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讲光现象探究第三讲 光现象作图第四讲 透镜及其应用,第二板块光学,新课标,第二讲光现象探究,第二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5 光现象的实验探究,1探究一:光的直线传播 生活现象:在有雾的天气中,可以看到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穿过森林的光束是直的。所以在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时,我们可以让光在烟雾中传播从而显示它的路径。 得出结论:光在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际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站队看齐等。,同种均匀,第二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解释现象:(1)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的物体,在物体的_形成的_,就是影子,平时所说的“立竿见影”、“皮影戏”都是指影子。 (2)日食和月
2、食的成因: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_形成的。日食是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月食是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 (3)小孔成像的形成:如图K21所示,沿直线传播的光经小孔后,在光屏上由实际光线会聚成像。像的特点:_、大小可变的_;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_。如:树下圆斑、针孔照相机。,不透明,后面,黑暗区域,光的直线传播,倒立,实像,无关,新课标,第二讲 考点梳理,补充说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_的,光在_中的速度最大,其大小是_。,不同,真空,3.0108 m/s,新课标,第二讲 考点梳理,不能,同一平面内,新课标,第二讲 考点梳理,(2)当将光线沿反射光线入射到镜面时,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沿原_方向射出,
3、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 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两侧;反射角_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可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入射光线,可逆,同一平面内,法线,等于,可逆,新课标,第二讲 考点梳理,评估交流: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显示光的_;验证入射、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_。 补充说明:反射类型有_反射和_反射两种。我们平时看到周围的物体就是利用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_。,传播路径,同一平面内,镜面,漫,漫反射,新课标,第二讲 考点梳理,位置,大小,平面镜的距离,不能,虚像,不变,新课标,第二讲 考点梳理,得出结论:平面镜
4、所成的像是_像;像与物的大小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像与物之间的连线与镜面_。(可记忆为: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评估交流:(1)实验中看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有一定_,前后两个表面均_造成的。(2)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 实际应用:一是成像,如梳妆镜、墙壁安装平面镜增大空间效果等;二是改变光路,如潜望镜等。,虚,相等,相等,垂直,厚度,反射成像,不垂直,新课标,第二讲 考点梳理,4探究四: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设计: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 得出结论: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5、、法线都在_;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_入射角;反之,折射角_入射角;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_;当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_。发生折射时光路也是_。(可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气大他小),同一平面内,法线,小于,大于,增大,保持不变,可逆的,新课标,第二讲 考点梳理,补充说明:发生光的折射时,同时也发生光的反射。 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折射断筷、“错位”现象。 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_。彩虹的形成就是光的_。光的色散实质是太阳光发生多次_形成的。,复色光,色散,折射,第二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12011赤峰 下列
6、关联正确的是 () A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B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 C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 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D,解析 “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错误,正确选项为D。,第二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22011沈阳 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 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 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 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A,解析 “夜晚看到人
7、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和“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D错误;“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错误,正确选项为A。,第二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32011威海 (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K24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_。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第二讲 针
8、对训练,新课标,(2)图K25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像和物的大小相等,第二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用刻度尺量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看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第二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6 影子、实像与虚像的区别,1像的定义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仪器后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像。,新课标,第二讲 考点梳理,2.影子、实像与虚像区别,第二讲 针对
9、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12011桂林 如图K26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S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人的眼睛发出的,C,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这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图,进入人眼的光线是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并非平面镜和人眼发出的,而像S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是虚像,故正确选项为C。,第二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22011绍兴 如图K27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的像在距小孔b处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C,第二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解析 由题意可知,这
10、是小孔成像原理图,由于物距大于像距,所以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选C。,第二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32010哈尔滨 某同学漫步在湖边,看到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了景色优美的画面,用照相机将其拍下。对于桥在水中的倒影和它在底片上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缩小的实像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 C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缩小的虚像 D底片上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实像,B,第二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解析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B正确;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缩小的实像,故C、D错误。,第二讲 实验小
11、变式,新课标,实验小变式,(1)实验使用的平面镜是薄玻璃板,主要是为了透光,便于观察镜后的物体。 (2)实验使用的两根蜡烛应当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3)玻璃板尽量薄一些,防止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各成一个蜡烛的像距离太大,不便于观察、比较,在测量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时要以玻璃板前表面的位置为准。 (4)实验时,玻璃板放置时要与水平面垂直。,新课标,第三讲光现象作图,第三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7 光的反射作图,1反射光路作图 用虚线将法线画出,确定入射角(或反射角),根据两角相等的关系做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2确定平面镜位置作图 先画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
12、夹角的平分线即是法线,然后过角的顶点画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第三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2011怀化 如图K31所示,某一光线斜射向镜面O点,请在图中作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第三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8 平面镜成像作图,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图 步骤:(1)如图K32所示,从光点S引出两条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 (2)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 (3)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4)作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画出),交点为像点。,新课标,第三讲 考点梳理,2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 步骤:(1)如图K33所示,过S点
13、向平面镜作垂线(用虚线画出)。 (2)截取S点,使S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到镜面的距离。画出像点S点(虚像用虚线画)。,第三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2011清远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K34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答案如图所示,第三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9 光的折射作图,1折射光路作图 用虚线将法线画出,确定入射角(或折射角),根据“气大其他小”的关系做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2折射成像作图,新课标,第三讲 考点梳理,步骤:(1)如图K35所示,从光点S引出两条光线,射到界面上。 (2)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 (3)根据折射定律,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
14、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作出折射光线。 (4)作出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画出),交点为像点。,新课标,第三讲 考点梳理,3垂直入射作图 光线由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反射和折射同时发生,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均为0。,第三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12011淮安 如图K36所示,画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第三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22011广东 如图K37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上,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答案如图所示,第三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10 透镜特殊光线
15、作图,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图K38所示)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2)经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第三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图K39所示)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2)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新课标,第四讲透镜及其应用,第四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11 凸透镜与凹透镜,1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会聚,发散,第四讲 考点梳理,新
16、课标,2理解“会聚”与“发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在解题时,一般采用延长入射光线的方法来判断,如图K41所示,通过观察折射光线是在入射光线的外部(发散作用)还是内部(会聚作用)来确定透镜类型。,第四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2011吉林 图K42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_,对光线有_作用。,凸透镜,会聚,第四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1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安装调节:安装凸透镜与光屏,使蜡烛和光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点燃蜡烛,调节高度,使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中心大致在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
17、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心,新课标,第四讲 考点梳理,引申操作:用教材遮住一半透镜,在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像,但像会变_。物体从5倍焦距以外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到像会_,像距也随之_。成实像时,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根据光路_可知,仍成实像,但实像的_发生改变。,能,暗,变大,变大,可逆性,大小,新课标,第四讲 考点梳理,实验结论,新课标,第四讲 考点梳理,评估交流: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是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是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或焦点上。,2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两侧且倒立,虚像一边是正的(di);物近像
18、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用于实像)。,第四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12011山西 如图K43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观察到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第四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烛焰像向上移动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要使光屏上的烛焰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第四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以外,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规律可制成照相机,不能制成幻灯机,故A错误;当蜡烛变短后,根据“透过光心的
19、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故B正确;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玻璃板,使光发生漫反射,故C错误;要使光屏上的烛焰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D错误。,第四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22011沈阳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 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K44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第四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
20、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左,第四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在前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的实像。 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_(选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缩小,大,左,第四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13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它的镜头是一个_,来自物体的光线经镜头后在底片上成一个_、_的实像,物距应当_。照相机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_。,凸透镜,倒立,缩小,大于二倍焦距,小,新课标,第四讲 考点梳理,(2)投影仪:它的镜头是一个_,当物体、透
21、镜、光屏的位置适当时,在光屏上会得到物体的_的实像,所以投影片要_,且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_、小于_。平面镜可以改变_使实像投在屏幕上。(3)放大镜:利用的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虚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要求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_,所成的像是_、_的_像,并且与物体在透镜的_,而且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_。,凸透镜,倒立、放大,倒插,一倍焦距,二倍焦距,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倍焦距,正立,放大,虚,同侧,大,第四讲 考点梳理,新课标,2望远镜和显微镜(1)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_立、_的_像,像落在目镜的_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_立、_的_像。(2)显微镜:
22、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_立、_的_像,像落在目镜的_焦距以内,目镜再一次成正立、_的_像。,倒,缩小,实,一倍焦距,正,放大,虚,倒,放大,实,一倍,放大,虚,第四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1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A穿衣镜B投影仪C照相机 D放大镜,A,解析 穿衣镜应用的是平面镜,故A不是。,第四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22011广西 如图K45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要使塔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B,第
23、四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解析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A错误;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同时调节底片与镜头的距离,故B正确、C错误;要使塔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错误。,第四讲 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新课标,考点14 眼睛和眼镜,1眼睛的成像原理(如图K46所示),晶状体,底片,大脑,凸透镜,新课标,第四讲 考点梳理,2近视眼、远视眼成因及矫正,厚,强,前面,薄,弱,后面,新课标,第四讲 考点梳理,凹透镜,凸透镜,发散,后移,会聚,前移,第四讲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新课标,12011武汉 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
24、说法错误的是()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像是实像D所成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D,解析 人的眼睛相当于照相机,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第四讲 针对训练,新课标,22011绥化 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化,影响学习和生活,需进行矫正。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_;矫正远视眼的是_。,乙,甲,第四讲 实验小变式,新课标,实验小变式,在探究“近视眼的原因”时,当将近视眼镜从蜡烛和凸透镜中间拿走时(相当于给近视眼摘掉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不清晰了,需要将光屏向凸透镜移动一定距离,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是将图像成在了视网膜之间的位置,是角膜和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会聚)能力太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