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站在老板角度思考 站在员工角度做事.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644992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站在老板角度思考 站在员工角度做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站在老板角度思考 站在员工角度做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站在老板角度思考 站在员工角度做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站在老板角度思考 站在员工角度做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站在老板角度思考 站在员工角度做事职场思维的本真无非在于:老板思维是全局,员工工作是流程。思维方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思维方式决定了知识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方式。思维方式的创新比知识的创新更重要,只要思维方式有所创新,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知识。思维方式的创新是一个很重要却很少有人研究的课题。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像外行那样思考,像内行那样做事。 ”现在,我提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站在老板角度思考,站在员工角度做事。”外行心态为什么能够形成思维方式创新?因为外行不懂规矩和方圆,不清楚什么是习惯和惯例,不知道什么是现状,不了解什么是禁忌,而规矩、习惯、现状、禁忌都是创新最大的障碍。在营销领域,我们一直

2、提倡“跳行”而不是“跳槽” ,因为“跳槽”可能还是跳到相同的规矩、习惯和禁忌领域, “跳行”就是跳到其他行业,就可能打破规矩、惯例和禁忌。我们发现,很多行业的突破都是因为有几个“外行”的介入。在营销缺乏创新的时代, “外行”的价值可能比内行更重要。对于那些相对封闭的行业更是如此,一定要引入领先行业的人才进入,才能激活行业。希望集团的创始人陈育新提出“要永远保持外行心态”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心态。笔者在十多个行业的服务经历表明,跨行业的经验非常重要。因为跨行业的经验本身就是创新,并且已经经过其他行业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创新。当然有很多人可能提出“隔行如隔山”的理由,但我们认为“隔行为隔理

3、” 。孩子们的思考算不上思维方式创新,因为成人都经历过孩童时代。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学历较高的人总体上讲成功率较高,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学历并不高。知识既可以是创新的平台,也可能封闭创新的心灵。成人总是害怕问看起来很幼稚的问题,而幼稚的问题可能恰恰回到了最本质的问题。在一个企业,我发现每个人的月度方案中都有促销计划,我就问所有营销人员:“为什么一定要促销?促销的前提是什么?促销的本质是什么?促销的目的是什么?促销有什么替代方案?”我发现很多人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因为对于已经习惯于促销的营销人员们而言,这些问题太幼稚了。但如果连幼稚的问题都回答不了,又如何做好促销工作。我曾经在一家酒

4、店企业任职,对那些“老酒店”们提出的已经约定俗成的工作和问题,我都要问为什么。初期,大家非常不习惯。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不思考这些问题,因为他们的师傅就是这么教他们的。我的好处就是从来没有师傅教过我。慢慢地,酒店的管理者们学会了对习惯进行思考。就这样,一个没有酒店管理经验的人做酒店反而有了很大创新。创新要挑战幼稚,孩子们的问题正是如此。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为什么那么受人尊重?因为他的思考往往是从被人们称为“公理”的地方开始的。比如,什么是管理者?“公理”是“有职有权”的就是管理者,德鲁克正是挑战了“公理” ,从而演绎出了一部部经典名著。伟大的创新通常在问题的根部开始。孩子们的思考

5、往往就是如此。现在,我提出的“站在老板角度思考,站在员工角度做事”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是管理者的思考方式,而多数的人思考是站在自己角度思考。“站在老板角度思考”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站在老板或上司的角度思考” 。为什么强调“站在老板或上司的角度思考” ,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都要服务或服从于更高层次的工作,个人的工作做得再好,如果不能与上司或老板的目标协调也没有价值。我强调“站在老板或上司的角度思考” ,就是要以上司或老板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站在上司或老板的角度思考” ,就是站在上司或老板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工作的内容和工作价值。除了上司或老板明确提出的工作目标外,还要认真领会上司或老板没有明确提出来的

6、目标,全方位地为上司或老板实现更高的目标服务。很多营销人员认为,完成销量就是自己的工作目标。其实,这只是营销人员的最低工作目标。在完成销量目标时,老板更高的目标可能是新机会新模式的发现,次级目标可能还包括新市场拓展、薄弱市场升级、建设基地市场等。上司或老板在下达工作任务时,一定有比工作任务更高的目标,有时甚至上司或老板对这些目标也只有朦胧的感觉。悟透了这些目标,才能在完成工作目标的同时,实现上司或老板的目标。完成了工作目标,上司或老板会很满意。悟透了上司或老板的目标,上司或老板会很赏识。老板提拔的人不一定是完成任务的人,通常是受老板赏识的人。“站在员工角度做事”更是能体现管理玄机的一种思维方式

7、,它实际上解决的是以什么标准要求员工的问题。一般管理者习惯于按照管理者标准或优秀员工的标准要求员工,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因为多数员工是难以达到管理者标准和优秀员工标准的,如果达到了,企业就会提拔。所以,一定要把员工当做普通人管理,管理设计一定要让普通人能够做好,这就是“站在员工角度做事” 。如果一件事情普通人做不好,那么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培训提升员工的能力,而是把工作设计得更简单一点。如果像麦当劳一样能够把员工的工作“傻瓜化” ,那么招聘和管理员工就变得非常简单。我常常听到管理者骂部下“很笨” ,如果他们不笨,你能成为他们的上司吗?管理的前提就是“部下比自己笨” 。因此,骂部下很笨的管理者其实更

8、笨。 “站在员工角度做事”就是以“部下比自己笨”为管理前提,而在部下比自己笨的前提下还要做好工作,这就是考验管理者“笨不笨”的问题。“站在员工角度做事”就不需要“高标准,严要求” ,而是要“低标准,严要求” 。 “低标准”做事就是要把复杂的工作流程化、标准化、程序化,让比自己笨的部下很容易学会。“站在老板或上司角度思考”很难,因为没有达到老板或上司的高度是很难按照他们的角度思考的,但只要以这种方式去做,总比不思考效果好。当然,我并不是主张部下去揣摩上司或老板的心思,而是告诉大家老板思考才是全局思维。“站在员工角度做事”更难。这样做的结果是员工工作简单化,但管理者的工作却复杂化了。把简单留给员工是正常的,把复杂留给管理者是符合逻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