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制作七:小孔成像一、课时:2 课时(一次课,每次 2 小时)二、科学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在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大约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线进行的性质。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墨经中这样纪录了小孔成像:“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三、制作过程:1、准备材料:易拉罐一个,半透明膜一张(可用白色塑料袋代替) ,黑色硬纸一张,橡皮筋若干个。2、用剪刀把易拉罐的开口的一端剪去,将边缘打磨平滑,以免划手。3、在易拉罐的底部钻一个直径小于 1mm 的小孔。4、用半透明膜封住易拉罐剪开的一端,并用橡皮筋固定。5、用黑色的纸卷一个筒,粗细刚好套住易拉罐,有孔的一端与纸筒对齐,有半透明膜的一端要深深套在纸筒中,使纸筒遮住半透明膜周围的光线。用橡皮筋或胶水固定纸筒。6、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用小孔对准光线较强的物体(例如在室内观察点燃的蜡烛) ,在半透明膜(相当于屏幕)上会看到一个倒立的物体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