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认识地形图.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677745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地形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认识地形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认识地形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认识地形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球的外表认识地形图一、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和欣赏,知道陆地高低不平、海洋有深有浅。2.初步知道地形图中用不同的颜色代表陆地和海洋,而颜色的深浅则表示不同的高度(或深度)。3.能灵活运用颜色表示高低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地形图。难点:培养初步的读图能力。三、课前准备:课件、油画棒、橡皮泥等。四、教学设计活动一:陆地和海洋都是平的吗?活动目标 学生活动流程 教师指导要点通过交流和欣赏,知道陆地高低不平、海洋有深有浅。交流:你到过哪些地方?欣赏:自然之旅。小结:陆地高低不平。观察:海底地形图。小结:海洋有深有浅。出示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照片,让学生感受到地球上整个陆地的地形都是高低不平

2、的。活动二:认识地形图活动目标 学生活动流程 教师指导要点初步知道地形图中用不同的颜色代表陆地和海洋,而颜色的深浅则表示不同的高度(或深度)。能运用颜色表示高低的方法,初步分析地形特点。问题:这样高低不平、有深有浅的地形怎样表示在地图上?揭题:认识地形图。出示:世界地形图。认识:图中颜色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小结:地形图中用不同的颜色代表陆地和海洋,而颜色的深浅则表示不同的高度(或深度)。观察:中国地形图。活动:分析地形特点。小结:中国地形特点。观察:美洲地形图。启发学生想办法表示。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发现颜色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颜色辨别高低。西高东低。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活

3、动:分析地形特点。小结:美洲地形特点。活动三:涂涂、捏捏活动目标 学生活动流程 教师指导要点能运用颜色表示高低的方法绘制地形设计图。能运用颜色表示高低的方法制作地形模型。设计:公园一角的地形。涂色:公园一角地形设计图。制模:公园一角的地形。引导学生利用颜色表示高度的方法设计地形。请学生交流这样涂色的理由。“为什么这里深?那里浅?请学生交流这样制模的理由。“为什么这里高?那里低? “认识地形图”课后反思地形图,对二年级的小孩子来讲是陌生的。为此,这节课我从交流、欣赏自然风光入手,提取并充实孩子们已有知识经验,从而发现“陆地有高有低,海洋有深有浅”。“那么,怎样把这样的地形表示在地图上呢?”通过这

4、一问题的引领,将孩子们的目光聚焦到“地图”上,进而开始“认识地形图”。“认识地形图”是本课的重点。我的理解是,“地形图”是载体,“方法”是关键,这个方法就是“用颜色表示高低”。 从素质教育角度考量,我把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这种方法作为本课的难点。为此,我对教材做了三处的调整:分析地形、设计地形、制作模型。通过观察地形图,分析地形特点,能培养小孩子的读图能力,并在此活动中,让孩子们体会到地形图的作用。“设计地形”和“制作模型”,期望让孩子们拓宽对地形图由来的认识。也就是说,有的地形图(例如课本上出现的)是根据实地情况画出来的,有的地形图(例如“公园”、“绿地”等)是根据人们的要求设计出来的。同时,因为这节课的着眼点我放在 “用颜色表示高低”这个方法的掌握,所以,“设计地形”这个活动,可以锻炼学生将头脑中想象的“高低”用“颜色”表示在设计图上,而“制作模型”这个活动,可以锻炼学生将视觉中的“颜色”转换成空间里的“高低”。可见,这两个活动是互逆的。其次,设计图中也用到这种方法。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知拙见,望听课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