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单元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超重和失重闯关训练夯实基础1.将“超级市场“中运送货物所用的平板车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配送员用 4.0102 N的水平力推动一箱 1.0102 kg的货物时,该货物刚好能在平板车上开始滑动;若配送员推动平板车由静止开始加速前进,要使此箱货物不从车上滑落,配送员推车时车的加速度的取值可以为3.2 m/s2 5.5 m/s2 6.0 m/s2 2.8 m/s2A. B. C. D.解析:货物随平板车运动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4.0102 N,为保证货物不从车上滑落,配送员推车时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m= m/s2=4.0 m/s2即要使此箱货物不从车上滑落,车的加速度的取
2、值范围为 0am4.0 m/s2,故正确,选 D.答案:D2.一个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小孩单独从滑梯上滑下,加速度为 a1.第二次小孩抱上一只小狗后再从滑梯上滑下(小狗不与滑梯接触) ,加速度为a2.则A.a1=a2 B.a2a2 C.a1a2 D.无法判断解析:小孩从滑梯上下滑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mgcos=maa=g(sincos)可见小孩下滑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因此,他抱小狗下滑时和不抱小狗下滑时的加速度相同,A 选项正确.答案:A3.一物块靠在竖直墙壁上,受到变化规律为 F=kt(k0)的水平外力作用.设物块从t
3、=0时刻起由静止开始沿墙壁竖直下落,物块与墙壁间的摩擦力 Ff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328 所示.从图象可知图 328A.在 0t1 时间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 0t1 时间内,物块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C.物块的重力大小等于 aD.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恒等于 b解析:0t1 内:F 增大,则 Ff增大,竖直方向合力向下且减小,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t1t2 内 Ff大于 G,故合力向上,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t2 时刻以后,物体静止,故 Ff =G=a.答案:C4.如图 329 所示,在倾角为 的光滑坡面上放一块上表面粗糙,下表面光滑的木板,木块质量为 m1.质量为 m
4、2的人在木板上应向_以加速度_奔跑时,可使木板不动.图 329解析:因木板有下滑的趋势,故人对木板的摩擦力应沿斜面向上,即人应沿斜面向下奔跑.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知,人对木板的摩擦力应为 m1gsin.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所受的合力为:m1gsin+m2gsin,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 得 m1gsin+m2gsin=m2a,可得 a=gsin.答案:沿斜面向下 gsin5.(2004 年全国理综一,20)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
5、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解析:当加速度竖直向下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当加速度竖直向上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加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A 选项不正确.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均竖直向下,都处于失重状态,B 选项正确.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加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C 选项不正确.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加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D 选项不正确.答案:B6.如图 3210 所示,一物体从竖直平面内圆环的最高点 A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弦轨道 AB下滑至 B点,那么图 3210只要知道弦长,就能求出运动时间 只要知道圆半
6、径,就能求出运动时间 只要知道倾角 ,就能求出运动时间 只要知道弦长和倾角就能求出运动时间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 B.只有 C. D.解析:设直径为 d,当物体沿与竖直方向成 角的弦下滑时,加速度 a=gcos,弦长s=dcos.所以物体沿弦滑动时间 t=.可见,t 的大小仅由直径 d决定,而与 无关.答案:D7.一间新房即将建成时要封顶,考虑到下雨时落至房项的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坡度.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图 3211 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图 3211解析:如图所示,设斜面底边长为 l,倾角为 ,则雨滴沿光滑斜面下淌时加速度为a=gsi
7、n雨滴的位移为 s=雨滴由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运动到底端的时间为 t=由于 l、g 一定,所以当 =45时,t 最小,最短时间为 tmin=.选项 C正确.答案:C8.质量为 0.8 kg的物体在一水平面上运动,图 3212 所示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作用和不受拉力作用的 vt 图线.则图线 b与上述的_状态相符.该物体所受到的拉力是_N.图 3212解析:由图知,图线 b表示加速运动,图线 a表示减速运动.由图线 a知 a减=1.5 m/s2,所以摩擦力 Ff =ma减=1.2 N.由图线 b知 a加 =0.75 m/s2,因 FFf=ma 加,所以F=ma加+Ff =1.8 N.
8、答案:受 F拉力作用 1.89.质量为 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台秤上,升降机以 2 m/s的速度竖直下降,此人突然发现台秤的读数变为 630 N,并持续 2 s,求升降机在这 2 s内下降了多少米?(g 取 10 m/s2)解析:人处于超重状态,升降机的加速度方向向上,它正减速下降,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N=ma物体下降的加速度为a= m/s2=0.5 m/s22 s 末升降机的速度为vt=v0+at=2 m/s+(0.5)2 m/s=1 m/s升降机在 2 s末正继续下降,它在开始减速下降的 2 s内,下降的高度为h=t=2 m=3 m.答案:3 m10.法国人劳
9、伦特菲舍尔在澳大利亚伯斯的“冒险世界“进行了超高空特技跳水表演,他从 30 m高的塔上跳下准确地落入水池中.已知水对他的阻力(包括浮力)是他重力的 3.5倍,他在空中时空气对他的阻力是他重力的 0.2倍,试计算需要准备一个至少多深的水池?(g 取 10 m/s2)解析:菲舍尔在空中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a1=0.8g=8 m/s2他进入水中时的速度大小为v1= m/s=4 m/s他进入水中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2=2.5g=25 m/s2他进入水中的深度为h2= m=9.6 m即水池的深度至少为 9.6 m.答案:9.6 m培养能力11.在建筑工地上,有六人一起打夯,其中四个人牵绳,绳跟竖直方
10、向成 60角,扶夯的两人用力方向竖直向上.设每人用力 F均为 300 N,每次用力时间为 0.2 s,夯重 400 N.求夯上升的高度.又设夯落地时跟地面接触的时间为 0.1 s,求夯每次打击地面所受到的力.(g 取 10 m/s2,不计空气阻力)解析:夯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为 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4Fcos60mg=ma1a1= m/s2=20 m/s2加速上升的高度为h1=a1t12=200.22 m=0.4 m速度为 v1=a1t1=200.2 m/s=4 m/s夯减速上升的高度为h2= m=0.8 m夯上升的高度为 H=h1+h2=1.2 m夯从最高点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2= m
11、/s=2 m/s夯打击地面时,夯的加速度大小为a2= m/s2=20 m/s2对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夯打击地面时所受的力为F=m(g+a)=40(10+20) N=2 360 N.答案:1.2 m 2 360 N12.滑雪运动员依靠手中的撑杆用力往后推地,获得向前的动力.一运动员的质量是 60 kg,撑杆对地面向后的平均作用力是 300 N,力的持续作用时间是 0.4 s,两次用力之间的间隔时间是 0.2 s,不计摩擦阻力.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求 6 s内的位移是多少?解析:运动员的加速度a= m/s2=5 m/s2第一个 0.4 s,运动员的位移是:s1=at2=50.4
12、2 m=0.4 m第一个 0.2 s,运动员的位移是:s1=at=50.40.2 m=0.4 m第二个 0.4 s,运动员的位移是:s2=att+at2=50.42 m+50.42 m=1.2 m=3s1第二个 0.2 s,运动员的位移是:s2=a2t=0.8 m=2s1第三个 0.4 s,运动员的位移是:s3=a2tt+at2=5s1第三个 0.2 s,运动员的位移是:s2=a3t=3s16 s 内共有 10个 0.6 s,故有总位移s=s1+3s1+.+19s1+1s1+2s1+.+10s1=62 m.答案:62 m13.如图 3213 所示,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端系一劲度系数为 k的轻
13、弹簧,弹簧下端连有一质量为 m的小球,球被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 A挡住,此时弹簧没有形变.若手持挡板 A以加速度 a(agsin)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求:图 3213(1)从挡板开始运动到球与挡板分离所经历的时间;(2)从挡板开始运动到球速达到最大,球所经过的最小路程.解析:(1)当球与挡板分离时,挡板对球的作用力为零,对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kx=ma则球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当 x=at2得,从挡板开始运动到球与挡板分离所经历的时间为t=.(2)球速最大时,其加速度为零,则有 k=mgsin球从开始运动到球速最大,它所经历的最小路程为=.答案:(1) (2)14.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
14、沙的游乐活动.如图 3214 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 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 C点停下来.若某人和滑板的总质量 m=60.0 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大小为 =0.50,斜坡的倾角 =37.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 g取 10 m/s2.图 3214(1)人从斜坡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的最大长度为 L=20.0 m,则人在斜坡上滑下的距离AB应不超过多少?(sin37=0.6,cos37=0.8)解析:(1)人和滑板在斜坡上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
15、力作用而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37mgcos37=ma解得下滑的加速度为 a=g(sin37cos37)=2.0 m/s2.(2)设允许斜坡的最大长度为 s,根据动能定理,在整个过程中,滑板的初、末动能都为零,即mgssin37mgscos37mgL=0解出 s=50.0 m.答案:(1)2.0 m/s2 (2)50.0 m探究创新15.有点难度哟!如图 3215 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 O,将弹簧压缩,弹簧被压缩了 x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从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
16、 x变化的图象可能是图 3216 中的图 3215图 3216解析:物块从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物块受到弹力和重力两个力的作用,物体到达平衡位置之前,合外力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kx=ma1,a1=gx物体到达平衡位置之后,合外力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mg=ma2,a2=xg可见,物体到达平衡位置前后,ax 图象均为直线,且斜率的绝对值相等,物体刚接触弹簧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块从弹簧上端落下来,故到其速度减为零时,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设物块到达平衡位置时弹簧压缩了 x1,物块速度减为零时弹簧压缩了 x0,这时有 x1=a2m=x0ggx0所以,x1x0,图象 D正确
17、.答案:D16.有点难度哟!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一特殊路段的速度不得超过 36 km/h,有一辆卡车在危急情况下紧急刹车,车轮抱死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车轮在路面上擦过的笔直痕迹长 9 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 0.8.(1)假若你就是这位交警,请你判断卡车是否超速行驶?(假定刹车后卡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减小刹车距离是避免交通事故的最有效的途径,刹车距离除与汽车的初速度、制动力有关外,还须考虑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即从发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的时间.假设汽车刹车制动力是定值 F,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 t0,汽车的质量为 m,行驶的速度为 v0.请
18、你推导出刹车距离 s的表达式.解析:(1)急刹车时汽车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g=8 m/s2刹车时汽车的速度为v0= m/s=12 m/s36 km/h所以,该车违规超速.(2)汽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汽车做减速运动的位移为s1=汽车在驾驶员反应时间内的位移为s2=v0t0则刹车距离为s=s1+s2=v0t0+.答案:(1)违反规定超速行驶(2)s=v0t0+17.在倾角为 的长斜面上有一带有风帆的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滑块质量为m,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帆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滑块下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即 Ff =kv.图 3217(1)写出滑块下滑加速度的表达式;(2)写出滑块下滑的最大速度表达式;(3)若 m=2 kg,=30,g 取 10 m/s2.滑块从静止下滑的速度图象如图 3217 所示,图中直线是 t=0时 vt 图线的切线,由此求出 、k 的值.解析:受力:G、FN、F 滑、F 风(1)GsinGcoskv=ma则:a=g(sincos)v.(2)当 a=0时,v 最大,此时有:Gsin=Gcos+kv 最大则 v最大=.(3)由图象中直线部分可得:a=g(sincos)=3 m/s2解得:=0.23由图象曲线部分可得:v 最大=2 m/s解得:k=3.0.答案:(1)g(sincos)v(2)v 最大=(3)0.2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