领域。本论
4、文曾在美国纽约及加州公讲,获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度评价。 本论文将从易经象数原理的启示、象数法、象数与形的关系、以及东方象数科学的提出等内容,对象数科学做出了重要的论述。,一、易经象数思维是象数科学的渊源,(一)、象数思维是易经杰出的世界观 1、易经象数思维的特点 象数思维是以象思维为核心,以象数为基础的思维形式,象数思维是易经独特的思维方法,也是东方思维的特点。象数思维是易经认识事物的一种杰出的世界观,起源于爻象、卦象及易数。具体包含“观象取义” 及“运数取义” ,这是一种通过事物的象数来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式。是易经从“明” 探“幽” 的杰出应用。象数思维是形象思维的抽象化,象
5、数思维比抽象思维更赋予创造力以及预知性,其优势在于通过“观象取义” ,“以象测藏” ,“取象比类” ,而获得联想,从而预测新的事物规律。所以象数思维具有整体性 、全息性 、预测性的特色和优势。,象数思维的深层次含义在于“观象取义”,也即从“象”到“义”。这是象数思维的宗旨。正如易经所说的“象者,像也者” 是也 ,因此象数思维是象数与义理的高层次的统一。 象数思维其实也就是探索事物义理的一种手段,所以象数思维不是孤立的 、分割的思维,而是义理的前提,义理之根本。 易经象数思维是象数科学的渊源,象数科学是象数思维的杰出应用。,(1)、何谓象数?中国的象数思维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占筮。象数是一个统一
6、体,“象与定数”、“数与征象”。象中寓数,数中有象。 (2)、象与数形的关系 什么是数?天下万物都有象和数。最早的象是龟象,最早的数是筮数。什么叫象?形象、征象之谓,象源于自然,如天象、气象,易经把最基本的象用爻象和卦象概括。,2、什么叫“观象取义”?我为什么要提出象数科学这个概念,这对中医学有何重大意义?首先,什么叫象数科学?象数科学是以易经象数原理为基础的科学,是东方科学的代表,与西方的实验科学绝然不同。象数科学是以易经的“观象取意”为核心来认识事物规律的科学。何谓观?观,就是观察,包括外看和内视。何谓象?象包括外象和内象,内象也叫内藏,象包括外象和内象,更重要在于观察内象。外象又叫“形”
7、,就是外象形于外,而内象藏于里,而象是外象和内象的统一。,3、易经象数观的优势 象数观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是一种杰出的世界观。其优势是:能以外象测内藏,也即以显探幽。正如易经所说:“知幽明之故,以知死生。”,4、何谓“幽显”规律?“知幽明之故,以知死生”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规律并非都是简单的象形于外,而许多却是复杂的幽藏于内。因此,易经才提出著名的“知幽明之故,以知死生”之说。所谓“幽明”,就是强调天下的规律有明显的也有幽隐的,所以要通过查外象去查幽隐的内藏,这就是“观象取意”的要旨。中医黄帝内经的藏象理论,其“有诸内者,必行诸于外”,“以象测藏”包括著名的中医脉象、脉诊,就是易经象数理论的具体
8、应用。4、象数科学提出的重大意义,80年代在拙著周易中医学悟出“东方科学” 如今在易经的感悟下首先提出“象数科学” 在“象数科学”的基础上,我又提出“象数养生”。“象数养生”就是象数原理、象数科学指导下的养生观念。 象数科学将赋予中医学更辉煌的科学性。中医的科学性从此将有了理论依据,不再会被西方的实验科学所绊羁,中医学将会在探索更深层的事物规律方面展示它的魅力。笔者通过周易与中医学的研究,得出结论:即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不仅存在着以西方为优势的、分析的、局部的和实验方法,还存在着以周易方法论为特色的全息的、整体的和综合的方法。这两条途径应该互补并存,如今中、西医的并重和互补证实了这一真理。,二、象
9、数科学与实验科学的区别,1、象数科学的特点与优势2、实验科学的特点与优势3、象数科学与实验科学应该怎样互补?,三、“象”、“数”、“形”的关系,1、“象”和“数”的关系易系辞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天下万象生于一方一圆,天下万数处于一奇一偶。”西方的实验科学是用分析的、局部的和实验的方法去观察事物的物质结构和规律,它的对象是实物结构,是在静态和分割状态下的和线性的、低维时空的,甚至是死的实体物质,也就是说是主客绝对二元二分的。其高度强调的是实体对象。所以,西方以伽利略为首开创的实验科学是要在显微镜下能重复观察到实物的科学。而东方以中国易经为主的象数科学却是在观象、全息、预感、预测等状态
10、下的探索,其对象是动态的、整体的、活动的,而且是随机的,非线性的,甚至是高维的,多维状态下的物质结构,是主客一元一体的,2、 “运数取义”重要意义?数随着时空和多维的改变而有定性、定位及定量的变化,因而也就赋予了质和形的状态,从而获得形象的含义,这就叫做运数取义。博大精深的象数科学,是无垠无际的。寓含着无穷无尽的“象”,和时隐时现的“形”。是易经幽显形象的统一体。而实验科学是已显“形”的实物的检验。象数科学包含着实验科学。需要实验科学的辅助,但实验科学绝对替代不了象数科学。所以象数科学不一定事事都需要实验科学的验证。所以东方象数科学不一定也不完全需要在显微镜下找到答案。就像藏象、脉象、经络象,
11、就像气,将永远在显微镜下找不到它们的物质结构一样。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以易经象数思维为基础的象数科学与西方的实验科学是东西方两种探索事物规律的科学,二者都是科学。而象数科学是更大的科学。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的周易中医学中,我对这两种科学易经认识到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不仅存在着以西方为优势的、分析的、局部的和实验的方法,还存在着以周易方法论为特色的全息的、综合的、整体的方法。这两条途径应该互补并存,如今中、西医的并重和互补证实了这一真理。随着对周易与中医学研究的深入,以中医学为代表的象数科学的发展必将成为自然科学探索新空间的开拓学科。现在,我更加深刻的感悟到,象数科学将会是更有魅力、更有希望的科学
12、。,黄帝内经“女七男八” ,是运数取义的典范: 黄帝内经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黄帝内经曰:“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葵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葵竭,精少,肾藏衰
13、,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3、“数”与“形”的关系是什么? 4、“象”与“形”的关系是什么?象与数的关系是象中寓数,数中有象,象数一体,象数共同成为象数科学的内核,其中,数有定位、定性、定量的时空意义。所谓“象以定数”、“数以征象”。象数二者实为一体。 5、为什么要说“大象”无形亦有形? 6、“形”在什么情况下显现?,四、易经“象”与黄帝内经“藏象”,“藏象”在中医学和养生学中的重大意义 1、象与数的关系 什么是数?天下万物都有象和数。最早的象是龟象,最早的数是筮数。什么叫象?形象、征象之谓,象源于自然,如天象、气象,易经把最基本的象用爻象和卦象概括。 什么是象数?易经用奇数一,偶数二,
14、即阴阳数概括数,如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即爻数、卦数。 什么是象?易系辞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即形容比象之谓,最早为爻像、卦象。易经以爻数、卦数概括最基本的数。正是“天下万象生于一方一圆,天下万数处于一奇一偶。”,象与数的关系是象中寓数,数中有象,象数一体,象数共同成为象数科学的内核,其中,数有定位、定性、定量的时空意义。所谓“象以定数”、“数以征象”。象数二者实为一体。如易经:“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伏羲八卦数:乾卦一数象天,兑卦二数象泽,离卦三数象火,震卦四数象雷,巽卦五数象风,坎卦六数象水,艮卦七数象山,坤卦八数象地。可见每一卦数都代表着方位和物性。再如河图五行数
15、的一数,代表正北方天一生水,二数象征正南方地二生火,三数代表正东方天三生木,四数象征正西方地四生金,五数代表正中央天五生土。 黄帝内经同样重视象数,如“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其数八。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鼻其数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其数五。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其数九。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二阴其数六。”除中医之外,古天文、干支、历法、历数、堪舆、音律都与数密切相关,这些数都包含着阴阳消长,气机升降,寒热温凉。,2什么叫“运数取义”? 运数取义就是通过运数而达到取义的方法。因为数随着时空和多维的改变而有定性、定位及定量的变化,因而也就赋予了质和形的状态,从而获得形象
16、的含义,这就叫做运数取义。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及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运数取义的典范。 象数的哲理是阴阳五行。 从人体的发生学来看,人体胚胎的最早细胞结构与形成竟是按照太极八卦衍生结构进行的,即人的发生过程,从受精卵到合子,从合子到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分裂球,再到四细胞期,十六、三十二细胞期正如易经所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说明了人体的发生过程也是由数到象的象数的演变过程,提示了象数一体,数其实也是象,象生数,数也生象。当然,二者的关系,象应该是第一位的。 当然,易经九六二数分别代表阴阳二爻,是
17、象数一体的最基本形式。,3数与形的关系“数”不是计量含义的“数”,也即“数”不是一加二等于三的“数”,“数”其实也是形,也即“数”是一种时空的统一体。数寓于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数也就成为形。比如上述的河图生数,就是这个道理。当空间方位发生变化后,象征物性的数字也就会相应而变。所以正北方的一数生水,正南方的二数生火,正东方的三数生木,正西方的四数生金,正中方的五数生土。就是数在时空发生变化后所代表的物象也发生改变的典范。 4象与形的关系及含义 象、数、形三者是象数科学的基础,象以形象为主,数以抽象为要,其中,数寓象中,象由数变。而象与形的关系是象不等于形,而是象中有形,形在象之中,数与形的关系是
18、数在一定的量化及时空状态下就会成形。,5为什么要说“大象”无形亦有形? 无垠无际的象,包含着数不清的“形”,有隐性的,有显性的,我们所掌握的“形”,其实不过是大象中的沧海一粟而已,所以应该说大象无形也有形。 已显之形不过是广袤无际的大象沧海一粟而已,更多的形还期待我们去发现。 广义的象十分博大,不仅包括物象,还包括事象。象与形的规律是象数科学的要素,其要义是大象无形也有形,一般条件下形是隐藏于象中,并不显现,这种象中之形是用显微镜察不见的,只有三种情况下可以发现象中之形。而且往往属于内视。,6形在什么情况下显现? 第一在危急情况下:就是在危急情况下,比如受伤,灾难等时,为调动人体潜能,在紧急状
19、态下的生命应急反应,而有形的显现,如有一位医生在左臂骨折断臂的情况下。危难之中,忽然内视到手少阴心经显现,这条经络从心脏沿着臂内侧走向小指尖端,这位医生并惊奇地注意到心经的颜色是黄绿色的而并非红色,当时她曾惊呼:“啊!手少阴心经显现,手少阴心经显现!”可是在场的人却看不见。之后,她的心脏始终没有出现问题。(包括断臂复位手术时)。 古书也有记载,在危急情况下,经络显现的情况。可见显现的目的是调动及激活潜能。 第二有特殊状态的人:如史记记载的扁鹊望诊齐桓公及诊病的一些记载,诸如“视见垣一方人,尽见五脏癥结,特以诊脉为名耳等”表明扁鹊可能有特殊功能。所以可以看清墙外病人的五脏。还有华佗也有特殊状态的
20、记载。,古书上记载有特殊功能的人也不少。如列子仲尼载“老聃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且听,鲁侯闻之大惊。”就是说,这个叫亢仓子的人,能以耳视物。前汉书载东方朔能猜到汉武帝盖在盒子下的东西是蜥蜴,以上种种,不胜枚举。 第三经过修炼之人:就是经过修炼,有了一定功夫,达到了一定的多维或高维状态下能内视或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形象。如庄子“庖丁解牛”,庖丁开始时是看不到牛的内部结构的,是经过刻苦修炼后才看到的。 可见博大的象数科学既包括可以用实验科学验证的显而易见的物质结构,更包括用象数科学的规律指示的隐形物质结构。然而,这是一种非线性的,更为复杂的物质结构。 其实,易经已经提示我们世界上万物
21、的规律有幽(隐性)的和明(显性)的两大类。那么,揭示这两大类物质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也就应该不一样,这两种科学就是实验科学和象数科学的根本区别。,五、象数科学的提出对中医学的伟大意义,中医学正是象数科学的伟大代表,而经络学说是代表中的典型,经络学说的形态研究曾经经历了几十年的高精尖实验科学手段的探索,但都徒劳无益,然而,经络的疗效确是实在的。那么显微镜下就是找不到它的物质形态,问题在哪里?就在于经络是一种象数科学,它属于隐性形态,它的特点是活的,整体的,动态的,全息的,甚至是随机的,它是不能分割,也不可孤立和静止的。因此用实验科学的方法无法揭示它的物质结构,这就启示了经络学说的研究应该痛定思痛,
22、不要局限于实验科学,而应该在象数科学的方法下研究寻求途径。否则只想用实验科学的方法研究经络学说是永远也得不了诺贝尔奖的。 象数科学与实验科学的关系是博大精深的。象数科学应与先进尖端的实验科学相互补而不是取代,既不能否定实验科学对象数科学的验证,也不能以实验科学取代象数科学。二者都是人类探索事物的两套方法,都是科学方法,二者只有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排斥,才能从幽显两个角度认识事物。,我们必须注意西方实验科学是与哲学截然分开的,但东方象数科学却是与哲学融为一体的,实验科学遵行的是理性和逻辑思维,而象数科学则是重感性和悟性的形象思维。所以阴阳五行,永远是象数科学的哲学核心,天人合一,永远是象数科学的
23、基础。这是不能否定的,否则,中医学,经络学就是真正被取消了。 其实,在八十年代,在我的周易与中医学第三版的内容提要,我已写到“作者通过周易与中医学的研究得出结论:即探索自然科学的途径不是只有一条,自然科学的探索不仅存在着以西方为优势的、分析的、局部的和实验的方法,还存在着以周易方法论为特色的、全息的,整体的和综合的东方研究途径。这两条途径应该是互补并存,而不是要取代的。”现在我的这篇论文无非是在二十年前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并明确提出实验科学和象数科学的概念而已。 象数科学包含着显的“形”和隐的“形”,于是也就确定了博大的象数科学需要实验科学来证实已显之“形”。而幽隐之“形”是实验科学解决不了的,
24、必须依靠象数科学来探索。所以象数科学与实验科学的关系是象数科学即依靠实验科学,但是又不能受实验科学的束缚。同样,实验科学在“形”的探索方面陷入困境的时候,也必然要依靠象数科学来指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六、启示探索中医养生学的最高境界,象数科学将彻底解决中医的科学问题,象数思维开创了象数科学象数科学的提出 既然东方的象数科学和西方的实验科学截然不同,那么就不能只用同一种方法进行研究,这就启示了中医学的研究方法决不能只用西方实验科学在显微镜下找实体的那一套方法来证实自己是否科学,而应该用东方象数科学的规律和方法进行研究,否则中医学将永远被认为不科学,就像有些提出废医存药者,主张把中医的理论去
25、掉只用显微镜研究中药,其实这就把中医学由复杂的高维降到了简单的低维研究,也即由非线性降低到了线性。也就应了一些人因无法正视中医的科学性只好仅承认中医的疗效一样无奈。其实这都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医学的科学性。古代没有显微镜,只有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中医学照样救人活人和养人。而现在中医正趋向高度西化,原因难道不是因为没有注意到中医是另外一种科学吗? 所以,这就提示我们中医学的天象、藏象、经络象、脉象、舌象、气象(这里指的气象不是天文气象,而是人的气的藏象)这些“象”的探索就必须要以象数科学为指导。否则,只等待实验科学来证实,中医就将被永远认为不科学。因为这些“形”是“大象”中的时隐
26、时显的“形”,这些“形”的显现,必须按照象数科学的幽显规律来验证。,中医养生学同样应该强调,中医所倡导的养生理念是一种要经过感悟和修炼才能达到高层次的养生法则,根本没有必要去让西医的显微镜指挥我们。所以,无论中医学,中医养生学都应该以象数科学为主要手段。总之,只要我们能够去掉研究手段的束缚,那么我们才能放开步子,大踏步前进。 一句话,中医学不需要西方的实验科学来证实它的科学性,也证实不了。所以,如果中医学摆脱了西方实验科学的束缚,以自己的象数科学为指导。那么,中医学,中医养生学才能焕发本来的伟大魅力。同样,西方实验科学在研究物质形态出现困境时,是否也应该从东方的象数科学中寻找答案。 以上是我研
27、究易经、黄帝内经近五十年的深刻感悟。的确,不付出这样的心血,是不可能进入这样的深度。 结语:象数科学将证实中医的科学性质,中医是一门什么科学,只有象数科学是最好的答案,这个答案是在易经中找到的,博大精深的象数科学将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境界。,(写于2008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本文曾在2008年10月上海经络高峰论坛上宣讲并对2008届研究生讲授。其中部分内容已刊登于新著杨力揭秘易经养生智慧序言,现已全文刊登于我的新著杨力养生精华及2009年估计易联易学论坛论文集),3.经络象 (1)经络的作用灵柩.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灵柩.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柩.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2)十二时辰经络养生抗衰老穴:涌泉、百会、劳宫强正气穴:足三里、涌泉、肾俞睡眠穴:三交、涌泉、神门、劳宫、内关强性穴:曲骨、关元、肾俞消除疲劳穴:命门、足三里、合谷强脑穴:神庭、百会、脑户防感冒:大椎、合谷、风池降血压:风池、风府、行间心绞痛:内关、三交、月覃中 腹泻:脾俞、关元、足三里头痛:风池、百会、太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