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能源安全与战略选择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近 30 年的持续增长,中国的能源需求急剧增加,能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它不仅与国内供求矛盾及其对外依存度相联系,还与该国对世界资源丰富地区的外交军事影响和控制力相联系。因此,能源安全包括哪些具体含义及如何有效保障能源安全进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已经成为重要而现实的议题。目前中国能源安全,主要面临以下两大挑战:结构性危机第一,能源结构不合理,依然是以煤为主。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大国。在中国现有的能源
2、消费结构中,煤占 68%。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2030 年煤仍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60%。而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危机、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战略取向,短期目标是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复苏;长期目标是摆脱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促进美国经济的战略转型。美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可以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第二,能源人均占有量低,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匀。虽然中国能源总量生产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能源探明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33。中国能源资源总体分布不均匀。其特点是北多南少,西富东贫;品种分布是北煤、南水和
3、西油气,因而形成了北煤南运、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等长距离输送的基本格局。第三,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供应不足成为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从 1992 年开始,中国能源生产的增长幅度小于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缺口逐渐拉大,能源消费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样在消费领域,英国政府公布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蓝图,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到 2020 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 15%的份额,其中 40%的电力来自低碳领域(30%来源于风能、波浪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10%来自核能) 。二是推广新的
4、节能生活方式。在住房方面,英国政府拨款 32 亿英镑用于住房的节能改造,对那些主动在房屋中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进行补偿,预计将有 700 万家庭因此受益。在交通方面,新生产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在 2007 年基础上平均降低 40%。三是向全球推广低碳经济的新模式。第四,石油对外依存度过大,储备体制不健全。由于中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大大低于石油消费量的增长,造成中国石油供应短缺、进口依存度飙升。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2020 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 68%。此外,目前中国原油进口的 60%以上来自于局势动荡的中东和北非,中国进口石油主要采取海上集中运输,原油运输约 4/5 通过马六甲海峡,
5、形成了制约中国能源安全的“马六甲困局”。同时,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还刚刚起步,石油储备体制很不完善。第五,能源利用率低,能源环境问题突出。中国的能源利用率长期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 倍,主要工业产品单耗比国外平均高 40,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 30左右。另外,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不利于环境保护。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报告,全球有 20 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就占了 16 个。管理性制度困境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中国能源管理机构分分合合、不断调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能源相关的管理、开发和研究职能,分散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和电监会等部门,权限不明、职责不清。
6、由于缺乏有效的能源安全管理体制,一方面难以出台统一协调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即使出台宏观能源政策,也无专门机构贯彻实施,更无法实现长远的政策目标,暴露了能源安全的制度性危机。另外,能源市场的垄断行为不可忽视。目前,中国能源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行业内的垄断经营和区域市场分割等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应对以上众多问题,我国须立即采取行动,维护中国能源安全。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以多边合作为依托,重点加入国际能源机构目前中国政府已参与了多个多边能源合作机制。因此,今后中国政府一方面要在现已参加的多边能源合作机制中争取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要想方设法加入国际能源机构。现在中国还不是国际能源机
7、构的成员国。一旦中国加入国际能源机构,国际能源机构将在加强中国与其他能源消费国的合作、应对突发性的能源危机、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利益以及逐步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无端猜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以区域合作为基础,推动建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东北亚是当今与美国、欧洲并列的世界三大能源市场之一。随着东北亚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能源安全成为东北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能源消费与进口大国的中、日、韩,在能源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利益冲突和激烈竞争,但合作领域也十分广泛。目前“东北亚能源共同体”的构想尚处于探索阶段。 以建立国际能源新秩序为目标,参与国际能源贸易价格定价机制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
8、口国的中国,在国际石油定价中的话语权还很弱,一般只能被动接受国际油价。因此,从长远来看,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石油贸易价格定价机制,形成自己的石油报价系统,以增强对国际油价的调控能力,从而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和国际油价。中国能源安全应对措施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之路。2.大力发展替代技术,降低石油进口依赖。根据目前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和中国石油进口剧增的新形势,应当进一步抓紧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有关工作,从而使我国油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生产
9、的基础之上。此外,在煤炭加工、煤炭高效燃烧及先进发电、煤炭燃烧污染控制与废弃物处理等洁净煤技术领域,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快推广,使煤炭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在未来较长时期中国能源供给中继续发挥主要作用。3.发展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要把优化能源结构作为保障能源供应的中心任务,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调整和优化电力结构,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和海洋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4.坚持开发节约并举,确立节能首要地位。我国节能的潜力十分巨大,要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强制淘汰高耗低效的落后生产能力,广泛开展全民节能活动,建立节约型经济体系,加快产品升级,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扩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逐步降低能源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综上可见,当今中国能源安全主要面临结构性危机和制度性困境等两大挑战。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从微观上讲,中国政府从供需入手,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应对结构性危机;改革和完善能源管理体制,应对制度性危机。而就宏观战略而言,中国政府应克服困难,实施以多边合作为依托重点加入国际能源机构、以区域合作为基础推动建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以国际能源新秩序为目标积极参与国际能源贸易价格定价机制等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