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6 年 9 月 6 日 14:0515:55】河北衡水中学 2017 届高三摸底联考(全国卷)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10 分,考试时间 110分钟。 2.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所有试题都要答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 共 48 分)1、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 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9
2、12 题均为多选,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首先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B.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得了引力常量C.哥白尼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2.在物理学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所用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猜想法B.速度的定义式 ,采用的是比值法;当 趋近于零时, 就可以表示无题在txvttx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
3、应用了理想模型法tC.在探究电阻、电压和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再保持电流不变研究电阻与电压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类比法D.如图是三个实验装置,这三个实验都体现了放大的思想3.如图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 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速度时间图像,已知在 时刻,ba、 2t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abB. 时刻 车在前, 车在后1tC. 时刻 的位移相同2、D. 车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车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4.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以恒定速率 沿顺直光滑圆轨道由 点运动到 点,vAB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
4、化情况是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5.如图所示,在一个边长为 的正六边形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为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aB里的匀强磁场。三个相同带正电的粒子,比荷为 ,先后从 点沿 方向以大小不等mqAD的速度射入匀强磁场区域,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磁力作用。已知编号为的粒子恰好从点飞出磁场区域,编号为的粒子恰好从 点飞出磁场区域,编号为的粒子从FE边上某一点垂直边界飞出磁场区域。则 ( ED)A.编号为的粒子在磁场区域内运动的时间为 qBmB.编号为的粒子在磁场区域内运动的时间为C.三个粒子进入磁场的速度依次增加D.三个粒子在磁场内运动的时间依次增加6
5、.如图所示,离地面高 2m 处有有甲、乙两个物体,甲以初速度 水平射出,同时乙以初0v速度 沿倾斜角为 45的光滑斜面滑下,已知重力加速度 ,若甲、乙同时到达0v 2/1smg地面,则 的大小是 ( )A. B. C. D.sm/5sm/52sm/10sm/547.美国在 2016 年 2 月 11 日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双星轨道参数的变化来间接验证引力波的存在,证实了 GW150914 是两个黑洞并合的事件。 GW150914是一个 36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和一个 29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并合事件。假设这两个黑洞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做圆周运动,且这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若
6、该黑洞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各自质量不变且不受其它星系的影响,则关于这两个黑洞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黑洞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始终相等B.36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比 29 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运行的轨道半径小C.这两个黑洞运行的线速度大小始终相等D.随两个黑洞的间距缓慢减小,这两个黑洞运行的周期也在增大8.如图,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光滑金属导轨 cd、eg 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 ab 与导轨接触良好在两根导轨的端点 d、e 之间连接一电阻,其它部分电阻忽略不计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 F 作用在金属杆 ab 上,使金属杆由静止开始向右沿导轨滑动,滑动中杆 ab 始终垂直于导
7、轨金属杆受到的安培力用 F 安 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杆 a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金属杆 ab 运动过程中回路中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C.金属杆 ab 所受到的 F 安先不断增大,后保持不变D.金属杆 ab 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9.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2:1,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式交流电压,副线圈接一个 R=55 的负载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 110VB.副线圈中输出交流电的频率为 0.02HzC.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 0.5AD.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 220W10.如图所示,
8、BC 是半径为 R=1m 的竖直面内的圆弧轨道,轨道末端 C 在圆心 O 的正下方,BOC=60,将质量为 m=1Kg 的小球,从与 O 等高的 A 点水平抛出,小球恰好从 B 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由于小球与圆弧之间有摩擦,能够使小球从 B 到 C 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 B 到 C,小球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保持不变B.从 B 到 C,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5JC.A、B 两点间的距离为 m127D.小球从 B 到 C 的全过程中,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不变11.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斜角为 ,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
9、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如图 a 所示) ,以此时为 t=0 时刻记录了小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b 所示(图中取沿斜面向上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其中两坐标大小 v1v2) 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 (g 取 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t1 内,物块对传送带做正功B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tanC0t2 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 2121mvD系统产生的热量一定比物块动能的减少量大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三个相同的物体 a、b、c 叠放在一起,a 的左端通过一根轻绳与质量为 m=1kg 的小球相连,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10、60,小球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器皿中。水平向右的力 F=20N 作用在 b 上,三个物体保持静止状态g 取 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 c 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 B.物体 b 受到一个摩擦力,方向向左C.桌面对物体 a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D.撤去力 F 的瞬间,三个物体将获得向左的加速度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62 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3 题第 16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719 题为选考题,考生可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4 小题,共 47 分)13.(共 10 分,每空 2 分)如图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
11、示意图,盘和重物的总质量为 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实验中用盘和重物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填写所选选项的序号)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 m 的大小,使小车在盘和重物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盘和重物,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右端垫起
12、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盘和重物,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图中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 、B、C、D、E、F、G 为 7 个相邻的计数点,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x1、x2、x3、x4、x5、x6。已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则小车的加速度 a 是_。(3)实验中要进行质量 m 和 M 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填选项字母) 。AM=20g,m=10g 、15g、20g、25g、30g、40gBM=200g,m=20g 、40g、60g、80g、100g、120gCM=400g,m =10g 、15g、20g、25g、30g、40gDM=400g,
13、m =“20“ g、40g、60g、80g、100g、120g(4)该实验小组以测嘚的加速度 a 为纵轴,盘和重物的总重力为 F 为横轴,作出的图象如丙图中图线 1 所示,发现图象不过原点,怀疑在测量力时不准确,他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装,将一个力传感器安装在小车上,直接测量细线拉小车的力 F,作 a-F图如丙图中图线2 所示,则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对于图象上相同的力,用传感器测得的加速度偏大,其原因是_。14.(共 6 分,每空 2 分)高中电学实验的核心是测电阻,当然所测的对象是不同的,有灯泡的电阻、电阻丝的电阻、电表的电阻、电源的电阻等;所用的方法也不同,有伏安法、半偏法、等效代替法等,其
14、中最常用的是伏安法,测量电路如图所示。(1)为了减小电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如果待测电阻和电表内阻未知,可观察电表的变化:当开关由 a 点变到接触 b 点时,电流表变化显著,则开关应接在 点,测量误差较小。(2)如果已知待测电阻和电表内阻的大约值,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进行的操作:当开关应接在 点. AVxR(3)如果已知电压表内阻的准确值,则开关应接在 点测量没有系统误差。15.(14 分)如图所示,一电动遥控小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小车质量 M=3Kg,质量为m=1Kg 的小物快(可视为质点)静置在车板上某处 A,物块与车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u=0.1.现在使得小车由静止开始向右行驶,当运动时间 t1
15、=1.6s 的物块从车板上滑落。已知小车的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是小车对地面压力的 1/10.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6 分) (1)物块离开小车时,物块的速度大小;(8 分) (2)01.6s 时间内小车的牵引力做的功 W。16.(17 分)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用长为 l 的绝缘轻质细线悬挂一小球,小球质量为 m,带电量为+q,将小球拉至竖直方向最低位置 A 点处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将向左摆动,细线向左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 74。 (重力加速度为 g,sin37=0.6,cos37=0.8)(4 分)求电场强
16、度的大小 E;(7 分)求小球向左摆动的过程中,对细线拉力的最大值;(6 分)若从 A 点处释放小球时,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 v0,则为保证小球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v0 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 17、18、19 三个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17.物理选修 3-3(15 分)(1) (5 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_。 (填写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共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量不能全部转化为功B.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
17、可能增加C.食盐溶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D.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E.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2) (10 分)如图所示,透热的气缸内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缸体质量M200kg,活塞质量 m10kg ,活塞面积 S100cm 2 。活塞与气缸壁无摩擦且不漏气。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为 27C,活塞正位于气缸正中,整个装置都静止。已知大气压恒为p 0 1.010 5 P a ,重力加速度为 g10m/s 2 ,T=t+273K。求:(4 分)(a)缸内气体的压强 P1 ;(6 分)(b)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活塞恰好会静止在
18、气缸缸口 AB 处?18.物理选修 3-4(15 分)(1) (5 分)在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m/s,已知 t=0 时,波刚好传播到 x=40m 处,如图所示在 x=400m 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填写正确答案标号。对 1 个得 2 分,选对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 y 轴负方向B从 t=0 开始经 0.15s,x=40m 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 0.6mC.接收器在 t=2s 时才能接受到此波D.若波源向 x 轴正方向运动,接收器收到
19、波的频率可能为 9HzE.若该波与另一列频率为 5Hz 沿 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相遇,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2)(10 分)如图所示,MN 为竖直放置的光屏,光屏的左侧有半径为 R、折射率为的透明半球体,O 为球心,轴线 OA 垂直于光屏,O 至光屏的距离 OA= 。一细束3 23单色光垂直射向半球体的平面,在平面的入射点为 B,OB= ,求: 21(5 分) (i)光线从透明半球体射出时,出射光线偏离原方向的角度; (5 分) (ii)光线在光屏形成的光斑到 A 点的距离。 19. 物理选修 3-5(15 分)(1) (5 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_。 (填写正确答案标号。对 1 个得
20、 2 分,选对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氢原子由较高能及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电子的能量减小B.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所有核子之间C.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卢瑟福在 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D.铀元素的半衰期为 T,当温度发省变化时,铀元素的半衰期也发生变化E.放射性元素发生 衰变时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2) (10 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放置长木板 B 和滑块 C,滑块 A 置于 B 的左端,且 A、B 间接触面粗糙,三者质量分别为 mA =1kg 、m B = 2kg、 mC =23
21、kg 开始时 A、B 一起以速度 v0 =10 m/s 向右运动,与静止的 C 发生碰撞,碰后 C 向右运动,又与竖直固定挡板碰撞,并以碰前速率弹回,此后 B 与 C 不再发生碰撞已知 B 足够长,A、B、C 最终速度相等求 B 与 C 碰后瞬间 B 的速度大小。河北衡水中学 2017 届高三摸底联考(全国卷)物理学科评分细则、切题方案一、评分细则1、D 2、D 3、D 4、B 5、C 6、A 7、B 8、C 18 题每题 4 分9、AD 10、BC 11、BD 12、BC 912 题每题 4 分,部分得分2 分13、(共 10 分,每空 2 分)(1)B; (2 分) (2); (2 分,答
22、案正确即给分)(3)C(2 分) (4)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2 分) , 盘和重物的重力比细线的拉力大或第二种情况下传感器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2 分,其它符合题意解释均给分)14 、(共 6 分,每空 2 分) (1)b(2 分) (2)b(2 分) (3)a(2 分)15( 14 分)W=17J (1 分)(其他正确解法均给分)16、 (17 分)解析:设小球最大摆角位置为 C,在整个过程中,小球受重力 mg、电场力qE 和细线的拉力 T 作用,拉力 T 始终不做功,在小球由 A 运动至 C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qElsin-mgl(1-cos)=0-0 (2 分)解得:E= = = (2 分)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大小为:F= = (1 分)其方向指向左下方,设与竖直方向成 角,根据几何关系有:(2 )(2 分)(2 分)(2 )(1 分)(1 分)