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三、高填方路堤施工学习指南编制 刘创明 郭长学(一) 、基本信息1.课时:4 学时2. 任务要求:会高路堤、陡坡路堤稳定性验算,并制定动态设计方案初步学会施工过程组织与管理会统计、计算、编制施工转序报告3.指导教师:郭长学、刘 斌、张 宏、苏晓梅;(二) 、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2.交通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3.交通部颁公路勘测规范 (JTJ061-99)4 交通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5.交通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三) 、相关技术指标要求高边坡路堤与
2、陡坡路堤1.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设计应贯彻综合设计和动态设计的原则。应在充分掌握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填料来源及其性质的基础上,综合进行路堤断面、排水设施、边坡防护、地基及堤身处治等的设计。当实际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设计,保证路堤稳定。2.对边坡高度超过 20m 的路堤或地面斜坡坡率陡于 1:2.5 的路堤,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地段的路堤,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对重要的路堤应进行稳定性监控。3 高边坡路堤与陡斜坡路堤的地基勘察应查明地基土的土质类别、层位、厚度、分布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地下水埋深和分布特征,确定地基土的承载能力,获取设计所需的物理力学指标。其工程地质勘察应满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
3、范的要求。4.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高路堤的差异变形。5.高路堤边坡形式和坡率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车辆荷载和工程地质条件等经稳定计算,并结合工程经验分析确定。高路堤断面形式宜采用台阶式,降水量较大的地区,平台上应加设截水沟。6.高路堤稳定性分析的强度参数应根据填料场地情况,选择有代表性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并结合现场情况确定。2路堤填土的强度参数 、 值,采用直剪快剪或三轴不排水剪试验获得。试样的制备c要求及稳定分析各阶段采用的试验方法详见表 3.6.6。当路堤填料为粗粒土或填石料时,应采用大型三轴试验仪进行试验。分析高路堤的稳定性时,地基的强度参数 、
4、 值,宜采用直剪的固结快剪或三轴剪c的固结不排水剪试验获得。分析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时,应结合场地条件,选择控制性层面的土层试验获得强度参数 、 值。可采用直剪快剪或三轴剪的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当c可能存在地下水时,应采用饱水试件进行试验。路堤填土采用的强度指标表 13-1控制稳定的时期强度计算方法土 类 试验方法采用的强度指标试样起始状态 备 注渗透系数小于10-7cm/s直剪快剪施工期 总应力法任何渗透系数三轴不排水剪、uc填筑含水量和填筑密度。当难以获得填筑含水量和填筑密度时,或进行初步稳定分析时,密度采用要求达到的密度,含水量按击实曲线上要求密度对应的较大含水量。渗透系
5、数小于10-7cm/s直剪固结快剪任何渗透系数三轴固结不排水剪、cu同上用于新建路堤的稳定性分析。渗透系数小于10-7cm/s直剪快剪任何渗透系数三轴不排水剪、uc同上,但要预先饱和。用于新建路堤边坡的浅层稳定性分析。渗透系数小于10-7cm/s直剪快剪运营期 总应力法任何渗透系数三轴不排水剪、uc取路堤原状土用于已建路堤的稳定性分析。7.路堤稳定性分析包括路堤堤身的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等内容。路堤的堤身稳定性、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宜采用简化 Bishop 法进行分析计算,稳定系数 Fs 按式(3.6.7-1)计算。3TsiE+oQiNUiLW
6、Rq(公式 13-1)图 3.6.7-1 简化 Bishop 法计算图示式中: 第 土条重力;iW第 土条底滑面的倾角;i第 土条垂直方向外力; iQKi 依土条滑弧所在位置分别按(3.6.7-2)和(3.6.7-3)计算。当土条 滑弧位于地基中时(公式 13-2)aiiditidiidi mQWUbCKan)(tn式中: 第 土条地基部分的重力;di第 土条路堤部分的重力;tiW第 土条宽度;ib地基平均固结度;U、 第 土条滑弧所在地基土层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dici当土条 滑弧位于路堤中时 (公式 13-3) aitititi mQWbCKn)(式中: 、 第 土条滑弧所在路堤土的粘结力
7、和内摩擦角。tictiiiisQWKFsn4其余符号同前。(公式 13-4)siiiai Fmtancos式中: 第 土条滑弧所在土层的内摩擦角。滑弧位于地基中时取地基土的内摩擦角,i位于路堤中时取路堤土的内摩擦角。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带滑动的稳定性可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进行分析计算,稳定系数 Fs按式(3.6.7-5)方法计算。(公式 13-5)1tancos1sin iiiiQisQi EWlFE (公式 13-6))i(ta)co(111 iisiii图 3.6.7-2 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图示用式(3.6.7-5)和(3.6.7-6)逐条计算,直到第 n 条的剩余推力为零,由此确定稳定系数
8、。sF式中: 第 个土条的重力与外加竖向荷载之和;QiW第 个土条底滑面的倾角;i、 第 个土条底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ici第 个土条底滑面的长度;il第 个土条底滑面的倾角;1i第 个土条传递给第 个土条的下滑力。iEi12 1 2 34T2N2W2 2 1EE 158.路堤稳定性计算分析得到的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表 13-2 所列值。路堤稳定安全系数 表 13-2分析内容 计算方法 地基情况 计算采用的地基平均固结度及强度指标安全系数路堤的堤身稳定性简化Bishop 法(式3.6.7-1)按表 3.6.6 确定 1.35取 U=0,地基土采用直剪的固结快剪或三轴剪的固结不排水剪指标,路堤填土按
9、表 3.6.6确定。1.20地基土渗透性较差、排水条件不好 按实际固结度,采用直剪的固结快剪或三轴剪的固结不排水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 3.6.6确定。1.40取 U=1,采用直剪的固结快剪或三轴剪的固结不排水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 3.6.6 确定。1.45路堤和地基的整体稳定性简化Bishop 法(式3.6.7-1)地基土渗透性较好、排水条件良好 取 U=1,地基土采用快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 3.6.6 确定。 1.35路堤沿斜坡地基或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不平衡推力法(式3.6.7-5)采用直剪的快剪或三轴剪的不排水剪指标,路堤填土按表3.6.6 确定。1.309.路堤基底处理应符合第 3.3.
10、5 条规定,当地基分布有软弱土层时,应按第 7.6 节规定,做好地基加固设计。当路堤稳定系数小于表 3.6.8 的稳定安全系数时,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措施。 10.路堤稳定性监测设计路堤施工应注意观测路堤填筑过程中或以后的地基变形动态,对路堤施工实行动态监控,观测的项目参照附表 B2 选定。设计应明确观测的路堤段落、观测项目、观测点的数量及位置等,确定稳定性观测控制标准,说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挖方高边坡1.土质挖方边坡高度超过 20m、岩石挖方边坡高度超过 30m、以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边坡,应进行个别勘察设计。2.边坡工程勘探宜采用钻探、坑(井、槽)探与物探等相结
11、合的综合方法,必要时可辅以硐探。边坡工程地质勘察应满足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要求,并应查明下列内容:地形地貌特征; 岩土体类型、成因、性状、风化程度、完整程度、分层厚度; 岩土体天然和饱水状态下物理力学性能(如重度 、强度参数 、 等) ;c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特征、组合关系、力学属性、与临空面关系; 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6不良地质现象的范围、性质和分布规律;坡顶邻近建筑物的荷载、结构、基础形式、埋深及稳定状态。3.边坡岩土体力学参数岩体抗剪强度指标宜根据现场原位试验确定。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66)的规定。当无条件进行试验时,可采用工程岩
12、体分级标准(GB50218)及表 13-3 和反算分析等方法综合确定。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表 13-3结构面类型 结构面结合程度 内摩擦角()粘聚力(MPa)c1 结合好 35 0.132 结合一般 3527 0.130.09硬性结构面3 结合差 2718 0.090.054 结合很差 1812 0.050.02软弱结构面 5 结合极差(泥化层) 根据地区经验确定注:1)表中数值已考虑结构面的时间效应。极软岩、软岩取表中低值;岩体结构面连通性差取表中的高值;岩体结构面浸水时取表中的低值;岩体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可按表 13-4 确定。结构面的结合程度 表 13-4结合程度 结构面特征结合好 张
13、开度小于 1mm,胶结良好,无充填;张开度 13mm,硅质或铁质胶结结合一般 张开度 13mm,钙质胶结;张开度大于 3mm,表面粗糙,钙质胶结结合差 张开度 13mm,表面平直,无胶结;张开度大于 3mm,岩屑充填或岩屑夹泥质充填结合很差、结合极差(泥化层)表面平直光滑,无胶结;泥质充填或泥夹岩屑充填,充填物厚度大于起伏差;分布连续的泥化夹层;未胶结的或强风化的小型断层破碎带边坡岩体性能指标标准值可按地区经验确定。对于重要边坡应通过试验确定。岩体内摩擦角可由岩块内摩擦角标准值按岩体裂隙发育程度乘以表 3.7.3-3 所列的折减系数确定。边坡岩体内摩擦角折减系数 表 13-5边坡岩体特性 内摩
14、擦角的折减系数 边坡岩体特性 内摩擦角的折减系数裂隙不发育 0.900.95 裂隙发育 0.800.85裂隙较发育 0.850.90 碎裂结构 0.750.80土体力学参数宜采用原位剪切试验、原状土样室内剪切试验及反算分析等方法综合确定。土质边坡按水土合算原则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宜采用三轴试验土的自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按水土分算原则计算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宜采用土的有效抗剪强度指标。4.边坡稳定性评价边坡稳定性评价宜综合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图解分析法、极限平衡法和数值分析法进行。7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应考虑边坡可能的破坏形式,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规模较大的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宜采用
15、简化 Bishop 计算;对可能产生直线形破坏的边坡宜采用平面滑动面解析法进行计算;对可能产生折线形破坏的边坡宜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对结构复杂的岩质边坡,可配合采用赤平投影法和实体比例投影法分析及锲形滑动面法进行计算;当边坡破坏机制复杂时,宜结合数值分析法进行分析。边坡稳定性计算应分成以下三种工况:正常工况:边坡处于天然状态下的工况;非正常工况:边坡处于暴雨或连续降雨状态下的工况;3) 非正常工况:边坡处于地震等荷载作用状态下的工况。边坡稳定性验算时,其稳定系数应满足表 13-6 规定的安全系数要求,否则应对边坡进行支护。路堑边坡安全系 表 13-6公路等级 路堑边坡安全系数正常工况 1.2
16、01.30非正常工况 1.101.20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非正常工况 1.051.10正常工况 1.151.25非正常工况 1.051.15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非正常工况 1.021.05注:表中安全系数取值应与计算方法对应。5.根据不同的岩土性质和稳定要求应将边坡开挖成折线式或台阶式边坡。台阶式边坡中部应设置边坡平台,边坡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 2m。坚硬岩石地段边坡可不设平台,其边坡坡率可调查附近已建工程的人工边坡及自然山坡情况,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综合确定。6.边坡防护设计应根据边坡地质和环境条件、边坡高度及公路等级,采取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的综合措施,稳定性差的边坡应设置综合支挡工程,并采用分层开
17、挖、分层稳定和坡脚预加固技术。7.应设置完善的边坡地表和地下排水系统,及时引排地面水和地下水。排水系统设计要求应符合第 3.4 节的规定,各种排水设施构造尺寸按第 4.2、4.3 节确定。8.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挖方高边坡及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段的挖方边坡设计应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及时对原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补充。监测的内容包括:对边坡不稳定的范围、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地下水、爆破振动等取得定量数据,供设计分析;对锚固系统、挡土墙等加固措施的受力、变形等进行量测,验证其是否达到预期的作
18、用,如未达到则应采取补救措施。边坡工程监测项目应考虑公路等级、支挡结构特点和变形控制要求、地质条件,根据附表B1、附表 B3 选定。监测周期应根据公路等级、支挡结构特点、地质条件确定,对于高速公路重点高边坡,监测周期应为公路建成营运后不少于一年。9.高填方路堤填料宜优先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材料,或采用轻质材料。受水淹、浸的8部分,应采用水稳性和透水性均好的材料。10.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特殊地段或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2)覆盖层较浅的岩石地基,宜清除覆盖层。11.高填方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路堤高度与宽度,并进行动态监控。2)施工过程中宜进行沉降观测,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填筑速率。3)高填方路堤宜优先安排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