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 易经概论第一节 八卦与六十四卦一、八卦卦画 冥 鳴 明 銘 命 迷 名 盟卦名 乾 坤 震 艮 离 坎 兑 巽卦象 天 地 雷 山 火 水 泽 风卦德 健 顺 动 止 丽 险 悦 入冥乾三连,鳴坤六断;明震仰盂,銘艮覆碗;命离中虚,迷坎中满;名兑上缺,盟巽下断。二、六十四卦:乾滅坤免屯棉蒙綿需緬讼面师麺, 水雷屯山水蒙水天需天水讼地水师比摸小畜模兮履茂泰妄否孟; 水地比风天小畜天泽履地天泰天地否同人毛大有猛谦盲豫網随耗, 天火同人火天大有地山谦雷地豫泽雷随蛊蒙临儲观木兮噬嗑黙贲目; 山风蛊地泽临风地观火雷噬嗑山火贲剥杢复勿无妄餅大畜尤颐戻, 山地剥地雷复天雷无妄山天大畜山雷颐大过籾坎
2、貰离問三十备。 泽风大过咸悶恒紋遯門兮及大壮匁, 泽山咸雷风恒天山遯雷天大壮2晋也与明夷冶家人夜睽爺; 火地晋地火明夷风火家人火泽睽蹇耶解野损弥益矢忽厄姤役萃約,水山蹇雷水解山泽损风雷益泽天忽天风姤泽地萃升薬困訳井躍革靖鼎柳震薮继; 地风升泽水困水风井泽火革火风鼎艮鑓渐愉归妹愈丰油旅癒巽諭, 风山渐雷泽归妹雷火丰火山旅兑輸涣唯节佑兮中孚優至; 风水涣水泽节风泽中孚小过勇既济友兼未济宥, 雷山小过水火既济火水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三、结构特点:1、阴阳爻八卦六十四卦对待统一 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 384 爻。其中阳爻()192 爻,阴爻( )192爻。六十四卦由三画的八卦两两相重而成,八卦共二
3、十四爻,其中阳爻 12 爻,阴爻也 12爻。这样,阴爻( ) 、阳爻( )构成了乾(冥) 、坤(鳴) 、震(明) 、艮(銘) 、坎(迷)、离(命) 、兑(名) 、巽(盟)八卦,八卦又构成了乾(滅) 、坤(坤免)等六十四卦。“易者,象也” ,这种卦画结构显然蕴含着天地万物由阴阳构成的思想。2、六十四卦的卦体:非覆即变变:6 乾坤颐戻大过籾坎离(上经) 30624212618变:2 中孚優小过勇 (下经) 34232216218变:83覆:56形式上不平衡而实质平衡:六十四卦两两相对,分为 32 组,如泰与否、谦与豫、剥与复、损与益。其卦画“非复即变” ,如乾卦(滅)与坤卦(免) ,相同爻位上的爻
4、性质相反,乾为阳爻,坤则为阴爻。而屯卦(棉)与蒙卦(綿)的爻序则相互颠倒,屯卦的卦画倒过来就是蒙卦。这种卦画结构显然蕴含着对待的统一的观点。3、乾坤和既济未济A、 当位:(时、和)既济、未济:“既济”即成功,所以既济(友)六爻阳爻都居奇位,阴爻都居偶位。“未济”即不成功,所以未济(宥)六爻阳爻都居偶位,阴爻都居奇位。周易六十四卦中六爻全部当位的只有既济,全不当位的只有未济。B、 发展观:六十四卦的最后一对卦是既济(友)和未济(宥) 。六十四卦不是以既济结束,而是以未济结束,表明“物不可穷” ,旧矛盾一解决,新矛盾又产生,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穷的。这种卦画结构显然蕴含着发展转化的观点。4、卦序:哲
5、学含义:天地生万物社会思想:男尊女卑:先乾后坤家庭为社会的细胞物质需求为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二节 易卦的起源一、易源于筮:数字卦 商代晚期的甲骨、卜骨、卜甲、铜器、陶器、磨石上,就有以数字记爻的易卦出现。4西周、战国的卜骨、卜甲、铜器、陶器、玉器、骨器、竹简上,这种则发现更多。数字卦是周易的前身,数字卦的发现,说明周易起源于数占。周易是周人的创造。周易与数字卦的区别二、三易: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 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新论正经:易一曰連山 ,二曰歸藏 ,三曰周易 。 連山八萬言, 歸藏四千三百言。 連山藏於蘭臺, 歸藏藏於太卜。1、 连山以艮为首说卦:艮東北
6、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2、 归藏礼记礼运:“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 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郑玄注:“得殷阴阳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归藏。 ”归藏初经、 齐母经、 本蓍、 启筮篇、 郑母经“郑”当读为“奠 ”。“奠”又通“帝”。由此可知, “郑母”即“ 奠母”, “奠母”即“ 尊母”、 “帝母” ,即以母为尊,以母为主。孔颖达曰:“孔子曰: 吾得坤乾焉。 殷易以坤为首,故先坤後乾。 ”贾公彦曰:“此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坤为地,万物莫不 归而藏於其中。 ”3、 周易今本周易
7、:乾坤、泰否、损益、既济未济帛书周易:乾妇(否) 、节既济、川柰(泰) 、乖(睽)未济、家人益三、 周易的成卦法:甲、天地之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5五。天地之数 55天数五:1、3、5、7、925地数五:2、4、6、8、1030乙、用四十九:大衍之数五十(有五) ,其用四十有九。其六以象六画之数,故减之。先布六虚之位滅丙、四营三变: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于左手小指间)以象三,揲(die 数)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以扐(le 手指之间)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夹勒于手指间)而后挂(
8、别起一卦) 。1、以 48+1 第一变:分二(一营)挂一(二营):148除四(三营)归奇(四营):右余数 2、3、0(4) ,左余数 2、1、0(4) ,不是 4 就是 848840 1 48444+12、以 441、401 第二变:分二(一营)挂一(二营):148除四(三营)归奇(四营):右余数 2、3、0(4) ,左余数 2、1、0(4) ,不是 4 就是 8448361 4444016408321 4043613、以 401 或 361 或 321 第三变:分二(一营)挂一(二营):148除四(三营)归奇(四营):右余数 2、3、0(4) ,左余数 2、1、0(4) ,不是 4 就是 8
9、40832 4043636828 3643232824 324284、除 4:2847(少阳)春阳爻(不变)3649(老阳)夏阳爻(可变)3248(少阴)秋阴爻(不变)2446(老阴)冬阴爻(可变)是故四营而成易(得出一变) ,十有八变(三变得出一爻,一卦六爻,三六一十八)而成卦。丁、卦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694=216) ,坤之策百四十有四(664=144) ,凡三百六十,当期(年)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664=3842=192,19294=6912,19264=4608,6912+4608=11520) ,当万物之数也。戊、大衍筮法中的哲理7阳主进 79阴主退 86春(夏)
10、秋(冬)两季由春而夏,乃由阳而阳,时序虽改而阳气未变,故 “七”为不变之阳爻;由夏而秋,乃由阳而阴,时序既改而阳气亦变,故 “九”为可变之阳爻;由秋而冬,乃由阴而阴,时序虽改而阴气未变,故 “八”为不变之阴爻;由冬而春,乃由阴而阳,时序既改而阴气亦变,故 “六”为宜变之阴爻。由春而夏,气温逐渐上升,植物逐渐滋长,故以“七”象春。农业文明的产物数字模拟辩证观:质变、量变循环四、 周易占法的探讨:甲、朱熹的拟测:乙、高亨的拟测:1、若本卦皆七八,是为不变之卦,以卦辞占之。如筮得的 6 个筮数分别是 8、7、7、8、8、8,则为升卦薬,卦辞是: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如筮得的 6 个筮数分别
11、是 8、7、8、7、7、8,则为困卦訳,卦辞是: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2、若本卦皆九六,是为全变之卦:1)乾坤用“用辞”占如筮得的 6 个筮数分别是 9、9、9、9、9、9,则为乾卦滅,用辞是:见群龙无首,吉。 如筮得的 6 个筮数分别是 6、6、6、6、6、6,则为坤卦免,用辞是:利永贞。2)其它 62 卦用之卦(变卦)卦辞占如筮得的 6 个筮数分别是 9、9、9、6、6、6,则为泰卦妄,变卦为否卦孟,卦辞是: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如筮得的 6 个筮数分别是 6、6、6、9、9、9,则为否卦孟,变卦为泰卦妄,卦辞是:8小往大来,吉,亨。3)若本卦既有不变之爻(七八) ,
12、又有可变之爻(九六) ,则先找出宜变之爻。求宜变之爻方法:天地之数减营数得余数,以余数由下而上数之,数尽而止,则其爻为宜变之爻。A、 宜变之爻为可变之爻(九六) ,以宜变之爻爻辞占;如筮得的 6 个筮数分别是 8、7、7、8、9、8,则为井卦躍,其营数为 47,以 55-47=8,依法数之,至 5 爻而 8 尽,故第 5 爻为宜变之爻。第 5 爻为 9,乃变为 6 而成升卦薬,是为“遇井之升” ,则主要以井卦九五爻辞占之:井冽,寒泉食。如筮得的 6 个筮数分别是 8、6、7、8、7、8,则为蹇卦耶,其营数为 44,以 55-44=11,依法数之,至 2 爻而 11 尽,故第 2 爻 6 为宜变
13、之爻。则主要以蹇卦第 2 爻爻辞占之:王臣蹇蹇,非躬之故。B、宜变之爻为不变之爻(七八):a、可变之爻少于不变之爻,以本卦卦辞占;如筮得的 6 个筮数分别是 7、7、8、7、8、9,则为睽卦爺;其营数为 46,以 55-46=9,依法数之,至第 4 爻而 9 尽,故第 4 爻为宜变之爻。宜变之爻筮数为 7,为不变之爻,称为“遇睽之七” 。此卦仅上九为可变之爻,其余 5 爻皆不变之爻,可变之爻少于不变之爻,故应取睽卦卦辞:睽:小事吉。如筮得的 6 个筮数分别是 8、9、8、7、9、8,则为困卦訳,其营数为 49, 以 55-49=6,依法数之,至第 6 爻而 6 尽,故第 6 爻为宜变之爻。宜变
14、之爻筮数为 8,为不变之爻,称为“遇困之八” 。此卦仅第 2 爻 9、第 5 爻 9 为可变之爻,其余 4 爻皆不变之爻,可变之爻少于不变之爻,故应取困卦卦辞: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b、可变之爻多于不变之爻,以之卦卦辞占;如筮得的 6 个筮数分别是 6、8、9、6、6、9, 则为艮卦鑓,其营数为 44, 以 55-44=11,依法数之,至第 2 爻而 11 尽,故第 2 爻为宜变之爻。宜变之爻筮数为 8,为不变之爻,其余5 爻皆 6、9,是为可变之爻。8 不变,6 变为 9,9 变为 6,于是,则得之卦随耗。可变之爻有 5 爻,不变之爻仅 1 爻,可变之爻多于不变之爻,以之卦随卦
15、辞占:随:元亨,利贞,无咎。9左传襄九年:穆姜,襄公祖母,欲去成公,立其奸夫侨如,因此被迫迁於东宫。穆姜薨於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鑓之随耗。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 元者,体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幹也。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於此,弗得出矣。 ”c、可变之爻等于不变之爻,以本卦与之卦卦辞合占如筮得的 6 个筮数分别是 9、9、9、7、7、7, 则为乾卦滅,其营数为 48, 以 55-48=7,依法数之,至第 6 爻而 7 尽,故第 6 爻为宜变之爻。宜变之爻筮数为 7,
16、 为不变之爻。7 不变,9 变为 6,于是,则得之卦否孟。可变之爻有 3 爻,不变之爻也有 3 爻,可变之爻等于不变之爻,以本卦乾与之卦否卦辞合占:乾:元亨利贞。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如筮得的 6 个筮数分别是 9、8、8、6、9、8, 则为屯卦棉,其营数为 48, 以 55-48=7,依法数之,至第 6 爻而 7 尽,故第 6 爻为宜变之爻。宜变之爻筮数为 8, 为不变之爻。8 不变,9 变为 6,6 变为 9。于是,则得之卦豫卦網。可变之爻有 3 爻,不变之爻也有 3 爻,可变之爻等于不变之爻,以本卦屯与之卦豫卦辞合占: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豫:利建侯行师。国语晋
17、语:晋文公想借秦国力量,取得晋国,占得遇屯之豫,巫史说:“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也。 ”司空季子说:“吉。是在周易 ,皆利建侯,不有晋国,以辅王室,安能建侯?我命筮曰:尚有晋国?筮告我曰:利建侯 ,得国之务,吉孰大焉!”第三节 周易本经的成书与思想周易的作者, 系辞传认为是“包羲氏始作八卦” ,但从“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来看,庖羲氏时代的先民,不但发明了八卦,也发明了六十四卦。系辞传又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传衷则作:“子曰:易之用也,段(殷)之无道,周之盛德也。恐以守功,敬以承事,知以避患,非处 文王之危,知史记之数书
18、(者) ,孰能辩焉?”帛书易传要更说:“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10讳而辟咎,然后易始兴也。 ”1可知周易兴起于殷周之际,与周文王有很大的关系。从周易经文和先秦、两汉的文献记载看,周文王囚于羑里时,可能对六十四卦的卦序作了一定的编排,又将六十四卦系以一定的卦辞和爻辞,文王所系之卦、爻辞,后来又经过其子周公旦的改编、加工,以致最后形成周易本经。由于“父统子业” ,故说文王作易。 2易源于数占,本为卜筮之流。但发展到周易 ,经过文王、周公父子的创造、改编,周易就不仅仅是卜筮之书,而寓有一定的哲理和社会政治思想。卦序如先乾后坤、终于既济未济。周易的卦爻辞包含着深邃的哲理。如乾卦
19、强调适时性原则。泰卦九三爻辞说:“无往不陂,无往不复。 ”以地势的“平”与“陂” ,外出和返回的“往”与“复”来象征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转化。否卦上九爻辞说:“倾否,先否后喜。 ”是说事情坏(否)到了极点,就会向好(喜)的方面转化。泰卦本为吉卦,卦辞云“小往大来” ;否卦本为凶卦,卦辞云“大往小来” 。但泰卦发展到上六“城复于隍” ,就“泰极否来” ,由吉转凶,所以泰卦的卦画倒过来就是否卦,泰卦的上六就成了否卦的初六。否卦发展到上九,就是“先否后喜” , “否极泰来” ,由凶转吉,所以否卦的卦画倒过来就是泰卦,否卦的上九就成了泰卦的初九。周易是占筮之书,但又不是一般的占筮之书。在占筮的形式下,它寄寓着文王和周公一定的思想,这就是后来孔子选定它而不选别的占筮书作教材,为它作传而不为别的占筮书作传的原因,这也是只有从它,而没有从别的占筮书发展出哲学的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原因。1 见廖名春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释文,载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易类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 详见廖名春从先秦秦汉文献论周易本经的作者问题,孔孟学报第 71 期,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