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毛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长海娃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封鸡毛信送给游击队并配合游击队消灭敌人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少年儿童在对敌斗争中的机智勇敢。此文篇幅较长,近 2500 字,共 26 个自然段。13 自然段写儿童团长海娃接受任务; 49 自然段写海娃遇到鬼子后巧妙藏信;1012 自然段写海娃骗过鬼子深夜逃走; 13、14 自然段写海娃丢信、找信,再次被抓;1518 自然段写海娃诱敌入圈,不幸负伤; 1926 自然段写海娃完成任务,受到赞扬。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生动地记叙了海娃送鸡毛信的前后经过,作者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藏信” “夜逃” “诱敌”等内容,有力地突出了这位
2、 14 岁的小英雄的高大形象和优秀品质。文章的重点是第二段“藏信” ,第三段“夜逃” ,第五段“ 带路”三部分内容。课文通过重点段的详细记叙,表现了海娃沉着机智、勇敢坚强的品质。教学的难点是课文较长,不容易瞻前顾后把握重点。学生阅读时,感兴趣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注意通过海娃的言行去认识他的品质,更不懂得联系战争时期敌我斗争的危险情况去感受这位小八路、小英雄的崇高精神。教学目标1 能快速、流利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 欣赏海娃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3 能用自己的话转述这个故事。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海娃的品质。教学时数12 课时。教学准备王二小、雨来、张嘎等抗日小英雄的事迹。教学过程一、初
3、识小英雄1 从前边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大英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小英雄的故事:板书课题。想知道鸡毛信是怎么一回事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课文,简单概括全文的内容。2 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并为故事拟定小标题:接受任务,巧妙藏信,深夜逃走,丢信找信,诱敌负伤,完成任务。3 指导学生分别朗读这六个故事。4 学习按事情发展经过写作的方法。二、细读小英雄1 课文最后写到张连长称赞海娃是小英雄。从哪些地方看出海娃是小英雄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故事读读找找。2 全班交流。勾画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3 抓住对海娃语言动作和表情的描写,体会海娃的心理。三、赞美小英雄1 写海娃。2 画海娃。3 演海娃。4 说海娃。5 唱海娃。四、寻找抗日小英雄1937 年到 1945 年,是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日本鬼子在我们神圣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无忌惮。你可知道,那时和我们相仿年纪的儿童们没有温饱,没有课堂,是飞机、坦克炸毁了他们幸福的童年。然而,他们在战争中没有退缩、屈服,而是和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像海娃这样的小英雄有很多很多,如:王二小、雨来、张嘎等。交流自己知道的小英雄故事。五、身边现代小英雄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生活在幸福与快乐之中,在我们周围也涌现出了一些小英雄,他们勤奋好学、艰苦朴素、乐于助人、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你能找到吗?夸夸身边的现代小英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