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单元复习.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670043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单元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单元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单元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单元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单元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高中语文必修 1 第二单元文言文之知识归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虚实词2、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及规律二、学习重点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三、学习难点掌握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以及特殊句式的规律。一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秦伯说,与郑人盟 4失其所与,不知 5往而不反者 6秦王还柱而走 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9距关,毋内诸侯 10张良出,要项伯 11令将军与臣有郤 12燕王拜送于庭 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二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1名词的活用晋军函陵

2、 道芷阳间行 籍吏民 又前而为歌曰 乃朝服,设九宾 沛公欲王关 范增数目项王 刑人如恐不胜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夜缒而出 朝济而夕设版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发尽上指冠 吾得兄事之 秦兵旦暮渡易水常以身翼蔽沛公 函封之 进兵北略地箕踞以骂曰 间至军中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2动词的活用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烛之武退秦师 项伯杀人,臣活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使以闻大王 若不阙秦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3形容词的活用其人居远未

3、来 君安与项伯有故 沛公今事有急- 2 -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邻之厚,君之薄也 素善留侯张良秋毫不敢有所近 则秦未可亲也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拔剑撞而破之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今太子迟之 群臣怪之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三古今异义1敢以烦执事古义: 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 今义: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古义: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 今义:生活困难,经济不宽裕6复为慷慨羽声古义: 今义: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或不吝惜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

4、一方8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 今义:可能、能够9而伤长者之意古义: 今义:年龄和辈分高的人10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11终己不顾古义: 今义:不考虑、不照顾12诸郎中执兵古义: 今义:中医医生13沛公居山东时古义: 今义:山东省14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婚姻关系15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16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 今义:程度副词,十分,极17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3 -18而听细说古义: 今义:详细诉说四一词多义1去 亡去不义( )相去四十里( ) 2信今行而无信

5、( )烟涛微茫信难求( ) 3使使使以闻大王( )使毕使于前(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4鄙越国以鄙远( )子产之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5兵不得持尺兵( )不及召下兵( )秦兵旦暮渡易水(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6军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军中不得驱驰( )足下一军敌彼二军( )李广军极简易( )7数范增数目项王( )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8坐因击沛公于坐( )坐收渔利( )王曰:“何坐?”曰:“坐盗。 ”(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9谢乃令张良留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旦日

6、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10意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文人画士心知其意( )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稍通( )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目似瞑,意暇甚( )11胜刑人如恐不胜(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12之子犯请击之( )辍耕之垄上(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13而朝济而夕设版焉( )黑质而白章( )吾恂恂而起(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 4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

7、殆而(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4为为击破沛公军(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辞为( )约为婚姻( )窃为大王不取也( )客何为者( )吾属今为之虏矣(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15以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 )是以事行而不悖( )道路以目(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固以怪之矣(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秦亦不以城予赵( )五文言句式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小结

8、:以上 7 句是 2.敢以烦执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辞曰:“臣之壮也” 秦王购之金千斤取之百金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毋从俱死也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则与一生彘肩小结:以上 12 句是 3.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若属皆且为所虏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吾属今为之虏矣小结:以上 4 句是 4.夫晋,何厌之有不然,籍何以至此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小结:以上 4 句是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群臣侍殿上者小结:以上 2 句是 6.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燕王拜送于庭使毕使于前贪于财货具告以事长于臣小结:以上 7 句是 7.仆所以留者事所以不成者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孰与君少长军中无以为乐

9、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小结:以上 6 句是 六翻译下面的句子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夫晋,何厌之有?4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5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巧计策略】:- 5 -状语后置:(1)格式:动十以十宾:(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 )十宾(3)格式:形十于十宾宾语前置:A、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否定词 【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

10、。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 B、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C、宾语放在介词前面: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籍何以至此? 谁为哀者? D、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格式:宾十介十动 : 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 )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E、用“之” 、 “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夫晋,何罪之有?唯马首是瞻 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唯利是图 (译:“只图有利的” )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 F、 “相”字解释为 “动作行为偏指一方 ”时

11、,可译为“我,你,他(她) ”,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G、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亚父南向坐 被动句:用“为”或“为所.” “被” “见”或“见于” “于” 或“受于”判断句:A、用“者也”表判断;B、句末用 “者也”表判断;C、用“者”表判断;D、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E、用“即” “乃” “则” “皆” “本”“诚” “亦” “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

12、的“是”一般都 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在文言文中,也可以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2】格式:中心词+之+ 定语 +者:【3】格式:中心语+之+ 定语;【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省略句:()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动词宾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5)介词的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