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家庭树.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718534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庭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家庭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家庭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家庭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板栗学 名 /拉 丁 语 名 :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英 文 名 : Chestnut别 名 : 栗 子 , 毛 栗与 桃 、 杏 、 李 、 枣 并 称 “五 果 ”。栗 是 山 毛 榉 科 栗 属 中 的 乔 木 或 灌 木 总 称 , 大 约 有 8-9 种 , 原 生 于 北 半 球 温 带 地 区 ,大 部 分 种 类 栗 树 都 是 20-40 米 高 的 落 叶 乔 木 , 只 有 少 数 是 灌 木 。生 长 特 性喜 光 , 光 照 不 足 引 起 枝 条 枯 死 或 不 结 果 。 对 土 壤 要 求 不 严 , 喜 肥 沃 温 润 、 排

2、水 良 好的 砂 质 或 磔 质 壤 土 , 对 有 害 气 体 抗 性 强 。 忌 积 水 , 忌 土 壤 粘 重 。 深 根 性 , 根 据 系 发 达 ,萌 芽 力 强 , 耐 修 剪 , 虫 害 较 多 。 另 外 , 其 品 种 不 同 品 种 耐 寒 、 耐 旱 。 寿 命 长 达 300年 以 上 。 青 冈 枝 叶 茂 密 , 树 荫 浓 郁 , 树 冠 丰 满 。 宜 用 作 庭 荫 树 , 2、 3 株 丛 植 , 可 配置 在 建 筑 的 阴 面 , 常 群 植 片 林 用 作 常 绿 基 调 树 种 , 有 幽 邃 深 山 之 效 果 。 在 工 矿 区 绿 化 可作

3、隔 音 、 防 风 、 防 火 林 或 作 高 墙 绿 篱 , 宜 在 风 景 区 与 色 叶 树 种 配 置 组 成 风 景 林 。营 养 价 值甘 甜 芳 香 , 含 淀 粉 51 60 , 蛋 白 质 5 7-10 7 , 脂 肪 2-7 4 , 糖 、 淀粉 、 粗 纤 维 、 胡 萝 卜 素 、 维 生 素 A、 B, 、 B: 、 C 及 钙 、 磷 、 钾 等 矿 物 质 , 可 供 人 体吸 收 和 利 用 的 养 分 高 达 98 。 以 十 粒 计 算 , 热 量 为 204 卡 路 里 , 脂 肪 含 量 则 少 于 1克 , 是 有 壳 类 果 实 中 脂 肪 含 量

4、最 低 的 。 普 遍 用 于 食 品 加 工 , 烹 调 宴 席 和 副 食 。 板 栗 生 食 、炒 食 皆 宜 , 糖 炒 板 栗 、 拌 烧 子 鸡 , 喷 香 味 美 , 可 磨 粉 , 亦 可 制 成 多 种 菜 肴 、 糕 点 、 罐 头食 品 等 。 板 栗 易 贮 藏 保 鲜 , 可 延 长 市 场 供 应 时 间 。 板 栗 多 产 于 山 坡 地 , 国 外 称 之 为“健 康 食 品 ”, 属 于 健 胃 补 肾 、 延 年 益 寿 的 上 等 果 品 。 编 辑 本 段 其 他 价 值板 栗 全 身 是 宝 , 可 以 加 工 制 做 栗 干 、 栗 粉 、 栗 酱

5、、 栗 浆 、 糕 点 、 罐 头 等 食 品 , 栗 子羹 则 是 老 幼 皆 宜 , 营 养 丰 富 的 糖 果 。 板 栗 树 材 质 坚 硬 , 纹 理 通 直 , 防 腐 耐 湿 , 是 制 造 军工 、 车 船 、 家 具 等 良 好 材 料 ; 枝 叶 、 树 皮 、 刺 苞 富 含 单 宁 , 可 提 取 烤 胶 ; 花 是 很 好 的 蜜源 。 板 栗 各 部 分 均 可 入 药 , 板 栗 能 健 脾 益 气 、 消 除 湿 热 , 果 壳 治 反 胃 称 做 收 敛 剂 , 树 皮煎 汤 洗 丹 毒 , 根 可 治 偏 肾 气 等 症 。栗 树 坚 果 栗 子 在 欧 洲

6、 、 亚 洲 和 美 洲 被 广 泛 应 用 作 为 食 品 。 在 南 欧 中 世 纪 时 是 居 住 在森 林 中 居 民 食 物 中 的 主 要 碳 水 化 合 物 来 源 。 栗 木 非 常 坚 固 耐 久 , 不 容 易 被 腐 蚀 , 颜 色 发 黑 , 有 美 丽 的 花 纹 , 是 非 常 好 的 装 饰 和家 具 用 材 。 但 由 于 栗 树 生 长 缓 慢 , 大 尺 寸 的 栗 木 非 常 昂 贵 。栗 树 皮 可 以 提 炼 单 宁 酸 和 栲 胶 , 是 皮 革 工 业 的 重 要 原 料 。 树 叶 可 以 饲 养 柞 蚕 。 板 栗 不 宜 食 用 太 多 ,

7、生 吃 太 多 不 易 消 化 , 熟 吃 太 多 容 易 滞 气 , 糖 尿 病 患 者 应 少吃 或 者 不 吃 , 因 为 板 栗 的 含 糖 量 是 非 常 高 的 。 编 辑 本 段 食 疗 功 效作 为 食 品 目 前 在 中 国 最 流 行 的 使 用 方 法 是 糖 炒 栗 子 , 用 糖 色 和 沙 子 混 合 , 将 变 成 黑色 的 沙 子 和 栗 子 混 合 炒 , 一 是 使 栗 子 受 热 均 匀 , 二 是 使 栗 子 中 的 糖 份 不 容 易 损 失 。 炒 出的 栗 子 甜 香 适 口 。 北 京 小 吃 中 有 栗 子 面 的 小 窝 头 , 据 说 是

8、从 皇 宫 中 流 传 出 的 作 法 , 当 年曾 受 到 慈 禧 太 后 的 赏 识 。 栗 有 养 胃 健 脾 、 补 肾 强 筋 的 功 用 。 本 草 纲 目 : “栗 味 甘 性 温 , 入 脾 胃 肾 经 。 ”“唐 代 孙 思 邈 说 : “栗 , 肾 之 果 也 , 肾 病 宜 食 之 。 ” 本 草 纲 目 中 指 出 : “栗 治 肾 虚 ,腰 腿 无 力 , 能 通 肾 益 气 , 厚 肠 胃 也 。 ”“有 人 内 寒 , 暴 泻 如 注 , 食 煨 栗 二 三 十 枚 顿 愈 。”苏 东 坡 的 弟 弟 苏 子 由 曾 写 诗 称 颂 栗 子 的 食 疗 功 效 ,

9、 “老 去 自 添 腰 脚 病 , 山 翁 旧 传 方 。客 来 为 说 晨 兴 晚 , 三 咽 徐 收 白 玉 浆 。 ”吃 食 板 栗 可 以 益 气 血 、 养 胃 、 补 肾 、 健 肝 脾 ; 生食 还 有 治 疗 腰 腿 酸 疼 、 舒 筋 活 络 的 功 效 。 栗 子 所 含 高 淀 粉 质 可 提 供 高 热 量 , 而 钾 有 助 维持 正 常 心 跳 规 律 , 纤 维 素 则 能 强 化 肠 道 , 保 持 排 泄 系 统 正 常 运 作 。由 于 栗 子 富 含 柔 软 的 膳 食 纤 维 , 糖 尿 病 患 者 也 可 适 量 品 尝 。 但 栗 子 生 吃 难 消

10、 化 , 熟食 又 易 滞 气 , 所 以 , 一 次 不 宜 多 食 。 最 好 在 两 餐 之 间 把 栗 子 当 成 零 食 , 或 做 在 饭 菜 里 吃 ,而 不 是 饭 后 大 量 吃 , 以 免 摄 入 过 多 的 热 量 , 不 利 于 保 持 体 重 。 新 鲜 栗 子 容 易 发 霉 变 质 ,吃 了 发 霉 的 栗 子 会 引 起 中 毒 , 所 以 , 变 质 的 栗 子 不 能 吃 。 中 医 学 认 为 , 栗 性 甘 温 , 无 毒 , 有 健 脾 补 肝 , 身 壮 骨 的 医 疗 作 用 。 经 常 生 食 可 治 腰腿 无 力 , 果 壳 和 树 皮 有 收

11、 敛 作 用 ; 鲜 叶 外 用 可 治 皮 肤 炎 症 ; 花 能 治 疗 瘰 疡 和 腹 泻 , 根 治疝 气 。 民 间 验 方 多 用 栗 子 , 每 日 早 晚 各 生 食 一 至 二 枚 , 可 治 老 年 肾 亏 , 小 便 弱 频 ; 生 栗捣 烂 如 泥 , 敷 于 患 处 , 可 治 跌 打 损 伤 , 筋 骨 肿 痛 , 而 且 有 止 痛 止 血 , 吸 收 脓 毒 的 作 用 。含 有 大 量 淀 粉 、 蛋 白 质 、 脂 肪 、 B 族 维 生 素 等 多 种 营 养 素 , 素 有 “干 果 之 王 ”的 美称 。 能 防 治 高 血 压 病 、 冠 心 病 、

12、 动 脉 硬 化 、 骨 质 疏 松 等 疾 病 。同 时 常 吃 对 日 久 难 愈 的 小 儿 口 舌 生 疮 和 成 人 口 腔 溃 疡 有 益 。中 医 认 为 栗 子 能 补 脾 健 胃 、 补 肾 强 筋 、 活 血 止 血 。 对 肾 虚 有 良 好 的 疗 效 , 故 又称 为 “肾 之 果 ”, 特 别 是 老 年 肾 虚 、 大 便 溏 泻 更 为 适 宜 , 经 常 食 用 有 强 身 愈 病 。榆树学 名 : Ulmus pumila L.英 文 名 : Elm, Sibiria Elm科 名 : 榆 科 Ulmaceae别 名 : 白 榆 、 家 榆 、 榆 钱 、

13、春 榆 、 粘 榔 树 家 榆 、 白 榆 等 。 【 形 态 特 征 】 落 叶 乔 木 , 高 达 25 米 。 树 干 直 立 ,枝 多 开 展 ,树 冠 近 球 形 或 卵 圆 形 。树 皮 深 灰 色 , 粗 糙 , 不 规 则 纵 裂 。 单 叶 互 生 , 卵 状 椭 圆 形 至 椭 圆 状 披 针 形 , 缘 多 重 锯 齿 。花 两 性 , 早 春 先 叶 开 花 或 花 叶 同 放 , 紫 褐 色 , 聚 伞 花 序 簇 生 。 翅 果 近 圆 形 , 顶 端 有 凹缺 。 花 期 3 4 月 ; 果 熟 期 4 5 月 。 【 地 理 分 布 】 产 于 我 国 东 北

14、、 华 北 、 西 北 、 华 东 等 地 区 。 本 地 区 有 自 然 分 布 。 过去 农 村 绿 化 应 用 较 多 , 城 市 内 一 般 用 于 庭 园 、 工 厂 绿 化 。 近 年 来 , 基 本 不 用 于 绿 化 造 林 ,且 自 然 种 质 资 源 受 到 严 重 破 坏 , 数 量 锐 减 。 【 生 态 习 性 】 阳 性 树 种 , 喜 光 , 耐 旱 , 耐 寒 , 耐 瘠 薄 , 不 择 土 壤 , 适 应 性 很 强 。根 系 发 达 , 抗 风 力 、 保 土 力 强 。 萌 芽 力 强 , 耐 修 剪 。 生 长 快 , 寿 命 长 。 不 耐 水 湿 。

15、 具 抗污 染 性 , 叶 面 滞 尘 能 力 强 。 【 育 苗 栽 培 】 主 要 采 用 播 种 繁 殖 , 也 可 用 分 蘖 、 扦 插 法 繁 殖 。 播 种 宜 随 采 随 播 ,千 粒 重 7.7 克 ,发 芽 率 65% 85%。 扦 插 繁 殖 成 活 率 高 ,达 85%左 右 , 扦 插 苗 生 长 快 。管 理 粗 放 。 【 来 源 】 榆 科 榆 属 植 物 榆 Ulmus pumila L., 以 果 实 ( 榆 钱 ) 、 树 皮 、 叶 、 根 入 药 。榆 钱 , 春 季 未 出 叶 前 , 采 摘 未 成 熟 的 翅 果 , 去 杂 质 晒 干 。 树

16、皮 , 剥 下 树 皮 晒 干 , 或 夏 秋剥 下 树 皮 , 去 粗 皮 , 晒 干 或 鲜 用 。 叶 , 夏 秋 采 摘 , 晒 干 或 鲜 用 。 根 皮 秋 季 采 收 。【 性 味 归 经 】 榆 钱 : 微 辛 , 平 。皮 、 叶 : 甘 , 平 。【 功 能 主 治 】 榆 钱 : 安 神 健 脾 。 用 于 神 经 衰 弱 , 失 眠 , 食 欲 不 振 , 白 带 。皮 、 叶 : 安 神 , 利 小 便 。 用 于 神 经 衰 弱 , 失 眠 , 体 虚 浮 肿 。 内 皮 : 外 用 治 骨 折 , 外伤 出 血 。【 用 法 用 量 】 榆 钱 : 1 3 钱 ;

17、 皮 、 叶 3 5 钱 。 接 骨 以 内 皮 酒 调 包 敷 患 处 , 止 血用 内 皮 研 粉 撒 布 患 处 。【 备 注 】 ( 1) 同 属 下 列 植 物 , 在 不 同 地 区 均 供 药 用 。 榔 榆 ( 蚊 榔 树 、 鸡 瘤 、 小 叶榆 、 秋 榆 ) Ulmus parvifolia Jacq.; 红 榔 木 ( 毛 白 榆 、 棉 榔 树 ) Ulmus pumila L. var. pilosa Rehd.; 滇 榆 ( 常 绿 榆 、 披 针 叶 榆 ) Ulmus lanceaefolia Roxb.。【 摘 录 】 全 国 中 草 药 汇 编 【 病 虫

18、 害 】 虫 害 主 要 有 榆 紫 金 花 虫 、 榆 天 社 蛾 、 榆 毒 蛾 、 黑 绒 金 龟 子 等 。 【 绿 化 用 途 】 榆 树 是 良 好 的 行 道 树 、 庭 荫 树 、 工 厂 绿 化 、 营 造 防 护 林 和 四 旁 绿 化树 种 , 唯 病 虫 害 较 多 。 木 材 直 , 供 房 屋 、 家 具 、 农 具 等 用 ; 果 、 树 皮 和 叶 入 药 , 能 安 神 ,治 神 经 衰 弱 、 失 眠 ; 嫩 果 和 幼 叶 食 用 或 作 饲 料 ; 树 皮 可 作 蝇 索 ; 也 是 抗 有 毒 气 体 (二氧 化 碳 及 氯 气 )较 强 的 树 种

19、。 植 物 体 含 beta-固 淄 醇 、 植 物 醇 , 豆 淄 醇 等 多 种 淄 醇 类及 鞣 质 , 树 胶 , 脂 肪 油 。 播 种 繁 殖 , 成 熟 果 实 随 采 随 播 。【 特 性 及 历 史 】 榆 木 , 素 有 “榆 木 疙 瘩 ”之 称 , 言 其 不 开 窍 , 难 解 难 伐 之 谓 。 其 实 ,用 现 在 的 目 光 来 看 , 老 榆 木 更 象 一 个 善 解 风 情 的 “市 场 ”老 手 , 不 管 是 王 榭 堂 前 , 还 是百 姓 后 院 , 都 见 它 的 潇 潇 伫 立 的 身 影 , 豪 放 爽 朗 的 笑 声 , 点 缀 装 饰 的

20、 才 情 。 雅 俗 共 赏 的老 榆 木 , 以 自 己 坚 韧 的 品 性 , 厚 重 的 性 格 , 通 达 理 顺 的 胸 怀 , 占 据 着 市 场 巨 大 的 份 额 ,赢 得 了 众 人 一 致 的 好 评 和 赞 赏 !榆 木 , 榆 科 , 榆 属 , 主 产 温 带 , 落 叶 乔 木 , 树 高 大 , 遍 及 北 方 各 地 , 尤 其 黄 河 流 域 ,随 处 可 见 。 榆 木 木 性 坚 韧 , 纹 理 通 达 清 晰 , 硬 度 与 强 度 适 中 , 一 般 透 雕 浮 雕 均 能 适 应 ,刨 面 光 滑 , 弦 面 花 纹 美 丽 , 有 “鸡 翅 木 ”

21、的 花 纹 , 可 供 家 具 、 装 修 等 用 , 榆 木 经 烘 干 、整 形 、 雕 磨 髹 漆 、 可 制 作 精 美 的 雕 漆 工 艺 品 。 在 北 方 的 家 具 市 场 随 处 可 见 。榆 木 与 南 方 产 的 榉 木 有 “北 榆 南 榉 ”之 称 。 且 材 幅 宽 大 , 质 地 温 存 优 良 ; 变 形 率 小 ,雕 刻 纹 饰 多 以 粗 犷 为 主 。 是 木 中 的 伟 男 , 大 丈 夫 。榆 木 有 黄 榆 和 紫 榆 之 分 。 黄 榆 多 见 , 木 料 新 剖 开 时 呈 淡 黄 , 随 年 代 久 远 颜 色 逐 步 加深 ; 而 紫 榆 天

22、 生 黑 紫 , 色 重 者 近 似 老 红 木 的 颜 色 。 所 以 , 北 方 家 具 以 榆 木 为 最 大 宗 , 有擦 蜡 做 , 也 有 擦 漆 做 。 榆 木 与 其 它 材 质 共 生 , 山 西 、 山 东 、 河 北 、 河 南 等 古 家 具 大 省 随时 可 见 榆 木 家 具 的 踪 迹 。 榆 木 家 具 制 作 年 代 跨 度 也 大 , 从 明 早 期 至 清 晚 期 从 未 停 止 生 产 ,其 演 变 过 程 、 地 域 特 点 都 非 常 清 晰 。 早 期 的 榆 木 家 具 以 供 奉 家 具 为 主 , 比 如 供 桌 供 案 ,形 制 古 拙 ,

23、 多 陈 设 在 寺 庙 、 家 祠 等 处 , 因 而 才 能 保 留 至 今 。 有 一 榆 木 雕 制 的 木 盆 , 无 漆无 饰 , 经 长 久 抚 摸 和 空 气 氧 化 , 包 浆 油 亮 夺 目 , 木 纹 苍 老 遒 劲 。 百 年 遗 物 , 完 整 无 缺 ,抚 之 心 动 如 酥 。 仿 佛 抚 摸 岁 月 沧 桑 的 容 颜 。现 在 市 场 上 有 一 个 说 法 , 白 木 也 可 以 收 藏 , 是 指 明 朝 的 榆 木 和 清 朝 的 楠 木 。 但 由 于榆 木 的 天 然 纹 路 美 观 , 质 地 硬 朗 , 纹 理 直 而 粗 犷 豪 爽 , 再 加

24、 上 榆 木 所 特 有 的 质 朴 天 然 的色 彩 和 韵 致 , 无 不 与 古 人 所 推 崇 的 做 人 理 念 相 契 合 。 所 以 , 从 古 至 今 , 榆 木 倍 受 欢 迎 ,是 上 至 达 官 贵 人 、 文 人 雅 士 、 下 至 黎 民 百 姓 制 作 家 具 的 首 选 。就 其 历 史 而 言 , 从 有 了 家 具 的 时 代 开 始 , 便 有 了 榆 木 家 具 。 榆 木 家 具 所 代 表 的 不 仅是 一 种 传 统 , 更 是 一 种 文 化 , 一 种 品 味 , 一 种 格 调 。 所 以 , 榆 木 家 具 逐 渐 被 越 来 越 多 的人

25、收 藏 并 玩 赏 。 因 此 , 在 收 藏 榆 木 家 具 时 , 必 须 从 工 艺 着 手 , 雕 工 既 要 细 腻 , 线 条 还 要流 畅 ; 既 要 看 品 相 是 否 完 整 美 观 , 还 要 看 做 工 是 否 精 细 完 美 , 如 供 桌 用 具 的 制 作 一 般 比较 精 细 , 其 价 值 甚 至 要 比 一 大 件 家 具 都 要 高 。 收 藏 家 看 它 能 否 保 值 , 主 要 有 以 下 的 考 虑 ,一 是 形 态 美 , 家 具 的 造 型 , 无 论 繁 复 、 简 洁 , 都 要 看 它 是 否 耐 看 。 二 是 材 质 优 异 , 原 木

26、材 料 可 以 长 久 保 存 , 这 样 , 愈 用 愈 温 润 。 三 是 做 工 考 究 , 典 雅 大 方 , 清 秀 隽 逸 , 审 美 意向 好 。 当 然 要 想 得 到 一 批 雕 工 好 、 品 相 完 整 的 古 典 榆 木 家 具 , 也 是 难 能 可 贵 的 。 即 便 如此 , 若 能 拥 有 一 两 件 榆 木 家 具 , 也 足 以 点 缀 居 室 , 蓬 荜 生 辉 了 。编辑词条国槐种 名 : 国 槐 学 名 : Sophora japonica Linn. 别 名 : 槐 树 、 家 槐 .六 年 香科 : 豆 科 属 : 槐 属 产 地 分 布 中 国

27、北 部 , 现 在 中 国 各 地 均 有 栽 培 。 常 见 华 北 平 原 及 黄 土 高 原 海 拔 1000 米 高 地带 均 能 生 长 。 形 态 特 征 落 叶 乔 木 , 高 达 25 米 , 胸 径 1.5 米 。 国 槐 树 冠 球 形 庞 大 , 枝 多 叶 密 , 花 期 较 长 ,绿 荫 如 盖 。 干 皮 暗 灰 色 , 小 枝 绿 色 , 皮 孔 明 显 。 芽 被 青 紫 色 。 花 两 性 , 顶 生 , 蝶 形 , 浅黄 绿 色 , 7-8 月 开 花 , 10 月 果 实 成 熟 , 荚 果 肉 质 , 串 珠 状 , 成 熟 后 干 涸 不 开 裂 ,

28、常 见挂 树 梢 , 经 冬 不 落 。 种 子 千 粒 重 为 125 克 , 每 公 斤 8000 粒 左 右 , 发 芽 率 70-85%。种 子 干 藏 发 芽 力 可 保 持 2-3 年 以 上 。 变 种 :( 1) 龙 爪 槐 : 小 枝 弯 曲 下 垂 , 树 冠 呈 伞 状 , 园 林 中 多 有 栽 植 。( 2) 紫 花 槐 : 小 叶 15-17 枚 , 叶 被 有 蓝 灰 色 丝 状 短 柔 毛 ; 花 的 翼 瓣 和 龙 骨 瓣 常 带紫 色 , 花 期 最 迟 。( 3) 五 叶 槐 : 小 叶 3-5 簇 生 , 顶 生 小 叶 常 3 裂 , 侧 生 小 叶

29、下 部 常 有 大 裂 片 。生 长 习 性 性 耐 寒 , 喜 阳 光 , 稍 耐 阴 , 不 耐 阴 湿 而 抗 旱 , 在 低 洼 积 水 处 生 长 不 良 , 深 根 , 对 土壤 要 求 不 严 , 较 耐 瘠 薄 , 石 灰 及 轻 度 盐 碱 地 ( 含 盐 量 0.15%左 右 ) 上 也 能 正 常 生 长 。但 在 湿 润 、 肥 沃 、 深 厚 、 排 水 良 好 的 沙 质 土 壤 上 生 长 最 佳 。 耐 烟 尘 , 能 适 应 城 市 街道 环 境 。 病 虫 害 不 多 。 寿 命 长 , 耐 烟 毒 能 力 强 。园 林 用 途 中 国 庭 院 常 用 的

30、特 色 树 种 。 速 生 性 较 强 , 材 质 坚 硬 , 有 弹 性 , 纹 理 直 , 易 加 工 , 耐腐 蚀 , 花 蕾 可 作 染 料 , 果 肉 能 入 药 , 种 子 可 作 饲 料 等 。 又 是 防 风 固 沙 , 用 材 及 经 济 林 兼用 的 树 种 , 是 城 乡 良 好 的 遮 荫 树 和 行 道 树 种 。 龙 爪 槐 是 中 国 庭 院 绿 化 的 传 统 树 种 之一 , 富 于 民 族 情 调 。 五 叶 槐 叶 形 奇 特 , 宛 如 千 万 只 绿 蝶 栖 止 于 树 上 , 堪 称 奇 观 , 宜 独 植 。可 作 行 道 树 , 并 为 优 良

31、的 蜜 源 植 物 ; 花 蕾 可 食 , 为 清 凉 性 收 敛 止 血 药 ; 槐 花 可 作 黄色 染 料 ; 槐 实 能 止 血 、 降 压 , 根 皮 、 枝 叶 药 用 , 治 疮 毒 ; 种 子 榨 油 供 工 业 用 ; 槐 角 的 外果 皮 可 提 馅 糖 等 ; 木 材 供 建 筑 或 制 农 具 和 家 具 用 ; 对 二 氧 化 硫 、 氯 气 等 有 毒 气 体 有 较 强的 抗 性 。 花 蕾 与 花 含 芸 香 苷 、 甾 醇 , 果 实 含 刺 槐 素 、 槲 皮 素 等 多 种 黄 酮 类 和 酚 类 成 分 。枫树编 辑 本 段 【 别 名 】枫 香 树 、

32、大 叶 枫 、 枫 子 树 、 鸡 爪 枫 、 鸡 枫 树编 辑 本 段 【 功 能 】根 : 祛 风 止 痛 。 用 于 风 湿 性 关 节 痛 , 牙 痛 。叶 : 祛 风 除 湿 , 行 气 止 痛 : 用 于 肠 炎 , 痢 疾 , 胃 痛 ; 外 用 治 毒 蜂 螫 伤 , 皮 肤 湿疹 。在 众 多 的 槭 树 中 , 观 赏 价 值 有 代 表 性 的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 : 1、 五 角 枫 (地 绵 槭 、 色 木 ) 落 叶 乔 木 , 高 可 达 20 厘 米 。 树 皮 薄 , 小 枝 内 常 有 乳 汁 。 单 叶 对 生 , 裂 片 径 达 7厘 米 15

33、厘 米 , 通 常 掌 状 5 裂 , 基 部 常 心 形 , 裂 片 卵 状 三 角 形 , 全 缘 , 两 面 无 毛 或仅 下 面 脉 腋 有 簇 毛 。 花 杂 性 , 伞 房 花 序 顶 生 。 果 扁 形 , 果 翅 张 开 成 纯 角 , 翅 长 为 坚 果 的2 倍 。 花 期 45 月 , 果 期 910 月 。 主 产 长 江 流 域 、 西 南 、 华 北 及 东 北 南 部 , 西 至 四川 , 陕 西 分 布 最 为 广 泛 。 2、 鸡 爪 槭 (鸡 爪 枫 、 青 枫 ) 落 叶 小 乔 木 , 高 可 达 7 厘 米 8 厘 米 , 树 冠 伞 形 或 圆 球

34、形 , 小 枝 纤 细 , 紫 色 或 灰紫 色 。 叶 片 径 6 厘 米 10 厘 米 , 掌 状 5 厘 米 7 厘 米 深 裂 , 通 常 7 深 裂 , 裂 状 , 裂片 卵 状 长 椭 圆 形 至 披 针 , 叶 缘 具 细 重 锯 齿 , 下 面 仅 脉 腋 有 簇 毛 , 花 杂 性 , 紫 红 色 。 果 球形 , 两 果 翅 张 开 成 直 角 至 钝 角 , 幼 时 紫 红 色 , 成 熟 后 棕 黄 色 。 花 期 5 月 , 果 期 9 月 。主 要 分 布 于 华 东 、 华 中 各 地 。 3、 元 宝 枫 (平 基 槭 ) 落 叶 乔 木 , 高 可 达 lO

35、米 。 树 冠 伞 形 或 倒 广 卵 形 。 叶 掌 状 5 裂 , 裂 片 全 缘 , 裂 片间 成 锐 角 。 叶 基 通 常 截 形 。 果 核 扁 平 , 两 果 翅 展 开 约 成 直 角 , 翅 较 宽 , 等 于 或 略 长 于 小坚 果 。 主 产 华 北 及 东 北 南 部 一 带 , 内 蒙 古 、 陕 西 、 山 东 、 江 苏 、 安 微 亦 有 分 布 。 4、 三 角 枫 (丫 枫 、 鸡 枫 ) 落 叶 乔 木 , 高 可 达 20 米 , 树 皮 薄 条 片 剥 落 , 树 冠 卵 形 。 叶 先 端 3 浅 裂 或 不 裂 ,全 缘 或 略 有 疏 浅 锯

36、齿 。 果 两 面 凸 起 , 两 果 翅 近 于 平 行 。 产 长 江 流 域 各 地 , 华 北 、 华 南 、西 南 各 地 有 栽 培 。 5、 茶 条 槭 华 北 茶 条 ) 落 叶 灌 木 或 小 乔 木 。 通 常 叶 片 3(一 5)羽 裂 , 中 裂 片 突 出 , 两 侧 直 伸 或 不 明 显 , 裂缘 不 整 齐 的 缺 刻 状 重 锯 齿 , 羽 状 脉 , 基 部 三 出 。 果 两 面 突 起 , 果 翅 长 为 果 体 的 2 倍 ,直 立 成 锐 角 , 内 缘 多 重 叠 。 产 东 北 、 华 北 , 亚 种 苦 茶 条 , 产 于 长 江 流 域 中

37、、 下 游 地 区 。 6、 复 叶 槭 (白 蜡 槭 、 糖 槭 ) 落 叶 乔 木 , 高 达 20 米 。 小 枝 绿 色 , 无 毛 。 奇 数 羽 状 复 叶 , 小 叶 37(9),卵 形 至 长 椭 圆 状 披 针 形 , 叶 缘 有 不 规 则 缺 刻 , 顶 生 小 叶 常 3 浅 裂 。 花 单 性 异 株 , 雄 花序 伞 房 状 , 雌 花 序 总 状 。 果 翅 狭 长 , 张 开 成 锐 角 或 直 角 。 花 期 4 月 , 果 期 9 月 。 原产 北 美 , 我 国 华 东 、 东 北 、 华 北 有 引 种 栽 培 。植 物 朴 树拉 丁 名 : Celti

38、s sinesis Pers.英 文 名 : Nettletree, Hackberry科 名 : 榆 科 Ulmaceae属 名 : 朴 属植 物 形 态 :落 叶 乔 木 , 高 达 20 米 ; 树 皮 灰 色 , 光 滑 ; 树 皮 灰 褐 色 , 粗 糙 而 不 开 裂 , 枝 条 平 展 。当 年 生 小 枝 密 生 毛 。 叶 质 较 厚 , 阔 卵 形 或 圆 形 , 中 上 部 边 缘 有 锯 齿 ; 三 出 脉 , 侧 脉 在 六对 以 下 , 不 直 达 叶 缘 , 叶 面 无 毛 , 叶 脉 沿 背 疏 生 短 柔 毛 。 ; 叶 柄 长 约 1 厘 米 。 花 杂性

39、同 抹 ; 雄 花 簇 生 于 当 年 生 枝 下 部 叶 腋 ; 雌 花 单 生 于 枝 上 部 叶 腋 , 13 朵 聚 生 。 核果 近 球 形 , 单 生 叶 腋 , 红 褐 色 , 直 径 45 毫 米 ; 果 柄 等 长 或 稍 长 于 叶 柄 ; 花 期 4 月 ,果 熟 期 10 月 。 核 果 近 球 形 , 熟 时 橙 红 色 , 核 果 表 面 有 凹 点 及 棱 背 , 单 生 或 两 个 并 生 。分 布 :多 生 于 平 原 耐 荫 处 ; 分 布 淮 河 流 域 、 秦 岭 以 南 至 华 南 各 省 区 , 散 生 于 平 原 及 低 山 区 ,村 落 附 近

40、习 见 。用 途 :茎 皮 为 造 纸 和 人 造 棉 原 料 ; 果 实 榨 油 作 润 滑 油 ; 根 皮 入 药 , 治 腰 痛 、 漆 疮 ; 对 二氧 化 硫 、 氯 气 等 有 毒 气 体 的 抗 性 强 。木 树 坚 硬 , 可 供 工 业 用 材 ; 茎 皮 纤 维 强 韧 , 可 作 绳 索 和 人 造 纤 维 ; 根 、 皮 、 嫩叶 入 药 有 消 肿 止 痛 、 解 毒 治 热 的 功 效 , 外 敷 治 水 火 烫 伤 ; 叶 制 土 农 药 , 可 杀 红 蜘 蛛 。 树皮 含 淀 粉 、 粘 腋 质 。编辑词条桑树编 辑 本 段 产 地 分 布原 产 我 国 中

41、部 , 有 约 四 千 年 的 栽 培 史 , 栽 培 范 围 广 泛 , 东 北 自 哈 尔 滨 以 南 ; 西 北 从内 蒙 古 南 部 至 新 疆 、 青 海 、 甘 肃 、 陕 西 ; 南 至 广 东 、 广 西 , 东 至 台 湾 ; 西 至 四 川 、 云 南 ;以 长 江 中 下 游 各 地 栽 培 最 多 。 垂 直 分 布 大 都 在 海 拔 1200m 以 下 。 编 辑 本 段 形 态 特 征落 叶 乔 木 , 高 16m, 胸 径 1m。 树 冠 倒 卵 圆 形 。 叶 卵 形 或 宽 卵 形 , 先 端 尖 或 渐 短尖 , 基 部 圆 或 心 形 , 锯 齿 粗 钝

42、 , 幼 树 之 叶 常 有 浅 裂 、 深 裂 , 上 面 无 毛 , 下 面 沿 叶 脉 疏 生毛 , 脉 腋 簇 生 毛 。 聚 花 果 ( 桑 椹 ) 紫 黑 色 、 淡 红 或 白 色 , 多 汁 味 甜 。 花 期 4 月 ; 果熟 57 月 桑 树 属 桑 科 桑 属 , 为 落 叶 乔 木 。 编 辑 本 段 生 长 习 性喜 光 , 对 气 候 、 土 壤 适 应 性 都 很 强 。 耐 寒 , 可 耐 -40 的 低 温 , 耐 旱 , 不 耐 水 湿 。也 可 在 温 暖 湿 润 的 环 境 生 长 。 喜 深 厚 疏 松 肥 沃 的 土 壤 , 能 耐 轻 度 盐 碱

43、( 0.2%) 。 抗风 , 耐 烟 尘 , 抗 有 毒 气 体 。 根 系 发 达 , 生 长 快 , 萌 芽 力 强 , 耐 修 剪 , 寿 命 长 , 一 般 可 达数 百 年 。 个 别 是 可 达 千 年 。 编 辑 本 段 园 林 用 途桑 树 树 冠 丰 满 , 枝 叶 茂 密 , 秋 叶 金 黄 , 适 生 性 强 , 管 理 容 易 , 为 城 市 绿 化 的 先锋 树 种 。 宜 孤 植 作 庭 荫 树 , 也 要 与 喜 阴 花 灌 木 配 置 树 坛 、 树 丛 或 与 其 它 树 种 混 植 风 景 林 , 果 能 吸 引 鸟 类 , 宜 构 成 鸟 语 花 香 的

44、自 然 景 观 。 居 民 新 村 、 厂 矿 绿 地 都 可 以 用 , 是 农 村“四 旁 ”绿 化 的 主 要 树 种桑 树 的 药 用 价 值桑 树 为 桑 科 落 叶 乔 木 , 全 国 各 地 均 有 栽 培 , 尤 以 江 浙 一 带 居 多 , 且 历 史 悠 久 。 桑 树的 叶 、 果 、 木 材 、 枝 条 等 可 以 用 来 饲 蚕 、 食 用 、 酿 酒 、 编 筐 、 造 纸 和 制 作 各 种 器 具 , 同 时 其 叶 、根 、 皮 、 嫩 枝 、 果 穗 、 木 材 、 寄 生 物 等 还 是 防 治 疾 病 的 良 药 。 桑 叶 : 桑 树 的 叶 , 以

45、 经 霜 后 采 收 的 为 佳 , 称 霜 桑 叶 或 冬 桑 叶 。 其 性 味 苦 甘 而 寒 , 入肺 肝 经 , 有 疏 风 清 热 , 凉 血 止 血 , 清 肝 明 目 , 润 肺 止 咳 之 功 。 常 用 于 治 疗 风 热 感 冒 、 肺热 咳 嗽 、 肝 阳 头 痛 眩 晕 、 目 赤 昏 花 、 血 热 出 血 及 盗 汗 等 证 。 现 代 还 用 于 治 疗 下 肢 象 皮 肿 。可 内 服 、 外 用 , 也 曾 被 制 成 注 射 液 。 此 外 , 把 鲜 桑 叶 摘 破 叶 脉 后 取 其 渗 出 的 白 色 液 汁 ,药 名 叫 桑 叶 汁 , 味 苦 性

46、 微 寒 , 功 擅 解 毒 清 热 止 血 , 主 治 痈 疖 、 瘿 瘤 、 外 伤 出 血 及 蜈 蚣 咬伤 等 。 桑 叶 的 蒸 馏 液 还 可 用 于 治 疗 目 疾 。 桑 枝 : 桑 树 的 嫩 枝 , 春 末 夏 初 采 收 。 其 性 味 苦 平 , 偏 入 肝 经 , 功 擅 祛 风 湿 , 通 经 络 ,利 关 节 , 行 水 气 。 多 用 于 治 疗 风 湿 痹 痛 、 四 肢 拘 挛 、 水 肿 、 身 痒 等 证 , 尤 擅 疗 上 肢 痹 痛 。可 煎 汤 或 熬 膏 内 服 , 亦 可 煎 水 外 洗 。 此 外 , 把 桑 树 的 枝 条 烧 灼 后 ,

47、可 沥 出 汁 液 , 名 桑 沥 , 本 草 纲 目 等 书 载 其 能 治 疗 “大 风 疮 疥 ”、 破 伤 风 、 小 儿 身 面 烂 疮 等 证 。 桑 根 : 冬 季 采 挖 桑 根 , 除 去 其 栓 皮 作 药 用 。 性 味 甘 寒 , 入 肺 脾 经 , 有 泻 肺 平 喘 , 行水 消 肿 之 功 。 常 用 于 治 疗 肺 热 咳 喘 、 痰 多 、 水 肿 、 脚 气 、 小 便 不 利 等 证 。 多 入 煎 剂 、 散剂 , 也 捣 汁 或 煎 水 外 用 。 桑 根 带 皮 用 亦 可 入 药 , 书 载 其 味 微 苦 性 平 , 能 治 疗 惊 痫 、 筋

48、骨痛 、 高 血 压 、 目 赤 、 鹅 口 疮 、 崩 漏 等 。 此 外 , 全 株 桑 树 皮 中 的 白 色 汁 液 叫 桑 皮 汁 , 可 治小 儿 口 疮 和 外 伤 出 血 。 桑 葚 : 为 桑 树 结 的 果 穗 , 夏 季 采 收 。 性 味 甘 寒 , 归 心 肝 肾 经 , 有 补 肝 益 肾 , 滋 阴 补血 , 生 津 润 肠 , 熄 风 之 功 。 常 用 于 治 疗 阴 亏 血 虚 之 眩 晕 、 目 暗 、 耳 鸣 、 失 眠 、 须 发 早 白及 津 伤 口 渴 、 肠 燥 便 秘 等 。 煎 汤 、 熬 膏 、 生 啖 、 浸 酒 、 外 洗 用 均 可

49、。 桑 木 : 桑 树 的 木 材 入 药 有 三 用 , 一 是 木 材 所 烧 成 的 灰 , 叫 桑 柴 灰 , 可 治 疗 水 肿 、 金疮 出 血 、 目 赤 肿 痛 等 。 二 是 桑 柴 灰 加 水 制 汁 , 经 过 滤 、 蒸 发 后 所 得 的 结 晶 状 物 , 名 桑 霜 ,可 治 疗 噎 食 积 块 及 痈 疽 疔 毒 。 三 是 老 桑 树 木 材 上 的 结 节 , 名 桑 瘿 , 古 人 认 为 能 祛 风 除 湿 ,疗 风 湿 痹 痛 、 老 年 鹤 膝 风 等 。 可 惜 现 在 临 床 对 桑 木 已 鲜 用 。 桑 树 寄 生 物 : 寄 生 于 桑 树 上 的 木 耳 , 古 药 书 称 桑 耳 , 性 味 甘 平 , 能 治 疗 肠 风 、痔 疮 出 血 、 衄 血 及 妇 人 崩 漏 、 带 下 、 心 腹 痛 等 。 此 外 , 目 前 临 床 通 用 的 桑 寄 生 为 桑 寄 生科 多 种 植 物 的 枝 叶 , 但 古 人 认 为 寄 生 于 桑 树 者 为 佳 , 其 性 味 苦 平 入 肝 肾 经 , 擅 祛 风 湿 ,补 肝 肾 , 强 筋 骨 , 养 血 安 胎 。 用 于 治 疗 风 湿 痹 痛 、 腰 膝 酸 痛 及 妇 人 崩 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