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种人不宜吃花生生和瓜子味道鲜美,含糖少,不少糖尿病患病认为多食无害,经常当作解馋的充饥食品。虽然花生和瓜子含糖量低,但含有较多的脂肪,属于高热量食品,如果随意吃,不按照食物交换份方法减去相应的主食量或者进食过多,都会导致血糖、血脂的增高。每 100 克花生含 589 千卡热量,每 100 克瓜子(包括葵花子、西瓜子) 所含热量大于 570 千卡,均比同等重量的米饭、猪肉、羊肉、鸡鸭肉所含热量高。不加限制地食用花生和瓜子会增加热量和脂肪摄入,使体重增加、血脂升高,不利于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有人说南瓜子有降糖作用,市场上还有用南瓜制的保健食品。专用于糖尿病患者。其实南瓜子有降糖功效的观点是错误的
2、。南瓜子虽含有较少的糖及膳食纤维,但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蛋白质,每 100 克南瓜子含46.7 克脂肪,多食同样不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对于坚果类的花生、瓜子,少吃则有利,多吃就有害。一般每日进食不带壳的坚果 15 20 克为宜。无论进食多少,都要严格将其热量计算入全天食物量中。四种人不宜吃花生花生含有丰富营养,但有四种人不宜吃花生。高脂血症患者:花生含有大量脂肪,高脂血症患者食用花生后,会使血液中的脂质水平升高,而血脂升高往往又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疾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胆囊切除者:花生里含的脂肪需要胆汁去消化。胆囊切除后,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这类病人如果食用花生,没有大量的胆汁来帮助消化
3、,常可引起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者:花生含有大量脂肪,肠炎、痢疾等脾胃功能不良者食用后,会加重病情。跌打淤肿者:花生含有一种促凝血因子。跌打损伤、血脉淤滞者食用花生后,可能会使血淤不散,加重肿痛症状。不宜放味精的菜在烹制菜肴过程中,适量地放点味精,可以使菜肴味道鲜美,促进食欲。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通常含 90%左右。它有强烈的肉类鲜味,溶于20003000 倍的水中,仍然能感觉出来。味精食入胃肠后,它能很快分解出谷氨酸来。谷氨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氨基酸,尤其对于智力发育很有帮助。不过人体内可以自行合成谷氨酸,不必完全依赖食物供应。适量、合理地使用味精对人体并无害处,但是,使用味精时应注意以
4、下几点:避免高温水温在 7090时,味精的溶解度最高。当受热 120以上时,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就会变成焦化谷氨酸钠,不但失去鲜味,而且有一定毒性。不能在含碱或小苏打的食物中使用 因为在碱性溶液中,谷氨酸钠会生成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失去其调味作用。 不能滥用味精 如鸡、鱼、虾、肉等,本来就有浓郁的自然香味,如果再放味精,反而会破坏其原有的鲜味。每道菜都放味精,会使人对味精产生依赖性,再吃不放味精的菜就会觉得味道一般,食欲减退。 凉拌菜不宜使用味精 因为凉拌菜温度低,味精不易溶化,不能起到调味的作用。 蒸、煮、急火快炒的菜不宜先放味精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会使味精变成焦化谷氨酸钠而产生毒性,所以可以在
5、出锅后加味精,这时温度适宜,既能充分发挥味精的鲜味,又不致使其因温度高而产生毒性。但馅料除外。炒菜和煲汤时,适当放些味精,可以提高鲜味。 但是,有的人不论煲什么汤、炒什么菜都要放味精,这就没必要了。下列一些菜肴就不宜放味精:用高汤煮制的菜。高汤本来就具有一种见鲜味,而且味精的鲜味又与高汤的鲜味不同。如果用高汤烹子烹制的菜加入味精,反而会把高汤的鲜味掩盖,使菜的味道不伦不类,还不如不放味精好吃。 酸味菜、糖醋、醋熘和酸辣菜等味菜,烹制时不宜放味精。 因为,味精在酸性溶液中不宜溶解,而且酸性越强,溶解度越低,酸味菜放入味精,不会获得应有的效果。有鸡或海鲜炖的菜鸡或海鲜有较强的鲜味,再加味精是浪费,
6、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上述调味剂超过 120时其主要成分谷氨酸钠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不但味道苦涩影响菜肴的口味,更不利于人体健康。因此要让上述调味剂既发挥其调味的最佳效果,又吃得安全健康,烹调时还要注意控制合理的温度。另外有人认为味精吃多了会中毒,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味精是一种安全的调味品,1987 年 3 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取消了对味精的食用限量。相反,食用味精的鲜味能刺激味觉细胞和兴奋消化腺体,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味精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能改变人体的营养状态,使脑内乙酰胆碱增加,从而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经常适量地食用味精,对儿童发育不良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味精与血液中氨结合形成的谷胱胺,对治疗因血氨增高而引起的肝昏迷和癫痫均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