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岭澳二期全面建成投运大亚湾基地以 610.8 万千瓦总装机成我国最大核电基地本报记者 朱学蕊 中国能源报 ( 2011 年 08 月 15 日 第 01 版)岭澳二期核电站外景中广核/图8 月 7 日,大亚湾核电基地岭澳核电站二期 2 号机组完成 168 小时稳定运行验收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经电网确认,比计划提前八天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大亚湾核电基地在运核电机组数量由五台增至六台,以总装机 610.8 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450 亿千瓦时,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核电基地。CPR1000 自主品牌已成熟大亚湾核电基地从首台机组开工建设到组建起六台在运机组的队伍,历经 24 年,逐步实
2、现了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站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品牌核电技术的成熟。岭澳二期拥有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自主品牌核电技术 CPR1000 建设,是我国“十五”期间唯一开工建设的核电自主化依托核电项目。2010 年 9 月 20 日,岭澳二期 1 号机于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 9 亿千瓦。而于 2006 年 6 月 15 日开工建设的岭澳二期 2 号机组是我国第二座采用自主品牌 CPR1000 核电技术建设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也是“十二五”期间首台建成投产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今年 1 月 6 日,岭澳二期 2 号机组堆芯首次装料;2 月 25 日,首次成功临界;5 月
3、3 日,首次并网成功;7 月 23 日,该机组核反应堆功率首次提升至满功率平台,调试工作进展顺利。据了解,岭澳二期项目集合了国内众多单位的力量: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工程设计由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和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联合承担。而主要设备由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中国一重、中国二重等国内企业为主制造,198 家国内供应商参与了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建设由核工业华兴公司、核工业二三公司、中建二局、广东火电和天津电建等企业共同参与。项目投产后,由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专业化运营管理。全国政协委员张国宝曾在岭澳二期 2 号机组首次升至满
4、功率平台时向本报记者表示,该机组的投运将对迎峰度夏做出贡献。同时,今后几年投产的核电机组将逐渐增多。“不管今后对核电有什么看法,是否批准新的核电站,中国核电也将达到 4000 万千瓦。历史将证明,滞缓发展核电是错误的,中国核电应该逆势而上危中寻机。”张国宝说。促进核电产业化发展据中广核集团介绍,作为我国首个 “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二期在我国核电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岭澳二期项目从选址、设计、采购、施工,到设备安装、调试和竣工移交,均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体负责。依托项目建设,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核电总承包模式下的核电站设计与设计管理、设
5、备成套及部件采购、施工管理、自主调试管理体系与运作机制,为推进我国核电集约化、标准化、系列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岭澳二期的建设也有力地带动了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升级,促进了我国核电产业化发展步伐。在历时五年的工程建设中,中广核集团与国内 57 家核电设备制造骨干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了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构筑起“以我为主”并与国际接轨的核电设备供应体系,设备国产化比率达到 64;建立了覆盖核电设备制造专业领域及分布区域的设备监理组织,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突破了核电批量化建设的瓶颈;培养了广东火电、天津电建等工程建设单位,促进了核电土建、安装市场的良性发展;为后续核电项目培
6、养、输送了 2000 多名专业技术人才,为满足核电发展对工程建设专业人才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据介绍,岭澳二期 2 号机组商运后,大亚湾核电基地年发电量相当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年用电量,可满足 1875 万个家庭一年的基本用电需求。同时,大亚湾核电基地供应环保、清洁电力的优势将得到充分体现: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 1530万吨,减少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约 4400 万吨,二氧化硫约 23 万吨,氮氧化物约 18 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了近 30 万公顷的森林。一种新能源,催热一大制造产业(建设战略新兴产业 又好又快发展风电)风电产业科学发展特别报道之三本报记者 陆宇 张子瑞 肖
7、蔷 中国能源报 ( 2011 年 08 月 15 日 第 01 版)1971 年初,浙江绍兴王坛镇东升公社松丝大队的农民给浙江省科委写了一封信,请求省科委在他们居住的山区雄鹅峰搞风力发电。随后,浙江省科委组织相关单位科技人员,进行了 18 千瓦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和研究工作。第二年 7 月,风电机组在雄鹅峰上开始发电,结束了山区农民祖祖辈辈无电可用的生活。不想山区农民的一封信,为我国风电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创了先河,从此拉开了中国风电整机产业走向世界第一的大幕。此后经历了 10 多年的停滞,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才接触到欧美先进技术,在与丹麦合作后,先后开发了 20、30、40 千瓦风机。
8、而风电的规模化发展始于 2003 年,国家发改委连续组织了五期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确定了 300 多万千瓦的风电建设项目;并从 2005 年开始开展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到 2008 年,又开展了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我国风电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国内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时至今日,中国风机产能和装机容量双居全球第一,全球每生产3 台风机就有 1 台是“中国制造”。国产化,打破中国制造魔咒今年 6 月,当华锐风电宣布其 6 兆瓦机组下线时,国外巨头慌了神,急忙宣布自己正在研发 7 兆瓦、10 兆瓦等更大级别的风机。此时此刻,国外品牌是不是在研究更先进的
9、技术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整机企业的一举一动足可以牵动世界的神经。而在 10 年前,中国的风电机组还几乎全部从国外购买。风电机组似乎不是利用风能替代化石能源的载体,而是花高价买来的精密仪器。为改变这一局面,本世纪初,国家科技部立项支持金风、运达等企业采取引进、消化、吸收的技术路线开发国产风电机组。750 千瓦风力发电机组研制列入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真正让国际整机巨头感到压力的是华锐风电。2007 年前,国外品牌凭借垄断优势,人为分割市场,在其他国家销售兆瓦级风机,而在中国销售其二线产品千瓦级,消化其落后产能。2007 年,华锐风电下线中国第一台 1.5 兆瓦风机,使世界第一维斯塔斯的
10、“850 千瓦”计划彻底破产。就在这一年,风机价格在中国企业的引领下开始下降,持怀疑态度的人们看到了风力发电的前景。国际、国内品牌间的较量从未停歇,中国风电企业吸取了汽车行业的教训,破除了低端中国制造的魔咒。据统计,2005 年以前只有一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前 15 名,2009 年有三家企业进入世界十强,五家企业进入前十五名。2010 年中国企业继续高歌猛进,有四家企业跻身世界前十强,华锐、金风、东方电气、明阳风电和国电联合动力已经成为全球风电界的著名品牌。从 2009 年开始,羽翼丰满的中国风电整机开始出口,向 4 个国家出口了 33 台,共计 43.3 兆瓦。同时,中国风电企业也纷纷开始实
11、施海外战略。明阳风电产业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对本报记者表示:“十二五期间,明阳将运用金融、资本和产业整体优势走出去,目前我们正在与南非和印度接洽,拉美与东北欧地区将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如今,我国的风电整机企业开始出现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如金风科技、明阳风电、三一电气等,向上兼并零部件,控制产品质量和成本;向下开发风电场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拓宽风机销售渠道,延伸价值链条,以整机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条初步形成。金风科技公关总监姚雨告诉记者:“金风科技利用自身风机制造的优势和风电场运营的经验,把服务链条做长,满足客户多种需求,这符合我们为客户发现和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风机制造、风电场开发和一站式服务这三
12、方面,协同作用形成了良性循环,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信任,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利润增长点。”从引进吸收到创新出海全国政协委员张国宝日前对本报记者说:“中国的风电机组研发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从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 3 兆瓦机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整机制造已经开始跳离巨人的肩膀。2009 年,上海准备建设一座海上示范风电场,由于海上风电成本是陆上的 2 到 3 倍,开发商必须采用大兆瓦级的风机。一家德国公司看上了这个项目,开出三倍于预算的价格,并规定主控设备必须放在德国境内制造。德国巨头低估了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那时华锐风电已经具备研发 3 兆瓦机组的实力,为了加快进程争取项目,华锐风
13、电坚持“以我为主”,采用外国技术人员为我打工的形式,在世博会前批量生产出了 3 兆瓦机组,建成了世界上除欧洲外的首座大型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34 台高端机组可利用率达到 95%以上,稳定运行至今。此后,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兆瓦机组陆续问世,例如金风科技研制的 2.5 兆瓦和 3 兆瓦机组,明阳风电、国电联合动力研制的 3 兆瓦机组,华锐风电的 5 兆瓦、6 兆瓦机组等。由此,我国开始迈进真正自主研发多兆瓦级风电机组研制的门槛。而据记者了解,随着海上风电的蓄势待发,目前一些企业的 10 兆瓦机组研发也已经提上了日程。随着企业实力的增强,国内品牌改变了以购买生产许可证为主的局面,委托设计、联
14、合设计和自主设计成为国内品牌获得自主技术的主要手段。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龙辛告诉本报记者,湘电风能重研发,且其风力发电研制起步也很早。“2007 年 11 月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2 兆瓦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在公司成功下线并实现批量生产,这是我们研发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龙辛说。目前华锐、金风、东汽、国电联合动力、明阳风电、湘电风能、浙江运达七家企业具备了大兆瓦级风电机组设计能力和制造的关键技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2010 年,上述企业装机容量占到全国新增市场的 70%以上,为我国风电产业稳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产业链条上延风电快速发展的 5 年,也是风电核心零部
15、件专业化突飞猛进的 5 年。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涵盖叶片、发电机、轴承、齿轮箱等完整的产业链。轴承制造过去一直是风电设备制造的瓶颈之一。近些年,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制造企业加入研发行列。今年 3 月,在“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上,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 3 兆瓦风电主轴轴承精彩亮相,引来业内人士关注的目光。据介绍,目前,瓦轴集团具备全球仅有的三家为 5 兆瓦风力机组配套轴承的能力。这一生产能力也迫使每台风电机组的进口轴承价格由 210 万元降低到 60 万元。8 月 1 日,特大型转盘轴承在洛阳 LYC 轴承有限公司风电轴承制造部下线。作为“一五”期间建设的 156 项重点
16、工程之一,洛阳LYC 轴承有限公司过去生产的轴承主要用于铁路、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自 1996 年起,他们开始研发 600 千瓦风力发电机轴承,并相继开展了转盘轴承摩擦力矩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形成专有技术。近几年,通过编制滚动轴承风力发电机轴承等标准,他们还成为风电轴承行业标准的制定者。风电轴承的发展只是风电零部件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在风电叶片领域,中材科技、中复连众、中航惠腾等一批行业新秀脱颖而出;在齿轮箱领域,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等从传统行业延伸到风电行业,并牢牢占据行业领头羊位置;在发电机领域,工业基础良好,永济电机、兰州电机、湘潭电机等众多企业
17、均能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配套。然而,风电的带动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此。谈到风电给产业链带来的机遇,金风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武钢曾表示,风电产业里边有很多新的高新产业发展机会,碳纤维材料行业,过去进展速度比较缓慢,现在的进步却很大。风能对它的拉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本地化生产成趋势甘肃酒泉,这个沉寂了千年的西部边陲城市,如今因其闻名于世的“风害”蓬勃发展,全中国最著名的风电企业云集于此,为建设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班加点。酒泉的新能源产业布局思路别具一格。河西走廊风资源富集地区位于玉门、瓜州,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主要在这里建设,如考虑就近原则,本应在上述两地建设产业园区,但酒泉市政府却决定,凡是落户
18、的企业均集中于酒泉市肃州区。在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等风资源富集的地区就近建设制造厂,“以投资换项目,以项目换销售”的模式逐渐成型。这样的布局还可以发挥企业集聚效应,最小化企业成本。其实,在中国风电产业发展早期,还没有明确的产业布局思想,主要根据当时的风能研究机构所在地布局生产设施,如浙江运达以杭州为大本营,金风科技则在偏远的新疆安营扎寨。2006 年,国家确定内蒙古东部和西部、新疆哈密、甘肃酒泉、河北、吉林西部和江苏沿岸及近海地带为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后又加入山东为第八大基地,企业布局战略才随之确定。由于各地方政府均确定了扶持本地企业的思路,产业布局将成为决定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最重要因素。
19、目前,布点最多的要属华锐风电。在大连临港基地,华锐主要生产国家重点鼓励的拥有自主产权的 3-5 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江苏,华锐负责建设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在甘肃,华锐与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签订了甘肃酒泉风电基地瓜州干河口第五风电场 15 万千瓦风电特许权项目采购合同,还携手国内最大的以核电、风电为主业的清洁能源集团广东核电集团,拟在甘肃酒泉建立百万千瓦以上容量的示范性项目;在上海,华锐将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辐射覆盖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乃至面向欧美风电机组市场的产品出口基地。此外,华锐国内发展的战略触角还在向其他地区有序延伸。明阳风电常务副总裁王金发告诉记者,公司正立足广东中山总部,以贴近市场、贴近客户、优化运营为目的,在天津、吉林、江苏、内蒙古建立集整机部件制造和工程服务为一体的四大产业基地,确保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更便捷、稳定地供应,同时保障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获得快速的服务响应。“十一五”我国风电第一轮快速发展时,企业的布局战略是靠近风资源富集区,“十二五”第二轮快速发展时,随着低风速、分布式进军海外市场的转型,企业的战略布局将更加注重并网条件好、消纳能力强、电价水平高的南方、沿海和海外地区。(本报记者李永强、方笑菊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