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九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考试说明1、孔子与老子的思想;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3、儒家思想的形成。,考试说明 孔子的思想1、孔子概况 时代:春秋晚期人 地位: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008年山东省新课标历史原创题目古代历史建筑见证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下列古迹与儒家思想的形成有关的是( ),B,A登封少林寺 B曲阜杏坛 C洛阳白马寺 D成都武侯祠,山东省威海市2008届普通高中毕业年级 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对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A.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新局面 B.为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
2、治培养了大批人才 C.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 D.开创了封建教育的新局面,C,2010年1月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学科测试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治理国家方面,他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忠”就是以忠实诚信的态度对人,以恪尽职守的态度待事;“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自西汉以后,成为我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 B C D,D,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二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0年5月201
3、0年是孔子诞辰2561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设计推出高2561m的铸铜贴金孔子雕像,辅以由39句论语经典名旬设计的文字浮雕墙以“孔子厚德仁爱的文化胸怀铸造城市灵魂”提升了展示内涵。下面四句话中,你认为不能被选为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开篇序语的是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C“君子和而不同” 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D,考试说明 孔子的思想2、思想主张 政治思想仁、礼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民本思想为政以德,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005年江苏卷
4、)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A B C D (2008年上海卷)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A.等级 B.教化 C.习俗 D.祭祀,B,A,2010年3月 新余一中高三模拟考试文综试卷有一次卫灵公问孔子布阵行兵之法,孔子说:“俎豆(古代礼仪)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孔子想要表达的思想实质是( )A知之为知之的实事求是精神 B. 坚持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C. 忠于鲁国统治者的忠君思想 D. 献身教育事业的人生目标 2010年3月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孔
5、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 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 C“克己复礼”的主张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B,C,山东省潍坊市2010届高三教学质量抽样检测(C)“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爱”注重A调节人际关系 B倡导重义轻利 C讲求实际功利 D区分等级名分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制”“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D,B,北京市西城区2010年5月高三
6、抽样测试文科综合下列美学观点,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 ( )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C“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D“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C,考试说明 孔子的思想3、思想影响“仁” 使中国人形成了谦恭内敛的性格特点 “礼” 具有很强的规范性,也限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 “礼” 是中国宗法分封与专制集权农耕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逐渐积淀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 在天道观、历史观、社会伦理观和修身治国等方面都提出了适合社会发展的思想主张其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
7、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2007年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卷)下列儒家经典名句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价值取向的是尚书泰誓:“惟人万物之灵。”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A B C D ,C,2010年浙江省高三第二次五校联考文综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体现
8、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A B C D ,C,江苏省宿迁市09-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模拟测试一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导致成为“丧家之犬”等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A不符合封建社会时代潮流 B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C不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 D思想观念相对保守,B,(2009年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卷)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己所不欲,勿
9、施于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 B C D ,D,(2009年北京文综卷)北京孔庙(见下图)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 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D,2010年4月上海市静安区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全国各大影院都在放映的孔子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胡枚导演正是想通过拍摄孔子,“来提升大众对于孔子和孔子文化的关注”。 你认为在现代与传统的张力下,孔子的现代价值在于他强调的思想观点是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言必信,行必果” 有教无类A. B. C. D,A,国学热到影视圈,四版孔子闹虎年
10、。其中周润发版孔子曾引发热议:“周润发没有读过论语、江湖气太重”但当剧照曝光后,这些争议之省随之渐淡,因为周润发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大众认可的形象。这个形象应该是A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B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C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D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D,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三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 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诚祈愿 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C,(2004年上海卷)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
11、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有孔子像)。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年。”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2004年上海卷)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后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乙突出孔子是儒家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考试说明 老子的思想1、
12、老子概况 时代:春秋晚期人 地位: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著作:道德经2、思想主张 政治思想:清净无为、因循而治、小国寡民 哲学思想:道为本原、运动发展、依存转化,(2009年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卷)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 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 C 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010年高考浙江省文科综合卷)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A,2
13、010年5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老子思想精华部分的是A.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山东省平邑二中高三复习班10月份月考历史试卷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A,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实行轻徭薄赋慎刑措施,其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是( )A.
14、法家 B.儒家 C. 墨家 D.道家 东汉初,面对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刘秀以“柔道”治国,其根本指导思想是( )A.倡导仁政的儒家 B.主张严刑酷法的法家 C.力主兼爱非攻的墨家 D.主张清净无为的道家,D,D,山东省实验中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 )A“无为而治” B“守静” C“忠恕”之道 D“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
15、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C,B,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右图是建于宋代的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下列关于“老君”的说法正确的是老君叫李耳,战国时期人物老君是道教创始人老君思想具有朴素唯物主义主张自然无为、清静逍遥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09/1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言论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 “兼爱”“非攻”“尚贤”C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D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C,天津市武清区杨村四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16、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C,2010年1月25日 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历史期末调研卷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言论反映了他思想主张的有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17、,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 B C D ,C,考试说明 老子的思想3、思想评价“无为” 思想包含了对远古某些民主思想的继承和扬弃,“小国寡民”理想是一种消极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虚怀若谷、宽容谦逊、恬淡素朴、助人为乐、以柔克刚等思想,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老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精华,这种道家文化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2006-2007年上学期上杭一中、武平一中、 长汀一中、漳平一中高三历史期末联考试卷有关老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主张在政治上“无为而治” 主张进行社会改革 开始对宇宙本原的探讨 其思想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深远影响A、 B、
18、 C、 D、,D,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 2010届高三年级二模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B,考试说明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背景 (1)总体情况: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2)具体原因:经济:铁犁牛耕,封建生产力迅速发展政治:政治制度的嬗变,社会形态的转型阶级:新的阶级产生, “士”阶层的活跃思
19、想:没有文化管制,言论自由,思想解放 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军事: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战争频繁,(2009.1. 江苏省无锡市高三期末卷)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2010年福建省宁德市5月普通高中毕业班文综质量检测)国语记载:大夫以上食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左传中写道“肉食者谋之,又何间(注:参与)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由此推断, 曹刿最有可能属于A 公侯 B 大夫 C 士人 D 庶人,A,C,“朝秦
20、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真实写照,与这一时期有才能的人得以重用有关的背景因素不包括 ( )A. 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繁 B. 平等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C. 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D. 重视人才成为统治者的普遍政治倾向,广东省广雅中学届高考模拟试题,B,(2009年上海卷) 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 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 B C D,D,2009届广东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 200810西方学者认为,公
21、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A,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 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
22、他们的深刻影响。(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上述材料认为, 百家争鸣出现的文化觉醒, 最基本的原因是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 D.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A,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A使儒家学说引领学术潮流 B与学术下移同步进行 C普遍重视礼乐的规范作用D导致中国社会的分裂动荡江苏省连云港市2009-2010学年度高二学业水平历史测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不包括A 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B 思想家著书立说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C 私人授徒讲学在当时蔚然成风D 封建
23、地主阶级治国模式大体确定下来,B,D,2010年5月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 分封制逐步瓦解,世卿世禄制度没落 私学兴起,平民有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科举制度盛行,平民有升迁的机会 市镇经济发达,市民经济力量壮大A B C D ,A,春秋战国时期,平民和贵族的地位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其原因是,安徽省阜南县春晖中学高二年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电影墨攻讲述了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
24、.“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D,考试说明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含义: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3、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1)儒家 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基本主张:仁政人治 轻徭薄赋、任贤爱民、中庸和谐、调整矛盾,山东省菏泽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B,(20
25、07年全国文综卷二)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A,考试说明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3、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2)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 基本主张:兼爱非攻 爱人如己、崇尚和平、尚贤任能、提倡节俭,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综)“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2001年春季卷)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 A 民贵君轻 B 人应互爱互利 C 反对掠夺战争 D 提
26、倡节约反对浪费,A,A,2010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古人曰:“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这句话体现的思想主张是A.革新 B.仁爱 C.齐物 D.节用2010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C.天人边际,合而为一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D,B,2010年5月江苏省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著名历史学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可滥用一文中写道:“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
27、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 B.“天行有常”C.“天人感应” D.“存天理,灭人欲”,A,安徽省枞阳中学09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表现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战争巨片墨攻在全国上映后引起强烈反响。今天,墨子的思想又重新引起世人关注。墨子坚决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非攻”;但同时他又在墨子一书中详细解析了战国时期城防工事的战略布局、守城器械的制造和使用、 人员的配备等。这说明: 墨子反对一切战争 墨子不是单纯的和平主义者,他主张战争的正义性 墨子主张以积极的军事谋略抵御外来进攻 墨子的治国主
28、张是“尚贤”反对任人唯亲。 A B。 C。 D。,D,战国时期墨家对实用科技较为关注,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墨家对科技感兴趣 B墨家代表平民,是生产的实践者 C其它学派鄙视科技 D墨子本人是小生产者 江苏省扬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历史期末调研测试试卷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小生产者(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B,B,(2010年海南卷)“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29、B法家 C墨家 D道家(2010年山东卷)“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C,B,(2008年上海市春季综合卷)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兵者,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 不察也。”D“兵者不详之器,非 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D,江苏省盐城中学201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有位史家评论中国战国
30、时期学说:“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有顺势而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逆势而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最可能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D,(1994年全国卷) 墨子说:“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其积极意义。,这些言论的思想核心是“兼爱”、“非攻”。社会根源:墨子生活于战国初期。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
31、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争,渴望安定。,(1994年全国卷) 墨子说:“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其积极意义。,积极意义:第一层次:墨子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第二层次:墨子要求互爱互利,反对掠夺战争,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的这些言论在当时是进步的。第三层次: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
32、,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考试说明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3、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3)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子 基本主张:集权法治变革进取、以法治国、权术权威、震慑臣民 意义影响:法家学派集大成者,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福建省泉州九中2009- 2010学年度高三上历史试卷管子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 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
33、法者民也。”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 法律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 B 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C 法律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 体现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C,(2008年海南历史卷)“奉法者强,是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2008年四川文综卷)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 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D,C,(1999年上海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A 道家 B 儒家
34、C 墨家 D 法家 (1995年上海卷)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其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 ) A 墨子 B 孙子 C 孟子 D 韩非子,D,D,(2008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卷)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2010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卷)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D,B,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协作校09-10学年上学
35、期期中测试 韩非“守株待兔”的故事,反映的政治观点有 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制天命而用之 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仁者爱人,克已复礼A B C D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09- 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在战国时期显赫一时的法家 后来衰败下去,主要是因为 法家的理论 A. 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 不利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 没有反映地主阶段的利益 D. 不借鉴古代统治方式,B,A,考试说明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3、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4)道家 代表人物:庄子 基本主张:天道无为,精神自由政治思想:更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为、渊静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锦瑟 李商隐 锦
36、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唐诗反映了什么人的思想?A 老子 B 庄子 C 墨子 D 韩非子,B,2010年浙江省六校联考试题庄子齐物论指出“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是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文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确认了A 真理是因人而异的B 人们的观点美元正确与错误之分C 不能
37、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非正确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2006年上海综合试卷)孙子兵法。伐谋篇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正确理解这段话的选项有:( ) 孙子主张和平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孙子注重战争中指挥的作用 孙子注重战争中交通的作用 孙子强调武力解决国家间的争端A B C D ,A,(2008年上海市高考历史卷)四位学生在看完一场战争片后展开议论甲说:我反对战争,发动战争的人应该受重罚。乙说:我也反对战争,销毁一切杀人武器才是最要紧的。丙说:我想最关键的是要消除战争根源。丁说:我认为战争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要轻言战争。以上与孙武观点相吻合的是( )A.
38、甲 B.乙 C.丙 D.丁,D,考试说明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3、意义影响政治上: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提供治国思想和制度模式,形成中国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文化上: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两千多年思想文化的源头思想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思想对现代中国仍具有借鉴意义?1、儒家: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2、道家:人与自然和
39、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 3、法家:以法治国、与时俱进等。4、墨家: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重视人才、严于律己等。,北京市海淀区2010年5月高三年级文科综合能力试题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是( )A.形成了各种思想体系 B.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C.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利益 D.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B,D,福建省厦门市2010届高三(上)质量检查“这一时期
40、,过去的信仰和设想都遭到了质疑,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情况推动士人门对方方面面的知识进行探索。这其中,有些新学说后来被摈弃了,而另外一些则成为以后千百年来中国思想的指南。”“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 东周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晚清时期,A,考试说明 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孟子 (1)时期:战国中期人 (2)尊号:被称为“亚圣” (3)思想: 政治思想:把“仁”思想发展成为“仁政”,主张“省刑罚,薄税敛” 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比国君更重要。 伦理观念:提出“性善论”,课堂练习(2006年上海卷),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
41、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孙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B,上海市静安区高三模拟测试 2008-04 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把他杀死。孟子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故事见孟子梁惠王下)。这里反映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存天理,灭人欲 D仁政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0届考前模拟测试卷“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段论述充分反映了A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 B儒家施行“仁
42、政”的思想主张C法家“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 D道家对“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现象的痛恨,D,B,福建省武平二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阿南看到一则连环漫画,内容如下: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下列哪一位学者的思想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A,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卷)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2008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 墨子 荀子 告子 苏格拉底 A. B. C. D.,A,D,(2002年上海卷)以下主张明显体现
4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 ( ) A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以法为教,今比胜昔 (2000年上海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 期的(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A,A,江苏省盐城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要表现在( )A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B提出了争取小生产者政治权利的主张C构建了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 D提出了崇民惠民的具体措施,D,回答问题,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
44、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孟子曰:“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回答:(1)请概括孔子言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孟子进一步把孔子的认识上升到一个什么境界来认识?, 含义:清水可以洗帽子上的簪缨,浊水只能洗脚,这是由水质的好坏自己来决定的。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这条规律,概括了历史上残暴统治者自毁根基自取灭亡的现象。,(2)请举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各一例来说明孔孟的认识是否有正确性和前瞻性?(3)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孔子和儒家鼓吹的“德”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本质区别?,中国古代史上有秦始皇(或隋炀帝)实行暴政
45、,结果 “二世而亡”;中国近代史上有蒋介石与人民为敌,导致政权的覆亡。, 相同之处:都主张以德治国;都要求讲求社会公德,增强人们的向善意识。 本质区别: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与时代潮流接轨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而孔子和儒家学派宣扬的“德”主要是封建治国方法和封建伦理道德,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2007年上海历史卷共同部分)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
46、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2007年上海历史卷共同部分)(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民贵君轻。 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
47、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考试说明 儒家思想的形成 2、荀子 (1)时期:战国晚期赵国人。 (2)地位: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3)思想: 政治观:“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 伦理观:“性恶论” 天道观:“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4)贡献: 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经过孟荀发展后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课堂练习,(2003年上海卷)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 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 ) 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