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吉林省龙井市第三中学 2014 年高中语文 第 5 课 苏轼词两首之定风波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4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2、掌握豪放词的基本特点。3、培养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课标要求:1、培养鉴赏诗词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学习鉴 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词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3、学习诗词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 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 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预习案一教材助读作者简介:苏轼(
2、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 ,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 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 。诗歌方面和黄庭坚 并称“苏黄” ,词方面和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方面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以作诗“ 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二、预习检测:看清字形,标出注音,料峭 吟 啸 萧瑟一蓑烟雨背景简介:苏轼当时被贬黄州,有一次准备到沙湖买田终老,在回去的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不巧的是雨具被先行的人带走了,2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只有苏轼浑然不觉,并写下了一首词。探究案探究:1上片 连用“莫听” “何妨” “且” 三个词,勾勒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2 “竹杖芒鞋”代表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轻胜马”表明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一般认为“一蓑烟雨任平生”不仅写眼前景,更是写 心中事。你如何理解?4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和作者境遇有什么相似之处?5.如何理解苏轼选择的“归去”?巩固案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