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7637672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及心理调适 第一节 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一、心理素质概述 心理素质:是指人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价值观及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它是在环境的熏陶下,个体经过长期的修养、逐步内化出的一种心理结果。 (二)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志 1、智力正常 2、意志健全 3、情绪稳定 4、行为适度 5、人格统一 6、人际关系和谐二、心理素质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影响 1、对择业目标实现过程的影响。 2、对实现择业目标的影响。 (二)心理素质对大学生职业适应与职业成就的影响一个人的目标、意想和期望对其活动方向和成功都具有强有力的影响。-霍尔(美国)

2、1、对职业适应的影响 2、对职业成就的影响 三、如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掌握知识、开发智力 (二)培养优良的非智力因素 (三)维护和增强心理健康 第二节 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一、常见的心理矛盾 1、有远大理想,但往往不能正视现实 2、想做一番事业,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 3、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缺乏把握自我的能力 4、渴望竞争,但缺乏竞争的勇气 5、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难以决断 产生以上心理矛盾的主要原因是:(1)求职择业本身是各种矛盾的汇集,是 处在各种矛盾之中的艰难选择。 (2)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 (3)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4)大学生自身正处于人

3、生中心理矛盾突出的阶段。 二、常见的心理误区 心理误区是指人在心理上特别是在认识和人格上陷入无出路而不能自拔的境地,且本人对此又缺乏意识的状态。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常见的心理误区有:1、抱怨政策,崇尚自由 2、互相攀比,强求平衡 3、过于自信,盲目乐观 4、盲目随从,缺乏独见 5、都市情结,挥之不去 6、急功近利,讲求实惠 7、拉拢关系,迎合恶俗 8、首次就业,事关一生 三、常见的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有:(一)情绪障碍 (二)自我认知障碍 (三)人际心理障碍 四、学生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客观原因 1、社会原因。 2、家庭原因。 3、学校原因。 (二)主观原因1、青年期特有的心理特点 2

4、、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 第三节 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自我调适是指个体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是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促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获得积极改变的过程。一、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二、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 1、自我反省。 2、社会比较。 3、心理测试。 第四节学生就业的积极心态 一、正视现实,敢于竞争 (一)正视现实 (二)正视社会 (三)正视自身 对自身个性心理特征的充分的、客观的认识,在择业时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1、兴趣与择业 2、气质与择业 3、性格与择业 (1)敏感型 ; (2)情感型 ; (3)思考型 ;(4)想像型 4、能力与择业 (四)敢于竞争 1、敢于竞争; 2、善于竞争 ; 二、不怕挫折,放眼未来 1、不怕挫折 ; 2、放眼未来 ; (1)就业前景光明 ; (2)调整就业心态;(3)调整择业期望值; 总之,大学生要看到不管怎样,职业是自己生活的新起点,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使自己不断成长、发展,并得到充实、满足,从而实现人生的目的,实现服务于社会的目标。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学生,应该怀着一腔热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奉献青春。我国人事制度也正在进行着较大的改革,人才流动的机会将越来越多。首次择业未成功或未能如愿,还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的择业机会。越来越开放的人事流动制度,将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