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设施农业小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大连开发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设施农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我市设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现就加快推进全市设施农业小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一)总体思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提高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设施农业小区建设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效益优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区
2、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大力推行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生产,加强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设施农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增长新跨越,推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2(二)发展目标五年内全市设施农业规模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实现户均一个棚室。到 2012 年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 100 万亩、棚室总数 70 万个,产值 100 亿元。每年新发展设施农业 10 万亩,其中日光温室 5 万亩、大棚 1.5 万亩、中小棚 3.5 万亩;建设规模化标准设施农业小区 1300 个,其中日光温室小区 1000 个、大棚(包括防雨棚)小区 300 个;建设蔬菜、食用菌、花卉育苗中心 10 个。 (三)发展重点重
3、点发展设施蔬菜、设施水果、设施食用菌和设施花卉规模化小区建设。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科学合理配置资金、技术、管理资源等生产要素,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快速发展实用大棚,稳步发展大樱桃防雨棚,推进规模、集约化设施农业基地群建设,把全市设施农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二、建设范围和建设标准(一)设施农业小区建设范围设施农业小区建设包括利用日光温室、大棚等进行蔬菜、水果、食用菌和花卉生产的设施农业小区和育苗中心。(二)设施农业小区建设标准经统一规划,当年新建和扩建集中连片日光温室 20 个以上或钢筋结构建筑的大棚 30 个以上,每栋标准日光温室3和大棚纯设施面积不低于 1 亩,总占地面积 50 亩为一个标
4、准设施农业小区。(三)育苗中心建设标准育苗中心是指专门生产蔬菜、花卉成品苗和食用菌菌种及成品菌棒的生产企业,投资规模在 200 万元以上,中心育苗区不低于 2000 平方米,带动农户在 100 户以上。三、发展政策和保障措施(一)坚持规划先行,实行规模发展各区市县和有关部门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要集中连片开发,扩大农户建设和经营规模。生产基础好、技术水平高、产品销路稳定的地区,可适当提高建设标准;生产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以经济实用型日光温室和大棚建设为主,严令禁止借建设设施农业为名搞房地产开发或变相从事房地产开发,所建管护房只能直接为设施农
5、业生产服务,并应严格控制建筑面积。设施农业小区规划要近水、近路、近电,尽量占荒山、荒滩,与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等项目相结合,打破乡村界限,统一规划,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5 年任务要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要配套齐全,建设一个,配套一个。(二) 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1.对当年新建或扩建达到建设标准的设施农业小区,4按小区内建棚数量和小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行定额补助和以奖代补,其中:日光温室设施小区按每个日光温室补助 5000 元的补助标准确定小区补助额,大棚设施小区按建棚数量和每个补助 1000 元的补助标准确定小区补助额。对设施农业小区内部土地整理工程、水利设施
6、、田间道路等工程支出,由市政府根据建设情况和水平择优给予以奖代补(水利配套补助标准按照大连市防汛及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大财农 2008368 号规定执行)。市级补助资金由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予以保证。2.电力部门要将输电线路架设到每个设施农业小区,相应工程资金可通过多渠道筹集。其中,220 千伏以上电网由电力部门筹集资金,66 千伏电网由电力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筹集资金,10 千伏电网由地方政府和用电单位共同筹集资金。3、交通部门要搞好设施小区外部道路建设,市财政继续按 10 万元/公里的村通油路投资政策给予补助。4、建立设施农业风险保障制度,鼓励和支持日光温室和大
7、棚投保农业保险,市和县财政按照保费的 50%以 6:4比例分担给予补助,各级政府对日光温室、大棚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再予以补贴。55、新建的蔬菜、食用菌、花卉育苗中心,视具体情况,市财政给予以奖代补。设施花卉建设按照大连市花卉产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大财发 2008316 号)实行以奖代补。6、支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为我市供水的碧流河、英那河、朱隈子、转角楼四大水库的水源地乡镇通过多种投资形式和经营方式参与设施农业建设。对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为大连市供水的水源地乡镇建设的设施农业小区和育苗中心,补贴资金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030。(三)坚持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
8、激励机制,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和项目优先扶持等办法,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农业经营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设施农业。有关金融部门要建立设施农业发展专项信贷资金,用于支持设施农业建设。市农村信用联社每年提供 6 亿元以上专项贷款,对新建设施农业小区内的日光温室每栋给予 35 万元信用贷款,大棚每栋给予12 万元信用贷款,期限由原来的 1 年延长到 3 年,贷款利率执行最低标准,并简化贷款手续。(四)引导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是发展设施农业的基本条件。在统一规划的设施农业发展区域内,要鼓励和引6导土地承包者发展设施农业。各级政府要通过补贴流转价款、提供就业岗位、实
9、行养老保险等措施,鼓励和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搞好土地置换和流转,确保设施农业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区市县、乡镇(街道)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指导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确保土地流转规范化运行。要提倡和鼓励生产同类农产品的农民,组织专业合作社,逐步实现组织化、规范化,扩大设施农业的生产、销售规模,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五)培育龙头企业,完善产业化经营体系按照“企业 +基地+合作 经济组织+ 农户 ”的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建立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结成利益联合体,培育
10、一批现代设施农业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各地要依托龙头企业,积极打造设施农业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及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知名品牌等品牌体系,通过创建知名品牌,提升全市设施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六)强化技术服务,提高科技水平设施农业集聚区,要重点加强设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保证推广经费,优化人员结构,全面提升科技人员的科技水平。乡村要配备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员,特别是设施7农业新区,要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服务,逐户逐棚指导,保证每户有一名明白人,每个企业有一批技术骨干。积极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膜下滴灌等农业新技术。加强区域性种苗繁育中心建设,增强统一供苗能力,全面提高育苗质量。加强信
11、息服务体系建设,以实施“网上农业工程”为 突破口,不断提高 设施生产基地的信息化水平。(七)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流通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从事设施农产品市场营销,构建组织严密、网络健全、信誉可靠的销售网络。重点产区要建设好产地批发市场,搞好大型储藏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扩大辐射带动能力。对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储藏库达到标准的,按照大连市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大财发2008 362 号)优先扶持。要进一步巩固国内市场,扩大国外市场,确保产销均衡发展,有效解决设施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八)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项
12、目管理和目标考核各级政府要将发展设施农业纳入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日程。市政府成立大连市设施农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主管市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市农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房屋局、金融办、水务局、林业局、交通局、电业局、保监局及农村信用联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8银行、供销社等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各区市县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指定专门部门抓好综合、协调、指导工作,层层抓好任务落实,加强对设施农业小区建设项目的组织、规划和财政扶持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专款专用。市政府根据各区市县设施农业现有规模、发展潜力,将每年度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区市县,各区市县要将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乡镇、村屯和地块。各级政府要强化目标考核,市政府将根据考核情况,对各区市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奖励。二八年九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