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5量子物理知识点总结1.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671514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量子物理知识点总结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5量子物理知识点总结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5量子物理知识点总结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5量子物理知识点总结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1 量子物理学的诞生普朗克量子假设1、黑体辐射物体由其温度所决定的电磁辐射称为热辐射。物体辐射的本领越大,吸收的本领也越大,反之亦然。能够全部吸收各种波长的辐射能而完全不发生反射和透射的物体称为黑体。2、普朗克的量子假设:1. 组成腔壁的原子、分子可视为带电的一维线性谐振子,谐振子能够与周围的电磁场交换能量。2. 每个谐振子的能量不是任意的数值, 频率为 的谐振子,其能量只能为 h, 2 h, 分立值 , Enh其中 n = 1,2,3,h = 6.62610 34 Js 为普朗克常数 。3. 当谐振子从一个能量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时, 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 h 的整数倍。15.2 光电效

2、应 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一、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光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逸出的电子为光电子,所测电流为光电流。截止频率:对一定金属,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某一频率 0 时, 电子才能从该金属表面逸出,这个频率叫红限。遏制电压:当外加电压为零时, 光电流不为零。 因为从阴极发出的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它可以克服减速电场而到达阳极。当外加电压反向并达到一定值时,光电流为零,此时电压称为遏制电压。 21meUv二、爱因斯坦光子假说和光电效应方程1. 光子假说一束光是一束以光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粒子称为光子; 频率为 v 的每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为 , 它不能再分割,只能整个地

3、被吸收或产生出来。h2. 光电效应方程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当金属中一个电子从入射光中吸收一个光子后,获得能量 hv ,如果 hv 大于该金属的电子 逸出功 A ,这个电子就能从金属中逸出,并且有 2m1hv上式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式中 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当2时,电子无法获得足够能量脱离金属表面,因此存在红限 。hA 0Ah三、光(电磁辐射)的波粒二象性 光子能量 2Emch光子质量 2hmc光子动量 p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在传播过程中,波动性比较显著,光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发射和吸收) ,粒子性比较显著。四、光电效应的应用利用光电效应可以制成光电成像器件,能将可见或不可见的辐射图像转换

4、或增强成为可观察记录、传输、储存的图像。15.3 康普顿效应及光子理论的解释一、康普顿效应X 射线通过散射物质时,在散射线中除了有波长与原波长相同的成分 ,0还出现了波长较长的成分 。二、光子理论的解释电磁辐射是光子流,每一个光子都有确定的动量和能量。X 射线光子与散射物质中那些受原子核束缚较弱的外层电子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光子与静止自由电子的弹性碰撞,且动量和能量都守恒。康普顿散射波长改变量为。01coshm光子除了与受原子核束缚较弱的电子碰撞外,还与受原子核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发生碰撞,这种碰撞的散射波长不变。15.4 氢原子光谱 波尔的氢原子理论一、氢原子光谱1. 从红光到紫光有一系列分立

5、的谱线,每条谱线对应确定的波长(或频率) 。2. 每一条谱线的波数可以表示为 (里德伯常量H211()Rkn)7-11.09mHR二、波尔的氢原子理论基本假设(1)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在一系列具有不连续能量的稳定状态,称为定态。相应于定态,核外电子在一系列不连续的稳定圆轨道上运动,但并不辐射电磁波。 (2)跃迁假设:当原子从一个能量 Ek 的定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为 En 的定态时,会发射或吸收一个频率为 kn 的光子 。nn()/h(3)角动量量子化假设:电子在稳定圆轨道上运动时,其轨道角动量 L = mvr 必须等于 h / 2 的整数倍,即 。式中 称为约化普朗2Lmrv/2克常数,n 为

6、主量子数。n = 1 的定态为基态,其他均为受激态。15.5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不确定关系一、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不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实物粒子如电子、原子、分子等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其波长为 201hpmcvv戴维孙革末电子衍射实验、汤姆孙电子衍射实验、电子的多缝干涉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二、不确定关系 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以致它的某些成对物理量(如动量和位置,能量和时间)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值。一个量确定的越准确,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2xpEt15.6 波函数 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一、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1925 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

7、首先提出用物质波波函数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 20,iEtpxhxte物质波波函数是复数,它本身并不代表任何可观测的物理量。 波函数绝对值平方 代表 t 时刻,粒子在空间 r 处的单位体积中出现的概率,又称概率2,rt密度,这是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波函数必须单值、有限、连续。归一化条件:粒子在整个空间出现的概率为 1: 。2|(,)|d1rtxyz二、薛定谔方程 1926 年薛定谔提出了适用于低速情况下的, 描述微观粒子在外力场中运动的微分方程,称为薛定谔方程。 22 ,rtVrttimxyz 其中,V = V ( r, t )是粒子的势能。粒子在稳定力场中运动,势能 V、能量 E 不随时间变

8、化,粒子处于定态,波函数写为 ,(eEitt定态薛定谔方程: 222()()0mrVrxyz15.7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描述电子自旋一、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结论通过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可得:(1)主量子数 n ( 1 , 2 , 3, ):大体上决定了电子能量。(2)副量子数 l ( 0,1,2, , n-1,共 n 个 ) :决定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大小,对能量也有稍许影响。()Ll(3)磁量子数 ml ( 0, 1, 2, , l,共 2l + 1 个 ):决定电子轨道角动量空间取向 (其中 z 为外加磁场方向) (塞曼效应) 。zlL(4)自旋磁量子数 ms ( 1/2 , -1/2 ,共 2 个) :决定电子自旋角动量空间取向(斯特恩盖拉赫实验) (自旋角动量大小 ) 。zsS (1)Ss15.8 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一、泡利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原子中, 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处在完全相同的量子态。即它们不能具有一组完全相同的量子数 ( n,l,m l,m s)。n 级上容纳电子的最大数目 2nZ二、能量最小原理:在原子处于正常状态下,每个电子趋于占据最低的能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