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省菱湖中学2010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摒弃/摈弃 香茗/铭记 埋怨/阴霾 累赘/伤痕累累B舍利/舍弃 逐渐/渐染 昏厥/倔强 朔风/探本溯源C纰漏/
2、倾圯 瘦削/削减 供应/供品 蜿蜒/剜肉补疮D曲线/龋齿 惺松/芯片 行头/行家 箴言/三缄其口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5 月 1 日世博会开幕时将由音乐家在生命阳光馆演奏世界名曲。而指定所用的钢琴是由湖州杰士德公司制造的。 “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 ,此次世界会上的闪亮登场正是“中国钢琴之乡”洛舍在钢琴制造业上的实力展现。B近日, “金华 Q 友”向 10 万 Q 友发出倡议:“一元钱一瓶水,爱润云贵少年!”希望网友们行动起来,为灾区青少年捐献受心水,帮他们战胜旱灾,度过难关。C两岸高耸着,村庄坐落着,大树矗立着。在它们下面,一条乡村的拉克什米小河,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迈着急
3、疾的步伐,为数不胜数的善事而忘我地奔流不息。D就从三只装着钉书机等工具的浅蓝色罐子说起吧,这永远是遗失的东西当中丢失得最神秘的几件哪只猫会去咬它们,哪只老鼠会去啃它们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90 年对服装首饰的搭配让人惊讶,他们对于各种流行时尚,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根据个性需求随意修改。B中学是沃土,而不是让人立刻成才的魔术箱,当今教育评价制度需要制度突围,需要革故鼎新的胆略,这几乎是全社会共识。C828 米的迪拜塔能否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能否撑住房地产市场风雨飘摇的天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D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大家挽着手放声高歌,虽然天寒地坼,风雪交加,却依
4、然熄灭不了我们心中的激情和青春的火焰。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找到自己的感觉,深化自己的感觉,表达自己的感觉,把感觉独特地语词化,这就是郁达夫告诉我们的为文之道。B俄罗斯一直坚持彻底销毁被削减下来的核弹头,因为核武器不像常规武器,即使废弃生锈也不会产生危害,核武器何存好不好、维护及时与否就可能引发重大灾难。C2007 年普洱茶价格的大涨大跌给人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消费者也开始变得理性,因此,今年茶价再被“炒”起来的可能性不大,政府相关部门也会采取控制借旱灾炒作茶价的行为。D20 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 6 级以上地震近 800 次,产生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的所有省
5、、自治区、直辖市。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 (3 分)“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 。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情调。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等。这是因为他的情感特点,本身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的。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只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
6、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6下面是宽心谣的前几句,分别以“时间处事 金钱 ”为表述的对象。请你模仿歌谣的句式,以“吃” “穿”或生活的其他方面作为表述对象,再续编两句歌谣,注意:(1)内容的相对和谐, (2)语言风格的基本统一。 (4 分)宽心谣日出 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 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月领取养老钱,金也喜欢,少也喜欢。7时事评论:北京大学业 2010 年自主招生,试点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全国 39所中学的校长获得推荐资格,被推荐的学生可被北大降 30 分录取。此举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对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事,你赞成还是反
7、对?请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不少于 80 字。 (5 分)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 (12 分)为什么需要哲学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呢?对这个 问题,不可能有一个科学的回答,因为我们显然不能满足于类似“我们生活在地球上”、 “我们生活在每天有 N 个人死于饥饿的世界里” 这样的答案。我们无需知道更多关于所发生的事件的信息,而是要知道:我们所拥有的信息意味着什么?我 们应该如何解释它?如何将它与之前或同时产生的信息联系起来?这一切在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总体条件下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在这样一个境遇中能够或者应该怎样去
8、做?这些恰恰就是我们称之为哲学的东西所要严肃对待的。我试着界定 “科学”和“哲学” 之间的区别。不论是科学还是哲学,都试图回答由现实产生的问题。事实上,从它们的起源来看,科学与哲学曾经是一个连体婴儿,只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物理、化学、天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逐渐从它们共同的母体哲学中独立出来。今天科学试图解释事物是如何构成、如何运转的,哲学将自己的任务集中在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上;科学在谈论自己的主题时必须采取一种客观化的视角,哲学则总是自觉地保持这样一种意识:知识必然具有一个主体,人 类必然是它的主角;科学渴望 认识存在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哲学则 会去思考我们所知的发生的事和存在的事物 对
9、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科学可以增加知识的视角和领域,即将 认知分割和 细化,哲学 则坚持将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联系在一起,试图通 过人类思考这个统一的活动 形式,将每种知 识都安置在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之中;科学寻求知识而不是纯粹的假设,哲学家则想要知道我们的知识整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哲学甚至还要对到底是真正的知识还是经过伪装的无知进行发问,因为哲学通常要 对科学家们(包括普通人)认为 是不言而喻的道理进行质疑。如数学家会研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哲学家 则会问:数是什么?无论如何,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都是在回答由 现实 引发的问题。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说,
10、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令人十分满意,以至于由此而取消和化解了该问题。当一个科学的回答如此有效 时,就没有必要 坚持原来的问题了,因为它不再能引起人们的 兴趣。相反哲学家并不提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只是提供各种回答这些回答并不就此取消问题,而是允 许我们 理性地与它们共存,尽管我 们仍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扪心自问。我 们已知有许多关于什么是正 义、什么是 时间的哲学回答,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停止问自己什么是正义、什么是 时间,我 们 永远不会将以往的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各种回答视为无关痛痒的或是已经被超越的。哲学回答不能解决 现实中的问题,它 们实际上是培养了问题,突出了 问题的本质,并帮助我 们一直追
11、 问下去,使我们一次比一次问得更好,使我们能够与追问永久性地和 谐共存。因 为如果人不是一种能 够追问的动物,一种能够继续不断的对任何一种想像的回答进行进一步追问的动物,人又能够是什么呢?哲学和科学之 间还有另外一个差别,这个差别不是体 现在两者的结果上,而是体 现在达到各自结果的途径上。一位科学家可以直接利用以往科学家所找到的解答,而无需自己再亲历一遍为找到该答案所需的推理、 计算和实验。哲学家决不能满足于照搬其他哲学家的回答,或是以某位哲学家权威作 为论据。哲学 历程意味着一个个体的独立思考,尽管思考的基点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智识传统。科学上的成果可以随 时为 想查阅它们的人服务,哲学上的成果
12、只服务于那些决意独立思考它们的人。(选自哲学的邀请 人生的追问)8下列对“哲学任务”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建立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从而建立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B思考我们所知的发生的事和存在的事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C采取一种客观化的视角去认识存在的事物和所发生的事件。D欲了解我们的知识整体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9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科学,例如物理、化学、天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都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B科学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令人十分满意时,可以取消和化解该问题。C哲学坚持试图通过人类思考将每种知识都安置在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中。D对于
13、“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 ”,今天的回答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往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各种回答。10作者认为,哲学与科学二者有何不同?(写出三点即可) (3 分)1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为什么需要哲学”这一问题的?请简要概括。 (5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 (20 分)鲑鱼游窜的小溪元帅歇在旅馆里。他在小 厅的壁炉边坐下,作 为策马挥 刀、冲锋陷隈以前的最后一次休息。元帅两眼盯着壁炉中燃烧的劈柴,没有 发沉一个上了年 纪、面孔瘦削得像 鸟一样的人走进了小厅。这陌生人穿的是织补过 的蓝色燕尾服。他走壁炉,伸出冻僵的双手烤火。元帅抬起头,不满地问道:“ 先生,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您
14、不声不响来到 这儿?”“我是琴师鲍姆韦斯, ”陌生人答道。 “我上心翼翼走进来,是因为在这个冬夜;我不由自主地想让我的动作不出任何响声。 ”琴师的面孔和声音给人以好感,元 帅想了想, 说道:“先生,请在火边坐下吧。老实说,我一生很少有这样安静的夜晚,我很高 兴同您聊聊天。 ”“谢谢您。 ”琴师答道, “不过如果您允许的话,我最好 还是坐到钢琴旁边, 弹一会儿。有一个音乐主题老缠着我,已有两个 钟头了,我想把它 弹出来。 ”“好吧。 ”元帅回答说。鲍姆韦斯坐到钢琴旁边,轻轻地弹了起来。元 帅仿佛觉 得,小城周围松软的厚厚的积雪在响,冬天在歌唱,被积寺压得重甸甸的山毛榉的所有树枝都在歌唱,连壁炉里
15、的火也丁科作声。“我已经有各种各样奇怪地幻觉了。 ”元帅说, “想必您是一位杰出的琴师吧?”“不, ”鲍姆韦斯答道,停下琴, “我平常为婚礼和小公爵等有名人物家的节日晚会弹琴。 ”门外台阶旁边传来雪橇滑木的吱吱专长和马嘶声。“好了。 ”鲍姆韦斯站起来, “我接来了。少陪了。有一位营林员,住在离这儿两里远的山里,我们一位非常可爱的歌唱家玛丽娅切尔妮现在客居在他家里。她是为躲避战乱到这儿来的。今天玛丽娅切尔妮满二十三 岁,她要举办一个小小的晚会。可是哪个晚会少得了老琴师鲍姆韦斯呢!”元帅从沙发椅上站起来:“先生,我的骑兵军明天早晨要从这儿开拔。要是我也去营林员家,跟你们一起欢度这一夜,我是不是有些
16、冒昧呢? ”“不,您可以随意, ”鲍姆韦斯矜持地鞠了个躬。元帅笑起来。今晚他不曾喝酒,但是觉得酒酣耳热。马奔驰到一条小溪跟前突然收住步,喝起溪水来。马蹄旁边的水中有什么亮晶晶的东西在游窜,先是闪到一边去,然后就沿着狭窄的水道飞速逃走。“是鲑鱼, ”直车的说, “好活泼的鲑鱼!”元帅露出微笑。醉意还没有消失,直到马把雪撬拉到山里一 块林中空地上,一座有空屋顶的老房子跟前,醉意也没有消失。窗户亮着灯。赶车的跳下来,拿开车毯。门开了,元帅同鲍姆韦斯手 牵着手,走 进烛光照亮的低矮的房 间,停在门口,一个女人站了起来。元帅猜出这就是玛丽娅 切尔妮。“原谅我。 ”元帅说着,微微 红了脸。 “原谅我贸然闯
17、入。我们当兵的,同家庭、 节日、和平的东趣统统无缘。请允许我在你 们的火边暖和一会儿吧。 ”玛丽娅切尔妮快步走过 来,定定望着元帅,向他伸出一只手,元帅拿起手吻了吻,觉得手冰冷。玛丽娅切尔妮一只手指小心地碰了碰元 帅的面颊,在深深的伤疤上摸了摸,问道:“当时很疼很疼吧?”“是的, ”元帅慌乱地回答道, “那是马刀使劲砍的。 ”这时她挽起他的胳膊,领 到客人们面前,向他 们做了介 绍。她容光焕发,又羞羞答答,仿佛介绍的是她的未婚夫。客人 们有些纳闷,一 阵窃窃私语。我不知道,读者是不是需要我描写一下 玛丽娅切尔妮的外表?如果您像我一样,是她的同时代人,那么大概就会听 说过这位女人的天生丽质,她的
18、轻盈的步履,她的任性的、但是富有魅力的性格。不消说,天下没有一个男人敢天期望得到玛丽娅 切尔妮的爱情。下文如何呢?元帅在营林员的家里过了两天。 我们就不去 说爱情了,因 为我们至今也不明白爱情为何物。也许这是纷纷扬扬 下了一宿的厚雪,或者是鲑鱼游窜的冬天的小溪。或者是笑语,是歌声,是天将破晓时老树脂的清香那时良夜将尽,蜡烛就要燃完,星星紧偎到玻璃窗上,在玛丽娅切尔妮的眸子里闪闪烁烁。 谁能明白呢?也许,这是烧在硬撅撅户章上的软绵绵的光擘,是抚摸着冷冷的 头发的指头,是 鲍姆韦 斯的织补过的燕尾服。这是男人的眼泪,是因为心里从来不曾企望 过而忽然有了一番温存、一番新昵、一番在林中之夜不 连贯的悄
19、声细语而流出的眼泪。也 许, 这是童看的回归。谁能明白呢?也许,这是分别前的绝望、那时心碎肠,玛丽娅切尔妮一只手哆哆索索地抚摸着 壁纸、卓子以及成为她的爱情见证的那个房间的门扇。而最后,也许, 这是女人的哀号和昏厥,因为窗外火把通明,咕声震天,拿破仑的宪兵们跳下马,冲进 房子,按皇帝 亲自的命令逮捕元 帅。历史上有些事就像小鸟,一 闪而过,无影无踪,但是会永远留在有幸亲眼目睹者的记忆之中。12试结合全文推断鲍姆韦斯钢琴曲的音乐主题是什么,并简析从元帅的角度来描述鲍姆韦斯钢琴曲的作用。 (4 分)13如何理解小说中间部分两次写到元帅“醉意没有消失”?(3 分)14文中倒数第三段突然插入叙述者“我
20、”和引入作为读者的“您” ,这样写是否有必要,为什么?(3 分)15针对画线部分的内容,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不超过 100 字) (6 分)16联系全文,探究文末“历史上有些一就像小鸟,一闪而过,无影无踪,但是会永远留在有幸亲眼目睹者的记忆之中”的涵义。 (4 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 (18 分)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故仁人之于民也,可以便之,无不行也。 神农之教曰: “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故身亲耕,妻 亲
21、绩 ,所以见致民利也。贤人之不远海内之路,而时往来乎王公之朝,非以要利也,以民为务故也。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 则天下归之矣。王也者,非必坚甲利兵选卒练士也,非必隳(hi)人之城郭 杀人之士民也。上世之王者众矣,而事皆不同,其当世之急,忧民之利,除民之害同。公输般为高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见荆王曰:“ 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王曰:“ 然。 ”墨子曰: “必得宋乃攻之乎?亡其不得宋且不义犹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且有不义,则曷为攻之?”墨子曰:“甚善。臣以宋必不可得。 ”王曰:“公输般,天下之巧工也。已为攻宋之械矣。 ”墨子曰
22、:“请令公输般试攻之,臣请试守之。 ”於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 设守宋之 备。公输般九攻之,墨子九却之,不能入。故荆辍不攻宋。墨子能以术御荆免宋之难者,此之谓也。圣王通士,不出於利民者无有。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禹於是疏河决江,为彭蠡之障,干东土,所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勤劳为民,无苦乎禹者矣。选自吕代春秋 开春论1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贤人之不远海内之路 远:以为远B其当世之急,忧民之利, 当:在C非必隳人之城郭 隳:毁坏D干东土,所活者千八百国 干:使干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3、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勤劳为民,无苦乎禹者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人主有能以民为务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必得宋乃攻之乎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D女有当年而不绩者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君王不一定要拥有强大的军队,不一定要毁坡城郭,杀掉百姓,才能抢占有天下;如果能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样可以拥有天下。B上古时代,龙门山和吕梁山都未曾开发,黄河泛滥成灾,除了丘陵沃衍、平原高阜之外,其余地方都被淹没了,禹不辞辛劳治理水害,拯救了东方许许多多国家。C墨子之所以能打消楚王攻宋的欲念,不仅因为他
24、善于利用战术,还因为他有一颗为百姓谋利的仁爱之心。D这段文字提出人主君王不能只谈仁义礼教,还应该“以民为务” 、 “忧民之利,除民之害” ,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儒家离开民利而奢论仁爱的偏向。20用“/”给文章开头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 分)仁 于 他 物 不 仁 于 人 不 得 为 仁 不 仁于 他 物 独 仁 于 人 犹 若 为 仁仁 也 者 仁 乎 其 类 者 也。2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 分)必不得宋,且有不义,则曷为攻之?(3 分)公输般九攻之,墨之九却之,不能人。故荆辍不攻宋。 (3 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223 题。 (6 分)金陵驿二首(
25、一)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蹄鹃带血归。注释:这是文天祥被俘北上,经过金陵(今南京)时所作的诗。22诗中哪一句是“述志”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2 分)23本诗用多种方法写亡国之悲,试说出一种并作简要分析。 (4 分)(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 分)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1)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 雅 颂各得其所。 ”(915)24 (1)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治学主张?(1 分)(2)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3 分)(四)古诗文默写25
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只选 3 小题) (6 分)(1)恨相见得迟, 。柳丝长玉骢难系, 。 (王实甫西厢记 )(2)今夜闻君琵琶语, 。 ,为君翻作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 )(3)颜渊喟然叹曰:“ ,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 )(4)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 。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5)世人皆浊, ?众人皆醉, ?(王辞渔父 )四、作文 60 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了不起的品质酒师。一个收茂家朋友邀 请他去自己家,因为收藏家有一些非常名贵的酒,想请品酒师看看。他想得到品酒师的赞扬,就拿出一瓶最名贵的酒。品酒师品尝了一下,却保持沉默,那个朋友非常郁闷,又拿
27、出一瓶非常普通的酒。品酒师品尝了一下说:“很好,非常好! ”收藏家糊涂了,他 说:“ 我真的不明白,我给你最名贵的酒,你保持沉默; 对这种普通的酒,你却赞赏有加。 ”品酒师说:“对第一种酒,不需要说什么,它本身已经说明;但对第二种酒,必须有人赞扬它,不然它会受挫!”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D(Abng / bn,m ng / mng ,mn /mi
28、 ,l i /li ;Bsh /sh,jin/ji n ,ju/ju ,shu /s ;C p /p ,xu/xu ,gng /gng,wn/wn;Dq /q ,xng/xn ,xng /hng ,zhn /jin )2C (A钢刚;B度 渡;D钉订)3D (“流金铄石”: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4A (B 不合逻辑 , “好不好、及时与否 ”与“可能引发 ”,两面对一面;C 成分残缺,在“采取”后加“措施” ;D 搭配不当,将“产生”改为“遍布” )5 (句“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说明,故排在首位。句是对句
29、中“平民的俗语”的具体说明,句中“这些话语”紧承句,句与句是语意上的转折紧跟其后,进一步阐述原因,又提出问题,句回答,故在后,句点明句的原因。 )评分细则:有一处错,即不得分。6示例一: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示例二:新旧衣服不挑捡,好也御寒,赖也御寒。评分细则:1、每句 2 分;2、用语不恰当或不准确,酌情扣分。7示例一:反对。现在社会诚信缺失,校长实名推荐制容易演变为滋长营私舞弊的温床;即使校长公正廉洁,如果没有严格的推荐标准,仅凭个人的好恶来确定推荐人选,同样有失公允。示例二:赞成。北大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以分数为王”的高校招生模式,尝试一种新的选拔人才的模式;另一方
30、面引导学生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让那些有“奇才”、 “怪才 ”的特长生有机会走进高校大门,这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评分细则:1、观点鲜明 1 分;2、理由充分,两点以上得 4 分。二 、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一)12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8C(第 4 段“ 科学还是哲学,都试图回答由现实产生的问题。 ”而“科学在谈论自己的主题时必须采取一种客观化的视角。 ”合起来的意思是科学在研究问题时是强调客观,而哲学则是强调自己的思考,追问其意义。 “哲学则坚持将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人类思考这个统一的活动形式,将每种知识都安置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
31、框架之中。 ”)9D(原文是“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停止问自己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时间,我们永远不会将以往的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各种回答视为无关痛痒的或是已经被超越的。 ” A见第 3 段物理、化学、天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逐渐从它们共同的母体哲学中独立出来。B、见第 4 段“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科学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令人十分满意,以至于由此而取消和化解了该问题。 ”对这个句子进行压缩就知道 B 是正确的。 C见第 3 段“ 哲学则坚持将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人类思考这个统一的活动形式,将每种知识都安置在一种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之中”。10 (1)科
32、学试图从客观化角度解释事物(答“寻求知识”亦可) ,哲学则是强调思考事物的意义。若答成“科学试图解释事物是如何构成、如何运转的,哲学研究事物对我们的意义”等亦可。(2)科学将认知分割和细化;哲学则将各种知识置于超越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中。(3)科学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哲学则是进行不断的追问。(4)科学可以直接利用已有成果,哲学不能满足于已有成果。评分细则:1、每点均必须涉及科学、哲学的特点,2、答对一点 1 分,答对三点即可。11 (1) 人类对于意义的渴求;(2)科学和哲学的区别;(3)人之为人的需要(或:“人是一种能够追问的动物” ,追问体现了人的本质) 。评分细则:意思对即可,答对一点
33、1 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二)20 分12爱(或者:和平,宁静,幸福,美好之类的亦可;1 分) ;作用是从冷酷的战争向爱的主题的过渡(或形象化的描述,如:钢琴曲让元帅陶醉,唤起了他心底对温暖世界的热爱,将他坚硬的外壳融化)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评分细则:1、答对主题 1 分;2、作用 3 分,从内容和小说结构两方面组织答案;答对一点 2 分,答对两点 3 分。13用反复的手法(或答“强调突出”亦可) ,一方面照应了上文“今晚他不曾喝酒,但是觉得酒酣耳热” ,另一方面有力地暗示出元帅对宁静的和平生活和温暖的爱情的向往。评分细则:1、反复的手法(或答“强调突出”亦可, ) ,1 分;2、作用
34、2 分:分别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答对各 1 分。14有必要。 (1 分)第一人称的插入,可以增强历史性叙事的生活气息,更具有真实性。第二人称的插入,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增加亲切感。来源:ZXXK评分细则:作用 2 分,分说总说均可,不一定按照“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的形式分述。15运用博喻的修辞手法(或“多个比喻” “多个意象” ,答排比亦可) ,用了“ 鲑鱼游窜的冬天的小溪”等一组喻体,形象地写出了作为本体的“爱情”那汹涌、充满活力、欢快而温馨等特征,语言隽永,富含深情;并通过对星星拟人化的刻画,传达出爱情的动人力量。评分细则:1、答对运用的手法 1 分:博喻(或“多个比喻” “多个
35、意象” , ) ,排比、拟人亦可。2、赏析修辞的用法与作用 5 分,意思对即可。16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写出历史前行、旧事难驻的常情,反衬出人类真情的意味悠长与感人至深。评分细则:4 分答出:“事件易逝,情感永存(记忆长存) ”之类的意思即可。或答:“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美好生活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之类的意思亦可。三 、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一)18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7B (当:“承担、担当” ) 18C (乃:都解释为 “才 ”A、乎:介词“比”/ 介词“在” B、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表原因 D、而:连词“但是” /连词“因而” )19B(原文为
36、“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 ”无一处不被淹没的,而在题肢中却理解成了丘陵沃衍、平原高阜之外。 )20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 独仁于人/犹若为仁/ 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评分细则:全对得 3 分,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21(3 分)如果一定拿不下宋国,而且又没有正当的原因,那么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评分细则:“得” “曷”须落实,错一处扣 1 分,句式对 1 分。公输般进攻了多次,墨子多次将其打退,使他不能进入,所以楚国停止了攻打宋国的计划。评分细则:“九”表虚数, “入”使动并实上充省略的内容, “辍”须落实,错一处扣1 分(二)6 分22末句。 (1 分,答其
37、他不得分)表达了作者决不曲膝求生的崇高气节,和心向故国、哪怕死了也要让一腔忠魂化鹃而归的心志。 (1 分,意思对即可)234 分(1)用 典。本诗主要化用典故,委婉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全诗沉郁雄捷,充分体现出诗人的爱国精神。 “山河风景元无异”化用世说新语记王导“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语, “城郭人民半已非”化用丁令威“去年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句,表现了“国破山河在”的深深悲慨。 “芦花”句暗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故垒萧萧芦荻秋” ,寓“一片降幡山石头”的亡国之恨。这在刘禹锡是怀三国的东吴之古,而在文天祥是写今日之悲,他的沉痛要深切的多。 “旧家燕子”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 “
38、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典故。(2)对比,如颔联,以物是人非的对比写出山河“无异”而人民“半非”的令人痛心的现状,强烈地表达了“国破山河在”的沉痛情感。(3)托情于景,情景交融。如首句皇家行宫日渐湮没在夕阳的草丛中,亡国之产能尽在这无声的画面中。(4)设问。颈联说到自己年岁已老,国破家亡,不知以前屋檐下的燕子将有谁为新主人,深切表达了自己家园不再的亡国之痛。评分细则:答对一种手法即可得 1 分,赏析合理 3 分。(三) 4 分(1)述而不作(1 分,答其他不得分)(2)本题具有开放性,评价时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
39、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相应。 (1 分)第一种:持否定意见。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 (2分)第二种:持肯定意见。孔子的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其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 (2 分)(四)6 分(1)怨归去得疾 /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2)如听仙乐耳暂明 / 莫辞更坐弹一曲(3)仰之弥高 / 钻之弥坚(4)钟鸣鼎食之家 / 青雀黄龙之轴(5)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 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评分细
40、则:每空 1 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全写按顺序批。四、60 分 切入分:42 分。立意分析:这则材料的倾向性较模糊,恰是该作文题立意开放性之所在。故可多角度立意:1、既可以肯定“名贵酒”无需赞赏,也可以“反弹琵琶”,认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名贵酒”也需要赞赏。2、肯定“普通酒”必须要有人赞赏。联系现实生活:家长教育孩子(或老师教育学生)也应该像品酒师那样,对待普通的孩子或学生要更多一些赞赏。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五等评分。一等:5160 分二等:4550 分三等:3944 分四等:3338 分五等:32 分以下参考译文:对其他物类仁爱,对人却不仁爱,不能算是仁。对其他物类不仁爱,只是对人仁
41、爱,仍然算是仁。所谓仁,就是对自己的同类仁爱。所以仁德的人对于百姓, (如果)能使百姓便利,就没有不去做的。 神农之教上说:“有壮年却不去种田的男子,天下就会有人因此而挨饿;有壮年却不去织麻的女子,天下就会有人因此而受冻。 ”所以神农亲自种田,他的妻子亲自织麻,以此表示要为百姓谋利。贤能的人不顾海内路途遥远,时常往来于君主的朝廷, (他们这样做)不是来谋求私利,而是为百姓谋利的缘故。如果有为民谋利的君主,天下就会归附他了。为王天下,并不一定要靠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精选的士兵和训练有素的猛士,不一定要毁坏人家的城郭、杀戮人家的臣民。上古统一天下的大王很多,但他们的事迹都不相同。而他们承担社会
42、的急难、关心百姓的利益、消除百姓的祸害是相同的。公输般制造高大的云梯,想要用它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了这件事,从鲁国出发,撕裂了衣服裹住脚,日夜不停(地赶路) , (赶了)十天十夜来到楚国的都城郢,拜见楚王说:“我是北方浅陋之人,听说大王要攻打宋国,确实有这回事吗?”大王说:“对。 ”墨子说:“是一定能夺得宋国才去攻打它吗?或者是没有获胜的把握加之这又不是正义的战争,但还是要去攻打它呢?”大王说:“如果一定拿不下宋国,而且又没有正当的原因,那么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墨子说:“十分对。我认为攻打宋国一定不能成功。 ”大王说:“公输般,是天下的巧匠,已经制造了攻打宋国的工具。 ”墨子说:“我想请公输般试着攻打,我请求试着防守。 ”于是公输般就设置攻打宋国的器械,墨子的设计守卫宋国的防备。公输般进攻了多次,墨子我次将其打退,使他不能进入,所以楚国停止了攻打宋国的计划。墨子能够凭借战术来抵御楚国的进攻,避免了宋国的灾难,说的就是这件事。不从为民谋利出发的贤明的君主和通达的士人是没有的。上古时代,龙门山还没有开凿,吕梁山还没有开发,黄河之水从孟门山漫过,泛滥横流,无论是丘陵沃野还是平原高山全都淹没了, (人们)把它叫做“鸿水” 。于是禹疏通黄河,引导长江,筑起彭蠡泽的堤防,来使东方的土地变得干燥,拯救了许许多多国家,这是禹的功绩。为百姓操劳,没有比禹更辛苦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